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铁 有机铁 口服铁 静脉铁剂 区别及药物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21.05 KB
- 文档页数:2
补铁剂成分一、补铁剂简介补铁剂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缺铁性贫血。
铁是人体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氧气输送、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等。
因此,缺铁会引起多种健康问题,并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
补铁剂通过提供额外的铁元素,帮助人体满足正常的铁需求。
二、补铁剂的分类根据补铁剂的成分和用途,可以将其分类为以下几类:1. 无机铁盐补铁剂无机铁盐补铁剂主要包括硫酸亚铁、硫酸二铁等。
这些补铁剂中的铁元素以离子形式存在,容易被人体吸收。
然而,它们也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的副作用,如恶心、腹胀和便秘等。
2. 有机铁盐补铁剂有机铁盐补铁剂是由铁离子与有机分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如葡萄糖酸铁、葡萄糖酸亚铁等。
相比无机铁盐补铁剂,有机铁盐补铁剂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且不易产生胃肠道不适的副作用。
3.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铁剂这类补铁剂不仅含有铁元素,还包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B12和叶酸等。
维生素C可提高铁的吸收率,而维生素B12和叶酸则对红细胞生成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三、补铁剂成分解析补铁剂的成分不仅包括铁元素,还可能包含其他辅助成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补铁剂成分及其作用:铁元素是补铁剂的核心成分,是补充人体铁需求的关键。
不同类型的补铁剂中,铁元素以离子形式或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
它们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被肠道吸收到血液中,进而参与红细胞生成和氧气运输等生理过程。
2. 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成分,可促进铁元素的吸收。
它与铁元素结合后形成可溶性的铁-维生素C复合物,提高铁的可利用性。
维生素C还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红细胞免受损伤。
3. 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在补铁剂中的作用是帮助红细胞生成。
它参与了核酸合成和DNA修复等过程,对红细胞的形成和功能维持至关重要。
4. 叶酸叶酸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对血液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它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分化,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补铁剂的种类补铁剂是指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的一种常见的贫血疾病。
补铁剂的种类有多种,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补铁剂。
一、口服补铁剂1. 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是一种常用的口服补铁剂,它能够快速提高血液中铁元素的含量。
但是,硫酸亚铁容易引起胃肠道刺激,使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 葡萄糖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是一种口服补铁剂,它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不易引起胃肠道反应。
葡萄糖酸亚铁可以通过肠道缓慢释放铁元素,提高血液中铁含量。
3. 缓释补铁剂:缓释补铁剂是一种能够持续释放铁元素的口服补铁剂。
它可以减少胃肠道刺激,提高铁的吸收率。
缓释补铁剂通常需要长时间服用才能达到补铁的效果。
二、静脉注射补铁剂1. 葡萄糖酸铁:葡萄糖酸铁是一种常用的静脉注射补铁剂,它能够迅速提高血液中铁元素的含量。
葡萄糖酸铁在静脉注射时需要慢慢输注,以避免过快引起不良反应。
2. 螯合剂:螯合剂是一种通过与铁元素结合形成稳定络合物的补铁剂。
螯合剂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以达到迅速提高血液中铁含量的效果。
三、其他补铁剂1. 补铁食物:补铁剂并不仅限于药物,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也能起到补铁的作用。
例如,红肉、动物肝脏、豆类、黑芝麻等食物都富含铁元素,可以作为补充铁元素的来源。
2. 补铁饮食指导:除了补铁剂和补铁食物外,补铁饮食指导也是一种常见的补铁方法。
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和食物选择,可以提高铁元素的吸收率,达到补铁的效果。
补铁剂的种类有口服补铁剂、静脉注射补铁剂和其他补铁剂。
口服补铁剂包括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和缓释补铁剂;静脉注射补铁剂包括葡萄糖酸铁和螯合剂;其他补铁剂包括补铁食物和补铁饮食指导。
选择适合自己的补铁剂,可以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在使用补铁剂时,也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铁制剂是一类常见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在临床上,铁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种类繁多,常见的药物包括口服铁剂和静脉注射铁剂。
以下将系统介绍铁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常用药物。
一、铁制剂的临床应用1. 铁缺乏性贫血治疗铁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由于营养不良、慢性出血、孕产期等因素导致的缺铁性贫血。
这类贫血患者体内铁储备不足,需要通过补充铁剂来补充铁元素,提高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水平。
2. 慢性出血引起的贫血治疗慢性出血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消化道溃疡、月经过多、恶性肿瘤等均可导致长期的慢性失血,导致患者缺铁,从而引起贫血。
铁制剂可用于补充失血所导致的铁元素不足,帮助恢复贫血患者的血液状态。
3. 肾性贫血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常伴随贫血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导致机体无法充分利用铁元素。
铁制剂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体内铁元素,改善肾性贫血的症状。
4. 其他疾病的辅助治疗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情况外,铁制剂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如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二、常用的铁制剂药物1. 口服铁剂常见的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螯合铁等。
其中,硫酸亚铁是最常用的口服铁剂之一,能够快速补充体内铁元素,但因其易引起胃肠道不适,常需配合维生素C一同服用。
2. 静脉注射铁剂静脉注射铁剂主要用于重度贫血患者或口服铁剂不能满足需要的患者。
常见的静脉注射铁剂有葡萄糖酸铁、枸橼酸铁、硫酸亚铁等,这些铁剂可以快速补充体内的铁元素,并且对胃肠道无刺激作用,适合重症贫血患者使用。
3. 镁制铁剂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的进步,新型的铁制剂——镁制铁剂开始被应用于临床。
镁制铁剂以其安全、有效的特点逐渐受到关注,常见的镁制铁剂有复月补铁蛋白和聚谷糖铁蛋白等。
铁制剂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治疗铁缺乏性贫血和缓解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症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更安全、更有效的铁制剂问世,为贫血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补铁剂1. 导言补铁剂指的是含有铁元素且可以增加血液中铁含量的药物。
铁是人体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人体所需的铁主要通过食物摄入,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如不平衡的饮食、偏食以及生理健康问题,人体会出现铁不足的情况。
补铁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帮助维持铁的平衡。
2. 补铁剂的种类补铁剂根据其成分和制剂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口服补铁剂口服补铁剂是最常见的补铁剂,主要通过口服吸收来提供铁元素。
口服补铁剂通常分为两种类型:有机补铁剂和无机补铁剂。
有机补铁剂一般以螯合铁的形式存在,如葡萄糖酸铁、柠檬酸铁等。
无机补铁剂则以铁盐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硫酸亚铁、肌酸铁等。
2.2 静脉注射补铁剂静脉注射补铁剂主要适用于严重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相比于口服补铁剂,静脉注射补铁剂的铁元素能够更快地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快速有效地提供给机体。
常见的静脉注射补铁剂有葡萄糖酸铁、氢氧化铁蛋白等。
2.3 其他补铁剂除了口服和静脉注射补铁剂外,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补铁剂。
例如,贴片式补铁剂可以贴在皮肤上,通过皮肤吸收提供铁元素。
此外,还有一些食物和饮品被加工成含有高铁量的产品,如富含铁元素的谷物、红枣等。
3. 补铁剂的适用人群补铁剂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缺铁性贫血患者:缺铁性贫血患者由于铁元素不足而导致贫血,补铁剂可以帮助恢复体内的铁储备,缓解贫血症状。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由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身体需要额外的铁元素来满足胎儿和婴儿的需求,补铁剂可以帮助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
•长期大量出血的人群:如经期过多、溃疡等引起的大量出血,会导致体内铁元素的丢失,补铁剂可以帮助补充体内失去的铁元素。
•慢性疾病患者:慢性疾病会导致机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能力降低,补铁剂可以提供额外的铁元素来应对这种情况。
4. 补铁剂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补铁剂虽然对于满足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很有帮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剂量控制:补铁剂的剂量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铁中毒等副作用。
铁剂的吸收时间
铁剂的吸收时间取决于口服铁剂的类型以及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铁剂的吸收时间从30分钟到2小时不等。
常见的铁剂类型包括:
1. 无机铁:如硫酸亚铁、硫酸铁、褐铁等。
这些铁剂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可吸收的二价铁。
吸收时间较长,大约需要1到2小时。
2. 有机铁:如多糖铁复合物(比如葡萄糖酸铁)和血红素铁。
这些铁剂已经转化为可吸收的形式,因此吸收时间相对更短,大约30分钟左右。
个体差异也会影响铁剂的吸收时间。
例如,胃酸水平、胃肠道的健康状况、同时进食的食物或饮料等因素都可能影响铁剂的吸收速度。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铁剂吸收的具体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建议,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是什么
导语:现在很多人包括小孩子们他们都频繁出现了缺铁性贫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都有哪些,因此平时生活中他们的身体都不是太理想
现在很多人包括小孩子们他们都频繁出现了缺铁性贫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都有哪些,因此平时生活中他们的身体都不是太理想,其实这些知识大家应该平时都可以掌握的,现在人们身体中都会缺少什么维生素,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下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我都有哪些,希望这些叙述会带给人们很大的帮助。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是:①病因治疗:尽可能除去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②补充足够量的铁以供机体合成血红蛋白,补充体内铁的贮存量至正常水平。
一、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对纠正贫血的效果,速度及防止其复发均有重要意义。
二、铁剂治疗:
(一)口服铁剂:最常用的制剂为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富血酸)。
服药时忌茶,以免铁被鞣酸沉淀而不能被吸收。
(二)注射铁剂:一般尽量用口服药治疗,仅在下列情况下才应用注射铁剂:①肠道对铁的吸收不良,例如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慢性腹泻、脂肪痢等;②胃肠道疾病可由于口服铁剂后症状加重,例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结肠炎、胃切除后胃肠功能紊乱及妊娠时持续呕吐等;③口服铁剂虽经减量而仍有严重胃肠道反应。
常用的铁注射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枸橼酸铁。
(三)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
治疗缺铁性贫血主要以口服铁剂,常用的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铁,乳酸亚铁等,但硫酸亚铁和富马亚铁对肠胃有刺激作用,建议选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第五亚类 溶栓药(溶栓酶) ①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重组链激酶; ②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 ——阿替普酶; ③t-PA改构体或修饰体 ——瑞替普酶、替奈普酶、拉诺替普酶。
④重组尿激酶原。
【机制】 1.尿激酶——激活纤溶酶原。
2.链激酶、“重组链激酶”(减少了致敏性)。
链激酶和尿激酶——非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无特异性——增加出血风险。
3.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只有在血栓表面,激活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使血栓纤维蛋白部分溶解。
4.阿替普酶——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只溶栓,不出血。
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结合后,转为活性状态,有效的诱导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
而在循环(无纤维蛋白)中表现出相对非活性状态,降低了全身活化作用。
瑞替普酶(rPA)——纤维蛋白特异性。
亲和力较rt-PA弱。
5.替奈普酶(TNK-tPA):半衰期更长,单次注射给药即可。
美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标准溶栓治疗药物; 单次注射方便,不良反应少,非常适合心肌梗死入院前在救护车上给药。
溶栓药(简化TANG)纤维蛋白特异性抗原性及变态反应尿激酶否无重组链激酶有重组人尿激酶原是无阿、瑞替普酶;替奈普酶 第三节 抗贫血药+升白细胞药 【细节考点】 一、铁剂——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
1.口服铁剂——无机铁(硫酸亚铁)和有机铁(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蛋白琥珀酸铁和多糖铁复合物)。
二价铁(亚铁)盐,以亚铁离子形式在肠道吸收,以三价铁的形式起作用。
口服铁剂——胃肠道吸收有自限现象,即铁的吸收与体内储存量有关。
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服用铁剂3~6个月,以补充缺失的贮存铁量。
【口服铁剂典型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减少肠蠕动,引起便秘,并排黑便。
饭前空腹服用有利于铁吸收,若不能耐受,可改为饭后,并将每日用量分3次服用。
2.静注——蔗糖铁、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
缺铁性性贫血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缺铁性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其主要原因是体内铁的储备不足或铁的利用率较低所导致。
在治疗缺铁性性贫血时,主要目标是通过补充足够的铁和纠正缺铁状况来提高红细胞的产生,从而改善贫血症状。
本文将介绍缺铁性性贫血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一、治疗方案1. 确定诊断-首先,根据临床症状(如疲劳、头晕、心悸等)和实验室检查(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铁代谢指标等),确诊患者是否患有缺铁性性贫血。
只有明确诊断后,才能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补充足够的铁-患者在缺铁状态下,需要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形式补充足够的铁。
在轻度缺铁性性贫血的情况下,口服铁剂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常用的口服铁剂包括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
对于重度缺铁性性贫血患者或无法正常吸收口服铁剂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静脉注射铁剂。
3. 促进铁的吸收-为了提高铁的吸收率,患者可以在进食时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等。
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的吸收,并提高其利用效率。
4. 排除诱因-有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因为长期出血、消化道疾病等原因导致缺铁性性贫血。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排除这些诱因,以防止补铁治疗的效果受到影响。
二、药物选择1. 口服铁剂-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性贫血的首选药物。
常见的口服铁剂包括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
患者应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频率进行服用,并保证良好的吸收。
2. 静脉注射铁剂-在一些严重的缺铁性性贫血患者或无法正常吸收口服铁剂的情况下,静脉注射铁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常用的静脉注射铁剂包括葡萄糖酸铁、甲酸亚铁等。
患者需要在医院进行注射,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3. 维生素补充-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也可以导致贫血,因此在一些合并缺乏这两种维生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给予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补充治疗。
4. 补充其他营养素-在治疗缺铁性性贫血的过程中,患者还需要合理补充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叶酸、维生素B12等,以帮助红细胞的正常生成。
成人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液管理专家共识(2023)要点摘要:贫血是导致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而缺铁性贫血(IDA)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
在IDA的治疗中,输血是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血液制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过度依赖输血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增加医疗费用,因此对IDA患者进行患者血液管理(PBM)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转归,减轻医疗负担。
该共识基于PBM的多重获益和我国相关政策背景,以促进医疗机构有效实施成人IDA的PBM为目的,在参考多篇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多学科疾病合并IDA的单病种PBM提出了建议。
缺铁性贫血(IDA)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
目前全球有超过1/4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约60%为IDA o我国第四次营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贫血的患病率为20.1%,其中约50%为IDA,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输血是严重贫血或大量失血的IDA患者重要的治疗方式,但过度依赖输血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增加其经济负担。
患者血液管理(PBM)是指以患者为中心,遵守预防为主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应用多学科技术和方法,使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获得最佳治疗和良好结局。
实施PBM减少了医疗费用支出、输血依赖以及输血的风险和并发症。
国际上已有多个国家在积极推进和实施PBM,国内一些医院也在实施PBM相关工作,但是实施程度及规模比较有限。
本共识倡导加监控,最终改善患者结局。
1IDA1.1概念IDA是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D),继而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IDA o ID包括绝对性ID及功能性ID。
1.2 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铁(SI)、血清总铁结合力CnBC)、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红细胞游离原口卜咻(FEP)、血液锌原吓琳(ZPP)、血清可溶性运铁蛋白受体(STfR)、骨髓细胞形态学等。
1.3 IDA的国内诊断标准符合第⑴条和第(2)~(6)条中的任何J2条以上即可以诊断为ID/IDA:(1)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Hb)降低,男性Hb<120g∕1,女性Hb<11Og∕1,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
三色笔记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考点一】对型、夜间醒来次数较多或者可选用【考点二】对首选【考点三】首选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可选服、佐匹克隆。
()【考点四】褪素受体激动药是?雷替胺()【考点五】苯二氮䓬类按照作用时间长短分类? 1.效药:唑仑; 2.中效药:艾司唑仑、劳拉西泮、替马西泮; 3.效药:西泮、西泮、西泮。
()【考点六】作用温和,可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较大剂量有抗惊厥作用,可用于的药物是?【考点七】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常见齿龈增生(奔驰)。
超过μg/ml 时出现球震颤,超过μg/ml 时出现济失调,超过μg/ml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嗜睡、。
口诀:【考点八】马西平的主要不良反应:视物模糊、复视、球震颤。
()【考点九】氟西汀需停药多长时间后才能换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其他5-HT再摄取抑制剂需停药多长时间:需,其。
【考点十】治疗轻、中度老年期痴呆属于的是?【考点十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药的分类?1.:作用于受体用于;2.丁苯酞:促进中枢神经功能改善和恢复;3.尼麦角林:具有较强的α受体阻断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
【考点十二】是?因在体内可转变为毒性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产生神经系统毒性。
【考点十三】吗啡的:【考点十四】镇痛药的使用原则:8字“”。
【考点十五】抗帕金森病药的分类?②外周羧酶抑制剂比多巴、苄肼等()③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他卡朋()2.抗碱类海索()3.胺氧化酶-B 抑制剂司来兰、雷沙兰()4.其他类【考点十七】用于震颤、不伴明显运动徐缓及步态障碍的PD 患者的药物是?苯海索。
(排除法记忆)氯氮、奥氮、喹硫、利培、齐拉西和阿立哌()第二章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与抗痛风药【考点一】非甾体抗炎药的分类?苯胺类对氨基酚芳基酸类吲哚辛、双氯酸()芳基酸类洛芬、萘生()唑酮类泰松()性类萘美酮()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美洛昔康、尼美舒利()【考点二】非甾体抗炎药镇痛的机制?通过,减少炎症介质——抑制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
常见的补铁剂高中化学
常见的补铁剂主要包括无机铁和有机铁两大类。
无机铁中最常用的是硫酸亚铁,它含铁量较高,适用于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妇女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有机铁则包括右旋糖酐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
其中,右旋糖酐铁在肠道中能以分子形式完整地被吸收,且吸收率较高,补铁效果更有保证。
富马酸亚铁含铁量也较高,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特别是儿童生长发育期的缺铁性贫血。
琥珀酸亚铁口服后吸收平稳,生物利用度高,对胃肠道黏膜刺激性明显轻于硫酸亚铁,因此也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除了口服剂型,还有静脉注射剂型,如多糖铁复合物,含铁量高达46%,可以迅速提高血铁和血红蛋白水平,且吸收率不受胃酸减少、食物成分的影响,对胃肠道黏膜无刺激和腐蚀作用,避免了消化道的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补铁剂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贫血的类型、严重程度、年龄、性别、伴随疾病等因素。
同时,补铁剂的使用也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量或不足,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如何科学使用口服铁剂?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机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当机体缺乏铁元素时,会引发铁缺乏症、缺铁性贫血等疾病,增加慢性肾病、慢性心衰、炎症性肠病以及肿瘤的发生风险。
铁缺乏者应积极补铁,常用补铁方法为食补或口服铁剂。
对于绝大多数来讲,食物中的铁就能够满足机体所需,包括血红素铁与非血红素铁,前者主要存在于肉类、动物肝脏等动物性食物中,属于二价铁,能够直接被肠粘膜吸收并形成铁蛋白,后者主要存在于蔬果、谷物等植物性食物中,属于三价铁,无法直接吸收,但可以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转化为二价铁。
因此健康人群保持合理饮食结构,适当进食含铁食物足以保证人体必需铁摄入量,不需要额外补充铁剂,但缺铁性贫血者则需要通过口服的方式补充铁剂,而口服铁剂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且铁剂与多种食物、药物间存在相互作用,若不当进食会影响铁剂疗效。
因此,科学使用口服铁剂至关重要。
一、口服铁剂的种类现有的微量元素铁补充剂主要有两种,即无机铁补充剂与有机铁补充剂,其中,有机铁补充剂的吸收率高于无机铁补充剂,且对肠胃刺激性小。
无机铁为第一代补铁剂,代表铁剂为硫酸亚铁,铁元素以Fe2+的形式存在于铁剂中,含铁量高,吸收效果好,且价值低廉,但性质并不稳定,服用后在胃部的解离速度较快,易引起严重恶心、呕吐、便秘、腹痛等肠胃刺激,而且铁离子极易与硫化物、多酚等结合,影响药效,药物生物利用度比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药物的应用。
有机铁为第二代补铁剂,在第一代补铁剂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有助于提高铁剂利用率,降低副作用,代表药物为乳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可溶性铁剂,这类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直接在胃酸的作用下缓慢释放铁离子,避免高浓度铁离子对消化道的刺激,从而减轻胃肠道副作用,且药物吸收率、生物利用度更高,但该药吸收过程中易受到食物中碳酸盐、鞣酸等物质的影响,且主要依赖胃酸释放铁离子,故胃酸缺乏者吸收率普遍较低。
元素铁为第三代补铁剂,也是新型补铁剂,包括血红素铁、EDTA铁、氨基酸螯合铁以及多糖铁复合物等,元素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体对铁的吸收以及利用,其中多糖铁复合物为代表药物,现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价格低廉,能够直接以分子的形式被机体吸收,且无金属味道,对肠道刺激轻,不会引起腹泻、恶心等症状。
铁剂的使用原则
铁剂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
在使用铁剂时,我们需要
严格遵守其使用原则,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首先,铁剂的使用应当遵从医嘱。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
血红蛋白水平、血铁水平、年龄、性别、特殊疾病等综合因素来进行
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设计。
因此,在使用铁剂之前,我们应当在医生的
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选用。
其次,铁剂的使用须根据药物的类别而定。
常见的铁剂有铁剂葡萄糖
酸盐、铁剂多糖葡萄糖酸铁、口服铁剂、静脉注射铁剂等等。
不同的
铁剂在用药方面也存在差异,我们要根据药品说明书和医生的指导选
用适合的药品。
此外,铁剂的用量和用时也需注意。
一般情况下,口服铁剂建议在饭
后服用,以避免刺激胃肠道。
而静脉注射铁剂则由医生在严密观察下
进行。
药量的计算和分配也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执行。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铁剂的不良反应。
铁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以及头痛、皮疹等其他症状。
在
使用铁剂时,我们应当及时向医生汇报不适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进
行适当的调整和治疗。
总之,铁剂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守医嘱,选用适合的药品、掌握合适的用量和用时,同时也要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以保证疗效的最大化,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疾病防治】缺铁症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建议输血治疗红细胞输注适合于急性或贫血症状严重影响到生理机能的缺铁性贫血患者,输血指征是血红蛋白<60g/L,对于老年和心脏功能差的患者适当放宽至≤80g/L。
补铁治疗无输血指征的患者常规行补铁治疗,补铁治疗需要考虑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口服铁剂的耐受性和影响铁吸收的合并症。
治疗性铁剂分为无机铁和有机铁;按应用途径分为口服铁和静脉铁,二者各自有其优缺点。
口服铁剂中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
传统中医中药是我国重要宝藏,如健脾生血片/颗粒,其中元素铁含量20mg/片(袋),对胃肠道刺激小。
口服补铁注意事项①若无明显胃肠道反应,一般不应将铁剂与食物同服;②应在服用抗酸剂前2小时或服用后4小时服用铁剂;③建议服用铁剂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
每天口服100mg元素铁,持续治疗4~6周血红蛋白无变化,或上升<10g/L者,可能有以下原因:①诊断有误;②未能按医嘱服药;③存在持续贫血;④存在影响铁吸收的因素,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小肠术后、胃肠解剖部位异常等;⑤同时伴有感染、炎症、恶性肿瘤、肝病等;⑥所用口服铁剂不能很好吸收等。
静脉铁剂适应证静脉铁剂适应症为口服吸收不良、不能耐受口服铁剂、铁需求量超过口服铁能满足的最大量,或患者对口服铁剂的依从性不好。
静脉铁剂主要有6种:蔗糖铁、羧基麦芽糖铁、葡萄糖醛酸铁、低分子右旋糖酐铁纳米氧化铁和异麦芽糖铁。
因摄入不足引起的贫血:应改善饮食,补充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绿叶蔬菜等;育龄期女性可以预防性补充铁剂;补充铁元素60mg/d;恶性肿瘤者应手术或放化疗;消化性溃疡引起者应抑酸护胃治疗等。
铁剂可分为无机铁与有机铁,也可分为口服铁剂和静脉铁剂,临床可用于贫血的治疗,如缺铁性贫血(IDA)、慢性肾脏病贫血、术后失血性贫血、肿瘤相关性贫血等。
一.铁剂的种类与区别
无机铁剂有硫酸亚铁。
有机铁剂有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山梨醇铁等。
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
二价铁的溶解度大,易被人体吸收,三价铁在体内吸收仅相当于二价铁的1/3,一般首选亚铁制剂。
静脉铁剂有蔗糖铁、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羧基麦芽糖铁、异麦芽糖铁、葡萄糖醛酸铁、纳米氧化铁等,国内主要是蔗糖铁和右旋糖酐铁,两者改善贫血的疗效相似,但不良反应率有所不同,蔗糖铁与右旋糖酐铁相比,前者总体不良反应率、严重不良反应率、病死率均明显降低,一般推荐蔗糖铁。
二.铁剂的选用
⑴口服铁剂
①服用方法
胃肠道不良反应如如恶心、腹痛、便秘与腹泻等比较严重,餐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刺激。
②降磷治疗
含铁磷结合剂柠檬酸铁适于肾病透析者的降磷治疗,同时可增加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透析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需求,改善贫血。
③禁忌症
血色素沉着症及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者禁用;不能与静脉铁剂同时使用。
⑵注射铁剂
①研究表明,右旋糖酐铁的不良反应主要与高分子质量右旋糖酐铁有关,推荐使用小分子质量右旋糖酐铁。
②游离铁可能致氧自由基产生,引起组织毒性,在使用注射铁剂前应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确诊铁缺乏。
禁用于体内铁负荷过多者。
③铁剂治疗促进氧自由基产生,增加感染机会,同时静脉补铁有促进炎症和细菌生长的可能性,因此全身活动性感染时禁用,禁用于急慢性感染者。
三.铁剂的联合用药
⑴可与铁剂联合的药物
①维生素C:口服铁剂服用后仅有10%左右被人体吸收,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增加铁的吸收约30%,因此建议与维生素C共用。
②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EPO治疗期间可能会发生绝对性或功能性缺铁,原因可能是因不能迅速动员和释放体内的储存铁以满足EPO刺激下骨髓造血加快对铁的需求,造成铁相对不足及可能影响后续EPO的效果。
建议EPO治疗期间应同时联合静脉铁剂,以获得最佳疗效。
⑵不可与铁剂联合的药物
口服铁剂不宜与抗酸药、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抗菌药、碱性药等联用。
四.口服铁剂与静脉铁剂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