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失效分析技术与典型事故案例研讨 上海院 施鸿钧
- 格式:pdf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65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第一篇: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电梯的常见安全事故及分析【摘要】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
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
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
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电梯的安全事故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对制动系统常见的故障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其故障原因且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字】电梯常见事故预防措施行业前景【正文】关于电梯安全事故,人们应当正确对待。
电梯作为垂直交通设备,或因为零部件磨损,或因为安装维修过程中的不恰当操作,发生设备故障在所难免。
但是,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对于电梯故障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有关。
与自然灾害不同,电梯安全事故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人们的错误思维方式和错误行为造成的。
与电梯有关的人员伤亡事故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发生在安装工地上的工伤事故,这类事故的受害人通常是电梯安装作业人员或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其二是发生在已交付使用的电梯、自动扶梯设备上的人身伤亡事故,乘客伤亡事故主要属于第二类。
每发生一次这类事故,人们往往谈虎色变,这类事故容易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电梯常见事故一、安装工地上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疏于严格的工地安全管理和经常性的员工安全培训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看工地时(非安全检查)偶尔用手扒了一下安装好的厅门,竟然把门扒开了,我立即与工程项目主管一起检查了这个建筑工地上其他楼层的厅门,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厅门可以扒开。
我们立即电话通知了安装队长,告诫他必须立即整改并附工作备忘录,与此同时通知了公司上级主管。
我们知道,经常有建筑工人从没有封好的井道门口或从扒开的厅门门口掉入井道身亡。
我们当时想到,如果不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施工人员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电梯事故案例〔事故案例1〕某电机厂办公大楼有一台手开门电梯,有一天大楼办公室内部进行调整,使用该电梯搬运办公用具。
由于无专职驾驶员,电梯在运行时大家相传递使用同一把专用的“△”钥匙。
当某部门领导拿到“△”钥匙后,即去打开基站层门,一脚跨入,由于轿厢不在基站使他坠落底坑,造成股骨骨折。
△事故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对电梯安全的重要性不重视,无专职管理,钥匙无专人负责;对门联锁的安全装置也没装上。
〔事故案例2〕某游乐厅于1995年上半年的一天夜里,从 6 楼的游乐厅出来一批游客,乘坐该楼进口电梯下到一楼,由于人数和重量超过了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再加上轿厢内无司机。
当轿厢门关闭的瞬间,轿厢就以超快速度降落,幸好在三二层之间夹持在导轨上(安全钳起作用),电梯管理人员进不去,游客也出不来,最后电梯管理人员通过井道爬到轿厢顶打开安全窗后,才把一个个游客拉救出来。
△事故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特别是公共对外的娱乐场所,应当设有专职管理人员监护电梯的运行,即使是进口的自动电梯,在某种情况下某些机构或开关也会出现失灵状态。
〔事故案例3〕某饮料厂利用厂休日加班,安装新购置的机床。
当机床和搬运工人进入电梯轿厢时,驾驶员见机床较重,就向主管人员提出怕运行超载。
可是主管人员认为作为起重设备的电梯,安全系数都比较大,不会出什么问题,可以运送。
因此驾驶员就起动按钮从一楼上行到四楼,轿门打开一随乘工人就先跨出轿厢,当一只脚刚踏上层站的瞬间,轿厢突然下坠,此工人的脚在轿厢与楼面之间被轧住,直至安全钳起作用后轿厢才掣停住,结果该工人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主管人员安全意识太差,违反操作规程,明知可能超越也不作科学的估算,指使驾驶员冒超载之危险而运行。
同时驾驶员虽知可能超载,但没有坚持原则,按“十不开”要求。
再者该电梯是客梯,客货混载而造成事故。
〔事故案例4〕某食品厂有一台AZ 型电梯, 3 楼的层门电锁坏后未及时修理,而维修人员却贪图方便就用导线将电锁短接,这样电梯虽能运行,但极不安全。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目录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 (1)业主被困电梯内获解救时被夹死 (4)宁波市第二医院电梯坠落事故 (6)电梯事故与安全探讨 (7)电梯伤亡事故及预防措施 (9)电梯典型事故案例 (13)电梯安全与事故浅析 (16)常见电梯停梯故障分析及防范 (19)一起电梯夹人事故分析 (21)一起发生在电梯井内的高处坠落事故 (23)电梯使用安全警示(附案例) (25)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28)电梯事故案例:电梯层门事故50例 (41)电梯事故案例4个 (54)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案例1某百货商店仓库有1台手开门2t货梯,基站为前后对穿门。
仓库工作人员习惯将电梯停在基站,前后门同时打开作为通道,因此经常有推车通行,门框被撞击,致使门电锁接触不良而影响运行。
一个下雨天,电梯驾驶员利用应急按钮操作电梯运行,使电梯离开基站,而基站前后门仍敞开。
仓库1位职工在电梯停在基站时经过轿厢通道上厕所,上完厕所急匆匆低头冒雨返回经轿厢通道,而此时电梯已离开基站,于是一脚踏空坠落底坑,造成2根肋骨骨折。
事故分析:(1)该库领导对电梯管理不严,层门电锁损坏不及时报修而带病运行,驾驶员利用应急按钮在层门开启的情况下违章操作。
(2)违反了电梯的安全规定,把电梯轿厢作为通道。
(3)对损坏电梯设备的人员没有追究责任,及时处理。
案例2某市级医院1台手开门电梯,门电锁经常接触不良。
一天电梯驾驶员发觉5楼层门电锁损坏,他认为反正过几天电梯维修工就要来保养,因而没有去联系报修。
为了不影响电梯的运行,他擅自用导线将层门电锁短接暂时使用。
当早班即将下班时,驾驶员把电梯开到5楼,并将层门虚掩留下一门缝,离开轿厢去办私事。
此时,5楼一勤杂工擅自启动电梯将一车垃圾用该电梯送往l楼,而5楼层门仍没关严。
驾驶员返回时,随手拉开层门一脚跨进,坠落到l楼轿顶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1)电梯驾驶员发觉5楼层门锁损坏,没有及时与电梯维修工联系修复,而是私自处理,使层门电锁失去安全作用。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篇一: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一)候(乘)梯时不要踢、撬、扒、倚层(厅)门。
乘客在候(乘)梯时踢、撬、扒、倚层(厅)门,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案例:2002年6月20日,杭州余杭某大酒店有限公司一乘客宋某由于身体疲劳,候梯时右手扶墙,左手倚靠电梯层(厅)门,身体向电梯门方向前倾呈休息状态,恰好给电梯层(厅)门施加了一定水平方向的外力,导致16楼层(厅)门非正常开启,宋某身体重心失去平衡,坠入井道死亡。
(二)使用单位不得将带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电梯投入使用。
使用单位在电梯未消除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情况下继续将电梯投入使用,极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案例:2006年8月12日晚,浙江苍南某商城1号住宅楼因17级台风登陆带来暴雨,由于窗户未关,造成机房和井道大面积进水,电梯在长时间严重浸水的情况下发生故障而停止运行。
次日一早,在明知该电梯已经出现故障情况下,使用单位仍开启电梯投入运行。
不久,当一女住户推着婴儿车进入电梯轿厢时,电梯在开门状态下突然启动运行,导致女住户被夹在井道和轿厢之间,当场死亡。
(三)不要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
乘客在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案例:2002年5月2日17时左右,浙江某印染有限公司杂工吴某乘用载货电梯从一楼运送货物到四楼。
当他拉着车准备从四楼回一楼时,电梯轿厢实际已不在四楼,但他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井道,造成连人带车从四楼坠落至一楼底坑而死亡。
(四)使用单位不得电梯三角钥匙交给无证人员使用。
非持证作业人员在未经过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电梯三角钥匙打开厅门,有可能使人在电梯轿厢不在本层的情况下跨入井道,造成人员坠落事故。
案例:2003年5月13日夜,台州市黄岩某医院职工叶某欲到医院地下室取冰柜,因电梯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她去医院保卫科值班人员王某处取来层门三角钥匙。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随着高楼大厦的不断增多,电梯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中,随之而来的电梯安全问题渐渐显现出来。
我国电梯相关部门对电梯的安全非常重视,对电梯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不断颁布和修订与电梯有关的标准、安装技术规范来防止电梯发生事故,但电梯事故仍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例如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X年,全国电梯伤亡事故共发生了44起,在201X年发生了55起),电梯事故已成为严峻的社会性问题。
201X年7月5日9时36分,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出口奥的斯自动扶梯在上行过程中突然逆转下行,造成1人死亡,30人受伤。
这一事故犹如导火索,连日来成为大众瞩目、媒体追踪的热点。
这起北京地铁电梯事故究竟折射了什么?一、企业主体责任缺失北京地铁电梯事故发生之后,许多媒体在发表的言论与报道中剑指奥的斯这家品牌企业主体责任的缺失。
7月8日千龙网报道,7月7日晚,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联合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卫生局、京港地铁、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等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地铁四号线电扶梯事故处理进展。
北京市相关部门表示,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使用的均为公共交通重载型自动扶梯,而奥的斯事故批次电梯存在安全隐患。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新闻发言人张巨明指出,此次事故电梯具体批次为奥的斯品牌513MPE型,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固定零件损害,驱动主机发生偏移,驱动链条脱落,造成扶梯下滑。
“两个固定螺栓无故折断,造成工作制动器没有启动,而附加制动器没有启动的原因正委托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质检。
”张巨明指出,可初步认定此次事故是因奥的斯此款电梯存在设计缺陷,同时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
近年来,奥的斯电梯事故频发。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梯生产商之一,奥的斯目前在中国经营奥的斯、西子、大连星玛和江南快速四个电梯品牌,但近年却频发事故,质量问题堪忧。
总部在美国的奥的斯从150多年前卖出第一部电梯,到现在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迅猛扩张的同时却忽视质量安全隐患,已经脱离了企业经营的根本原则。
开门运行有危险乘客小心莫进入佚名【摘要】电梯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特种设备,与人们的工作、出行息息相关,本期讲座邀请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事故调查技术中心主任黄文和及施鸿均工程师,介绍乘用电梯时发生的一起事故案例,帮助大家了解电梯的相关专业知识,避免伤害事故再次发生.【期刊名称】《质量与标准化》【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3页(P42-44)【正文语种】中文电梯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特种设备,与人们的工作、出行息息相关,本期讲座邀请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事故调查技术中心主任黄文和及施鸿均工程师,介绍乘用电梯时发生的一起事故案例,帮助大家了解电梯的相关专业知识,避免伤害事故再次发生。
一、关键词1.电梯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定义,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如图1、图2所示)。
图1 自动扶梯图2 载人(货)电梯透视图2.电梯事故根据《条例》和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于电梯事故可作如下定义:因电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活动中造成人员伤亡、或人员滞留电梯轿厢2小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的突发事件。
二、事故案例介绍2010年5月27日上午,上海市某单位的一台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其层门发生了故障。
电梯维保人员接到报告后,在未消除故障隐患的情况下直接将门的电气安全保护装置短接,造成该电梯在各楼层层门可置于开启状态下运行。
该单位一名乘客想要乘坐电梯上楼时电梯已经启动,乘客欲快速跨入轿厢内,由于此时轿厢与地面的高度差已有0.5m,致使其上半身趴在轿厢底部,最终被挤压在层门门楣和轿厢之间。
一起电梯事故案例的分析与思考施育峰【摘要】通过对一起电梯事故案例的分析,判断验证了造成事故的原因.介绍了电梯平衡系数改变造成的危害,引发了电梯定期检验中如何对平衡系数进行判断的思考.【期刊名称】《装备制造技术》【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3页(P180-182)【关键词】电梯;平衡系数;曳引能力;制动力矩【作者】施育峰【作者单位】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张家港分院,江苏张家港21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57随着电梯的数量越来越多,电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电梯出现问题不仅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威胁乘坐人员的生命安全,大家对电梯安全情况也越来越重视。
本文通过对一起电梯事故案例的分析思考,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确保电梯能够安全正常运行。
电梯示意图如图1所示,安装于某木材城偏厅处,共5层5站,额定速度1.0m/s,额定载重量1 000 kg,曳引机绕绳比为1:1,于2015年通过安装监督检验投入使用,由于办公人员不多,故电梯使用频率不高。
2016年5月,有大约十余人从底层基站一起乘坐电梯,当人员全部进入电梯时,电梯未发出超载报警,但随即电梯轿厢开始向下溜梯,直至电梯轿厢压到缓冲器后停止。
所幸当时电梯处于底层基站,未发生人员被困和受伤情况。
接到该电梯事故信息后,笔者随即与电梯维保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分析,翻查电梯的维保和维修记录发现电梯状况良好,并无更换配件记录。
询问使用单位人员,反应该电梯平时使用频率较低,并未发现有故障困人情况。
经过相关人员回忆,事发时电梯内乘员重量并未超载,现场试验超载保护开关亦处于有效状态。
机房查看电梯抱闸装置均处于完好状态,进行轿厢空载上行制动试验也能正常制停。
检查电梯门锁和控制柜,未发现有门锁短接现象,安全回路正常。
综合现场得到的信息,认为可以排除电气故障原因造成的电梯异常运行。
应该从电梯的曳引能力和制动器制动力矩分析事故原因。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一.电梯井坠落事故1. 2005年8月5日,贵州省遵义市的狮山大酒店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名21岁的女孩在坐电梯的时候,电梯出现了故障,她竟然强行扒开电梯门逃生,结果掉到了10多米深的电梯管道内,当场死亡。
电梯里的摄像头拍下了她生命的最后8分钟。
在酒店的电梯监控室可以看到,女孩在当天傍晚的6点34分走进电梯后,电梯便出现故障,停在半空中。
女孩先是打手机求助,但似乎没有打通。
随后她重重的敲了一下电梯门,并连续按电梯上的按钮。
这时女孩开始用手扳门,她艰难的把电梯门扳开,发现面前是一堵墙。
接下来,她开始第二次扳门,这次她发现脚下还有一道电梯门,并把这道门也打开了。
她伸进头去间隙处看了看,但很显然她并没有看到下面是一个长长的黑洞。
她迟疑了一会儿,开始第三次扳门,这次她很熟练的打开了两道门,并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动作——钻进去。
虽然有一道门在她的腰上夹了一下,但这并没有阻止她做完这个动作。
最后,电梯门关上了,这个女孩也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这时的时间是6点42分,离她进电梯只有8 分钟。
2.郑州市航海路与郑密路交叉口附近一男子从电梯中坠入电梯坑道,下坠高度有近10层楼高。
该男子最终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当时两人一起乘坐电梯上楼,在7楼和8楼中间电梯出现故障被困,当时电梯里没有信号,小灵通打不出去。
将近半个小时后,王某求生心切,将电梯门撬开往外爬,一失手就坠了下去。
3.女工在四楼一脚踏空、2005年9月25日,义乌市义南工业区一家工厂的一位工人,在搭乘货运电梯时,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当场死亡。
该企业一位姓付的负责人先生介绍,当天下午5点左右,这名女工在四楼包装好货物后,就把货物推到货运电梯口,而此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
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治而亡。
自动扶梯驱动链断裂失效原因分析与对策
施鸿均
【期刊名称】《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年(卷),期】2024(40)1
【摘要】本文以一起自动扶梯倒溜事故中断裂失效的驱动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自动扶梯驱动链断裂失效的机理,主要为复合过渡链板折弯转角处的应力集中效应引起的链板疲劳断裂;驱动链中链板表面因热处理工艺不当产生了脱碳现象,明显降低了链板表面硬度,加速了链板的疲劳断裂。
同时,就驱动链的链板链接结构选择、热处理工艺及加工装配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总页数】6页(P83-88)
【作者】施鸿均
【作者单位】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941
【相关文献】
1.自动扶梯驱动链断裂分析
2.曳引驱动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分析及检验对策解析
3.自动扶梯中的主驱动链失效分析
4.核电厂乏燃料升降斗驱动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梯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
冯家荣
【期刊名称】《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年(卷),期】2016(0)13
【摘要】针对电梯中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同时将其中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供相关人士进行参考.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冯家荣
【作者单位】鹤山市人民医院,广东鹤山529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57
【相关文献】
1.电梯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J], 王明雷
2.硬盘播出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 [J], 彭惠琴;任先瑛
3.电梯曳引钢丝绳打滑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 [J], 梁振湖
4.电梯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探讨 [J], 岳媛媛
5.电梯限速器—安全钳系统常见故障解析与检验方法探讨 [J], 陈海林;黄曦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分析及检验对策发布时间:2021-12-03T07:28:03.23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36卷10月19期作者:王保进[导读] 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但同时,经济带来的科技进步也使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很多的王保进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扬州 225009摘要: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但同时,经济带来的科技进步也使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很多的潜在危险。
电梯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置,但是人们在享受电梯便捷性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电梯的安全隐患性。
因此,电梯管理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对于电梯制动系统的管理以及维护,确保电梯保持安全的运行状态。
鉴于此,文章研究了电梯制动失效的原因,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检验检测方法,应该参考。
关键词:电梯制动;失效原因;检验对策1电梯制动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1制动力不足造成制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由于制动臂销钉欠缺润滑而导致的转动部件在失电情况下出现卡阻,进而使制动器在合闸时速度降低,抱闸臂转动卡顿,造成闸瓦块停止运行,从而导致制动失效;第二,制动器铁芯异常,如果制动器铁芯的行程较短则不能形成充足的电磁力,当外界电压不稳定时,就会导致制动器铁芯收缩速度降低,从而造成制动力不足;第三,弹簧压力出现问题,当弹簧压力异常时,容易导致制动闸瓦受到不均匀磨损,或是弹簧压力过小导致的制动盘和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从而引发电梯制动器失效的情况出现。
1.2电气系统故障由于电梯系统的结构十分复杂,所以造成电梯电气系统故障的原因也比较多,电梯系统由众多元器件构成,当某个元器件出现故障时,都会造成电梯电气系统的故障,从而引发电梯制动失灵现象。
在电梯制动抱闸过程中,当抱闸接触器的触点为并联时,就容易导致触电粘连的现象,从而引发电梯制动失效。
当电梯的电磁铁芯剩余较多磁性时,铁芯就会在制动过程中受到多余磁力的影响,造成铁芯处于合并的状态,出现抱闸力不足导致电梯制动失效。
深入了解电梯常见失效点,做好针对性维保作业发布时间:2022-08-02T01:45:51.676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3月6期作者:潘建民[导读] 电梯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提高了居住环境的质量。
潘建民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 电梯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提高了居住环境的质量。
然而电梯存在常见失效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电梯的使用,甚至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较大的隐患。
分析电梯维护保养措施,目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为电梯的安全使用以及发展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本文主要就电梯常见失效问题的维护保养新举措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梯;失效;维护;保养引言电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在增加,电梯已成为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研究表明,电梯保有量与GDP具有直接的正相关性。
但电梯作为机电类特种设备,长时间连续使用会增加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电梯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交通便利的同时,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因此,电梯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1电气保护系统失效问题电梯电气系统的故障占电梯故障的大部分,电气保护系统故障的原因比较多,主要原因是电气元件质量不合格和维护保养不到位。
电梯的电气系统失效模式,一般包括电器回路的断路、接触不良及短路。
断路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失效形式,容易判定。
例如,电路中的电器元件人线或出线的压接螺钉松动或焊点虚焊会造成电器回路断路。
接触不良产生的原因相对复杂,一般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不同导体连接位置的接触面积太小或接触压力不足;二是接触导体的氧化或腐蚀。
接触不良会造成动力输出不稳定和控制系统的误判。
短路会造成严重的故障,电器回路发生短路时,轻则烧毁熔断器,重则烧毁电器元件,甚至引起火灾。
电梯上常见的导致短路产生的原因一般有电路元件进水、在维修过程中的人为短接以及电气元件失效。
例如,电梯电气系统中的电弧或者大电流容易烧蚀接触器或继电器的触点而使其出现黏连现象,造成接触器或继电器的电器连锁失效,可能导致接触器或继电器抢动,进而造成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