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及光的折射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685.0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三讲平面镜成像和光的折射一、一周知识概述1、镜面反射:平滑镜面将互相平行的入射光线都沿某一相同的方向反射出去的反射。
(反射光线之间也是平行的)2、漫反射:粗糙表面将平行的入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的反射。
3、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4、凸面镜和凹面镜:凹镜、凸镜的反射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
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会聚在一点。
凹镜应用:A、利用凹镜聚光;B、利用凹镜得到平行光。
凸镜和平面镜成像相同点:正立的虚像。
不同点:凸镜观察到的范围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大。
凸镜可以扩大视野。
5、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6、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二、重难点知识讲解1、表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2、虚像的物理意义: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
3、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平面镜应用: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人们常有以下应用:(1)用来观察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物体,如自己的笑容、姿势等;(2)用于间接观察。
用潜望镜从水下观察海面上的情况或从战壕里观察地面敌情等;(3)用来改变光路以按要求控制光线的走向。
如正交的两块平面镜对任意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均改变180°且产生侧移。
而相互平行的两块平面镜对任意入射的光线不改变其传播方向,仅产生侧向平移。
例1、一人立于镜前2m处,这个人在镜子里的像离他本人多远?如果人向镜面前进0.8m,人和像间距离又是多远?解答:根据对称特点,像与人相距4m.如果人向镜面移近0.8m,像也向镜面移近0.8m,人与像间的距离为2.4m.思维方式: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特点分析。
光的反射和折射、透镜知识点一.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的物质时,光会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从而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的现象。
(2)特点——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分类:根据反射面的情况不同,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漫反射使我们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体。
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
(4)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和物等大,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生活中的应用:一是成像,二是改变光路。
二.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特点——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人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三、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老花镜放大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镜2.焦点和焦距。
(1)主光轴: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
(2)光心:位于透镜的中心,光通过它时传播方向不变。
(3)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汇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F)。
凸透镜有2个焦点。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5)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3.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倒立或正立实像或虚象放大或缩小) 应用(P24)U>2f f<v<2f 倒立实像缩小照相机U=2f V=2f 倒立实像等大/f<u<2f v>2f 倒立实像放大幻灯机、投影机U=f 无无无无/U<f 正立虚象放大放大镜。
平面镜及光的折射知识归纳一、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二、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三、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四、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高中物理光学重点高中物理光学要点★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几何光学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主要研究光在两个均匀介质分界面处的行为规律及其应用。
从知识要点可分为四方面:一是概念;二是规律;三为光学器件及其光路控制作用和成像;四是光学仪器及应用。
(一)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2.平面镜:对光路控制作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光路图及观像视场。
(二)光的折射1.折射定律2.全反射临界角。
全反射棱镜(等腰直角棱镜)对光路控制作用。
3.色散。
棱镜及其对光的偏折作用现象及机理应用注意:1.解决平面镜成像问题时,要根据其成像的特点(物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光路图再求解。
平面镜转过α角,反射光线转过2α2.解决折射问题的关键是画好光路图,应用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求解。
3.研究像的观察范围时,要根据成像位置并应用折射或反射定律画出镜子或遮挡物边缘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来确定观察范围。
4.无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都遵循一个重要规律:即光路可逆。
(三)光导纤维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
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
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
(四)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
(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
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1)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
(2)设法将同一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必然相等)。
(五)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1.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各级彩色条纹都是红靠外,紫靠内。
平面镜光的折射1、【学习目标】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会依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会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复习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折射规律。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仔细看书复习,然后独立完成下列填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像;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物、像大小;左右;物、像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像关于平面镜•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实像和虚像的区分:实像是实际光线所成的像,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所成的像;实像一(能/不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4.平面镜的光学性质是转变光的传播路线,依据光的反射定律,已知入射光线和镜面的位置,可以确定反射光线的方向.5.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方向,可以确定镜面的位置.6.采用几何学问以及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相对镜面是对称的原理作平面镜成像图.光的折射7.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的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后光的传播速度会.8.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亮介质时,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透亮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______________ :光垂直射到界面上时,传播方向,折射角等于O9.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总是的,且折射角和入射角这两个角总是在空气中的较.二、合作沟通例1. (2022六盘水)如图5-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图5“例2∙ (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 银行的电子钟被拦住了,他向上看时,发觉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 叵豆,则实际时间是 O例3. (2022・莆田)如图5-2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 的特点”试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 同的蜡烛A 和B,将A 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
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 1. 重点: (1)平面镜成像特点。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3)光的折射概念、光的折射定律、光路的可逆性。
(4)光的折射定律可从“三线”和“二角”来突破它。
① 三线关系:“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② 两角关系: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两角相等,都等于0°。
2. 难点: (1)学生对于在实验探究中看到的“实实在在”的物体在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理解起来是很难的。
因它存在,为什么硬要说是虚的呢? (2)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从一种介质看另一介质中的物体,所看到的都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的虚像。
图1是人眼在水面上观察水下的A点将变浅。
图2是人眼在水面下观察水面上的B点将变高。
3. 突破方法: 从“虚像”定义上去理解,“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像;用实验去探究:光屏上确实不能呈现物体在镜中的像;通过画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突破。
4. 易错点: 本节的易错点是不会根据折射光路图判断两种介质,原因是没有正确把握折射规律中的“两角”的关系。
三. 知识点分析: 平面镜成像 (一)知识要点 1. 平面镜成像特点:① 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像。
② 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
③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④ 像与物的大小 。
2. 平面镜的应用 (1)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 ,起到 的作用。
如制作潜望镜;在挖井、掘山洞时,用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作业区照明;修建体育场馆和高大建筑物时,利用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室内和场地改善光照条件。
(2)利用平面镜来成像:如制作各种镜子,如梳妆镜、舞蹈室的镜子、牙医用的反光镜等,商场和家庭装修时,利用平面镜成像增强宽敞明亮的空间效果。
(3)利用平面镜反射光来使微小形变放大,以便观察。
3. 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
利用球面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叫 ,对光线有 作用,例如 。
利用球面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叫 ,对光线有 作用,例如 。
光的折射知识点一: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3、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能发生折射,同时也能发生反射。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的折射的实验结论(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 (1)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前提),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5)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分析:第(1)、(2)条与反射定律相同,也是为了大致定出折射光线的空间位置。
但需要指出的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介质交界面的同侧,而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介质交界面的异侧;反射、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而折射、入射光线在不同种介质中。
第(5)条为折射的特例,光垂直入射时, 方向不改变,此时∠r 折=∠i=0︒。
(请见图)光线垂直折射面入射时,入射、反射、折射光线 与法线“四线合一”,此时i r r ===︒反折0。
书上详细介绍了光由空气射入其他较密介质时的折射情况,实际上这也包括光由较稀疏的空气射入较稠密物质的情况。
也包括由较稠密的物质射入较稀疏空气的情况①由疏到密 ②由密到疏 ③光路可逆图6—3在实际的运用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究竟谁大,是非常容易出错的问题。
可以不去记它,而记为“疏大密小”,即指在较疏的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较大,而在较密的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较小。
5、关于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能够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就是物点的实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仅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也可以在屏幕上显映出来。
⾼中物理折射率知识点总结 ⾼中物理是整个成绩中⽐例相对⼤的⼀部分,但是有的同学常常会在考试的时候犯⼀些常见的错误。
正是因为没有整理好⾼考物理的重点知识,所以才掉以轻⼼。
那么,到底哪些内容才算得上是重要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中物理折射率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中物理折射率知识点总结(⼀)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孔成像,影的形成,⽇⾷和⽉⾷都是光直线传播的例证.(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所形成的暗区. 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发出的光.点光源只形成本影,⾮点光源⼀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本影区域的⼤⼩与光源的⾯积有关,发光⾯越⼤,本影区越⼩.(3)⽇⾷和⽉⾷: ⼈位于⽉球的本影内能看到⽇全⾷,位于⽉球的半影内能看到⽇偏⾷,位于⽉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环⾷;当⽉球全部进⼊地球的本影区域时,⼈可看到⽉全⾷.⽉球部分进⼊地球的本影区域时,看到的是⽉偏⾷. 2.光的反射现象---:光线⼊射到两种介质的界⾯上时,其中⼀部分光线在原介质中改变传播⽅向的现象. (1)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射光线和法线在同⼀平⾯内,反射光线和⼊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②反射⾓等于⼊射⾓. (2)反射定律表明,对于每⼀条⼊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平⾯镜成像 (1.)像的特点---------平⾯镜成的像是正⽴等⼤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为对称。
(2.)光路图作法-----------根据平⾯镜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光路图。
(3).充分利⽤光路可逆-------在平⾯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光路可逆。
(眼睛在某点A通过平⾯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点放⼀个点光源,该电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 4.光的折射--光由⼀种介质射⼊另⼀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上将发⽣光的传播⽅向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射光线和法线在同⼀平⾯内,折射光线和⼊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②⼊射⾓的正弦跟折射⾓的正弦成正⽐,即sini/sinr=常数.(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折射率---光从真空射⼊某种介质时,⼊射⾓的正弦与折射⾓的正弦之⽐,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折射率⽤n表⽰,即n=sini/sinr. 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即n=c/v,因c>v,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于1.两种介质相⽐较,n较⼤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n较⼩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 6.全反射和临界⾓ (1)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真空(或空⽓)时,当⼊射⾓增⼤到某⼀⾓度,使折射⾓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2)全反射的条件 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真空(或空⽓).②⼊射⾓⼤于或等于临界⾓ (3)临界⾓:折射⾓等于90°时的⼊射⾓叫临界⾓,⽤C表⽰sinC=1/n 7.光的⾊散:⽩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束变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的光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 (1)同⼀种介质对红光折射率⼩,对紫光折射率⼤. (2)在同⼀种介质中,红光的速度最⼤,紫光的速度最⼩. (3)由同⼀种介质射向空⽓时,红光发⽣全反射的临界⾓⼤,紫光发⽣全反射的临界⾓⼩. 8.全反射棱镜-------横截⾯是等腰直⾓三⾓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
第四章光现象一、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2、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典例分析在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欣赏鱼缸中的鱼B.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C.看水中月亮D.看到小孔成像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A.9:30B.2:30C.6:15D.12:15小红同学的身高是1.6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米处,她到像的距离是米,当她逐渐远离镜面时,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若将一块和平面镜大小一样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面0.5米处,如图所示,她(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二、光的折射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
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
3、折射的现象:①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
第二讲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知识要点】1.光源:2.光的传播:(1)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还能在透明物质中传播.(2)光在同一种物质里沿直线传播的.(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为每秒千米,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都比在真空中传播要.3.光线的表示方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4.光年: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千米.5.光的色散: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通过棱镜可以分解为紫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不能再分解的光叫,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6.不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同见光.7.物体的颜色:不同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情况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吸收与物体颜色不同的光;白色物体所有单色光;黑色物体所有单色光。
8.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的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从而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的现象.(2)特点——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等于.(3)分类:根据反射面的情况不同,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9.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2)平面镜成像特点:①②③④(3)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例:潜望镜.10.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即称为光的折射现象.11.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经典练习】1.有关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介质中每秒钟都传播3×108米B、光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在固体中传播最快C、光在物质中总是以直线传播的D、日食、月食的形成都可以说明光沿直线传播2.烈日下,我们可以看到大树下树影里有一块块的亮斑,这些亮斑的形状是() A、圆形B、十字形C、树叶形状D、梯形3.光在某种透明物质(不是真空)中的传播速度()A、大于3.0×108m/sB、等于3.0×108m/sC、小于3.0×108m/sD、无法判断4.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B、影的形成C、小孔成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5.射击时,人眼通过枪的准星去瞄准目标,是因为()A、通过准星看目标就可以看得更清楚B、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沿直线传播6.在100米赛跑中,甲计时员从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计时员从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他们记录的是同一位运动员的成绩,则()A、甲计时员的记录准确些B、甲、乙计时员记录的成绩相同,都准确C、乙计时员的记录准确些D、无法判断哪位计时员的记录准确7.一个人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路灯照射出的人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情况应该是()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再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8.雅典奥运会中我国射击选手杜丽获得首金,射击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原理.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10.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了七色排列的光带,这叫现象.经三棱镜不能再色散的光叫光,由两种以上单色光合成的光叫光.11.透明物体的颜色的由它决定的,无色透明体能通过,红色玻璃只能让光通过.12.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决定的.日光照射到黑色的屏幕上,屏幕是呈色的.13.一张纸在某灯光下看是呈红色的,则()A、纸一定是红色的B、纸一定是白色的C、灯泡一定是红色的D、无法判断14.戴紫色眼镜看白纸,白纸变成紫色,这是由于()A、白纸反射的光通过紫色镜片时,被镜片染上了紫色B、白纸能反射紫色的光C、通过紫色镜片看一切有颜色的物体都是紫色D、紫色镜片只透过白纸反射光中的紫光15.使各种色光都发生反射、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A、白色B、黑色C、彩色D、无色16.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17.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面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A、红、橙、黄B、黄、绿、蓝C、橙、靛、紫D、红、绿、蓝18.小丽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她发现冲洗黑色照片的暗室中,所用温度计里的测温液体是蓝色的,而不是通常的红色,她感到奇怪.你认为合理的解释是()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情况下不容易看清楚B、暗室安全灯是红灯,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蓝色特别醒目C、冲洗照片的温度控制要求高,蓝色液体的温度计测量更准确D、冲洗照片的温度控制要求高,蓝色液体的温度计变化更灵敏19.在暗室里中,①把红色玻璃纸挡在手电筒前,将光照到绿色植物上,植物将会是什么颜色?②照到黄色的橘子上,橘子将变成什么颜色?③再用绿光照射绿色植物,植物将呈什么颜色?20.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为50°,则入射光线跟反射光线的夹角为.若入射光线跟镜面垂直,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A、100°、0°B、80°、180°C、80°、0°D、100°、180°2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反射定律只在光线射向光滑的平面镜时才成立B、平面镜发生的是漫反射C、平行光线产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不平行D、光在所有的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2.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保持平面镜位置不动,如果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A、靠近法线B、远离法线C、方向不变D、无法断定23.一束光线水平射向平面镜,与镜面的夹角为30°,如果将镜面转过20°,使水平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到50°,那么这束光线的反射光线将转过()A、30°B、40°C、50°D、9024.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A、银幕上产生光的漫反射B、银幕上产生光的镜面反射25.如图所示,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50°角,若用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井底,镜面应与水平面成多大角度放置?画图说明.26.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 )A 、平面镜的大小B 、平面镜的位置C 、物体的大小 D、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27.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要在平面镜中成像,镜的大小必须跟物体的大小一样大B 、在平面镜的前方、但不在正前方的物体,在平面镜内不能成像C 、在平面镜后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D 、在平面镜的后方放一个不透明的木板,可以遮挡住平面镜内的虚像28.一个人站立于平面镜前3 米处,如果此人远离平面镜1.5米后,则人与镜中像的距离为( )A 、5米B 、4.5米C 、1.5米D 、9米29.如图所示,如何作一点光源S 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 点(画图说明,保留作图痕迹)?30.一束激光从容器底部的光源S 发出,沿直线射到墙壁上的A 点,如图所示.若向容器内缓慢地倒入水,则墙上的光斑将( )A 、仍在A 点B 、向A 点上方移动C 、向A 点下方移动D 、无法确定31.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B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C 、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D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32.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 A 、看到的鱼B 、看到的鱼的上部C 、看到的鱼的下部D 、看到的鱼的右部●S A33.一盏探照灯装在南面看台上,灯光朝北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底的中央,在将游泳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A、向南移动后静止B、向北移动后静止C、先向南移动后再向北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34.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如果改变入射角,使入射角增大,则()A、反射角增大,折射角不变B、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C、反射角不变,折射角增大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增大35.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小孔成像和立竿见影B、坐在电影院的任何一个座位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C、人看到溪水里石头的深度比实际的浅D、清澈的池塘水面上映出旁边景物的倒影36. 观察水中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
第6次:平面镜成像及光的折射 姓名:_____________一、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成轴对称)①像、物大小_____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_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作用:成像、 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____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_________;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反射光是__________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定义:用球面的________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面镜对光线起_________。
凸面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二、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______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______;⑶光从空气_____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_____法线偏折,折射角____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______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______法线偏折,折射角____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从其他透明介质垂直射出时,其传播方向_______,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_____,看到的位臵比实际位臵______。
练习测试 ( )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也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 )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镜面越大,像就越大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就越大C.物体越大,像也越大D.平面镜倾斜一些放臵,像变大( )3.医生检查病人耳道时,常使用一个凹面镜,这样可以使A.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虚像B.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实像C.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放大的实像D.较多的光线反射进去照亮耳道( )4.“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的青山在平静的水面上清晰地映出“倒影”,则“倒影”是 图2-3-1A.青山的影子B.青山的实像C.青山倒立的虚像D.青山正立的虚像( )5.池中水的深度是2 m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5 km,则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3.8×105 km+2 mB.2 mC.4 mD.3.8×105 km( )6.如图3-24,这是一个电子手表在平面镜成的像,则实际的时间是: ___________。
光的折射、全反射一、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二、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注意:指光从真空射入介质. ?1c???,折射率总大于1.即n>12.公式:n=sini/sinγ.??Cvsin0最大,从同种介质射向真空时全反λ最小,在同种介质中(除真空外)n最小,νv最大,3.各种色光性质比较:红光的。
射的临界角C最大,以相同入射角在介质间发生折射时的偏折角最小(注意区分偏折角和折射角).......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叫光疏介质.4三、全反射.全反射现象: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1.全反射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2sinC=1/n=v/c,则3.临界角公式:光线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的临界角为C四、棱镜与光的色散 1.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一般所说的棱镜都是用光密介质制作的。
入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射出方向与入射方向相比,向底边偏折。
) (若棱镜的折射率比棱镜外介质小则结论相反。
(把棱镜中的光线画成与底边平行)。
作图时尽量利用对称性(红光偏折最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带(称光谱)小,紫光偏折最大。
)在同一介质中,七色光与下面几个物理量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光学中的一个现象一串结论结论:(1)折射率、n;1 / 32.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
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oo。
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
平面镜及光的折射知识归纳一、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二、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三、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四、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五、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随堂练习:【考点归纳】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蜻蜓在平静水面上空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_______(虚/实)像.蜻蜓距水面3m,水深2m,该“倒影”距水面_______m.2.小珍站在竖立的平面镜前,看到自己灿烂的“笑脸”,小刚拿一块与平面镜一样大小的不透明的硬纸板平行放置在平面镜之后,在平面镜前刚好看不到硬纸板,现在( )A.小珍看不到自己的“笑脸”B.小珍一样看到自己灿烂的“笑脸”C.小珍看到的“笑脸”变模糊了D.小刚在硬纸板上看到了小珍的“笑脸”3.如图是一张令人惊讶的照片,茶色玻璃板后面有一支蜡烛,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烧!关于玻璃板后面的水和烛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虚像,烛焰是实物B.烛焰是虚像,水是实物C.水和烛焰都是虚像D.水和烛焰都是实物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A.2.1m B.2.5 m C.4.6 m D.5m5.小芸家在装修房子时,为了美观,在客厅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一块平面镜,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和两只相同的棋子,应选______________作为平面镜,且厚度要_______(厚/薄).小华选择两支蜡烛,小明选择两只棋子,请针对其中一位同学,说出他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2)如图,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______(A/B/C/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_______(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像.考点二光的折射7.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时,会感到水中物体的位置比实际的位置高一些,这是光的_______现象.从岸上向水中看时,能看到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_______现象.8.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一束光从水中射到水与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9.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 )10.-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到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如果入射角逐渐减小,则反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反射角不变,折射角减小B.反射角、折射角都减小C.反射角、折射角都增大D.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增大11.如图,一束光从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并从玻璃砖AC面射出,请画出光束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路.12.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和_______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___(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反馈练习】1.用透明玻璃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因为它既能透光也能_______光;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说明它是_______像;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车内物体经它所成的像偏向车子的_______(上/下)方,因而不会干扰驾驶员对前方的观察.2.如图所示,不透明的容器中有一只铁制玩具青蛙,人的眼睛在S位置时刚好看不到青蛙,这是______________的缘故;向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眼睛就能够看到青蛙了,这是_______造成的.3.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______,MM'上方是_______(空气/玻璃).4.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B.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D.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5.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实像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6.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8.图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折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BO.【参考答案】[考点演练]1.反射虚 3 2.B3.B 4.C 5.如图所示6.(1)茶色玻璃板薄选蜡烛所成的像清晰明亮(或棋子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不变)(2)B不能虚7.折射反射8.37°43°9.D 10.B 11.如图所示12.(1)①反射折射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2)是五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反馈练习]1.反射虚上2.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3.OC 30°空气4.C 5.C 6.C 7.如图所示8.如图所示平面镜光的折射1.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m,他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2.百货商店安装了许多镜子,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潜望镜应用了平面镜能_______和_______的两种作用.3.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虚/实)像.(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m.(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_______(上升/下降)了_______m.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__;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__(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6.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已知∠AOM=30°,∠BOC=90°,请计算:反射角等于_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_.7.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虚像,距离变小B.实像,距离变小C.实像,距离变大D.虚像,距离变大8.“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9.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10.能正确表示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11.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12.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 B C D1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折射形成的是()A.日食美景B.天空彩虹C.耀眼幕墙D.林间光柱14.如图所示,O'是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线段AB在该平面镜中的像.15.如图所示,试画出光通过三棱镜时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并画出相应的法线.16.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_______的位置;②如何比较_______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_______,重复实验.(3)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_______.17.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1)小组同学所用器材有激光笔、水、玻璃,为了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2)探究中小组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上面的做法是为了______________.(3)小组同学探究情况如下图:分析甲、乙两图,并回忆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你总结出的探究结论有:(写出两条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丙、丁两图,你总结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实验探究中.小组同学还有意外的发现:在水中或玻璃中看到的光线没有空气中的粗而亮,你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2 不变2.成像成像改变光的传播路线3.(1)虚(2)6 (3)下降0.5 4.AD C B 5.直线左不变 6.60°30°7.A 8.C 9.C 10.D 11.D 12.D 13.B14.如图所示15.如图所示16.(1)①像②像与物(2)棋子A的位置(3)对称17.(1)量角器(2)更好的显示光路(3)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当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垂直射人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4)光在传播过程中有能量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