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典型例题季风、风向(pdf)(新版)浙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279.23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4-7节知识点+练习第4节风和降水风1、风是怎样形成的大气由气压区向气压区作运动,就形成了风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A、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常用的风向有八种。
气象观测中常用风向标观测风向降水1、空气的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1)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实际容纳的水汽产生的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比)(2)空气湿度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空气所能含有的水汽越多。
(3)最常用的湿度计是:干湿球湿度计,它实质上是两支特殊的温度计(一支干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
(4)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2.降水的形成条件:A、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B、气温,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C、空气中有微小的1)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2)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度量单位---- ;测量仪器---雨量筒第5节天气预报1、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A、高压系统:天气,等压线B、低压系统:天气,等压线。
C、冷、暖锋面系统:锋面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冷锋:空气向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天气;在锋面以上暖锋:空气向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天气在锋面以上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气候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例子:我国最南的海南纬度,气温高、长夏无冬;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比热:我们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最大。
(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A.气温: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气温的变化大●原因:海洋水和陆地土壤的不同水的比热容比沙土大,所以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天气与气候习题精选十第1题【单选题】如图,天气符号,我国东部夏季大部分地区的风向是(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B、由南向西北递减C、由东北向西南递减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A、正在升空的“飞机”B、地面刮起的“龙卷风”C、漂浮在水面上的“橡皮艇”D、乒乓球运动员拉起的“弧旋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B、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C、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D、在郊区建设工业园【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现象,小柯试图从科学的角度给予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蜻蜒低飞,不雨也阴”说明空气气压大要下雨B、高铁站台设警戒线是因为列车开过时空气流速大气压大C、高山上煮鸡蛋不易熟,说明气压低的地区水的沸点低D、小明手被火烧时,能感觉到疼痛,但是不会缩手,是传入神经受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读图(某地区等温线图)图中①处的地形是( )A、盆地B、平原C、山谷D、山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在水中,如图所示,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 )A、充满水B、有水但不满C、没有水D、依次出现上述过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民间用一种“拔罐子”的方法治疗腰腿疼痛。
拔罐子时,用火将罐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将罐子猛扣在病人的皮肤上,等冷下来之后,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将罐子取掉之后,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了红印。
则上述事实( )A、只说明了大气有压强B、只说明了人体内部有压强C、既说明了大气有压强,又说明了人体内部有压强D、既无法说明大气有压强,又无法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沙尘暴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对如图所示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A、甲: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B、乙:M管中水面上升说明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C、丙: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40mLD、丁:反应后天平指针偏右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日出前后B、中午12点C、午后2点D、正午后的任一时刻【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影响我国的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 )A、梅雨B、旱涝C、台风D、寒潮【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1999年即将回归祖国的澳门,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分别是( )A、亚热带、湿润区B、热带、湿润区C、亚热带、半湿润区D、热带、半湿润区【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我们经常描述天气现象的词汇有( )A、阴晴、风雨、冷热B、雨衣、雨伞、草帽C、汛期、梅雨、霜冻D、温度计、气压计【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地描述了那种天气( )A、梅雨B、台风C、寒潮D、沙尘暴【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压和降水都是组成天气的要素B、我国的最低气温出现在黑龙江的漠河C、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点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我国的安徽黄山是夏季旅游避暑的胜地,主要原因是由于( )A、纬度位置的影响B、海陆因素的影响C、历史文化的影响D、地形的影响【答案】:【解析】:第18题【单选题】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滑坡B、洪涝C、台风D、寒潮【答案】:【解析】:第19题【单选题】如图为上海和悉尼某年各月气温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根据两地气温数据的比较,可做出的正确判断是( )A、上海气候大陆性弱B、悉尼气候大陆性强C、上海降水季节变化大于悉尼D、悉尼降水季节变化大于上海【答案】:【解析】:第20题【单选题】下图是我国夏季风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东南季风由太平洋吹向我国大陆,西南季风由印度洋吹向我国大陆,其气流特点是寒冷湿润。
浙教版初二科学上册练习:第2章天气与气候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2课时季风和气候变化1.季风(1)季风的定义:在大范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__相反或近于相反__的风。
(2)风向:夏季风,风从__海洋__吹向__大陆__(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冬季风,风从__大陆__吹向__海洋__(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2.气候变化:近百年来的仪器观测记录说明,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呈__波动上升__趋势。
气候总是表现出__波动变化__的特点。
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__逐步升高__的过程中。
3.温室效应:人类现代工业的不断进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__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__的大量消耗,以及__森林__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大气中的__二氧化碳__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速了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
A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季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东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B.西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海洋气压低于陆地气压C.季风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转移而显著变化D.季风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2.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顺少雨,其要紧阻碍因素是(D)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势D.季风3.季风形成缘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C)A.海水比热容大B.陆地比热容小C.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D.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小4.竺可桢认为我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化大致能够分为下列几个时期,正确的排序是(B)①温顺时期②冰冷时期③寒暖交错时期④气候波动时期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5.读都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关于“热岛效应”的阻碍,正确的是(D)第5题图A.减小了污染范畴B.提高了市区的温度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D.降低了市区污染程度6.读“亚洲东部和南部1月、7月的季风图”,回答问题。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4 风和降水(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9题;共20分)1. (2分)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在()A . 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B . 温带大陆东西沿海地区C . 赤道附近地区D . 南北两极地区2. (2分)关于我国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B . 冬春季节多,夏秋季节少C . 降水最多的地方在云南省D . 降水的时间分配比较均匀3. (2分)天气谚语“蜻蜓低飞,不雨也阴”,反映的科学道理是()A . 要下雨时气压低,蜻蜒飞不高B . 下雨前天上的云很多,蜻蜒飞不进去C .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大,蜻蜒的翅膀变软飞不高D . 下雨前,上面空气温度低4. (2分)小宇同学在网站上看到如图所示的风向标,其表示的风速为()A . 10米/秒B . 20米/秒C . 24米/秒D . 26米/秒5. (2分)下列属于台风带来的天气现象的是()A . 大风降温B . 东西发霉C . 狂风暴雨D . 沙尘飞舞6. (2分)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甲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B . 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C . 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D . 乙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7. (2分)上海夏季盛行东南风.下列箭头表示东南风的是()A . ↖B . ↗C . ↙D . ↘8. (2分)下列有关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降水就是降雨B .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器具叫雨量器C . 赤道附近降水多D . 非洲撒哈拉沙漠属于干燥少雨区9. (4分)以下是降水形成的几个阶段,请排列出一个大致的降水过程(填字母)。
________ 。
A.水汽凝结 B.水珠和冰晶增大 C冷却降温 D.空气上升 E.形成降水二、中档题 (共4题;共11分)10. (2分)某学校七年级一班的师生准备第二天到郊外秋游,小亮担心下雨去不了,晚上看了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后,小亮很高兴,他在预报中听到,明天吹东南风六级,能表示这种风的符号是()A .B .C .D .11. (3分)如图甲所示为某地某时刻某特殊天气所在位置及未来移动趋势。
第12课风和降水分层练习1.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气流运动受气压不同的影响,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如图中A图所示热的地区气流上升,冷的地区气流下沉,会由冷的地区吹向热的地区,故A正确。
B图所示的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是正确的,故B正确。
C图所示白天时,海洋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而陆地气温更高,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地表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故C错误。
D图所市区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气压更低,郊区气温较低,气流下沉,气压较高,地表气流由郊区吹向市区,故D正确。
故选C。
2.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是晚上形成的海风B.甲图是晚上形成的陆风C.乙图是晚上形成的陆风D.乙图是晚上形成的海风【答案】B【解析】海风的形成是因为白天陆地吸热比海洋快,温度比海洋高,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上空形成高压,故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而陆风为夜晚时分,陆地冷却比海洋要快,气温比海水要低,所以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上空为低压,空气从陆地吹向海洋。
甲图近地面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且陆地近地面为下沉气流,说明甲图为夜晚形成的陆风;乙图近地面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是海风,且陆地近地面为上升气流,说明乙图为白天形成的海风。
故选B。
3.下列对a、b、c、d四地的天气状况判断,正确的是()A.a、b、c、d都为阴雨天气B.b、c为晴朗天气C.a、b、c、d都为晴朗天气D.b、c为阴雨天气【答案】B【解析】三角符号为冷锋,冷锋雨区在锋前;半圆符号为暖锋,暖锋雨区在锋后。
所以b、c为晴朗天气,故选B。
4.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人、动物或物体等“吸”起卷入空中,如图所示。
龙卷风能“吸”起物体是因为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D.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答案】A【解析】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当刮起龙卷风时,龙卷风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龙卷风外侧的压强不变,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如果被圈在龙卷风中,受到向内且斜向上的压强大于向外且斜向下的压强,受到向内且斜向上的压力大于向外且斜向下的压力,物体或人畜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不能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也不能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季风
【例1】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例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例3】如图所示的大气对流图,其中正确
..的是()
风向
【例11】下列有关气压和风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B
A.高气压区多晴朗干燥天气,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
B.大气运动总是从低气压区流向高气压区,我们称为风
C.吹向东南的风叫西北风
D.气象学上,把空气的上下运动叫做垂直运动
【例12】有关风向的说法,错误的是()D
A.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B.风向是风向标箭头的指向
C.风向标所指的方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D.红旗飘动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本期答案:
1.A
2.A
3.B
4.B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