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 格式:docx
- 大小:20.78 KB
- 文档页数:5
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点一、古诗词从体裁上的分类:古代诗词从体裁上分为诗、词、曲三类。
1.诗诗可以从音律的角度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叫古风,指唐以前的诗和唐以后不合近体声律要求的诗;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指唐以后的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二者区别:(1)在句法上,古体诗的每句话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都有,句数也不确定。
例如: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时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五言,十四句。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言,六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七言,十八句。
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绝句规定为四句话,律诗规定为八句话,多于八句的称为排律,也叫长律。
例如:五言绝句,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七言绝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七言律诗,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在用韵上,古体诗允许换韵,近体诗每首只能用一个韵。
古体诗,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换韵:en\an。
近体诗,例如杜甫的《春望》,一个韵:en。
(3)在平仄上,古体诗不讲平仄,近体诗讲究平仄,这是最大的区别。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凡是不受近体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2.词词,是诗的别体,又称“诗余”、“长短句”,全盛于宋。
古诗词与现代诗歌赏析一、古诗词基础知识1.1 诗、词、曲的定义与区别1.2 诗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1.3 词的分类:小令、中调、长调1.4 曲的分类:散曲、杂剧1.5 诗歌的格律:平水韵、词林正韵等二、古代诗人与诗歌流派2.1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2.2 宋代诗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2.3 元代诗人: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2.4 明代诗人:李时中、辛文房、唐寅、文徵明等2.5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纪昀、袁枚、黄景仁等三、现代诗歌基础知识3.1 现代诗歌的定义与特点3.2 新诗运动及其代表人物:胡适、郭沫若、闻一多等3.3 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诗歌流派3.4 诗歌形式: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等四、古诗词与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4.1 关注诗歌的语言:炼字、炼句、炼意4.2 把握诗歌的形象:意象、意境、形象体系4.3 理解诗歌的情感: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思想倾向等4.4 分析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章节布局、韵律节奏等五、古诗词与现代诗歌的经典作品解析5.1 《登高》:分析杜甫的创作背景、诗歌主题、意境等5.2 《江城子·密州出猎》:解读苏轼的思想感情、词风特点等5.3 《再别康桥》:解析徐志摩的新诗创作手法、情感表达等5.4 《我爱这土地》:分析艾青的诗歌主题、象征意义等六、古诗词与现代诗歌鉴赏技巧6.1 感悟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美6.2 品味词句:分析诗歌中的佳词妙句,体会其韵味6.3 想象与联想:借助诗歌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6.4 对比与评价:比较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进行评价七、古诗词与现代诗歌教学策略7.1 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7.2 注重朗读与感悟:让学生多读多背,增强语感与情感体验7.3 分析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高鉴赏能力7.4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创作能力以上是对古诗词与现代诗歌赏析的详细知识归纳,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古诗鉴赏的初三语文知识点古诗鉴赏的初三语文知识点1、思想情感: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反映离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
2、情感表达: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的作用。
一、创作风格:朴素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清丽婉约……二、赏析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2、结构形式:照应、衔接、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复等。
4、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想象、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等。
5、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意境:由寄托作者思想的意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诗歌基本的整体情境。
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7、词语赏析: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古诗词赏析答题方式:这……句运用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
其中,“……”词使用得好,传神地表现了……知识归纳:熟练掌握答题方法,大胆使用常用的鉴赏术语,做到卷面整洁、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备知识点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
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备知识点一、抓诗眼、抓意向、明意境1. 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 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 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备知识点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近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近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古诗词赏析知识点汇总一、诗词常见语言风格二、赏诗歌技巧类鉴赏示例1.田家聂夷中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提问:全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的?鉴赏示例1.月夕陆游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
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
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
提问: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三、鉴赏诗歌观点类——常见鉴赏内容(一)山水田园诗山水:描写山水风景的诗。
田园:描写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的诗。
①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②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
③厌弃官场,归隐田园,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④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
⑤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的痛苦。
常用手法:1.修辞(比喻、拟人……)2.上下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3.借景抒情(二)边塞征战诗题目中常含:“塞”“戍”“行”“征人”①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殉国。
②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
③描绘边塞山川景物及生活艰苦。
④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
⑤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
⑥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
⑦揭露军中苦乐不均,表达深切同情。
⑧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⑨展现边塞人民生活,吟咏民风。
常用手法:1.修辞(互文、夸张、对比……)2.虚实结合、景物烘托(三)思乡怀人诗题目中常含:“望月”“登高”“忆”“寄”及节日类词语。
①羁旅愁思,主要写漂泊客居他乡的游子凄苦孤寂的心境。
②思亲念友,主要写漂泊客居他乡的游子或征人对亲人、朋友的思念。
③边关思乡,主要表达征人征战不已、身不由己的天涯羁旅之愁。
④思妇闺怨,主要抒写思妇、弃妇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感念情人的感情。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乐景衬哀情(四)离别贬谪诗①忠而被贬之愤,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词鉴赏,不仅可以提升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与情感。
本文将归纳总结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学科内容。
一、古诗词的分类古诗词按题材和形式可以分为多个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楚辞、唐诗等。
每一类古诗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了解其分类有助于更好地鉴赏和理解。
二、古诗词的体裁古诗词的体裁分为诗和词两大类。
诗又可分为诗经、楚辞、汉赋、骈文等。
词可以分为宋词、元曲等。
不同体裁的古诗词在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
三、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古诗词作为文学形式,有其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
比如,古诗词注重音韵的把握和节奏的呼应,追求意境上的意蕴和形式上的美感。
同时,还常运用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四、古诗词的韵律结构古诗词的韵律结构是其独特之处。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都有其特定的韵律模式和押韵方式。
韵律结构的掌握不仅能够体现作者的才情,还能增强作品的美感和节奏感。
五、古诗词的背景与意境古诗词往往描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通过理解古诗词创作的背景,可以更好地把握其语言表达和意境。
同时,古诗词的意境也是其重要的艺术特点,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六、古诗词的名句欣赏古诗词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它们凝练而含蓄地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学习古诗词鉴赏,要重点欣赏和理解其中的名句,掌握其深层含义和表达方式。
七、古诗词与时代文化古代的诗词作品往往承载着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
学习古诗词鉴赏,需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把握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义。
八、古诗词的比兴手法比兴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将不同事物进行类比,增强表达的效果和意境。
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比兴手法,如夸张、拟人、象征等,能够更好地解读并欣赏其中所表达的意义。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知识点+答题注意+真题解析+专项练习古诗鉴赏(原卷版)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可大致归纳如下: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2)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4.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诗歌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
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寓情于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一、古诗词基本知识1. 古诗词的题材古诗词的题材非常丰富,包括山水田园、送别离别、羁旅思乡、怀古咏史、边塞征战等。
在中考中,常见的题材有山水田园、送别离别和羁旅思乡等。
2. 古诗词的意象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它是由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意交融而成的。
在中考中,常见的意象有明月、杨柳、杜鹃、酒等。
3. 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古诗词的语言风格有清新、豪放、婉约、雄浑、含蓄等。
在中考中,需要了解不同风格的特点及代表诗人。
二、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1. 古诗词鉴赏的“三要素”古诗词鉴赏的“三要素”包括:语言、意象和情感。
在中考中,常涉及到对这“三要素”的考查。
2.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等。
在中考中,常涉及到对这几种表达技巧的考查。
3. 古诗词的主题思想古诗词的主题思想包括:爱情、友情、亲情、爱国、忧民等。
在中考中,常涉及到对主题思想的考查。
三、常见鉴赏答题技巧1. 读题目在鉴赏古诗词时,首先要读题目。
题目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如题材、情感和时间等。
通过读题目,可以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背景。
2. 抓意象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因此在鉴赏时需要抓住意象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意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可以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情感和主题思想。
3. 看注释注释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和文化常识,因此在鉴赏时需要认真阅读注释。
通过看注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主题思想。
4. 析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古诗词的重要表达技巧之一,因此在鉴赏时需要认真分析表现手法。
通过分析表现手法,可以深入了解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效果。
5. 悟情感情感是古诗词的灵魂,因此在鉴赏时需要认真感悟情感。
通过感悟情感,可以深入了解古诗词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内心世界。
6. 品语言语言是古诗词的基础,因此在鉴赏时需要认真品味语言。
通过品味语言,可以深入了解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表达效果。
诗歌题材:1.山水田园诗(晋谢灵运陶渊明唐王维孟浩然)2.送别诗《送友人》3.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崔颢王之涣等)《凉州词》《逢入京使》4.羁旅诗《天净沙·秋思》5.讽喻诗《卖炭翁》《泊秦淮》6.咏物诗《草》《鹅》《竹石》7.咏史诗怀古诗(历史事件、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8.哲理诗《观书有感》9.闺怨诗体裁古体诗(唐之前)不对仗;押韵自由;四五六七言,每句字数不定。
标题加“歌、行、引、曲、吟、弄”等字。
近体诗(唐之后)绝句(4句)五绝;七绝;律诗(8句)大于8句称为长律或排律,五律;七律;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二、四、六、八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词别称:长短句;曲词;曲子词;诗余;近体乐府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以上)。
《词牌名·题目》一首词一定要有词牌名,不一定有没题目。
水龙吟(67444)、念奴娇(436)、雨霖铃(444)、踏莎行(447)、苏幕遮(3345)、声声慢(446)、水调歌头(556)、八声甘州(85544)、清平乐(457)、破阵子(667)曲分为散曲(诗歌;抒情)和杂剧(戏曲;搞笑);散曲分为小令(短小精悍)和散套(富丽雍容)别称:词余;北曲;乐府(散曲和杂剧采用“北曲”(一种腔调)为演唱形式,又称为“乐府”)【宫调名】曲牌名·题目宫调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
定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是乐律之本。
语言风格:诗歌语言风格①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②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
相关术语:明白晓畅。
③含蓄:主要指语言表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
④朴素: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相关术语:平实质朴、冲淡自然。
华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一、诗词体裁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②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七律,七绝,五律,五绝)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④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二、诗歌题材、情感分类诗歌的题材可分为:1.写景抒情: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6.羁旅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7.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8.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如《硕鼠》《伐檀》、罗隐的《蜂》。
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12.游仙诗: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慨。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一、内容综述古诗词鉴赏作为高考语文知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备受关注。
其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意境的把握以及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
通过对古代诗人词人作品的学习和分析,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主旨,更能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韵味和魅力。
我们将就古诗词鉴赏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考生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以便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主要内容包括对诗词主题的解读、艺术手法的分析、诗人的生平背景与创作背景的了解等方面。
也将涉及诗词中的意象、情感表达、语言风格等要素,这些要素的深入理解是理解诗歌内在韵味的关键。
通过这样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古诗词鉴赏的学习重点和方向。
1. 简述高考语文中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语文学科中,古诗词鉴赏不仅是考察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衡量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古诗词鉴赏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语言素材,对于写作等语文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考语文中的古诗词鉴赏不仅是一项考试要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自身语文能力的必要环节。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古诗词鉴赏的具体知识点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能力。
2. 提及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提及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在备考古诗词鉴赏时,学生们普遍面临着时间紧张、知识点繁杂、难以理解等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学生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和休息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深入学习和理解古诗词。
梳理和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明确学习重点,避免盲目学习。
注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多读多背,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考试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试内容1.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2.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在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也是人们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的重要形式。
在进行古诗词的鉴赏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优秀的作品。
一、古诗词的体裁古诗词的体裁分为诗和词两大类。
诗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诗经等;词则包括宋词、元曲、南曲等。
古代的诗歌创作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包括诗的长度、韵律、押韵等。
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体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鉴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古诗词作品。
二、古诗词的修辞手法古诗词是用文字表达音乐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对仗等。
这些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易于接受并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古诗词的意象古诗词中常常运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春天常常被用来表达生机勃勃的情感;夜晚常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了解古代意象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隐喻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古诗词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创作产物,他们的生活背景和价值观对古诗词产生了重大影响。
了解古代文化、宗教、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一些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五、古诗词的作者和流派古代的诗词作品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思想境界,了解作者和他们所属的流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作品。
比如,杜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疾苦;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表达了女性的柔情和哀思。
六、古诗词的评价标准对古诗词进行鉴赏时,我们需要一些评价标准来判断作品的价值和品质。
古代文人对于古诗词有着严格的要求,如纯正的音韵、动人的意境、生动的描写等。
通过了解评价标准,我们可以更客观地评判古诗词的好坏。
七、古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联系虽然古诗词是古代的艺术形式,但它仍然对于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点集1直接抒情(直胸)2间接抒情——借景、借物(折柳、登高、靠柱、用经)、抒情、托物、象征、衬托、衬托、压制、比照赵颖、虚实结合、互写、比拼;张先治死了。
2.描述(场景写作)方法——:比照、渲染、衬托、运动、比照、拟人、夸张、正面、真实。
(2)内容:问方向:营造什么样的艺术气氛,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画面、风景、思想感情)答复过程:描述画面(防止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征(景色、凄凉、荒凉、寂寞、充满活力等。
)——根据景物区分感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景物的一致性或相对性)(3)语言:提问内容:语言特点、语言风格、语言艺术答复方向:清新淡雅,质朴自然,明快简约,绚丽委婉含蓄,简洁凝练,沉郁失意,雄浑壮阔,口语运用次数多,懂字。
(4)综合提问:1.欣赏一个单词或句子;一个词的功能或为什么使用它;一句话有什么好;答复方向:内容——的单词或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表达的情感和说明的理由);表达效果——往往是场景描述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如果使用具体的表现技巧,比方比拟、拟人、衬托等。
你应该写出所用的方法。
也就是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扮演了什么角色。
2.诗眼(诗歌中最能表达情感意义和精神内涵的词或词);诗骨(在诗歌中起主导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首诗的内容,围绕“诗眼〞和“诗骨〞分析其如何开展。
三,各类诗歌的根本特征思念古诗词一般指思念古代人物和事迹。
关于历史和怀旧的古诗词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曲,或者表达对个人经历的感受,或者抨击社会现实。
比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觉个人遭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一事无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批判了社会现实。
也有关于历史的古诗词,只是冷静理性的思考和评价历史,或者只是客观的描述。
诗人自己的经历不在其中,诗人的情感只是画外的声音。
比方刘禹锡的《乌衣巷》,比照过去和现在,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感。
欣赏关于历史和怀旧的古诗,首先要弄清史实和典故,然后了解用意和感受,再品味技巧和手法。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古诗词鉴赏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和鉴赏,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还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本文将对三年级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知识点进行归纳,并提供一些鉴赏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一、古诗词的分类1. 根据体裁分类古诗词可以分为诗和词两种。
诗是以较为固定的格律和韵脚写作的文学形式,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分别是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词是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律和韵脚要求。
2. 根据内容分类古诗词还可以根据内容分类,包括咏物、田园、山水、抒怀、爱国等等。
每一类别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境,通过学习不同类别的古诗词,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世界。
二、古诗词的鉴赏技巧1. 理解诗意在鉴赏古诗词时,首先要理解诗句中的诗意。
古诗词往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意境,学生应通过理解每个句子的文字含义,揣摩诗人的情感表达,并加以联想、想象,进而领悟诗句背后的深意。
2. 分析韵律古诗词是有一定韵律的,尤其是五言和七言诗。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每个字的声调和押韵,来感受整首诗句的韵律之美。
并注意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它们能传递更丰富的情感与意象。
3. 品味诗意古诗词的鉴赏也需要通过品味来感受其中的美。
学生应该细细品味每个词句所传达的情感、形象和意境,感受其中的诗意和美感。
通过感知和想象,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诗句进行对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三、三年级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汇总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悯农》-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知识总结古诗词阅读以课内为主,适当拓展。
强调能阅读浅显的古诗词,重点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作者情感的理解、评价,对重点字、词的记诵、揣摩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和赏析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中古诗词鉴赏备考知识点首先,要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诗按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表达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按题材可分为写景(山水)诗、民生诗、边塞诗、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诗、咏物诗、闺怨诗等。
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其次,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有写景诗的寄情山水、民生诗的忧国忧民、边塞诗的奋勇报国、咏史诗的吊古伤今、送别情的思念劝勉、羁旅诗的绵绵乡愁、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等。
如:《春望》抒发了杜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己亥杂诗》表达了龚自珍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名家名篇的思想内容,明确诗词体现的思想感情,做到整体把握全篇。
第三,要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意象)。
鉴赏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而领悟诗歌的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交融,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味。
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寄寓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这个事物即作者在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意象。
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中的“鹤”这一形象矫健凌厉、顽强奋发、积极向上,具有象征意义,是诗人自身意志的化身。
诗人选取在万里晴空之上一鹤排云冲天这一景象,再加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一高远的情怀,使得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我们创造了一种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景象,使得诗歌的境界开阔疏朗,诗人的情感乐观昂扬,诗歌的格调清峻爽朗。
第四,要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中常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 91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一、 诗词体裁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 歌行”、 引”、 “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②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七律,七绝,五律,五绝)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可分为长调( 字以上)、 中调(59-90 字)、小令(58 字以内)。
④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二、诗歌题材、情感分类诗歌的题材可分为:1.写景抒情: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6.羁旅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7.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8.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如《硕鼠》《伐檀》、罗隐的《蜂》。
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 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12.游仙诗: 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慨。
如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四首》。
14.其他:题画诗、无题诗、悼亡诗等三、诗歌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 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 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一)、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如: 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 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 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 芝、焦仲卿的形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 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偏重抒情的诗歌)(二)、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情和景1.景色:写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来表现主观感情,这些景和物已被人 们赋予特定的含义而成为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也就是渗透诗人主观感情的形 象,即“意象”。
是山川草木等整体意象2.事物:咏物诗一般借某个具体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 这个客体合二为一。
是某个具体意象。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 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 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手法技巧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 兴”。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一)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二)表现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也有人称之为表达技巧),可以从抒情方式、修辞方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四个方面入手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事 抒怀、用典抒情 )2.修辞方法:比喻、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排比、设问、反问、顶针、互文、隐语(谐音)、双关、回环 (用上句的末尾作下句的开头,又用下句的末尾作上句的开头,这两个句子或词组,后者是前者的倒文;后一句或几句是按前一句或几句倒着念回来。
这种运用词序回环往复、表现两种事物或事理的相互关系的修辞方法,叫做回环,又叫回文)3.描写手法:烘托手法: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 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衬托:①正衬:以乐景衬乐情,以哀景衬哀情②反衬: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外一些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
常见的反衬有“以乐景写哀情”“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
白描工笔粗笔勾勒虚实结合法动静、远近、高低、上下结合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气氛渲染色彩渲染4.结构手法: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五、常见诗歌题型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 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结构 手法四大类4.答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四种模式: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五种模式:情感、主旨型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3.答题步骤:①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②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③抒发什么情感第六种模式:评价题型1.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2.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
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3.答题思路:①认真审题②深入阅读理解诗词③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4.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第七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1.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2.答题思路:①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②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