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 格式:ppt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25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广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2013年11月表格修编目录建筑屋面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基层与保护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2)保温与隔热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防水与密封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瓦面与板面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8)细部构造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0)找坡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2)找平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3)隔汽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4)隔离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5)保护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6)板状材料保温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7)纤维材料保温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8)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9)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0)种植隔热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1)架空隔热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2)蓄水隔热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3)卷材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4)涂膜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5)复合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6)接缝密封防水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7)烧结瓦和混凝土瓦铺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8)沥青瓦铺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9)金属板铺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0)玻璃采光顶铺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1)檐口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3)檐沟和天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4)女儿墙和山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5)水落口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6)变形缝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7)伸出屋面管道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8)屋面出入口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9)反梁过水孔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0)设施基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1)屋脊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2)屋顶窗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3)建筑屋面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注:1.质量控制资料、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检查情况可查阅有关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或直接查阅原件,统计整理后填入本表;2.本验收记录尚应有各有关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作附件;3.验收不合格的,视其严重程度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5.0.6或5.0.7条处理。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屋面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屋面工程的质量验收,保证其功能和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屋面工程的质量验收。
1.0.3 屋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的有关规定。
1.0.4 屋面工程的施工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建筑节能和防火安全等有关规定。
1.0.5 屋面工程的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隔汽层 vapor barrier阻止室内水蒸气渗透到保温层内的构造层。
2.0.2 保温层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减少屋面热交换作用的构造层。
2.0.3 防水层 waterproof layer能够隔绝水而不使水向建筑物内部渗透的构造层。
2.0.4 隔离层 isolation layer消除相邻两种材料之间粘结力、机械咬合力、化学反应等不利影响的构造层。
2.0.5 保护层 protection layer对防水层或保温层起防护作用的构造层。
2.0.6 隔热层 insulation layer减少太阳辐射热向室内传递的构造层。
2.0.7 复合防水层 compound waterproof layer由彼此相容的卷材和涂料组合而成的防水层。
2.0.8 附加层 additional layer在易渗漏及易破损部位设置的卷材或涂膜加强层。
2.0.9 瓦面 bushing surface在屋顶最外面铺盖块瓦或沥青瓦,具有防水和装饰功能的构造层。
2.0.10 板面 running surface在屋顶最外面铺盖金属板或玻璃板,具有防水和装饰功能的构造层。
2.0.11 防水垫层 waterproof leveling layer设置在瓦材或金属板材下面,起防水、防潮作用的构造层。
2.0.12 持钉层 nail-supporting layer能握裹固定钉的瓦屋面构造层。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与2002标准的区别。
下文中GB50205-2012用“新”表示,GB50205-2002用“旧”表示。
首先,新旧规范的目录编制有很大的变化:1、新规范增加了基层与保护工程2、新规范将旧规范中“涂膜防水屋面工程”及“卷材防水屋面工程”合并为“防水与密封工程”3、新规范增加了保温与隔热工程,并将旧规范隔热屋面工程中的相关内容并入该章节。
4、新规范对瓦面进行了扩充,称为瓦面与板面工程,共5个分项。
旧规范称为瓦面工程,共3个分项。
5、新规范将细部构造编制为细部构造工程,内容及篇幅大量增加其次,新旧规范总则要求出现变化,并增加了新的术语:a、新规范要求屋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的有关规定。
旧规范无此要求,仅提出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配套使用。
b、新规范对屋面工程的施工要求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建筑节能和防火安全等有关规定。
旧规范对节能、防火无要求。
c、新规范中增加了许多术语(新名词)⑴隔汽层:阻止室内水蒸气渗透到保温层内的构造层。
⑵保温层:减少屋面热交换作用的构造层。
⑶隔离层:消除相邻两种材料之间粘结力、机械咬合力、化学反应等不利影响的构造层。
⑷隔热层:减少太阳辐射热向室内传递的构造层。
⑸复合防水层:由彼此相容的卷材和涂料组合而成的防水层。
⑹附加层:在易渗漏及易破损部位设置的卷材或涂膜加强层。
⑺板面:在屋顶最外面铺盖金属板或玻璃板,具有防水和装饰功能的构造层。
⑻防水垫层:设置在瓦材或金属板材下面,起防水、防潮作用的构造层。
⑼持钉层:能握裹固定钉的瓦屋面构造层。
⑽纤维材料:将熔融岩石、矿渣、玻璃等原料经高温熔化,采用离心法或气体喷射法制成的板状或毡状纤维制品。
⑾喷涂硬泡聚氨醋:以异氨酸醋、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加人发泡剂等添加剂,现场使用专用喷涂设备在基层上连续多遍喷涂发泡聚氨醋后,形成无接缝的硬泡体。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考试题《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复习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按屋面的一般使用使用要求,设计可分为()和()。
2、屋面工程施工时,应建立各道工序的()、()和()检查的“三检”制度,并应有完整的检查记录。
3、屋面工程所用的防水、保温材料应有()和(),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必须符合()和()。
4、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应进行()检查和雨后观察或淋水、()实验,不得有()和()现象。
5、保温材料的(),表观密度或干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必经符合设计要求。
6.瓦片必须铺置牢固。
大风及地震设防地区或屋面坡度大于100%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
7、屋面找坡应满足设计排水坡度要求,结构找坡不应小于(),材料找坡宜为();檐沟、天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mm。
8、热粘法铺贴卷材熔化热熔型改性沥青胶结料时,宜采用专用导热油炉加热,加热温度不应高于()℃,使用温度不宜低于()℃。
9、檐口()mm范围内的卷材应满粘。
10、防水与密封工程各分项工程每个检验批的抽检数量,防水层应按屋面面积每()抽查一处,每处应为(),且不得少于()处;接缝密封防水应按每()抽查一处,每处应为(),且不得少于()处。
11、细部构造工程各分项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进行检验。
12、水落口周围直径()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
13、找坡层和找平层所用材料的()及(),应符合设计要求。
找平层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宜大于(),分格缝的宽度宜为()。
14、金属板屋面铺装中,金属板檐口挑出墙面的长度不应小于()mm;金属板伸入檐沟、天沟内的长度不应小于()mm;金属泛水板与突出屋面墙体的搭接高度不应小于()mm。
15、找坡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屋面坡度大于()时,卷材应采取满粘和钉压固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