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第一篇教材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14
融入思政元素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案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思政教案1. 引言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作为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一直以来重视着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近年来,高校教育注重思政教育的融入,要求各个学科课程都要体现思政元素。
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案编写,突出思政要素的融入。
2.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 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熟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具备工程项目招投标以及成本管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思政教育融入方案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思政要求,我们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中。
3.1 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中,加入了反腐倡廉、职业道德、绿色环保等思政要素。
例如,在探究计量与计价方法时,讲解国家反腐倡廉政策对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要求,培养学生廉洁从业的意识。
3.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政潜能。
例如,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工程计量与计价中的道德伦理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3 评价手段在考核方式上,采取了综合评价的方法。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实践操作外,还增加了思政素质的考核。
例如,通过学生课堂发言、论文写作等途径,评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学科应用能力。
4. 教学过程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
4.1 理论教学阶段在理论教学阶段,主要介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4.2 实践操作阶段在实践操作阶段,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计量与计价的实践操作。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计量的方法和规则。
3、使学生学会运用计价的原理和程序进行工程造价的计算。
4、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工程计价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建筑工程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和方法,包括建筑面积、土方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等。
(2)工程造价的组成和计价程序,如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的计算。
2、难点(1)复杂结构和特殊工程的计量方法,如异形构件、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等。
(2)定额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定额的调整和换算。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有系统的认识。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工程量计算和造价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实践操作:安排课后作业和课程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计算工程量和编制工程造价文件。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著名建筑的图片或视频,如鸟巢、水立方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建筑的建造需要多少资金投入,以及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和造价计算。
(2)提问学生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建筑工程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介绍计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工程的实物数量,为计价提供基础数据。
强调计量应遵循准确性、客观性和合法性的原则。
(2)建筑面积的计算详细讲解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包括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的计算方法,如单层建筑、多层建筑、阳台、雨篷等的面积计算。
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建筑面积的计算。
(3)分部分项工程计量分别讲解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等的计量方法和规则。
结合施工图纸,让学生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4)建筑工程计价的原理和方法介绍工程造价的组成,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第一篇建筑工程量定额计价办法及应用第一章绪论1.建筑项目的分类1).建筑项目;a.定义:指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进行施工,在行政上具有独立的组织形式,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有法人资格与其他经济实体建立经济往来关系的建设工程实体;b.例:在工业建设中,一座工厂既是一个建设项目;在民用建设中,一所学校便是一个建设项目:一个大型体育馆也是一个建设项目;2).单项工程;a.定义:指在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可独立组织施工,建成(又称工程项目)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b.例:工业建设项目的单项工程,一般指各个生产车间、办公室、食堂、住宅;非工业建设项目中每幢住宅楼、剧院、商场、教学楼、图书馆、办公室;3).单位工程;a.定义:指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可独立组织施工,但建成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或效益的工程;b.例:土建工程、给排水、采暖、通风、照明工程等;4).分部工程;如:桩基础工程、脚手架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等;5).分项工程;如:土方分部工程一般分为人工平整场地、人工挖土方、人工挖地槽地坑等分项工程;2.基本建筑程序1).组成: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等;2).决策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3).项目设计阶段一般采用设计初步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3.工程计价概述1).定义:a. 业主的角度定义;b.从市场的角度来定义;2).特点:a.工程造价的大额性;b.工程造价的个别性和差异性;c.工程造价的动态性;d.工程造价的层次性;e.工程造价的兼容性;3).工程造价计价的特点:a.计价的单件性;b.计价的多次性;(投资估算、设计总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c.计价的组合性;d.计价方法的多样性;e.计价依据的复杂性;4).建筑工程计价方式;a.定额计价模式;b.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4.基本建设预算;分类: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第二章建筑工程定额1.建筑工程定额1).定义:指工程建设中,在正常的施工条件和合理劳动组织、合理的使用材料及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建筑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资金等资源的数量标准;2).特点:a.定额的科学性和系统性;b.定额的法令性;c.定额的群众性;d.定额的相对稳定性和时效性;3).分类:a.按定额的物质消耗内容分类,分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消耗定额;b.按定额编制的程序和用途,分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和投资估算指标等;c.按投资的费用性质,分建筑工程定额、安装工程定额、工器具定额、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等;d.按定额管理权限和适用范围,分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和补充定额五种;e.按专业分类,分全国通用定额、行业通用定额、专业专用定额三种;2.施工定额;1).定义: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或工序为定制对象,确定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某一施工过程或程序所需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2).作用:a.企业编制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计划的依据;b.项目经理部向施工班组签发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基本依据;c.计算工人劳动报酬的依据;d.提高生产率的手段;e.利于推广先进技术;f.编制施工预算定额的基础;3).施工定额编制原则:a.平均先进原则;b.简明适用原则;c.贯彻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4).施工定额编制依据:a.经济政策和劳动制度方面的依据;b.技术依据;c.经济依据;5).施工定额的编制程序:a.拟定编制方案;b.拟定定额适用范围;c.拟定定额的结构形式;d.定额水平的测算;3.劳动定额(又称人工定额);1).概念:是建筑安装工人在正常的施工技术组织条件下,在平均先进水平上制定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活劳动的数量标准;2).按表现形式和用途不同,时间定额:时间定额(工日)=需要消耗的工日数/生产的产数量;产量定额:产量定额=生产的产品数量/消耗的工日数;注:时间定额X产量定额=13).劳动定额中将工人的工作时间;A.定额时间; a.有效工作时间是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工作时间;(包括基本工作时间、(必须消耗时间) 辅助工作时间、准备和结束时间)b.休息时间c.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B.非定额时间:a.多余或偶然工作时间;(损失时间)b.停工时间;c.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工时损失;4).工作时间的确定方法:技术测定法、经验估计法、统计估计法和类推比较法;4.材料消耗定额\1).定义:指在合理适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一定品种、规格的原材料、燃料、半成品、配件和水、动力等资源的数量标准;2).材料消耗定额包括材料的净用量和必要的材料损耗量量部分;3).公式:损耗率=损耗量/ 总耗量X100%;总耗量=净用量+耗损量=净用量/(1—损耗率);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X100%;总耗量=净用量X(1+损耗率);标准砖净用量=2X墙厚砖数/墙厚X(砖长+灰缝)X(砖厚+灰缝)砂浆净用量=1—砖净用量X(砖长X砖宽X砖厚)标准砖消耗量=标准砖净用量/(1—损耗率)砂浆消耗量=砂浆净用量/(1—损耗率)4).现浇混凝土构件模板用量的计算公式;一次使用量=单位混凝土构件的模板接触面积X单位接触面积模板量/(1—损耗率)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X K1K1=1+(周转次数—1)X补损率/周转次数摊销量=一次使用量X K2K2 = K1—(1—补损率)X(回收折价率/周转次数)式中:K1—周转使用系数、K2—摊销系数;摊销量指周转性材料每使用一次,扣除回收量后,应分摊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5).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预制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6).脚手架主要材料用量计算公式:摊销量=一次使用量X(1—残值率)X使用期限/耐用期限7).施工机械台班定额的表现形式;。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摘要】本文从项目化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设计。
在介绍了项目化教学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分别概述了项目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提出了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设计了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讨论了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总结了项目化教学对课程的影响,评价了教学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项目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项目化教学、教学设计、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建筑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它涉及到建筑工程中的成本、工程量、造价等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将项目化教学引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项目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进行学习和实践,通过完成项目来实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升。
对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专业课程来说,项目化教学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引入项目化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教学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探讨,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深入研究项目化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2.分析项目化教学设计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探索适合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策略;3.评价项目化教学模式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为提高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本课程为建筑专业本科专业课,主要涵盖建筑工程计量和计价方面的知识。
建筑工程计量是指对建筑工程工程量进行精确计算的过程,主要包括建筑工程的定位、设计、施工,以及工程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计量。
建筑工程计价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涉及建筑工程造价的计算、控制和决策等方面。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建筑工程计量和计价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建筑工程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掌握建筑工程计量和计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计量计价的原则和应用,以及工程量的计算与统计;2.熟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了解建筑工程成本、进度、质量等方面的关键技术;3.具备较强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能够进行成本估算、预算、决策、评价等方面的工作;4.培养学生协作与沟通能力,能够与项目团队和各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沟通;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将知识应用到真实项目中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建筑工程计量1.建筑工程计量基本概念2.建筑工程计算、测量、记录等技术要求3.建筑工程验收与计量4.建筑工程变更管理与计量5.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计量管理第二部分建筑工程计价1.建筑工程计价基本概念2.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计量3.建筑工程投资估算及决策4.建筑工程预算编制5.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分析第三部分实践教学1.建筑工程项目实践2.计量计价软件使用3.经典案例分析4.课程设计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结合教材、网络课程、多媒体技术讲解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实践教学:组织实验、模拟、调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讨论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以现实案例为基础进行研究,提高综合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4.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设计、结果呈交的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认真听讲、课程作业完成、参加课程讨论等;2.期中考试(30%):覆盖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主要知识点;3.期末考试(40%):覆盖本课程全部知识点;4.课程设计(10%):立项、调研、设计、撰写报告等环节。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建筑工程计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掌握建筑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3)熟悉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计量和计价软件进行建筑工程的计量和计价。
(2)能够独立完成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
(3)具备一定的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职业素养。
(2)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计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建筑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3.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4. 计量和计价软件的应用。
5.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工程计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建筑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操作演示法:使用计量和计价软件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计量和计价软件:安装在教学电脑上,供学生实践操作。
4.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建筑工程的计量与计价案例,供教学分析使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操作技能:检查学生在软件操作过程中的准确性,评估学生的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