安徽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02 语段阅读
- 格式:pptx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132
满分训练(三) 语段阅读[编者说明]本部分训练为您呈现常规的语段阅读,协作名著的语段阅读见“满分训练(四)”1.[2024·苏州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挚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原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隐可见内在的微光,接着打磨,最终涎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yíng剔透,质地美丽,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验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绚烂的那条路,必定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A。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越圆润,越精致,越漂亮,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难受,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变更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才智。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B。
(1)依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其貌不( )yáng②晶( )yíng剔透③蜕.变( ) ④污垢.( )(2)第一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2分)(3)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请修改。
(2分)(4)不变更原意,把“不除糟粕,何来精华?”改成陈述句,然后说说原句的表达效果。
(3分)2.[2024·合肥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谁说季节还在沉睡?西来的风洒下一把冰冷的钢针,为河道除了积雪,抛开了盖头,让春天由此崭露.美颜。
看那河床吧——长长的蓝冰在雪原上闪烁光泽,犹如蓝宝石的多数切面,反弹着太阳的光线,仿佛一条雪原上的项链,熠熠.楚楚,美不胜收。
下山走去,我们远远就闻到了河水的气味,是灌木jìn泡在水中的芳香,是干草在冰雪中酥松的冷香。
奋力前行不失青春底色热门标签青春、拼搏、努力、奋斗、勤劳观热点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3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时候,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决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又称“五四青年节”)。
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但并非全民假日,仅14至28周岁的青年可放假半天。
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成人仪式。
顾真题(2024·山东临沂·一模)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一段美好的时光,这个阶段,我们有探索的渴望,有追梦的勇气,有不屈不挠的毅力,永不言败,执着成长。
“热辣滚烫”是今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语。
它最初的含义是食物非常辣、非常热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赋予了更广泛的意义。
热辣滚烫是一种狂热的状态,是一种激情的表达,是一种内心的澎湃,是一种不甘平庸的渴望。
请以《我热辣滚烫的青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相信同学们能够注意到内容、语言、结构、书写等方面,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另外,文中不得透漏个人信息,600字以上。
析题:要求以“我热辣滚烫的青春”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限定写作视角,必须使用第一人称。
从字面上理解,“热辣滚烫”通常用来形容食物的温度和味道,但在这里被用来比喻青春。
这意味着青春如同高温的食物一样充满激情、活力和强烈的感情。
这个作文题目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是对青春时期的热烈、冲动、不羁和充满活力的回忆或描述。
写作时,可以围绕“青春”的主题,探讨这一时期的意义、价值和影响。
包括成长的痛苦、追梦的热情、对未来的憧憬等。
专题二语段综合1.(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安徽名人馆是全国首家地方藉名人展馆、全国最大全息多媒体展厅、全国唯一声光电高科技场景。
馆内收藏丰富,是全国有名的博物馆。
人物采用là像制作,形象逼真,并运用电影艺术手法和声、光、电、多媒体等最新高科技手段,展现名人风采和主要事迹。
安徽名人馆将安徽历史和文化精髓相融合,通过展现史前至现代安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体现安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好形象。
安徽名人馆是海内外游客了解安徽、认识安徽的重要窗口。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收藏.( ) 精髓.( ) là像( )(2)画横线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2分)(3)“物华天宝”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曾经,他们默默耕yún ,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无私奉献,在平凡中汇聚点滴中国力量;鞠躬尽瘁,用毕身心血织就盛世繁华。
那一段“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的殷殷叮咛,那一声“大庆生产一天也不能停”的振臂jí呼,那一句“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的肺腑之言,在苦难的岁月中熠熠生辉,照亮前行之路。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耕yún () 殷.殷( ) jí()呼(2)画横线句子中有一个词语有错别字,这个词语是“________”,应该写作“________”。
语段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盛一碗小米粥,调.一碟豆瓣酱,剥一只茶叶蛋,来一个三丁包……民风chún朴的小村拉开了一天生活的序mù。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
”经过漫长的夜晚,面对喷.香的食物,人的食欲会由然而生。
千百年来,埋头苦干、不辞辛劳的乡民们持之以恒地守着一条简单的健康准则——认真吃早饭!(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chún()朴序mù()调.()一碟喷.()香(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一日之计在于晨”的“计”字的意思是()A.计谋B.计数C.计划D.计议(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和两种修辞方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经典,咀嚼经典,那些从容流淌的文字中,却常常拥动着令我们感动的爱的激流:阿长辛苦买来的粗zhuō的《山海经》中蕴含着的浓浓关爱;父亲蹒跚..的背影中流着的舐犊之情;老王在生命尽头的微薄的回馈所牵动的一个善良文人的愧怍.;一肩担尽古今愁的老信客以大半辈子的穷愁liáo倒演绎出的无悔的忠诚……常常感动于生活中的细小的爱与关怀,我们才能更好地品味生活!(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粗zhuō()liáo()倒愧怍.()蹒跚..()(2)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咀嚼经典”中“咀嚼”的意思是;“蹒跚”的意思是。
(4)将下面句子改为被动句,不得改变原意。
常常感动于生活中的细小的爱与关怀。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ì。
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
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ì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专项二抒情散文阅读一、A组自然感悟一、(2018·山东菏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出类拔萃的秘密厉彦林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深秋时节的那天,宿舍院里的园丁师傅忙着把小竹林四周刨开,逐一斩断竹根,刨出近半米深的沟,用砖垒砌围堵竹根的砖墙。
我蹲在一边帮助整理刨出的竹根,听他口里念叨着:“不抓紧围截,明年这周围全是竹子了。
”十年前,我搬进位于城郊的新宿舍时,门外的这片竹子刚栽上,长得干干巴巴的,既无生机,又少灵气。
我真担心栽不活。
谁知道,仅几年的工夫,这簇竹子潇洒地长起来了。
开春那竹竿由枯黄变成草绿,冒出淡黄稚嫩的芽尖,盛夏撑一片翠绿,秋冬依然挥舞着生命的绿手掌。
清晨,我走在院内的石径小路上,竹林里传出啁啁啾啾的鸟鸣声和麻雀的打闹声,真有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趣。
竹子靠蹿根繁育生长,喜欢温和湿润的气候,主要生长在南方。
20世纪60年代末,山东等地南竹北移成功,竹子被移植在山地、水源、沟渠、田边、路旁,大大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
品种多是早园竹、淡竹、斑竹等。
我见证了这簇竹子的成长过程。
栽植的前三年没看出生长,到了第五六年雨季过后,周围的土皮被拱出了裂缝,地上竟然冒出手指粗黝黑的笋芽,咧开小嘴喝着雨水,每天能蹿半掌高。
到秋季竟然已长到三四米高,成为竹林中的长子。
但新竹生长之后,它周围方圆几米内的其他植物好像停止了生长。
我问园丁师傅,原来新栽的竹子前三年不是没长,甚至没少长,只不过是以一种不易被人们觉察的方式在地下长根。
根憋着劲,在地下向四周默默铺开成系。
这也是竹子只要栽上大地,很少枯死的缘由。
经过三年多的地下生长,一株还未向上发芽的竹子,根已经在地下伸展了十多米,真可谓“博大精深”。
有时一整片竹林实际上是根连在一起的“一棵竹子”,地下的茎根盘成一个疙瘩,分不清头尾。
当新竹开始蹿芽生长时,周围的各类植物都望尘莫及。
我仔细观察竹林里当年冒出的新竹,深秋时大都高过往年的旧竹。
那日我问园丁师傅,他擦拭一下额头上的汗珠告诉我:“竹子扎根三年不起身,憋着劲布根,为后代积蓄能量。
专题二积累运用——基础知识积累【2022年安徽中考】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甲】内莫(也译作“尼摩”)艇长把头伸进球形帽子里。
我和孔塞伊(也译作“康塞尔”)也照着做了,还听到那加拿大人语带讥讽地跟我们说了一声“祝你们打猎愉快”。
潜水服的上端是个带螺丝的铜衣领,金属的头盔就固定在这个衣领上。
头盔上有三个大洞,镶着厚玻璃,只要在这个球形帽子里面转一转头,就可以朝各处观望。
球形帽子一dài上,安装在背上的那套鲁凯罗尔(也译作“卢格罗尔”)设备即开始运转,就我而言,我觉得呼吸自如。
【乙】林间空地,寸草皆无;丛生的灌木枝条,既不趴在地上,也不弯腰下垂;树枝没有一根呈水平状伸展。
所有的枝条,伸向洋面。
任何一根细茎,任何一片带状叶子,多细多薄,无不像铁丝一样笔直。
墨角藻和téng本植物,受海水密度控制,都挺拔地直线向上生长。
这些植物平时一动不动,但我用手一分,就会立即恢复原状。
这里是垂直线的王国。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ài( )上运转.( )细茎.( ) téng( )本植物(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曼延一律尽管B.蔓延一律不管C.蔓延一直尽管D.曼延一直不管(3)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______》,【甲】语段中“加拿大人”指的是________(人名)。
(4)富于幻想是科幻小说的重要特征,请联系阅读全书的相关积累,简要说明这一特征在【甲】【乙】两个语段中的体现。
【答案】(1)戴zhuǎn jīng藤(2)B(3)海底两万里尼德·兰(4)甲文中的潜水服和金属头盔是作者根据想象创造出来的;乙文中的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也是作者凡尔纳虚构出来的。
【考点】基础知识积累【解析】(1)戴上:加在头、面、颈、手等处。
注意不要写成“带”。
运转(zhuǎn):有规则地运行转动。
细茎(jīng):细小的茎。
藤本植物:茎干细长,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必须依附他物而向上攀缘的植物。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段综合备考题库1.(2022云南)学校举办首届“劳动最美”演讲大赛,下面是晓敏同学的演讲稿片段。
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每到满山片片桃花粉红,朵朵梨花雪白的,劳动便在广袤(mào)的大地上开始了。
这个时节啊,经历了北方凛冽..的寒冬,穿过了乍暖还寒的料峭.(qiào)春风,大地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下,草木萌发,万物葱绿,整个世界一派的景象,这时的我们,抖擞(shǒu)精神,舒展臂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劳动。
劳动是永恒的。
当你舒适地驾车在的高速公路上运输货物,不再为崎岖..山路上的缓慢搬运而痛苦不堪时;当你借助便捷的电商平台将货物卖到世界各地,不再为商品的销售四处奔波而一筹莫展....时;当你地操控着无人机为作物施肥喷药,不再为劳作的艰辛和危险而忧心冲冲....时,劳动看上去似乎已经褪去了它最初的颜色。
但劳动并没有脱去它永恒的本质,那些起伏在劳动旋律之中的健美身影,那些饱蘸馨(x īn)香汗水的优美动作。
以及那些计算机键盘敲击出的音乐般的声响,这所有一切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袤(mào)B.峭(qiào)C.擞(shǒu)D.馨(xīn)(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凛冽B.崎岖C.一筹莫展D.忧心冲冲(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时节朝气蓬勃开阔娴熟B.时候生机勃勃宽阔熟悉C.时节生机勃勃宽阔娴熟D.时候朝气蓬勃开阔熟悉(4)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切难道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B.这一切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C.这所有一切难道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D.这一切所有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2.(2022昆明)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无我之境”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它是一种评判诗词境.界的标准,也是做人境界的标尺。
人只有超脱功利,心无旁骛,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