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001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69 MB
- 文档页数:25
人体工程学讲义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述第一节人体工程学概述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各种室内空间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家具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工作、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舒适等问题能有较清晰的认识;掌握应用人体工程学进行各类别的室内空间的设计的基本技能。
一人体工程学含义广义:使人的轰动能力与人体功能相适应的科学狭义:以人为主体,处理好人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创造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的使用效能,其目标是安全,健康,高效,舒适。
人体工程学的概念:是研究人在适度地劳动中用力的规律的一门科学,在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称谓,美国伍德:设备的设计必须符合人的各方面的因素,以便在操作上付出最少能耗而求得最高效率,美科罗默:人体工程学时为适当地设计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研究人的特性和“工作的宜人化”人体工程学的定义:是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1〉人、机、环境三个要素。
〈2〉“系统”是人体工程学最重要的概念和思想。
〈3〉“人的效能”主要是指人的作业效能,即人按照一定要求完成某项作业时所表现出的效率和成绩。
〈4〉“人的健康”,包括身心健康和安全。
总之人体工程学时以人为本,研究人本身和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二简史第一位人体解剖家——达芬奇出现:1857年波兰亚司特色波夫斯基提出:以最小的劳累达到丰富的结果经验期:20世纪初——1949发展期:二战结束——20世纪60年代成熟期:1957年第一部书《人体工程学》麦米考来克科学期:1960年人体工程协会IEA1957年,国际人体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CT-159)《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现代期:计算机,自动化,机器人,汽车,航空,能源,环境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一.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三方面: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人与自然或人造景观的空间,空间是否能体现人文观念和生活需要工业设计:人与机器的操作使用界面能否达到人的使用要求服装设计:人体的肌体特征和人在静态与动态范围习惯1.工作系统中的人2.工作系统中直接由人使用的机械部分如何适应人的使用3.环境控制,如何适应人的使用二应用领域图表三人体工程学与人性化设计1 “可用性”工具设计,工具适应人的生理能力,视听能力,身体尺寸2 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健康3符合人的行为习惯方式,减少精神压力4 特殊人群研究,老人,儿童,残疾人用具设施5人性化材料第二章人体测量与设计应用第一节人体测量在进行人体工程学研究时,为了便于进行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获得有关人体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数据。
人体工程学案例分析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工作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的目标是设计出更符合人体特征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强度、预防职业病和事故。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人体工程学在工作环境中的应用。
案例背景:某汽车制造厂的装配线工人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出现了腰部疼痛和手部酸痛的情况,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厂方决定进行人体工程学分析,优化工作环境。
问题分析: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工人的工作台高度不合理,导致工人需要弯腰或者举手过高来完成工作,长时间的这种姿势不仅容易造成腰部和手部的疲劳,还会增加工伤的风险。
因此,厂方决定对工作台的高度进行调整,并对工作台周围的布局进行重新设计。
解决方案:首先,厂方对工作台的高度进行了调整,使得工人可以保持自然站立的姿势来完成工作,避免了长时间的弯腰和举手过高。
其次,对工作台周围的布局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工具、零件等放置在工人容易取用的位置,避免了频繁弯腰和过高举手的动作。
最后,厂方还对工人的工作姿势和动作进行了培训,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站立和使用工具,以减少对身体的损伤。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厂方对工人进行了跟踪调查和问卷调查,发现工人们的腰部疼痛和手部酸痛的情况有了显著改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工伤率也有所下降,工人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升。
结论: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体工程学在工作环境中的重要性。
合理的工作台设计和布局可以有效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预防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因此,企业在设计和改造工作环境时,应该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为工人创造一个更加合理、舒适的工作环境。
结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降低工伤率,对企业和员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能够引起更多企业和管理者对人体工程学的重视,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人体工程学方案案例分析引言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科。
人体工程学的目标是以最佳方式设计工作场所和工具,以使工人能够安全、高效和舒适地完成工作任务。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分析人体工程学方案在设计和改进工作场所中的应用。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其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需要完成一系列重复性负担的工作任务,包括搬运、装配和打包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公司发现员工的工伤率和劳动力流失率都在不断升高。
为了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决定引进人体工程学方案,重新设计生产线,并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负荷能力和工作效率。
人体工程学分析在引入人体工程学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现有的工作场所进行分析。
通过现场调研和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工作人员平均每天需要搬运20个重量在20-30公斤之间的产品,装配30个零部件,并打包装箱40次。
工作人员反映,搬运工作造成手臂和腰部的疼痛;装配工作频繁弯腰和蹲下,长时间站立导致腿部酸痛;打包装箱工作需要频繁弯曲手腕和手臂,导致手部疲劳和肌肉拉伤。
由于工作任务的重复性、机械性和高强度,这些问题在工作人员中普遍存在。
在分析了这些数据之后,我们通过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以下方案:1. 设计人体工程学合理的工作台和工作台设置。
根据工作人员的身高和工作姿势,合理设置工作台的高度和倾斜度,降低装配和包装工作对手臂和腰部的负荷。
工作台上应该设置足够的空间,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零部件的分类和整理,减少弯腰的次数。
此外,为了减轻工作人员的腿部负担,我们也应该在工作台下方安装脚踏设备,便于工作人员调整姿势。
2. 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搬运设备。
针对产品搬运的问题,我们建议使用升降台或者推车等机械设备,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搬运次数和搬运负荷。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也能降低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风险。
人体工程学方案分析一、引言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其目标是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工具、设备和系统的设计,以促进人体的健康、安全和效率。
在工程设计中,人体工程学方案的分析对于提高产品和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易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人体工程学方案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实质和应用。
二、人体工程学方案的基本原理人体工程学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了解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工作环境的特点,来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产品和系统。
其核心是“适合人”的原则,即要使产品和系统与人体的尺寸、力量、灵活性、感知和认知等特征相适应,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人体的舒适度。
人体工程学方案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合理设计产品和系统,以适应人体的工作能力和行为特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2. 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通过合理设计产品和系统,减少人体在工作中受到的不良影响,保障人体的健康和安全。
3. 降低人为失误:通过合理设计产品和系统,减少人在工作中发生的失误和意外,提高工作安全性。
4. 提升产品的舒适性和易用性:通过合理设计产品和系统,使其更加符合人体的使用习惯和操作特征,提升产品的舒适性和易用性。
5. 保障产品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合理设计产品和系统,保障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这些设计目标,都需要通过科学的人体工程学分析来实现。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一个实际案例,详细分析人体工程学方案的实施过程和方法。
三、人体工程学案例分析假设我们要设计一款新型的智能办公桌,以适应现代办公环境的需求。
我们将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对该产品进行分析和设计。
1. 人体特征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便为办公桌的设计提供依据。
我们需要考虑人体的坐姿、站姿、肌肉力量、眼睛的焦距、手的灵活性等特征,以确保办公桌的设计与人体特征相适应。
2. 工作环境特征分析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现代办公环境的特点,比如办公桌的空间大小、周围的光线和噪音情况、电源插座的位置等,以便为办公桌的设计提供依据。
人体工程学课程总结人体工程学课程总结《人体工程学》课程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体工程学的产生与发展简史第1节人体工程学的学术用语1、什么叫人体工程学(人体工效学)?人体工程学又叫人类工学或者人类工程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以人-机-环境关系为研究的对象,以实测、统计、分析为基本的研究方法。
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交互作用(效率、健康、安全、舒适等),研究在工作和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实现人-机-环境最优化的问题的学科。
2、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研究人体工程学的目的是什么?4、“人、机、环境”三大要素(Important)人是指作业者或使用者,人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以及人适应及其和环境的能力都是人体工程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机是指机器,但比一般的技术术语的含义要广得多,包括人操作和使用的一切产品和工程系统。
怎么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的要求、符合人的特点的机器产品,是人体工程学探讨的重要问题。
环境是指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噪声、照明、气温等环境因素对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第2节人体工程学产生的历史背景5、人体工程学发展的由来6、人体工程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一)人体工程学的萌芽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二)人体工程学的初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三)人体工程学的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四)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人体工程学第3节人体工程学发展的前景第4节人体工程学的应用领域7、在室内及家具设计中,人体工程学主要有哪些作用?(Important)8、室内及家具设计中,人--家具-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第二章人体工程学基础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9、研究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哪些知识?第二节人体生理学知识10、研究人体生理学知识,主要研究哪几个生理系统?11、大脑的左右半脑的功能偏重12、进行视觉环境设计的时候,为什么考虑视觉区光环境的均一性?如何利用人的向光性?13、肤觉分为哪几种?14、在环境设施的设计中,人体经常接触的物体,应该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还是导热系数大的材料?为什么?15、为了保证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健康,在室内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Important)16、研究人体的运动系统,有什么必要性?为什么要研究脊柱的姿势、骨关节运动、人体肌肉承压面与家具的关系?(VeryImportant)17、研究肌力,对于室内与家具设计有什么必要性?18、研究与运动有关的局部尺寸,对于室内与家具设计有什么必要性?19、身体的动作速度与频率、手的动作方向与反应时间20、影响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要研究人体反应时间?第三节人体心理学知识21、何谓心理学?22、人的心理活动一般可以分为哪几个类型?23、何谓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24、何谓感受性和感受阀?25、韦伯定理和韦伯-费希纳定律,对于室内设计有什么启示?(Important)26、为什么很多品牌专卖店,隔一段时间就会装修或者调整布局?27、什么是感觉补偿?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它来进行无障碍设施的设计?28、为引起人们的注意,需要加强环境的刺激量,常用的方法有哪些?29、增强人对事物的记忆,有哪些策略?尝试举例说一下这些策略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1. 定义人体工程学,也称为人类工程学或人因工程学,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它专注于理解和设计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优化人类福祉和整体系统性能。
人体工程学考虑人的身体尺寸、形状、能力、局限性和其他特性,以及人与工具、设备、机器、环境和工作之间的互动。
2. 起源与发展- 起源:人体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关注于工业革命期间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率。
-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工程学逐渐扩展到包括工作场所、产品设计、交通、健康护理、教育等多个领域。
3. 目的人体工程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增强安全性,减少事故和伤害- 提升用户舒适度和满意度- 促进健康和福祉- 改善人机界面和产品设计二、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 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和现场实验,研究者可以观察和测量人在执行特定任务时的表现,以及身体和心理的反应。
-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人体测量数据、生理数据、心理数据等,以建立人体特征和行为的基准。
- 模拟与仿真:使用计算机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人类行为和环境条件,预测设计效果。
- 人因工程学评价:通过系统的方法评估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包括任务分析、人体力学分析、认知负荷评估等。
2. 研究内容- 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研究人体尺寸、比例、力量、耐力等,以及这些数据在设计中的应用。
- 人体行为空间设计:研究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模式,设计符合人体活动需求的空间。
- 人机界面设计:设计易于使用和控制的人机界面,包括显示屏、控制器、软件界面等。
- 环境设计与评价:研究光、声、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设计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 特定领域应用:研究人体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交通工具、电子产品、工作场所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第二章人体测量及其应用一、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术语1. 人体测量的重要性人体测量数据是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基础,它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符合人体尺寸和形状的产品和环境,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度和效率。
人体工程学完整教案之一第一章第一章、绪论一、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及特点1.学科定义: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研究和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或交叉学科。
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各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都试图从自身的角度来给本学科命名和下定义,因而世界各国对本学科的命名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国家对本学科的名称的提法也很不统一,甚至有很大差别。
如:美国(人类工程学、人的因素工程学)西欧国家(人类工效学)日本(人间工学)中国(人机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人的因素)(1)美国人机工程学专家c.c伍德认为:设备设计必须适合人的各方面因素,以便在操作上付出最小的代价而求得最高的效率。
(2)W.B.伍德森认为: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是人与机器相互关系的合理方案,亦即对人的知觉显示、操作控制、人机系统的设计及其布置和作业系统的组合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的效率及作业时感到安全和舒适。
(3)著名的美国人机工程学家及应用心理学家A.查帕尼斯认为:人机工程学是在机械设计中,考虑如何使人获得操作简便而又准确的一门学科。
另外,在不同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带有侧重点和倾向性的定义还有十种,不过大同小异。
可以综合各种提法,丰富我们对人体工程学的理解。
如:边缘性学科、人的行为知识、有效性、减少差错、减轻疲劳、人的劳动活动规律、生物力学、生理解剖学、心理学和技术科学、工艺学等等的关键词汇都充分体现人体工程学的内涵。
目前,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的定义最具有权威及全面: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2.学科特点:特点:(1)学科命名多样化(2)学科定义不统一。
(3)学科边界模糊。
(4)学科内容综合性强。
(5)学科应用范围广泛(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等)。
第一节什么是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
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
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在平面布置图中我们会有更多地体现。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
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一、人体基础数据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
1、人体构造与人体工程学关系最紧密的是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使人体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运动。
骨骼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组成,脊柱可完成多种运动,是人体的支柱,关节起骨间连接且能活动的作用,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经系统指挥收缩或舒张,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动作。
第一章1人体工程学:按照人的特征设计和改善人—物—环境系统的科学。
2现代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向是把:人—物—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使人—物—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高效安全经济。
3人,物,环境是人—物—环境系统的三大要素。
4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人的特性研究,物的特性研究,环境特性的研究,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5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法,实测法,调查研究发,计算机仿真系统,系统分析评价法6人体工程学是由多学科相互交叉,综合,渗透,重构而成的,是交叉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人体工程学根本目的:通过揭示人,物,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从而确保人—物—环境系统总体性能最优化。
7家具和室内设计中人的因素:(1)人体感知响应特征(2)人体的生物力学特征(3)人体对环境负荷的反应(4)人体尺寸(5)人的行为习性8家具和室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主要问题:(1)家具和室内环境对人的影响(2)家具和室内环境的安全性(3)家具与室内环境的舒适性(4)人与家具作用界面的优化设计(5)家具的功能设计对人的作业活动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第二章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2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本体感觉,反映外界各种事物个别特性的感觉,称为外部感觉。
反映自身各个部分内在的体验的感觉,称为本体感觉。
3感觉的基本特性:适宜刺激,感觉阈限,适应,相互作用,对比,余觉。
4直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5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6人脑主要由大脑半球,间脑,延髓,中脑,脑桥,小脑组成。
7从直觉背景中区分出知觉对象条件:(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2)对象的运动(3)主观因素8直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9影响直觉整体性的因素:接近,相似,封闭,连续,美的形态。
10视知觉恒常性:(1)大小恒常性(2)形状恒常性(3)明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11与客观事物不相符的知觉称为错觉12视野可分为静视野和动视野。
人体工程学案例分析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生理、心理和工作环境的各种因素。
在工程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原则被广泛应用,以确保产品、工作场所和工作流程能够符合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风险、降低劳动强度。
本文将通过两个案例来分析人体工程学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案例一,汽车驾驶舱设计。
汽车驾驶舱是汽车内部最重要的工作环境之一,它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在人体工程学的指导下,汽车驾驶舱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驾驶员的身体特征、操作习惯和心理需求。
首先,座椅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则,保证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也能保持舒适的姿势,减少疲劳感。
其次,驾驶台的布局和控制按钮的位置要符合人体的操作习惯,减少驾驶员的注意力转移,提高操作效率。
最后,显示屏和仪表盘的设计要考虑到驾驶员的视觉需求,保证信息的清晰度和易读性。
案例二,办公桌椅设计。
办公桌椅是办公环境中最常见的工作设备,人体工程学的原则在办公桌椅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办公椅的设计要符合人体的坐姿特征,保证腰部和颈部的支撑,减少长时间坐姿带来的不适感。
其次,办公桌的高度和角度要符合人体的操作需求,保证办公人员在操作电脑和文件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姿势,减少颈部和肩部的疲劳感。
最后,办公椅和桌面的设计要考虑到人体的活动需求,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保证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综上所述,人体工程学在工程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指导工程设计更好地符合人体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风险、降低劳动强度。
希望未来在工程设计中能够更加重视人体工程学的原则,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
闽江学院教案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课程代码:32141400授课专业班级: 12级环4授课教师:林敏系别:美术学院2014年 9 月日人体工程学本课程教学方案说明【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课程计划学时】:32课时【课程主要内容及范围】:初步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应用邻域;掌握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理解人体工程学在环境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目的,掌握其应用方法。
【课程教学目的和意义】: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学习中主要通过对空间结构基本概念、三视图尺寸的掌握,采用临摹学习法,让学生在设计中理解所涉及的知识点,记住相应的尺寸,及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一步探索,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发现规律,达到能独立地把设计的方案与产品施工图结合。
【章节分配】:第一章人体工程学的定义第二章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第三章住宅绿化、材料的使用(含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第四章住宅平面、立面与顶平面设计流程实例【课程教学参考教材及资料】:1、使用教材《人体工程学》张建平吴展齐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7月2、参考教材:《室内设计资料集》张绮曼郑曙旸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住宅空间设计》边哲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8月《室内设计》殷正洲主编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9年6月【课程进度计划】:教学计划2周,每周16课时,共32课时。
人体工程学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人体工程学(Engonomics):目前国际上对其的定义为: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人-机器-环境系统中的交互作用着的各组成部分(效率、健康、安全、舒适等)在工作条件下、在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达到最优化的问题。
人体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并且包含了许多影响人们使用工具和创造人工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是一个数据积累的范畴。
人体工程学图解:是人体因素领域的产物,它对工程师,建筑师,工业设计人员,室内装修人员,技术员,艺术家和学生具有很大的参考实用价值第二节人体工程学发展史发展历史(1)50年代,始自二战美军对武器的研究和测量(2)60年代,美国出版了《成年人的体重,身高和特定身体尺寸》(3)70年代,两大特点:一是渗入到人类的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二是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自动化系统,人机信息交往,人工智能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