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疼痛护理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24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疼痛影响的研究新进展【关键词】早期干预;新生儿;疼痛;进展早产儿及患病的足月新生儿通常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几周到几个月的治疗才能出院。
6%-10%的新生儿在出院前经历过疼痛的刺激[1]。
而每一个婴儿平均每日都要进行(14±4)次治疗措施,而这其中多为疼痛刺激的治疗,其可占83.9%左右。
随着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比年长儿和成人更易受到疼痛负面效应。
所有的疼痛刺激都会对婴儿今后的神经发育有很大的影响[2]。
笔者现对住院新生儿疼痛的来源,疼痛对机体的影响及疼痛的干预进展综述如下。
1疼痛的具体原因1.1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都会导致其出现疼痛,如在进行腰穿、尿管留置、留置胃管、气管插管、动静脉穿刺、采血等操作都会对婴儿有疼痛刺激。
另外日常的护理操作如测量体温、换尿片等也会对其有一定的刺激而出现疼痛。
1.2外国相关学者证明婴幼儿如果长时间地受到声音、光照等刺激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3]。
2影响因素2.1近期不良影响①婴儿出现疼痛后会导致其有烦躁的表现,从而发生反应性下降等相关表现发生。
②疼痛会对婴儿的交流、食欲、睡眠有很大的影响。
③疼痛会导致早产儿出现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室内出血的情况发生。
④疼痛会导致婴儿的醛固酮、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血浆激素、血浆肾素等指标出现明显的上升表现。
上述指标上升会导致婴儿内分泌系统出现明显紊乱的情况发生。
⑤疼痛会致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表现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加快、心率增快等表现[4]。
2.2远期不良影响①长期的疼痛会对婴儿的神经系统有很明显的刺激,长期以往会让疼痛阈值出现降低的表现。
②疼痛会对其今后的神经发育、心理等有不良影响。
③疼痛还会导致其的认知行为出现一定的影响。
3干预措施对于其进行干预的措施多采用行为干预、环境干预等措施,对其进行疼痛干预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3.1完善新生儿疼痛的系统评估,现今对其的评估措施比较缺乏[5],没有明确的标准,现今多应用新生儿疼痛评定量表(nips)对疼痛进行评定[6],通过观察其的觉醒情况、腿部、上肢、呼吸形式、哭闹、表情情况进行评定,通过分析以分值的形式对其进行疼痛的评定。
新生儿疼痛评估与护理新生儿在接受医疗、疫苗注射、手术等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疼痛。
因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疼痛的感知和调节能力较差,所以很容易受到疼痛的刺激。
疼痛不仅会对新生儿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对其发育和行为也有长期影响。
因此,在对新生儿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措施,以减轻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首先,新生儿疼痛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苏林行为评分法、黄氏行为评分法和NEO-PIPS(Newborn Infant Pain Scale)。
这些评估工具主要通过观察新生儿的行为表现来判断其疼痛程度。
例如,苏林行为评分法将新生儿的表情、眼泪、唤醒程度、手脚的活跃度和拳指等行为作为评估指标,根据分值来判断疼痛的程度。
黄氏行为评分法则主要观察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声音、姿势、哭声、手足的活动程度等来评估疼痛程度。
NEO-PIPS则通过对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声音、姿势和心率等生理指标进行评估来判断疼痛的程度。
在疼痛护理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措施来减轻新生儿的疼痛。
1.通过药物缓解疼痛。
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等较大创伤的新生儿,可以使用药物如吗啡、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来缓解疼痛。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式进行。
2.采用干预性的非药物疼痛管理方法。
例如,可以给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按摩等物理疗法,以减轻疼痛的程度。
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按摩疗法等来干预疼痛。
3.在进行疼痛性操作时,可以采用局部麻醉和麻醉药物来减轻新生儿的疼痛。
例如,在进行疫苗注射时可以先给新生儿涂抹局部麻醉剂来减轻疼痛感。
4.在进行疼痛性操作时,可以让家长或护士陪伴在新生儿身边,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
通过亲子互动等方式,可以分散新生儿的注意力,减少疼痛的感知。
5.在进行疼痛性操作前,可以先给新生儿进行专业的预疼痛教育,让他们了解即将发生的情况和可能的疼痛感,以减少紧张和恐惧情绪的产生。
6.对于需要进行持续治疗或病程较长的新生儿,可以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计划,根据其特点和疼痛表现的变化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