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4.46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18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下第一楼》是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卢沟桥事变后,我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不屈不挠,英勇抵抗的故事。
本文通过描绘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奋斗和牺牲,展现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坚强意志。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分析、鉴赏和批判,以及对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历史题材的课文,他们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局限,对于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专业术语可能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背景的知识框架,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的爱国精神和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专业知识的理解。
2.解决方案:在导入环节,简要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框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历史背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分析问题,提高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简要介绍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讨,分析课文内容,解答问题。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师版一. 教材分析《天下第一楼》(节选)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年轻人立志建造世界上最高的楼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对高度的追求和对梦想的执着。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引人入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此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梦想的力量和人类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同时,他们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可能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梦想的力量,培养他们不断探索、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把握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2.难点:对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互动式教学: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课堂上的听力训练和朗读指导。
2.相关图片和视频:用于创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学PPT:用于课堂上的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黎铁塔、迪拜塔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高度”的理解,从而引出课文《天下第一楼》。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之后,教师展示PPT,对课文进行讲解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文化传承的意识。
2.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并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尺、寸、丈、尺”、“五行”等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 通过阅读课文,启发学生的感悟和思考,使学生懂得珍惜历史文化遗产,引领学生学会走进生活,去感受美的文化。
【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课文中的文化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的表达方式,运用文化知识分析文化现象。
2. 培养学生珍惜历史文化遗产、走进生活,去感受美的文化的意识。
【教学方法】1. 阅读教材,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思考。
2. 通过文化讲解,阐述文化知识。
3. 通过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2. 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去感受文化传承。
二、阅读文本1. 让学生逐段朗读文本,理解古代文化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现象。
2. 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背景,并进行思考和探究。
三、文化讲解1. 讲解文本中出现的文化知识,如“尺、寸、丈、尺”、“五行”等。
2. 通过具体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探究式教学1. 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辅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文化现象。
五、课堂讨论1. 鼓励学生就文化传承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 引导学生讨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手段的导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文化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化知识;通过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中的文化现象;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进行自由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8天下第一楼(节选)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文章背景作者简介:何冀平(1951-),中国剧作家。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背景资料: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
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
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
然而,事违人愿,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目标导学二: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天下第一楼(节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下第一楼》的文学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对梁启超的评价。
2.了解男子汉大丈夫的传统形象,明确“男子汉大丈夫”这个传统形象的内容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3.学习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感悟社会文化与思想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天下第一楼》的文学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对梁启超的评价。
•了解男子汉大丈夫的传统形象,明确“男子汉大丈夫”这个传统形象的内容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难点•学习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感悟社会文化与思想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介绍文学背景,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梁启超,引起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20分钟)•学生自行阅读《天下第一楼》节选。
•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梁启超的事迹和人物评价。
3. 分组讨论(30分钟)•老师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梁启超的形象和文学形象的关系。
•学生自行归纳,总结梁启超在文学中的形象特点。
4. 思辨讲解(30分钟)•老师就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讲解,指导学生理性思考、提高分析能力。
•老师讲解“男子汉大丈夫”的传统文化形象,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5. 互动讨论(20分钟)•学生就老师的讲解内容展开互动讨论,强化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发言,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6. 总结(10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为下一节课进行预告。
•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天下第一楼》的文学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男子汉大丈夫”形象,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18《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学目标】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
3.品味京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含义的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重难点】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
3.品味京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含义的台词。
【教学方法】自主互助学习、主题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找同学背诵崔颢的《黄鹤楼》。
黄鹤楼因崔颢的这首诗而闻名天下,被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你们知道还有一个“天下第一楼”吗?你们知道这个“天下第一楼”在哪儿吗?是做什么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天下第一楼》(节选),来了解一下发生在“天下第一楼”中的故事。
二、预习检测(课件出示问题,学生根据预习回答)1.简介作者。
(学生整理交流)2.概述全剧剧情。
明确:民国初年,北京前门外老字号福聚德烤鸭店的掌柜(老东家)唐德源年事已高,两个儿子又不争气,饭店经营不善。
老掌柜去世前,将买卖交给精明强干的同乡卢孟实经营。
卢孟实重订店规,调整人员,改良菜式,新建大楼,斡旋于各方势力、各类人物之间,将福聚德的事业推上顶峰。
但在东家、官府等的内外逼压、破坏下,卢孟实最终没有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被逼还乡,福聚德也由盛转衰。
课文是剧本第三幕的节选。
三、讲授新课1.初读课文,概括文章的戏剧冲突。
(1)本文是一篇________(体裁),以__________为线索,串起了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__________是本剧的主要人物。
本剧戏剧冲突此起彼伏,共有五个冲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话剧福聚德卢孟实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骗喝,被卢孟实赶出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高,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唐茂盛借机要钱,强行要走堂头常贵(2)福聚德由盛转衰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3.提高学生的朗读、欣赏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教学难点】1.人物性格分析。
2.课文语言欣赏。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天下第一楼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梗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二、课堂讲解1.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
2.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主角:李小龙性格特点:聪明、勇敢、正义事迹举例:与土匪斗争,保护村民(2)分析配角:村民性格特点:勤劳、善良、团结事迹举例:共同抵御外敌,支持李小龙3.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介绍天下第一楼的自然风光,如:山水、建筑、植被等。
(2)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景描绘,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4.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1)分析李小龙与土匪斗争的过程,理解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2)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正义。
三、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讨论其性格特点和事迹。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3.朗读比赛: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者。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天下第一楼的故事梗概或人物分析的短文。
【课后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天下第一楼,感受传统文化。
2.邀请专家讲座,深入了解天下第一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开展手抄报、绘画等比赛,展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天下第一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课堂活动丰富多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性格特点,避免表面化。
在课后延伸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活动内容,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第一课时导入(音乐导入):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注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1.作者简介何冀平,1951年生,中国剧作家。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2.交流背景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
面对势如累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
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
然而,事违人愿,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3.积累字词(1)注音商贾.(gǔ) 名噪.(zào) 幌.子(huǎng)砧.板(zhēn) 耷.拉(dā) 忌讳.(huì)拾掇.(duo) 喜幛.子(zhàng)(2)解释词语①侦缉:侦查缉捕。
②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③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④幌子: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文章主题,体会剧本的语言韵味和生活气息;明白和谐的含义,培养团结他人、热爱和谐的处事习惯。
【教学重难点】感悟语言美。
【教学方法】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创办文明班级吗?(不能)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拖后腿,便会导致这个集体的失败。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个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自学互研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何冀平,中国剧作家。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2.生难字词(1)字音1 / 3侦缉.(jī)怯懦..(jì huì)打镲.(chǎ)..(qiè nuò)忌讳撂.杆(liào)捣.蛋(dǎo)幌.子(huǎng)雕梁画栋.(dòng)(2)词义【侦缉】侦查缉捕。
【怯懦】胆小怕事。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
【拾掇】惩治。
【凄惨】凄凉悲惨。
【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捣蛋】借端生事,无理取闹。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幌子】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读评结合起来感悟语言特色和人物性格。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天下第一楼(节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天下第一楼》的背景知识,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难点: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1)教师出示图片:“广州塔”;
2)教师提问:大家知道广州塔是什么吗?有没有去过?
2.新课讲解(30分钟)
1)教师出示《天下第一楼》,并简要介绍作品;
2)学生自行阅读《天下第一楼》的节选,并记录未理解的内容;
3)教师讲解关于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文学特点;
4)教师导入阅读策略,让学生更好地将策略运用到文章的阅读中。
3.小组讨论(2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就所读节选的内容进行讨论;
2)每个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共享策略,并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理解;3)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讨论,并为小组提供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4.展示总结(15分钟)
1)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
2)学生互相交流,帮助理解相关内容,共同进步。
四、教学建议
1.在讲解作品时,可以辅以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立小组小结时间,让学生记录讨论中的重点内容;
3.展示总结的阶段,可以增加班级评比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基础过关全练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跺.脚(duò)诊缉另请高明B.煞.白(shà)嬉笑赫赫扬扬C.怯懦.(ruò)拾掇粉墨登场D.呷.一口(yā)幌子雕梁画栋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他人到中年,衣着华贵,面容丰满,一脸威严”采用了外貌描写。
B.《天下第一楼》被誉为《茶馆》的姊妹篇,以一家小小的店铺为样本,反映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腐朽已不可救药。
C.《天下第一楼》戏剧冲突此起彼伏、尖锐激烈。
剧中人物众多,言行交错,散乱复杂,让读者难以理清头绪。
D.《天下第一楼》中人物台词多用方言、俗语,带有浓郁的北京风味和行业特点,鲜明地突出了人物的身份、性格、处境等。
能力提升全练3.【新考法·情境式命题】(2023山东青岛莱西二模改编,19、20、22)阅读下面选文,请以编剧身份,从情节、对话等角度进行改编。
(13分)(Y9205002)除岁(节选)汪曾祺①守岁烛的黑烟摇摇的,像一条小水蛇游进黑暗里。
烛泪漓漓淋淋地流满了锡烛台的周身,发散着一种淡淡的气味,烛焰忽大忽小,四壁的光影也便静静地变化着。
②想不到适当的事情做,我移移坐在椅子里的屁股,轻轻地嘘出一口气。
父亲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
算盘珠子刷溜地响着,薄薄的关山纸一张一张地翻过。
③真的,过年了。
④“还好,亏不了多少,够开销的了。
”[甲]父亲……⑤父亲少年时节完全是个少爷,作得好诗,舞得好剑,能骑人不敢近身的烈马,春秋佳日常常大醉三天不醒,对于生业完全不经意。
现在却变成一个老老实实的生意人,教人简直不能相信。
我凝视壁上挂着的他的照像,想寻出一点风流倜傥的痕迹。
⑥“一到天明,你等着瞧吧,多少字号要在公会的名单上勾去了。
广源、新丰、玉记……船多不碍港,客多不碍路,兔死狐悲,要是有点办法,谁不愿援之以手,然而自顾都不暇了,只好眼睁睁看着一爿一爿不声不响地倒。
”⑦[示例]父亲说着一手抓起茶杯,把杯内的残茶往嘴里倒,大概茶早已凉透了,他用力打了个寒噤,把茶都泼在痰盂里。
《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记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3.通过人物描写分析其形象。
4.感受剧本的艺术特点,进一步增强我们对话剧艺术的了解和热爱。
教学重点1.熟记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教学难点1.通过人物描写分析其形象。
2.感受剧本的艺术特点,进一步增强我们对话剧艺术的了解和热爱。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搜集整理有关作者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起“中国关键词”,你能想到什么?万里长城、天安门广场、港珠澳大桥、快捷支付、共享单车、中华美食……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其中京菜就是在北方菜基础上兼收各地风味后形成的。
其中有一道众所周知的名菜,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烤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字号的烤鸭店“福聚德”看一看其兴衰吧!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1.作者简介何冀平(1951— ),当代剧作家,编剧。
凭借创作的剧本入围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担任话剧《德龄与慈禧》的编剧,剧本被收录香港中学中文课程。
2013年,获得第1届香港六艺卓越女性奖。
代表作:《天下第一楼》《新龙门客栈》《黄飞鸿》等。
2.背景简介老字号“福聚德”烤鸭店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业到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年迈多病退居内室,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十年之后“福聚德”名噪京华。
然而此时却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福聚德”最终走向没落。
3.生难字词(1)字音(2)词语解释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一)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快速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概括出来。
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思考“天下第一楼”的含义。
2.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词和难句。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2)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的“天下第一楼”具有哪些象征意义?(2)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句子。
四、导学案1.课文注释(1)生词注释: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的含义。
(2)难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句。
2.课文结构分析(1)划分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3.课堂讨论话题(1)课文中的“天下第一楼”具有哪些象征意义?(2)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4.学习检测(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五、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课后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8、天下第一楼(节选)(何冀平)3、剧本梗概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
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
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
然而,事违人愿,“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三、【字词积累】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鼎盛(dǐng)幌子(huǎng)侦缉(jī)怯懦(nuò)忌讳(huì)拾掇(duo)捣蛋(dǎo)凄惨(qī)雕梁画栋(dòng)赫赫扬扬(hè)咬牙跺脚(duò)另请高明(lìng)骂骂咧咧(liē)2、解释词语鼎盛:几乎到极端的盛世。
幌子:比喻为了掩盖真实意图而假借的名义。
侦缉:侦查缉捕。
怯懦:胆小懦弱。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
拾掇:整理;收拾。
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赫赫扬扬:显赫的样子。
咬牙跺脚: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生气的样子或是表情比较无可奈何。
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骂骂咧咧: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四、【整体感知——梳理情节】1、快速浏览剧本,说说本剧开篇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思考本剧可以分为几部分?明确:开篇的舞台说明的作用——交代戏剧剧情发展的时间、地点以及背景等。
《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背景,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深入理解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教学重点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教学难点品味人物台词,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只有团结和睦,心往一处想,使往一处使,才能家庭兴旺发达。
家庭如此,一个集体更是如此。
当一个集体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预示着这个集体将走向衰败的道路。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
(板书课题)二、简介何冀平何冀平,中国剧作家。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三、课文背景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
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
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
然而,事违人愿,“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四、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明确: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文章背景作者简介:何冀平(1951-),中国剧作家。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背景资料: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
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
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
然而,事违人愿,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目标导学二: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18《天下第一楼(节选)》
【教学目标】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
3.品味京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含义的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重难点】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
3.品味京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含义的台词。
【教学方法】
自主互助学习、主题阅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找同学背诵崔颢的《黄鹤楼》。
黄鹤楼因崔颢的这首诗而闻名天下,被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你们知道还有一个“天下第一楼”吗?你们知道这个“天下第一楼”在哪儿吗?是做什么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天下第一楼》(节选),来了解一下发生在“天下第一楼”中的故事。
二、预习检测(课件出示问题,学生根据预习回答)
1.简介作者。
(学生整理交流)
2.概述全剧剧情。
明确:民国初年,北京前门外老字号福聚德烤鸭店的掌柜(老东家)唐德源年事已高,两个儿子又不争气,饭店经营不善。
老掌柜去世前,将买卖交给精明强干的同乡卢孟实经营。
卢孟实重订店规,调整人员,改良菜式,新建大楼,斡旋于各方势力、各类人物之间,将福聚德的事业推上顶峰。
但在东家、官府等的内外逼压、破坏下,卢孟实最终没有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被逼还乡,福聚德也由盛转衰。
课文是剧本第三幕的节选。
三、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概括文章的戏剧冲突。
(1)本文是一篇________(体裁),以__________为线索,串起了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__________是本剧的主要人物。
本剧戏剧冲突此起彼伏,共有五个冲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话剧福聚德卢孟实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骗喝,被卢孟实赶出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高,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唐茂盛借机要钱,强行要走堂头常贵
(2)福聚德由盛转衰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2.研读“卢孟实上。
他人到中年,衣着华贵,面容丰满,一脸威严”到文章结尾部分。
(1)这一部分有几个冲突,请梳理一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①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骗喝,被卢孟实赶走;②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③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高,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④唐茂盛借机要钱,强行要走堂头常贵。
(2)卢孟实为什么一进店就要喝鸭汤?他的一句评论“欠火”说明了什么?
明确:卢孟实喝汤是为了检查菜品的质量,他的评论说明了他精通业务,严把菜品质量关。
(3)“王子西侦缉队打点好了?”“卢孟实不买账,看来想敲咱们一笔。
”王子西与卢孟实二人的对话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借写侦缉队借机敲诈,扰民生事,揭露了社会环境的混乱、险恶、黑暗。
(4)请写出下列句子的潜台词。
①克五送我只鸭子咱们了事,要不然……
明确:卢孟实你必须给我只鸭子摆平此事,不然我就去侦缉队告你,让他们来惩罚你。
②唐茂盛哟,你跟我这儿打镲呀!
明确:你别以为胡扯、胡搅就能糊弄我。
③卢孟实……做饭庄子的就不能置产业?……我还想买济南府,买前门楼子哪!
明确:我们做饭庄子的人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我就是要努力奋斗改变命运,证明给瞧不起我们的人看!
(5)请概括卢孟实的性格特点,并说说你对卢孟实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看法。
明确:卢孟实是一个务实勤劳、精明能干、经营有方、用人有道、自尊自强、拒绝陈腐不变通、性格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的人。
我对他既欣赏又同情。
3.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天下第一楼》被称为“京味话剧”,其人物语言富有浓郁的北京方言特色和鲜明的行业特点,生动、地道,充满生活气息。
如王子西说的“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北京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充满真实的生活气息;又如“这是今天的水牌”“警备司令吴家有定座”中的“水牌”“定座”,均为行业术语,生动、地道。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课下分角色朗读课文,尝试以课文为剧本进行话剧表演。
2.做本课的课后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