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17
分式方程的解法多年的教学,总结了一下分式方程的解法,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法1:计算法例 解方程 32223=-++x x x 解:移项,得()()()()是原方程的根时,检验:当计算,得4,022440164022164-032223=≠-+===+-=-++=--++x x x x x x x x x x x x原理:分式的值为0,分子为0,分母不为0.方法是把所有的项集中于方程左边,右边为0 ,从而利用分式的值为0求出未知数。
方法2:分式相等法例 解方程 32223=-++x x x 解:原方程化为()()()()()()()()()()()()4164123443223222322223222223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经检验,x=4是原方程的解。
原理:两分式相等,分母相等,分子也相等。
方法3:等式性质法例 解方程 32223=-++x x x 解:方程两边同乘()()22-+x x 得()()()()4164123443223222322=-=--=+--+=++-x x x x x x x x x x经检验,x=4是原方程的解。
原理:利用等式性质,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方法2结合方法3,降低去分母的难度。
方法4:比例式法例 解方程 415+=x x解:两外项的乘积等于两內项的乘积 ()55554154-==-+=+=x x x x x x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
分式方程的几种解法分式方程是初中数学教材重点内容之一,它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和深化,同时又是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及解分式方程组的基础,所以分式方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至关重要,它的解法很多,这里略谈一二。
一、 去分母法方法导析:它是分式方程的基本解法,即: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解出这个整式方程,最后把所得结果代入最简公分母中检验,便得分式方程的根。
例1:解方程:4121235222---=++-x x x x x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2)(2)(1(-++x x x 去分母得:)1(4)2)(1()2)(52(+-++=--x x x x x整理得:01282=+-x x 解之得:6,221==x x检验:把2=x 代入)2)(2)(1(-++x x x ,它等于0,所以2=x 不是原方程的根。
把6=x 代入)2)(2)(1(-++x x x ,它不等于0,所以6=x 是原方程的根。
∴原方程的根为6=x 。
二、 换元法方法导析:根据方程特点用另一字母代替方程中的未知项式,得到一个关于这一字母的新方程,再进行解方程,其宗旨是换得的方程较原方程简单。
例2:解方程:21333322=-+-x x x x 解,设a x x =-32,则ax x 13332⨯=-,原方程变形为: 2133=+a a 去分母,得:061322=+-a a 解之得:61=a 212=a当6=a ,即632=-x x ,去分母,整理得0362=--x x 323±=∴x 当21=a ,即2132=-x x ,去分母,整理得0622=--x x 23,221-==∴x x 检验,把323+=x ,323-=x ,2=x , 23-=x 分别代入原方程分母中其计算结果都不为0,所以他们都是原方程的根。
∴原方程的根是323±=∴x ,2=x , 23-=x 三、 通分法方法导析:根据方程特点,原方程式适当变形后,两边进行通分,再结合分式性质解题。
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是指含有分数的方程,其形式可以表示为两个多项式的商等于另一个多项式。
解分式方程时,我们需要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并通过一系列步骤将方程化简为等价的形式,进而求得方程的解。
下面,我们将介绍两种常见的分式方程解法:通分法和消元法。
一、通分法通分法是解决分式方程的常用方法之一。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相同的公分母,将分式方程中的分式转化为整式方程。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通分法的具体步骤。
例题1:求解方程 1/(x+1) + 2/(x-1) = 1步骤1:找到方程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本例中,最小公倍数为 (x+1)(x-1)。
步骤2:将方程中的每一项通分,并结合同类项。
通分后的方程变为 [(x-1) + 2(x+1)] / [(x+1)(x-1)] = 1。
步骤3:化简方程,消去分母。
将分子展开并结合同类项,得到 (3x + 1) / [(x+1)(x-1)] = 1。
步骤4:通过消去分母的方式解方程。
将方程中的分母乘到分子上,得到 3x + 1 = (x+1)(x-1)。
步骤5:将方程化简为标准形式,并解方程。
将右侧的乘法展开,并结合同类项,得到 3x + 1 = x^2 - 1。
步骤6:整理方程,将方程移到一侧,得到 x^2 - 3x - 2 = 0。
步骤7:使用因式分解法或求根公式等方法,解出方程的根。
解得x = -1 或 x = 2。
所以,方程 1/(x+1) + 2/(x-1) = 1 的解为 x = -1 或 x = 2。
二、消元法消元法是另一种解决分式方程的常用方法。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去除方程中的分母,并将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下面以一个示例来说明消元法的具体步骤。
例题2:求解方程 (2/x) - (3/(x+1)) = 1/2步骤1:寻找方程中的最小公倍数,并将方程中的每一项通分。
本例中,最小公倍数为 2x(x+1)。
步骤2:将方程中的分式乘以相应的倍数,使得分母相同。
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应用在数学中,分式方程是含有分数的方程,通常形式为一个或多个包含有未知数的分式等于一个已知数或者另一个分式。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解分式方程的常用方法,并探讨分式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一次分式方程的解法对于一次分式方程,即含有一个未知数的分式方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求解:1. 将分式方程的分母清零,即使分子等于0。
这样可以排除分母为0的情况。
2. 化简方程。
将方程两端的分式进行通分,并将分式约简到最简形式。
3. 消去分母。
将方程两端的分母消去,得到一个一次方程。
4. 求解一次方程。
将消去分母后的方程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得到未知数的解。
二、二次分式方程的解法对于二次分式方程,即含有未知数的平方的分式方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求解:1. 将方程的分母清零,使分子等于0。
2. 化简方程,将方程两端的分式通分,并将分式约简到最简形式。
3. 进行配方法。
对于二次分式方程,我们可以通过配方法将方程转化为一次分式方程。
4. 解一次分式方程。
按照一次分式方程的解法,求解配方法后得到的一次分式方程。
5. 核对解的有效性。
将求得的解代入原分式方程,并检查是否成立。
三、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举几个例子:1. 比例问题:分式方程可以用于解决比例问题,比如某个产品的销售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2. 浓度计算:在化学领域,分式方程可用于计算溶液的浓度,如溶液A中含有5%的某种物质,溶液B中含有10%的同种物质,问如何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得到含有8%的溶液。
3. 财务分析:在财务领域,分式方程可用于计算财务指标,如利润率、毛利率等。
4. 随机问题:分式方程可以用于解决随机问题,如抛硬币的概率问题、抽奖问题等。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分式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综上所述,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根据方程的次数和具体形式有所区别,但总体思路是将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1.一般法所谓一般法,就是先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个整式方程。
然后解这个整式方程。
解原方程就是方程两边同乘以(x+3)(x-3),约去分母,得4(x-3)+x(x+3)=x2-9-2x。
2.换元法换元法就是恰当地利用换元,将复杂的分式简单化。
分析本方程若去分母,则原方程会变成高次方程,很难求出方程的解设x2+x=y,原方程可变形为解这个方程,得y1=-2,y2=1。
当y=-2时,x2+x=-2。
∵Δ<0,∴该方程无实根;当y=1时,x2+x=1,∴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所以原方程的根是。
3.分组结合法就是把分式方程中各项适当结合,再利用因式分解法或换元法来简化解答过程。
4.拆项法拆项法就是根据分式方程的特点,将组成分式方程的各项或部分项拆项,然后将同分母的项合并使原方程简化。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用此法解分式方程很少有增根现象。
例4 解方程解将方程两边拆项,得即x=-3是原方程的根。
5.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将分式方程中的各分式或部分分式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从而简化解题过程。
解将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得∵x-1≠0,∴两边同乘以x-1,得检验知,它们都是原方程的根。
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1=-1,x2=0。
6.配方法配方法就是先把分式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再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进而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x2±6x+5=0,解这个方程,得x=±5,或x=±1。
检验知,它们都是原方程的根。
所以,原方程的根是x1=5,x2=-5,x3=1,x4=-1。
7.应用比例定理上述例5,除了用因式分解法外,还可以应用合比和等比定理来解。
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方程形式,它在实际问题求解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解决分式方程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来进行,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解法。
一、通分法通分法是解决一般分式方程的常用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方程两边进行通分,将方程转化为含有整式的方程,然后再求解。
例如,考虑如下分式方程:$$\frac{1}{x}+\frac{2}{x+1}=\frac{5}{x+2}$$首先,可以将方程两边的分式通过公倍数通分,得到:$$\frac{x(x+1)}{x(x+1)}+\frac{2x(x+1)}{x(x+1)}=\frac{5x(x+1)}{x(x +1)}$$整理方程得:$$x(x+1)+2x(x+1)=5x(x+1)$$继续化简得:$$x^2+x+2x^2+2x=5x^2+5x$$合并同类项得:$$3x^2+3x=5x^2+5x$$移项得:$$5x^2+2x^2=3x+5x$$合并同类项得:$$7x^2=8x$$最后,将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7x^2-8x=0$$通过因式分解或求根公式,可以求得方程的解。
二、代换法代换法是解决分式方程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进行适当的代换,将分式方程转化为含有整式的方程,然后求解。
例如,考虑如下分式方程:$$\frac{x-1}{x+2}-\frac{2x-3}{x-1}=1$$首先,可以假设一个新的变量$t=x-1$,通过代换得到:$$\frac{t}{t+3}-\frac{2(t+2)}{t}=1$$继续整理得:$$\frac{t}{t+3}-\frac{2t+4}{t}=1$$通分得:$$\frac{t-t(t+3)}{t(t+3)}=\frac{t}{t+3}-2$$进一步化简得:$$\frac{-t^2-3t}{t(t+3)}=\frac{t-2(t+3)}{t+3}$$消去分母得:$$-t^2-3t=t-2(t+3)$$继续整理得:$$-t^2-3t=t-2t-6$$合并同类项得:$$-t^2-3t=t-2t-6$$移项得:$$-t^2-5t+6=0$$通过因式分解或求根公式,可以求得方程的解。
分式方程的解法知识点总结分式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方程,它由分式或有理函数构成。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解法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会对分式方程的解法进行总结。
一、分式方程的定义分式方程是指方程中含有分式(或有理函数)的方程,通常具有以下形式:$$\frac{A(x)}{B(x)}=0$$其中,A(x)和B(x)分别是整式,且B(x)≠0。
二、分式方程解的定义分式方程的解是使得方程等式成立的x的值。
对于分式方程而言,解可分为实数解和非实数解。
三、主要解法1. 清除分母法当分式方程两边的分式的分母相同且不为0时,可通过两边同乘该分母将方程化简为一个多项式方程。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分式方程两边的分式分母相同化为$$\frac{A(x)}{B(x)}=\frac{C(x)}{B(x)}$$(2) 化简为多项式方程$$A(x)=C(x)$$(3) 求解多项式方程,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2. 消元法当分式方程中含有多个未知数时,可通过消元法将方程转化为只含一个未知数的分式方程,然后再通过清除分母法求解。
具体步骤如下:(1) 利用方程中的已知条件或其他方程将其中一个未知数表示出来。
(2) 将该未知数的表达式代入原方程中,得到只含一个未知数的分式方程。
(3) 利用清除分母法求解该分式方程,得到原分式方程的解。
3. 分离变量法当分式方程具有形如$$\frac{dy}{dx}=f(x)g(y)$$的形式时,可以利用分离变量法将其转化为两边各自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单变量方程。
(1) 将分式方程进行分离变量得到$$\frac{dy}{g(y)}=f(x)dx$$(2) 对两边分别进行积分得到$$\int \frac{dy}{g(y)}=\int f(x)dx$$(3) 求解上述方程组,得到原分式方程的解。
四、注意事项1. 必要的化简:在解分式方程之前,通常需要对方程进行合并同类项、约分和因式分解等化简步骤,以方便后续的求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