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分析图教学提纲
- 格式:ppt
- 大小:243.00 KB
- 文档页数:9
《彩狼趋势分析软件基础教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彩狼趋势分析软件基础教程
2、课程学时安排
教程主要参考资料
课程简介
彩狼趋势分析软件是一款功能比较强大的软件。
里面有很多细节,和各项指标,如:MACD 布林通道,K线你不看基础教程的话,你可能发现不了,所以我就出了教学课程,让大家从基础学起,让大家能学会运用好这款软件!
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课程,对彩狼趋势分析软件有正确的认知各项指标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本课程将讲解软件的核心思想,通过带领学生实践和掌握每一个核心技术点,使学生最终掌握如何灵活运用好彩狼趋势分析软件
各章节(知识单元)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有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 概率驱动及趋势入门
本部分,讲解软件的核心思想
第二部分: 软件的基础操作
本部分,讲解软件的基础知识与操作
第三部分: K线系统
本部分,讲解软件k线系统的各项指标操作
第四部分:遗漏系统
本部分,讲解软件遗漏系统的各项指标操作
课程实施计划。
八年级数学上册6.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6.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这一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已学的统计图知识,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掌握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之前已经学习了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他们对于如何绘制这些统计图和解读统计图的意义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3.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从统计图中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2.难点:对于复杂数据,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分析,以及如何准确地从统计图中得出数据的集中趋势。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统计图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析数据,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统计图案例,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准备PPT,展示各种统计图的案例和分析方法。
3.准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统计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各种统计图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统计图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他们对于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理解。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2. 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方法3. 利用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4. 实际问题中的统计图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方法,利用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2.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反映数据特征,以及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信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统计图的知识和技能。
2.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表格软件、统计图工具等,辅助教学。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统计图展示这些数据,引发学生对统计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讲解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方法。
3. 课堂实践:学生利用电子表格软件绘制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统计图应用,让学生体会统计图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统计图概念和绘制方法的理解。
2. 作业批改: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学习其他类型的统计图,如散点图、直方图等,扩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2. 结合概率与统计的其他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数据的分布规律。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能从统计图中获取数据,并计算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掌握通过统计图分析数据集中趋势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统计图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计算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在数据分析中尊重客观事实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从统计图中获取数据,并计算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描述数据集中趋势时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2、教学难点(1)根据不同的统计图和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2)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综合应用和灵活选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如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这些统计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如何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1)平均数①定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②计算公式:平均数=数据总和÷数据个数③举例说明如何从统计图中计算平均数,例如在条形统计图中,先读出每个数据的值,再求出总和,最后除以数据个数。
(2)中位数①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②举例说明如何从统计图中确定中位数,如在折线统计图中,先将数据排序,再根据数据个数确定中位数。
(3)众数①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第十三章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1.本章重点内容(1)企业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中各具体项目的预测方法(2)趋势分析的方法(3)财务预测的方法,尤其是销售百分比法2.本章难点内容(1)现金流量分析的各种方法(2)企业利润表、企业资产负债表和企业现金流量表进行趋势分析(3)企业利润表、企业资产负债表和企业现金流量表进行预测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明确利用报表数据进行趋势分析(2)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如何利用报表数据进行预测三、本章应讲授的内容1.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的目的阐述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的含义和作用,引出在企业利用报表数据怎么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
2.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的内容结合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以及现金流量表分别阐述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
3.趋势分析介绍趋势分析的方法以及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
4.预测分析介绍财务报表预测方法,平滑指数法、销售百分比法、线性回归法和固定比例计算法。
以及如何利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法进行预测。
四、课堂讨论1.讨论题目:(1)财务分析过程中,为什么需要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2)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的相互关系如何?2.参考答案:(1)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第一,发现企业发展的趋势及规律。
第二,为财务预警、帮助企业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提供依据。
第三,为正确财务决策的作出提供依据。
第四,为编制财务预算、进行财务控制提供资料。
第五,为评估企业价值奠定基础。
(2)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第一,趋势分析是预测分析的基础。
第二,预测分析是趋势分析的延伸。
五、案例分析房企“二高”——高库存与高资产负债率1.案例介绍据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截至2014年4月28日,具有可比数据的2315家上市公司2013年存货总额达到5.60万亿元,同比增长16.60%。
其中房地产占比超过1/3,截至2013年年底,132家房企存货总额达到1.95万亿元,较2012年的1.54万亿元增长26.,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择》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统计图的选择原则,理解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点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增强数据可视化意识。
教学内容1. 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复习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统计图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2. 统计图的特点分析:讨论各类统计图的优缺点,如条形图的直观性、折线图的连续性、饼图的占比展示等。
3. 统计图的选择原则:学习根据数据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如定量数据常用条形图和折线图,定性数据常用饼图等。
4. 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实际操作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统计图的选择原则,能够根据数据特点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 难点: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提高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统计图示例和案例分析。
- 学具:学生需准备笔记本、统计图绘制工具(如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课时内容,引入统计图选择的重要性。
2. 新授:- 讲解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分析不同统计图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 介绍统计图的选择原则。
3. 案例分析:- 展示实例数据,引导学生讨论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选择结果和理由。
4. 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给定数据,独立选择并绘制合适的统计图。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反思:- 学生展示作品,集体评价和讨论。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统计图选择的原则。
板书设计1. 《统计图的选择》2. 提纲:- 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统计图的特点分析- 统计图的选择原则- 实践案例分析3. 关键词:条形图、折线图、饼图、数据展示、选择原则作业设计1. 必做题:根据课堂所学,完成练习册上关于统计图选择的习题。
初中物理趋势分析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理解趋势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使用图表和数学方法对物理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3. 能够运用趋势分析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1. 趋势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2. 趋势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掌握图表和数学方法进行趋势分析。
2. 能够将趋势分析应用到实际物理问题中。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趋势分析的相关案例和数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趋势变化,如温度、速度等。
2. 提问:如何分析和描述这些物理现象的趋势变化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趋势分析的概念:趋势分析是对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描述的过程。
2. 讲解趋势分析的意义:趋势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变化,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决策。
三、趋势分析方法讲解(15分钟)1. 图表分析法:讲解如何使用图表来展示和分析物理数据的变化趋势。
2. 数学分析法:讲解如何使用数学方法(如线性回归、曲线拟合等)来分析物理数据的变化趋势。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给出一个物理案例,如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2. 引导学生使用图表和数学方法进行趋势分析。
3. 讨论和解释分析结果。
五、实践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选择一个实际的物理问题进行趋势分析。
2.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总结趋势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2. 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和分析能力。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趋势分析方法和技术。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趋势分析应用到其他学科和领域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趋势变化,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趋势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图表和数学方法进行趋势分析,并将趋势分析应用到实际物理问题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物理数据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提高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已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的画法,并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二、教学任务分析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实际含义;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难点: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和评判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
1.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实际含义;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 知识目标:初步经历数据的获取,并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能力目标: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相互间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获,共同发展。
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活动探究;第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内容:为了检查面包的质量是否达标,随机抽取了同种规格的面包10个,这10个面包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1)这10个面包质量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多少?(2)估计这10个面包的平均质量,再具体算一算,看看你的估计水平如何。
目的:通过学生读取随机抽取了同种规格面包的统计图的信息,复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初步体会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过程,从而引入新课。
注意事项:引例的解答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带着积极的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内容1:试一试:某次射击比赛,甲队员的成绩如下:(1)根据统计图,确定10次射击成绩的众数、中位数,说说你的做法,与同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