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东南亚南亚知识点总结教学文稿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东亚东南亚南亚知识点总结一、位置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95°E—140°E 10°s—23°26’N),跨南北半球2、海陆位置——“十字路口”地处亚洲东南部。
位于亚洲和大洋州;新几内亚岛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二、范围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三、轮廓特征海岸线绵长而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四、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点:(1)中南半岛种类: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地势:地势北高南低分布:山河相间,南北纵列海岸线岛屿:马来群岛:地势高峻,山地多,平原少,多火山地震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成因内力:地壳强烈上升外力:河流下切(侵蚀)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对气流、降水产生的影响:西部处于迎风坡,抬升产生降水,降水多,河谷低地处于背风坡,降水少。
西部平原降水多,河谷低地,内陆平行,降水少。
西部沿海及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热带季雨林植被河谷低地与内陆平原降水少→热带草原地形对降水影响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东南亚地处于亚欧板快、印度洋板快、太平洋板快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尤其海底火山和地震是形成海啸的主要因素。
2、河流(1)中南半岛:河流流程长,国际性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大。
上游:落差大-开发水电。
下游:水流平缓-航运、灌溉。
(2)马来群岛:流程短小,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水流急。
3、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菲律宾)和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为主。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5-10月雨季,10-4月旱季(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对流雨。
东南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东南亚”。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东南亚”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中的第一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了解世界地理的重要窗口,也是后续学习其他地区和国家地理知识的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接着,教材阐述了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这些自然条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重要的交通位置。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认识地区地理特征的方法,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但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概况等相关知识,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然而,东南亚地区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他们对该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缺乏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东南亚的空间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了解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并能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知道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和矿产资源。
(4)能够举例说明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区域认知意识。
七年级下册东南亚知识点总结归纳东南亚是一个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历史悠久、文化多样的地区。
本文将总结归纳七年级下册所学的东南亚相关知识点,并结合不同学科内容进行提炼。
地理知识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北临中国,东南濒临太平洋与印度洋。
地理环境对该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河流等产生重大影响。
东南亚地区由多个国家组成,其中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
历史知识东南亚地区曾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贸易往来使该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在历史上,东南亚经历了许多王国的兴衰,如印度尼西亚的斯里维贾亚亚纳王国、柬埔寨的吴哥王朝等。
在殖民时期,东南亚经历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殖民统治。
语言知识东南亚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语言,其中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泰语等是地区内通行的主要语言。
此外,东南亚地区还包括汉语、英语等被广泛使用的外语。
文化知识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包罗万象,多元而丰富。
其中,宗教对该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宗教之一,如泰国的佛教文化与印度尼西亚的佛教文化。
同时,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达到了极大的影响力。
还有其他宗教如印度教、基督教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艺术知识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其中,传统舞蹈如印尼的巴里舞、马来西亚的迪缇雅等以其独特的舞姿和曲调而闻名。
美食也是东南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泰国的咖喱、越南的春卷等。
经济知识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农业、渔业和制造业是该地区的重要产业,如泰国的大米种植和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生产。
此外,旅游业也在该地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泰国的旅游业和印尼的巴厘岛旅游。
科技知识东南亚地区在科技领域也有不少亮点。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科技发展最为突出的国家之一,以其先进的教育和创新环境而著名。
马来西亚等国也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总结东南亚地区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地区,其地理、历史、语言、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特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知识点整理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节
东南亚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它是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和东南亚,东亚各个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填写东南亚地区图
A
(半岛)
B
(群岛)
c
大洋)
D
(大洋)
E
(海峡)
F
(岛屿)
G
(岛屿)
H(半岛)
2、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这两种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征,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水稻生长喜高温多雨,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东南亚气温高多雨,耕地较少,人口稠密,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水稻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4、中南半岛的地形: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的分布:主要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填写中南半岛的河流
A
B
c
D
E
5、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新加坡比重最大。
填写东南亚的国家和城市
国家:
a
b
c
d
e
f
g
h
i
j
k
城市:2
3
4
5。
七年级东南亚知识点总结本文旨在总结七年级地理东南亚知识点,为同学们复习提供参考。
东南亚是指东南亚半岛及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文莱等周边地区的国家和地区。
一、地理位置与区域特点东南亚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洋、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理区域之一。
其主要特点包括:1.多山岗。
东南亚地区群山环抱,崇山峻岭,气势磅礴。
2.多岛屿。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领土均包含着许多大小岛屿。
3.多河流。
湄公河、红河、澜沧江和亚洲第一大河-湄公河都流经东南亚地区。
二、东南亚国家及其特点1.菲律宾:群岛国家,由7000余个岛屿组成,其中约2000余个岛屿有居民居住,多为山岛国家,天然美景吸引着众多游客。
2.马来西亚:分为半岛马来西亚和东马来西亚两部分,富有多元文化特色,在经济上也有着广泛的发展,是东南亚新兴市场。
3.新加坡: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多元文化与独特地理位置让它成为独具特色的城市。
4.泰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佛教寺庙、古迹、热带水果、泰拳、象舍等著名景点吸引着各地游客。
5.越南:以其特有的风土人情与热情好客著名,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6.柬埔寨:以吴哥窟、金边残阳等著名景点吸引众多游客,社会文化独具特色。
7.老挝:多山岗、多河流,以佛教文化和千年古村著名,是一个神秘的东南亚国家。
三、重要城市与著名景点1.新加坡:著名景点有滨海湾金沙、圣淘沙岛、新加坡飞禽公园、夜间野生动物园等。
2.曼谷:重要景点有大皇宫、金山寺、芭提雅等。
3.胡志明市:诞生于农村的越南名城,有范西沙广场,金融中心等区域。
4.泰北清迈:以古寺、美食、夜市著名,素有“泰国镇上”的美誉。
5.柬埔寨暹粒:著名建筑吴哥窟,是一座古代高棉文化和宗教庙宇建筑群。
6.吉隆坡:马来西亚的首都,著名景点有双峰塔、独立广场等。
四、东南亚国家间的关系东南亚国家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有共同的文化传统也有历史上的矛盾和摩擦。
其中,东盟是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合作日益紧密,特别是中国不断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更是增进了东南亚国家间的联系和合作。
地理东南亚南亚西亚知识点一、东南亚:1、东南亚地区国家:东南亚有十个地区国家,分别是: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2、东南亚地理概况:东南亚地区位于东半球,拥有世界上最多热带森林,有大约10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拥有广阔的沿海地带,雨林一直延伸到四面环山,包括了多壮观的热带山景,多条河流。
3、东南亚气候特点:东南亚地区的气候温和,有许多特点特征,如气温高,多雨,无冬季,湿度大,风速较小。
二、南亚:1、南亚地区国家:南亚有八个地区国家,分别是: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阿富汗。
2、南亚地理概况:南亚位于东半球,包括印度次大陆西面的印度湾和孟加拉湾,地形主要为沿海平原,内陆地区多山地,有许多大的河流。
3、南亚气候特点:南亚的气候热带、温带,年降水量120mm以上。
夏季炎热、多雨,昼夜温差大;冬季湿冷,主要是冷雨天气,最低气温可达-2℃以下。
三、西亚:1、西亚地区国家:西亚有八个地区国家,分别是: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曼和卡塔尔。
2、西亚地理概况:西亚位于东欧、西南亚和中东三个大洲之间,是欧亚大陆的枢纽。
主要特征有:沿海地带宽阔,内陆气候温暖、多雨;沙漠地带大部分为热带沙漠,夏季气温高达50℃以上,冬季气温25℃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mm。
3、西亚气候特点:西亚的气候热带西北季风、阿拉伯沙漠热带干旱。
夏季炎热干燥,气温可达50℃以上,秋季转暖,气温稍降;冬季温暖,气温25℃以上,有少量降雨;春季气温差异较大,偏暖,多雨。
七年级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东南亚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它包括了许多国家,如印尼、泰国、越南、柬埔寨等等。
这些国家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习俗,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探索。
在学习东南亚的知识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一、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东南亚地处热带和赤道地区,整个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且经常受到季风的影响。
该地区以海岛和沿海平原为主,还有一些山脉和高原。
其中最著名的地理特征是显然沿海造陆现象。
二、东南亚的文化和宗教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许多文明在此地区相互交流和影响,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特征。
该地区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等主要宗教,这些宗教都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东南亚的历史东南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个地区曾被包括中国、印度和欧洲等在内的多个国家所征服和统治。
然而,东南亚的历史也具有自己的特征。
这个地区的历史像波浪一样起伏不定,其中最著名的历史事件包括了吕宋海战、印度尼西亚独立战争、越南战争等等。
四、东南亚的经济和发展东南亚是世界上的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增长迅速,许多国家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引擎。
该地区主要依靠出口贸易和旅游业支撑经济,其中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的契机。
五、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保护东南亚是世界上的一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该地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保护和保持东南亚的自然环境是一项重要任务,许多国家已开始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六、东南亚与中国的联系和影响中国与东南亚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二者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东周时期。
如今,中国已成为许多东南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也成为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就是关于七年级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了解和探索东南亚的不同方面,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能深入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和历史。
东南亚板书知识点总结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等国家。
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
一、地理知识东南亚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赤道以南、亚洲大陆东部和南部、太平洋西部,包括了一些岛屿和半岛。
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独特的气候、生态和自然资源。
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了高原、山地、平原和海岸地带。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湄公河、横贯越南的高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洲岛和爪哇岛等地形都是东南亚地区的特色地貌。
东南亚的气候: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主要分为季风气候和雨林气候。
这种气候特点在东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东南亚的河流和湖泊:东南亚地区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如湄公河、湄公河三角洲、湄公河上游的湄曼寮、湄音、湄公、湄方、湄地、湄亚、六湄、赛汶河、美茵河、濑苏巴(Satang)河和巴厘河等。
这些水系对东南亚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和文化传承有着深远影响。
二、历史知识东南亚的早期文明:东南亚地区曾是许多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如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雅加达文明和印度尼西亚文明。
这些文明在东南亚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瑰宝。
东南亚的殖民历史:在历史上,东南亚地区曾被欧洲列强殖民统治,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属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和西班牙东印度公司等。
这些殖民统治对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南亚的民族独立:20世纪中期,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相继获得了独立,如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这些国家的独立意味着东南亚地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逐步走向繁荣和发展。
东南亚的近代历史:1949年以来,东南亚地区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越南战争、印尼政变、泰国政变、柬埔寨内战、老挝内战和缅甸政变等。
东亚东南亚南亚知识
点总结
东亚东南亚南亚知识点总结
[考纲要求]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主要国家日本、印度考点一自然条件
1 地形
东亚:①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和山地,东部多平原和丘陵。
②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半岛,(最大的半岛是朝鲜半岛。
)
东南亚:①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布布地形格局,上游河段切割作用显著,下游河段泥沙沉积,形成平原,湄公河
平原本区最大平原
②马来群岛:山岭多,地形崎岖,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
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南亚: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注:气候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大陆伸进印度洋的部分叫印度半岛
2气候
东亚:东亚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因此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东亚季风区
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是水稻种植的优势
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常年高温,每年分旱雨两季。
南亚: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
(西
南季风容易引起水旱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
印度
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
多)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少,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
3.河流(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大)
东亚: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长江黄河
东南亚:最长的河且流经国家最多的是湄公河;湄南河、红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找出湄公河流经的国家级入海口)
南亚:印度河与恒河;印度河发源于我国西藏,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区,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形成恒河三角洲。
考点二农业
分布及优势(气候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大)
东亚西部为畜牧业东部种植水稻及小麦
南亚: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水旱灾害多发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土地肥沃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冬季气温较低,且有少量冬雨,适于小麦长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有肥沃的黑土、光照充足、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湿热气候利于黄麻生长:而充足的河水又便于浸泡麻秆;稠密的河网提供运输条件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气候湿润、排水好
东南亚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橡胶(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棕油(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椰子(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是最大的出口国)、蕉麻(菲律宾是最大的生产国)
★东南来发展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河流沿岸及下游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水源丰富、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充足的劳动力。
考点三重要国家经济发展
印度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传统工业:钢铁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发达
铁路
交通中心
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班加罗尔:高新电子科技;新兴工业区
日本
自然条件:境内多山,平原狭小,最大平原为关东平原;海岸曲折,港湾优
良,神户、横滨为著名海港;火山多发,地震频繁,(富士山为著名
的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峰);
季风气候海洋性强,冬暖夏凉,降水丰富;水、林丰富,矿产贫乏
工业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京滨、阪神、濑户内海、名古
屋、北九州是主要工业区
农业:单产高,多用小型机械。
平原地区多产稻米。
丘陵地区多栽培果树和蔬菜。
稻米自给,但蔬菜和水果仍大量进口。
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为岛国,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口,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不利条件:日本领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
考点四 地质气候灾害
★ 孟加拉国多洪涝灾害原因:①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南季风的强弱、进
退使雨季长短和雨量多少不稳定;②地势低平,河汊纵横;③背靠山地,西南季风到达,形成丰富的地形雨;④孟加拉湾呈漏斗形,便于西南风深入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热带季风气候不稳定,西南风强弱来的早晚的影响 ★环太平洋地震带: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