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史略第一篇
- 格式:ppt
- 大小:10.63 MB
- 文档页数:45
第一章史家对小说之著录及论述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
桓谭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李善注《文选》三十一引《新论》)始若与后之小说近似,然《庄子》云尧问孔子,《淮南子》云共工争帝地维绝,当时亦多以为“短书不可用”,则此小说者,仍谓寓言异记,不本经传,背于儒术者矣。
后世众说,弥复纷纭,今不具论,而征之史:缘自来论断艺文,本亦史官之职也。
秦既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则大收篇籍,置写官,成哀二帝,复先后使刘向及其子歆校书稀府,歆乃总群书而奏其《七略》。
《七略》今亡,班固作《汉书》,删其要为《艺文志》,其三曰《诸子略》,所录凡十家,而谓“可观者九家”,小说则不与,然尚存于末,得十五家。
班固于志自有注,其有某曰云云者,唐颜师古注也。
《伊尹说》二十七篇。
(其语浅薄,似依托也。
)《鬻子说》十九篇。
(后世所加。
)《周考》七十六篇。
(考周事也。
)《青史子》五十七篇。
(古史官记事也。
)《师旷》六篇。
(见《春秋》,其言浅薄,本与此同,似因托之。
)《务成子》十一篇。
(称尧问,非古语。
)《宋子》十八篇。
(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
)《天乙》三篇。
(天乙谓汤,其言殷时者,皆依托也。
)《黄帝说》四十篇。
(迂诞依托。
)《封禅方说》十八篇。
(武帝时。
)《待诏臣饶心术》二十五篇。
(武帝时。
师古曰,刘向《别录》云:“饶,齐人也,不知其姓,武帝时待诏,作书,名曰《心术》。
”)《待诏臣安成未央术》一篇。
(应劭曰,道家也,好养生事,为未央之术。
)《臣寿周纪》七篇。
(项国圉人,宣帝时。
)《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
(河南人,武帝时以方士侍郎,号黄车使者。
应劭曰:其说以《周书》为本。
师古曰,《史记》云:“虞初,洛阳人。
”即张衡《西京赋》“小说九百,本自虞初”者也。
)《百家》百三十九卷。
右小说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
《中国小说史略》故事节选一、《红楼梦》篇《红楼梦》是清代小说《石头记》的别名,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不朽的经典作品。
该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故事为主线,叙述了官宦家族的兴衰历程,生动地刻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风貌和人性的悲剧,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丰富的情节、精湛的描写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西游记》篇《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一部神话小说,讲述了唐朝和尚玄奘周游西域求取真经的故事,主要人物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等。
这部小说不仅描写了人物的成长和奋斗历程,更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元素,称为中国神话故事的代表作。
该小说用幽默诙谐的笔调,揭示了人性的本质,为中国文学赋予了独特的魅力。
三、《水浒传》篇《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小说讲述了一群脱离封建统治的英雄豪杰在梁山聚义,义薄云天,抗击腐败官僚的故事。
重点人物有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等。
该小说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刻画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人民对奸邪势力的反抗精神,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四、《红岩》篇《红岩》是著名的革命小说,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化部在抗日战争时期组织创作的。
该小说讲述了以谭家桥为代表的一批烈士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故事,以及他们与日寇斗争的艰难历程。
该小说塑造了英勇、顽强的革命人民形象,发扬了中国人民对于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五、《鲁迅全集》篇《鲁迅全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该书涵盖了鲁迅先生几乎所有的著作,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既包含了鲁迅的个人经历和社会观察,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现实。
该作品的思想深刻,文字精练,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极其宝贵的遗产,为后人提供了无尽的文学营养。
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是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先驱,被誉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
他对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鲁迅以其犀利的文字批判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对现代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鲁迅的学术研究成果,我们需要对他的学术论著进行资料汇编。
以下是对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的简要概述。
1.《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该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形式展现了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病人对周遭环境的狂言疯语来表达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这部小说充满了讽刺和批判精神,鲁迅在其中呼吁民众要觉醒并面对现实。
2.《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地位低微的农民阿Q的生活遭遇,展现了中国旧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压迫和欺凌。
小说主要探讨了阶级矛盾、民族意识以及人性的善恶问题。
鲁迅通过对阿Q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中国社会深层次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热风》《热风》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以对北京九龙山的观察和描写为主题,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他以疯狂炙热的气候暗喻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愚昧,发出了对封建社会的怒吼。
这篇散文带有强烈的讽刺和批判色彩,对中国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4.《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撰写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详细分析。
在这部著作中,鲁迅对古代小说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对于小说发展与创作的新观点和新认识。
该书是鲁迅对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贡献之一。
此外,鲁迅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学术论著,如《且介亭杂文》、《纪念刘和珍君》等。
这些著作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对后来的学者和文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鲁迅逝世后,有许多学者对他的学术成就进行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书籍。
《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中国小说发展的漫长旅程,收获颇丰。
在书中,鲁迅先生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小说从远古神话传说到明清章回小说的发展脉络。
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小说的起源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与古代的神话、传说、寓言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些古老的故事,虽然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初步思考,为后来小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到唐传奇,再到宋元话本,小说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们对于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恐惧,于是志怪小说应运而生,如干宝的《搜神记》,记载了许多神鬼怪异之事,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
而志人小说则侧重于记录人物的言行举止,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展现了当时士人的风度和才情。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成熟。
这一时期的小说,不仅在情节上更加曲折生动,而且在人物塑造上也更加细腻丰满。
如《柳毅传》中的柳毅,正直勇敢;《李娃传》中的李娃,机智聪慧。
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印象深刻。
宋元话本则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端,它们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生活气息。
如《错斩崔宁》《碾玉观音》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
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众多的经典之作。
四大名著自不必说,《三国演义》以宏伟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水浒传》描绘了一群梁山好汉的反抗故事,揭示了社会的黑暗;《西游记》充满了奇幻色彩,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经历引人入胜;《红楼梦》则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众多人物的命运,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的兴衰。
此外,还有《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优秀作品。
《儒林外史》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下的儒林丑态;《聊斋志异》则以狐仙鬼怪的故事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对社会的批判。
鲁迅先生在书中不仅对各个时期的小说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还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文化之最100条1. 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2.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3.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4.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文心雕龙》5. 我国第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地理志:《山海经》6 .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7 . 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 我国第一部讲述方言的字典:《方言》9. 我国古代收录汉子最多的一部大字典:《康熙字典》10. 我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11.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12. 我国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13. 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14. 我国第一部中医学书籍:《荒地内经太素》15. 我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16. 我国第一部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17. 我国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18. 我国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19. 我国第一部地理书:《禹贡》20. 我国第一部戏典史:《宋元戏曲韵史》21. 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22. 我国最早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23. 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七略》24.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25. 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诗品》26. 我国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27. 我国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史通》28. 我国第一部哲理散文总集:《吕氏春秋》29. 我国第一部政论文总集:《新书》30. 我国第一部小说总集:《太平广记》31. 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别录》32. 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33. 我国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34. 我国古代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35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36. 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37. 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38.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39.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品:《论语》40 .我国第一部专门记录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41.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霞客游记》42. 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43. 我国第一部韵文书:《切韵》44. 我国第一部字书:《字通》45. 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话:《六一诗话》46 .我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47. 我国第一部小说史:《中国小说史略》48. 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修辞书:《修辞学发凡》49.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50. 我国第一部杂文集:《坟》51. 我国第一部白话文短篇小说:《呐喊》52. 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野草》53. 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54. 我国第一首诗歌:《弹歌》55. 我国第一部以作家个人选编成的诗集:《楚辞》56. 我国第一部历史小说:《穆天子传》57. 我国第一部志怪小说:《搜神记》58.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59.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60. 我国第一部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61. 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阿Q正传》62. 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63. 我国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清初文人毛定岗评点64. 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65. 我国第一部以家庭为题材的小说:《金瓶梅》66. 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67. 我国古代第一首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68. 我国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69. 我国第一篇具有民主思想的政论文:《原君》70. 我国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71.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72. 我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73. 我国第一部学术史:《明儒学案》74.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75.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屈原76. 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77.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78. 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班昭79. 我国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80. 我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81.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82. 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83. 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叶圣陶84. 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85. 我国现存最古的剧本:《张协状元》86. 我国最早的典籍外文译本:《老子大乘起信论》87. 我国最早的剧目:《东海黄公》88. 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红楼梦》89. 我国最长的历史小说:《中国历代通俗演义》90. 我国新文学中最早的一篇著名历史小说:《采石矶》91. 我国最大的诗歌集:《全唐诗》92. 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杨万里93. 我国历史上诗作留存最多的诗人:陆游94. 我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95. 我国最早的立体地图:宋代沈括绘制的《使契丹图》96. 我国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97.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98.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99.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100.我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罗贯中。
《中国⼩说史略》
《中国⼩说史略》
作者:鲁迅
《中国⼩说史略》为鲁迅先⽣编撰的中国第⼀部⼩说史专著。
全书共有⼆⼗⼋篇,叙述中国古代⼩说发⽣、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说。
本书在资料上搜罗宏富,采辑审慎,分析历代⼩说的思想、艺术,⾔简意赅,评断允当,是⼆⼗世纪⼀部具有⾥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点击即可阅读)
题记序⾔
第⼀篇史家对于⼩说之著录及论述第⼆篇神话与传说
第三篇《汉书》《艺⽂志》所载⼩说第四篇今所见汉⼈⼩说
第五篇六朝之⿁神志怪书(上)第六篇六朝之⿁神志怪书(下)
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第⼋篇唐之传奇⽂(上)
第九篇唐之传奇⽂(下)第⼗篇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第⼗⼀篇宋之志怪及传奇⽂第⼗⼆篇宋之话本
第⼗三篇宋元之拟话本第⼗四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上)
第⼗五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下)第⼗六篇明之神魔⼩说(上)
第⼗七篇明之神魔⼩说(中)第⼗⼋篇明之神魔⼩说(下)
第⼗九篇明之⼈情⼩说(上)第⼆⼗篇明之⼈情⼩说(下)
第⼆⼗⼀篇明之拟宋市⼈⼩说及后来
第⼆⼗⼆篇清之拟晋唐⼩说及其⽀流选本
第⼆⼗三篇清之讽刺⼩说第⼆⼗四篇清之⼈情⼩说
第⼆⼗五篇清之以⼩说见才学者第⼆⼗六篇清之狭邪⼩说
第⼆⼗七篇清之侠义⼩说及公案第⼆⼗⼋篇清末之谴责⼩说
后记中国⼩说的历史的变迁。
未收录在朝花夕拾的作品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未收录在朝花夕拾的作品》《朝花夕拾》是福楼拜的一部代表作,收录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和文章,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人性的洞察。
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收录一些福楼拜的其他作品,这些作品或许并不如《朝花夕拾》被广为人知,但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和精彩的故事情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未收录在《朝花夕拾》中的作品,以探讨这些作品的独特魅力。
我们来说说《命运》这部作品。
《命运》是福楼拜的一部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叫费尔盖里奥的小贩的故事。
费尔盖里奥是一个勇敢而善良的年轻人,他尽职尽责地卖水果,维持着自己和母亲的生计。
命运却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打击,他被误会为小偷而被抓进监狱。
在监狱里,费尔盖里奥经历了种种磨难和磨练,最终他在一场火灾中救出了囚犯们,得到了自由和尊重。
《命运》通过费尔盖里奥的遭遇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善恶,是一部富有启迪意义的作品。
福楼拜的《神秘的花园》也是一部未收录在《朝花夕拾》中的作品。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姑娘在庄园里发现了一个被荒废的花园,并将其重新整修成为一片美丽的花园的故事。
这个神秘的花园不仅改变了姑娘的命运,也改变了庄园主人和其他人的命运。
《神秘的花园》通过描绘花园的美丽和姑娘的善良,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部温馨感人的小说。
除了以上两部作品,福楼拜的《四季》也是一部未收录在《朝花夕拾》中的作品。
《四季》是一部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物情感的小说集,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这部小说集中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们对四季变化的感受,同时也描绘了人们在不同季节中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四季》通过四季的轮回和人生的变化,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福楼拜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朝花夕拾》,他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或许不如《朝花夕拾》广为人知,但同样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值得我们去发掘和欣赏。
2011年第4期安徽文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王娇(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鲁迅的文学史专著《中国小说史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集中体现了鲁迅对文献学的贡献。
小说的发展历史实质就是小说作品本身的风格转变过程,鲁迅在小说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价,他将多种文学批评方法引入评价过程,使评价过程更理智,结论也更具有说服力。
书中主要的文学批评方法有:以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为依据解读作品;在比较中解读作品;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等。
《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里面包含的很多精辟论述为后人称道,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关键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文学批评方法文章编号1671-0703(2011)04-059-02鲁迅十分重视收集整理丰富的文学史资料,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就是由1910年辑校《古小说钩沉》开始,经过十多年的收集、整理、校对资料之后完成的。
此书比较全面地梳理了中国小说的发展状况,在《<中国小说史略>释评本》一书中被周锡山称为小说史方面的“开创之作”,周锡山还评价说里面的“不少观点深刻精当,文笔典雅优美,至今未有类似著作可以媲美,遑论超越”①。
鲁迅在梳理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过程中,于每一阶段都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价。
对于评价的要求,鲁迅认为,文学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这样对作者才有益处。
于实际批评中,鲁迅不仅把握住了作品好坏的尺度,而且使用了一些列的文学批评方法,来论述作品具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
文学批评方法的使用为《中国小说史略》增添了异彩。
1以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为依据解读作品程帆在《我听鲁迅讲文学》一书中提到,“鲁迅小说观的核心是对于小说的社会作用的强调,对于小说的艺术性和小说的特点的深刻认识”,并且进一步解释说,小说“写熟悉的生活,才能写出生活的真实”②。
由此可知在鲁迅是非常关注作品与社会关系的,所以,他在解读文学作品时也时常把作品与当时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注意社会风气对于作品的影响。
中国文化之最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文心雕龙》第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地理志——《山海经》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第一部工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第一部中医学书籍——《黄帝内经太素》第一部地理书——《禹贡》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永乐大典》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七略》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诗品》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史通》第一部哲理散文总集——《吕氏春秋》第一部小说总集——《太平广记》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霞客游记》第一部词典——《尔雅》第一部字书——《字通》第一部小说史——《中国小说史略》第一部个人创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第一部杂文集——《坟》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呐喊》第一部散文诗集——《野草》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第一首诗歌——《弹歌》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第一部志怪小说——《搜神记》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一部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水浒传》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我国第一部学术史——《明儒学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第一位女史学家——班昭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第一位童话作家——叶圣陶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现存最古的剧本——《张协状元》艺术成就最高的杂剧——《西厢记》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红楼梦》篇幅最长的历史小说——《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最大的诗歌集——《全唐诗》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杨万里历史上诗作留存最多的诗人——陆游最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
小说史参考资料关于小说概念的演变◎(先秦)《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辖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骛扬而奋鳍,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浙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
已而后世栓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
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汉)桓谭《新论》(引自《昭明文选》卷31江淹《拟李都尉陵从军》李善注):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弗为也。
”然亦弗灭也。
闾里小知者所及,亦使缀而不忘。
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一篇:惟据班固注,则诸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谬者也。
关于小说的教育作用◎(明)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叙》: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
宋人通俗,谐于里耳。
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
试今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决脰,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
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
噫,不通俗而能之乎?◎(明)无碍居士《警世通言叙》: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
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夫能使里中儿顿有刮骨疗毒之勇,推此说孝而孝,说忠而忠,说节义而节义,触性性通,导情情出!视彼切磋之彦,貌而不情;博雅之儒,文而丧质,所得而未知孰赝而孰真也。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第一号):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发明的意思是什么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明的意思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发明的意思(1) (动)基本义: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
发明电灯。
(2) (名)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这是一个新发明。
(作宾语)(3) (动)〈书〉创造性地阐发;发挥创造。
(作谓语)[构成]动补式:发〈明[例句]〈外〉日语。
近义词创造、发现、发觉、出现反义词抄袭、模仿、摹仿英文翻译1.(创造) invent2.(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invention3.[书] (创造性地阐发) expound发明详细解释◎ 发明fāmíng(1) [invent]∶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他发明一种岩石钻孔机并得到了专利权(2) [expound]∶创造性地阐发;发挥颇有发明◎ 发明fāmíng[invention] 创造出的以前不存在的事物或方法新发明需要是发明之母(1).使聪明。
《文选·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
发明耳目,寧体便人。
” 吕延济注:“发,开也。
言能开耳目之明。
”《后汉书·马融传》:“若乃《阳阿》衰斐之晋制,阐鼃华羽之南音,所以洞荡匈臆,发明耳目。
”《坛经·机缘品》:“﹝永嘉玄觉﹞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
”(2).说明;证明;表明。
《史记·商君列传》:“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 晋干宝《<搜神记>序》:“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
”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屈支国》:“﹝王﹞曰:‘斯何异物,欲何发明?’对曰:‘王昔游方,命知留事,惧有谗祸,割势自明。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三·冗篇上》:“《采薇》一歌,足发明武未尽善。
”(3).犹印证。
南朝梁沉约《上注制旨连珠表》:“连珠者,盖谓辞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
浅论《中国小说史略》的研究方法作者:李晓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8期摘要:《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专门为小说写史的专著,改变了中国古代小说无史的局面。
这部专著不仅传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校勘学、目录学等研究方法,还吸纳了一些西方的文学研究方法,打破了中国古代轻视小说的思想。
总体来说,《中国小说史略》的研究方法非常丰富多彩,贯通古今、跨越中西。
关键词:中国小说史略;鲁迅;研究方法作者简介:李晓璇(1994-),女,汉族,开封人,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02《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所写的一部论述中国小说的著作。
鲁迅作为思想家、革命家、作家的身份都很受人们重视,但鲁迅作为研究者的一面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中国小说史略》就是鲁迅研究非常重要的成果。
《中国小说史略》不仅完整地探讨了古代小说的起源和演变,还客观地评价了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小说的作家作品,分析了不同小说的联系和区别,著作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评价,郭豫适曾评价:“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建立了中国小说史的体系。
”蔡元培在鲁迅逝世后所献的挽联是:“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1]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小说史略》对于中国小说的研究地位和意义是何等的重要。
纵观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这部作品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鲁迅生活在中国近现代时期,正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碰撞的时期,一方面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思想在很多人心中仍不可动摇,另一方面古典思想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改变了许多人的思想观念,而《中国小说史略》的研究方法正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影响结果。
一、小说的辑录编校工作和考证、辨伪的态度在研究小说之前,鲁迅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小说的收集与整理,因为小说自古以来都不受人们的重视,散失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鲁迅在写之前整理了大量的辑佚工作,《古小说钩陈》《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就是鲁迅广泛阅读古籍从中辑录编校而成的,《中国小说史略》所用的小说史料基本上就是这三部书,据学者统计“《中国小说史略》全书有12万6千字,直接引用小说原文有118处,5万余字,占全书近百分之四十”[2],而从第三篇到第七篇是汉代到魏晋时期的小说,作品源于《古小说钩陈》;从第八篇到第十一篇是有关唐宋传奇的,也都可以从《唐宋传奇集》中找到;从第十二篇到第二十八篇是研究宋代到清代的小说,出自《小说旧闻钞》。
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梳理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梳理中国小说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以时间为轴线,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做出简要的梳理。
前期小说(汉代)中国古代小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而在汉代的文学作品中,以《史记》中的“平原赋”为代表,这篇文章呈现了一个小说的雏形。
此外,当时也有不少以世界观察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如《西京赋》等。
封建时代小说(唐宋元)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小说的黄金时期,许多古典名著应运而生。
其中,清代之前最负盛名的四部古典名著为《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明清小说的高峰,也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里程碑。
此外,唐宋元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民间传说类的小说,如《白蛇传》、《牛郎织女传》等,这些作品在民间传说中流传了很久。
明清小说(明清)明清时期的小说数量增加,但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在清朝时期,许多作品只是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而编写。
然而,这个时期的小说仍有一些经典之作,如《儒林外史》、《金瓶梅》等。
近现代小说自1898年维新运动以来,中国小说史进入现代时期。
自此,小说内容不再局限于官方的历史文学,不少小说开始体现社会现实,以及不断变化的文化观念和道德观念。
这些小说,如《红岩》、《家》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结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从文言冠军到白话小说的流行,从史诗传奇到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小说的兴起,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读者能够对中国小说发展历程做出更加深刻的了解。
中国古代小说史第一章中国古代小说史概论第一节小说的概念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的特点“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
“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
尽量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具形象性、情感性、感染力。
三、小说的要素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二、中国早期的小说概念“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
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
这里“小说”指不合大道的琐屑言论与小道理。
与作为文体意义的“小说”并不相同。
东汉桓谭在其所著的《新论》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认为小说仍然是用比喻手法写的“治身理家”的短小言论,而不是为政化民的“大道”。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这是史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的具有权威性的解释和评价。
班固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百家之末,视为一个学派。
班固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涂(同“途”)说者之所造也”,虽然认为小说仍然是小知、小道,但从另一角度触及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
清末民初,维新派梁启超等大力倡导“小说界革命”,小说理论面目一新。
小说地位空前提高,乃至被奉为“国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学之最上乘”,再不是无足轻重的“街谈巷语”“琐屑之言”。
第二节小说的起源先秦、两汉的神话、寓言、史传中蕴含了若干小说因素,正是这些因素酝酿出中国古代小说的幼芽。
--1、上古神话传说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造,保存中国古代神话最多的作品是《山海经》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大禹治水角色、故事、想象尽管古代文献对神话传说的记载十分简略,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这两种重要的小说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