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396.50 KB
- 文档页数:4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关键词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针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教育对象的带有价值引导性的思想政治信息,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按照特定层次结构而组成的、具有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等功能的一个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五个方面。
2.世界观教育答:世界观教育是指以世界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①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要帮助人们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运用这些观点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②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即要帮助人们理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运用这些观点去认识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去创造社会生活;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即要使人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政治观教育答:政治观教育是指以政治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①基本国情教育,即要使受教育者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即要引导受教育者认真系统地学习这些内容,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③民族精神教育,包括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④时代精神教育,即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教育。
4.人生观教育答:人生观教育是指以人生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①理想信念教育,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②人生价值观教育,即引导受教育者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正确地进行人生价值评价,努力实现人生价值;③生命价值观教育,即引导受教育者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5.法治观教育答:法治观教育是指以法治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①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即要激发人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人们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促使人们理性、有序、广泛地参与政治生活;②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即向公民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提高公民的法律能力、促使公民养成法律习惯;③遵守纪律的教育,即要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纪律和自由的关系、培养受教育者的纪律观念、帮助人们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本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干什么,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思想体系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问题。
它必须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目的要求,它必须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时空、不同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内容。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基本内容,构成了完整的内容体系。
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主要是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着重解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问题。
不仅解决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的问题,还要解决主观与客观如何符合的问题。
前者是加强世界观教育,后者是加强方法论教育的问题。
加强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关键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把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提高受教育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克服资产阶级及其他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同一切违背科学真理的错误思想和伪科学现象作斗争,巩固无产阶级的思想统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当前,要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高人们识别、抵制和反对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的能力。
思想教育还要着力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指导和推动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
政治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是进行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情感、政治方法、政治纪律等方面的教育,重点是解决对国家、阶级、社会制度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人民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共识和深厚感情;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全面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克服“左”和右的干扰;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加强宪法教育,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意识与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宪法和其他各项法律,高度珍视与充分行使民主权力;要加强公民教育,正确认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增强公民的国家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充分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促进公民的政治社会化。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既应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为客观依据,又要以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为现实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概括地说,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民,或者说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的头脑。
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五个方面的教育。
其中,道德观教育是基础,政治观、法制观教育是主导,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根本。
第一节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的和根本的观点。
它是人们对世界本质、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生存价值等一系列基本观点的总和,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本质问题探索的思想结晶。
世界观决定人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
因此,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而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教育和引导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用好解放思想这个法宝,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保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教育和引导人们掌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要掌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这一根本原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和斗争,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树立群众观点,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永远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第一节疏导教育法一、疏导教育法的含义疏,即疏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通,是指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让大家敞开思想,把各自的观点和意见都充分发表出来。
导,即引导,开导,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就是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向正确、健康的轨道。
疏导教育法就是对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既不堵塞言路,又要善于引导,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思想认识。
疏与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疏导教育法的具体方式第一,分导。
所谓分导,就是分而导之。
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导可分为分散而导,分步而导,分头而导。
第二,利导。
所谓利导,就是因势利导。
抓思想发展趋势,抓教育有利时机,抓发挥积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因势利导的主要条件。
第三,引导。
所谓引导,就是启发诱导。
引导是教育者指导受教育者主动、积极、自觉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
一、比较教育法的含义比较教育法是将两种不同现象、事物、理论的性质、特点进行比较鉴别,得出正确结论,用以提高思想认识的方式。
具体形式:①纵向比较:比较过去和现在,从中找出人或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②横向比较:同一时间把同类人员或事物加以比较优势:有利于人们辨别是非,区分优劣,检验认识的正确与错误二、比较教育法的具体运用第一,比较鉴别法:通过比较对照,辨别真伪、是非和先进与落后,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方法。
第二,回忆对比法:通过回想过去,对比现在,从中得出有益结论以提高人们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的教育方法。
第三,类比法:通过某些属性相似的两类教育对象或两类现象的比较,提出各自在其他属性上也相似的一种教育方法,也叫推理法或引申法。
第四,比较教育法运用的条件①遵循可比性原则:一般同类事物之间可比,异类事物之间若具有某些相同属性可比,没有任何共同性的事物之间不可比。
还必须选定合理的比较标准。
②不能只从事物的形式或现象上比,应着重从内容上、本质上比。
③必须进行全面地比较,即综合对比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含义:典型教育也称为示范教育,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