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学习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定位思考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家与国家之问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推动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树立新型的教师观,转麦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改形势下作为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成为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评价者,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者与顾问者。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新课改中应该认真学习、思考、探讨。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在教育教学的理念、行为、方式方法上适应新课改,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新型教师观,正确认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
重新定位。
一、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古语说“活到老学到老”。
现代社会也提倡终身学习,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才。
现代教师不再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给予者,应该是知识的研究者、创造者。
研究、创造是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和欢乐的源泉,没有研究、创造加入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是非常枯燥的。
所以,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情景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
要做到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把自己培养为终身学习型教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需要获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优势,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养成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了解世界。
课改教师个人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我深感到课改对于教育的深远影响。
以下是我个人在课改过程中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课改使我的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信息的主要来源,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在课改中,我被鼓励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我曾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互动和合作,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其次,课改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兴趣和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将所有学生都按照相同的节奏和要求教学。
但在课改中,我被鼓励采用个别化和差异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来进行教学。
比如,对于学习进步较快的学生,我可以提供更高难度的挑战题目;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可以采用更多的辅助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掌握基本概念。
通过这样的个别化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再次,课改让我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都在追求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更有意义的教学内容。
在课改中,我被要求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现实情况。
例如,过去我往往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课改中,我开始关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课改让我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权威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但在课改中,我不再充当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我不再强调自己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索和发现知识。
教师业务学习记录时间:2013年9月4日地点:马头小学办公室参加人员:全体教师记录人:李月宁教师角色新思考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
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
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
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
小学美术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小学美术教师业务学习笔记(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1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好教师的品质人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教师的想法之后,归纳出的“好教师”的12种品质:1.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他绝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3.耐性——他绝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会做为止。
4.兴趣广泛——他带我们到课堂以外,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习的知识用于生活。
5.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和笑容令我感到舒畅。
6.公正——他会给予你应该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
2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好教师的品质7.幽默感——他每天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致于单调。
8.良好的品行——我相信他与别人一样也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对个人的关注——他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依赖于他,使我得到松弛。
伸缩性——当他发觉自己有错,他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宽容——他假装不知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12.颇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他的指导。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3教师业务学习笔记(魅力课堂)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
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
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教师角色新思考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
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
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
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业务学习材料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新课改教师角色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新课改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我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的新路径,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堂上,我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问题导向学习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我会尽量避免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索、深入思考。
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改提倡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我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观念。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我将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素养和艺术修养,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同时,我也会注重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不断学习。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我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也会关注教育前沿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的新路径,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新课改将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学习体会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学习体会
我们学习了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从教师角色的转变中,我对于教师的职责和任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角色转变的认识。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
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
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
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
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