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事件性消息和非事件性消息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5
消息什么是消息:新鲜性、公开性、叙述性等特征。
概括说,消息的特点就是快、实、新、短。
现在的消息,一般要求以客观的形式出现,不允许记者在其中发议论或作出主观判断。
即使想通过报道事实宣传什么,也必须“用事实说话”,通过选择所报道的事实来表达倾向。
消息的分类:简讯、动态消息、人物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性消息等,最简单的分法就是二分法:即事件性消息和非事件性消息。
事件性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时间性强。
主要报道方式:简讯,动态消息。
(一事一报,三五百字,一般是当日新闻,多用动词,写出动态感,多表现,少解释。
)非事件性消息:与事件性消息相比,是指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经验式消息、综合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综合性消息: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对一定时间或一定空间内的诸多事实、情况的综合报道的一种消息类型。
述评性消息:边叙边评的一种报道,介于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报道。
(对事实的要求非常严格)对于报道事件性新闻来说,最常见的有6种结构:1、倒金字塔结构。
2、时间顺序结构。
3、对比式结构4、并列式结构5、悬念式结构。
6、散文式结构。
(当然还有因果式、螺丝式)这种结构的特征是:整条消息根据某一事实的各方面的内容,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叙述的层次和段落,将最重要或最精彩的部分置于最前面,于是就形成“头重脚轻”或“虎头蛇尾”的报道结构,如果用图形来表示,就像一座倒置的金字塔。
:如下面这条美联社的消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钻塔开始移动(1)美联社苏格兰5月5日电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钻塔,今天开始了从苏格兰西岸到尼尼安油田的430英里的第一段行程。
导语(第一自然段)。
事实中最重要或最精彩的部分,或事实的关键点,安排在导语中向读者报告。
导语中,又要把最重要、最精彩的话,作为第一句。
(2)这个价值3亿英镑(5.4亿美元)的60吨钻塔正在由8个牵引船拖到它的新址,该地在设得兰群岛西北105英里。
这一行程需用14天。
(3)随着这个钻塔的启运,英国的钻机工业发现自己再度陷于危机。
采写4一、综合消息概述1、起源:综合消息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的一种传统的消息体裁。
这类消息是由1925年6月4日创刊的《热血日报》首创的。
案例:外国军队到处横行《热血日报》上海l925年6月4日讯昨日本埠外国军队压迫示威之形势依然严重,且由大马路蔓延及于各处,警报纷纷不绝。
虹口日本人居留地一带,日本之海军陆战队列队往来,梭巡不绝。
2 、定义:综合消息:它是对同类事物或同一事件的多侧面情况进行归纳、综合的新闻报道的总称。
换句话说, 就是若干事态在一个主题思想或一个事件动态统帅下的综合报道。
3 、综合消息的特点总的特点是: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具体如下:一是事实的综合性,即由诸多事实、情况组合起来,多事一报。
有人称综合消息为“组织性新闻报道”。
( 为何?)纵向综合是指对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发展、变化的诸多新闻,按进程组织起来的综合报道,同样反映全貌,即是把发生在不同时间的同类事情组织在一条消息中。
纵横结合:即先讲总的概貌,然后从横断面分别叙述,再从纵断面分析原因。
二、综合消息的写作( 一) 纵览全局定主题( 二) 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用材料消息《中国农民的科技意识增强》,既有东北农民的具体情况和具体人的科技意识如何强的事例,又有全国的情况,两者自然结合。
其开头从具体事例写起:今年一入冬,收好粮食、放下农具的中国东北农民,纷纷到各种农技培训班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沿袭多年的“猫冬”现象不见了。
接下来又写个人的具体事例:杨景芬每年都花几百元钱订阅十几种报刊,见到介绍农民先进技术的文章就剪下来,还不断地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试用。
经过多年的积累、试验,杨景芬掌握了十几种适用于当地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及施用农药、化肥的技术。
在她的影响下,她居住的村80 户人家,家家都掌握了几门新技术。
接着,通过农业部副部长的在一次会上的介绍,很自然地交待了全国的情况:中国目前已投入应用的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农药、新肥种,90% 以上是通过农技推广部门推广到农村千家万户的。
事件性消息和⾮事件性消息的异同两者的定义:⼀、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的新闻事件为核⼼⽽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
⼆、⾮事件性消息是指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的新闻报道,即对⼀段时间或若⼲空间进⽽发⽣的情况、经验或问题等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性的。
两者的相同点:1)、两者都是针对客观世界短时间或长时间的变动来写新闻的2)、两者都可以采⽤相同的新闻写作体裁——消息3)、两者的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采⽤的⼿法相似4)、两者都注重客观性、真实性,对新闻的基本要素都有要求5)、两者都采⽤报道典型事实的⽅式报道新闻6)、两者都会注重跟进事件的发展两者两者的不同点:1)两者的时态不同。
事件性消息注重的是最新的变动,突出在“变”上,虽然⾮事件性消息也注重“变”,但是⾮事件性消息对时间的要求没有那么⾼。
事件性消息时态是突发性的,⽽⾮事件性时态是概貌性和渐进性的。
2)两者时效性注重程度不同。
事件性消息在时间上注重时效性,时间的跨度相对于⾮事件性消息来说⽐较⼩,⾮事件性消息是、在时效性上没有特别的要求。
事件性消息由于事情的突发性和跃进性特点可以在时间上抢先3)两者的囊括范围不同。
事件性新闻包括⼤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
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4)两者的报道对象时有不同。
⾮事件性消息报道是⼀事⼀报,⽽⾮事件性消息通常是跨度⽐较⼤,关联的事情在⼀起。
穿插的新闻背景较多,同时带有回答问题的性质。
5)两者的报道深度不同。
事件性消息的⼀事⼀报的模式注定了它信息量的局限性,从⽽也就限制了它的深度,⽽⾮事件性消息由于时间跨度⼤以及渐进性的特点,它的信息量⾃然⽽然就很⼤,这也就给新闻报道的深度增加了筹码。
6)两者在主动权上的把握不同。
事件性消息通常是事后报道,⼀旦事情发⽣才对其进⾏报道,记者具有被动性;⽽⾮事件性消息的采写中,记者较少有被动性,可以采取主动权进⾏事先调查采访,不⽤等待事件的召唤,主动寻找新闻,提出问题进⽽回答问题。
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知识点笔记大全(下)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的笔记,内容有点长,各位同学耐心点慢慢看。
以后有什么想看的内容,想要的资料都可以给小编留言,也可以私信小编哦。
第十三章非事件性消息第一节非事件性消息日益受到重视一、非事件性消息的特点事件性新闻关注的是事物的最新变动,是突显的“事件”;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
它们与事件不同,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和空间界限,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
二、非事件性消息的特殊价值(一)以消息体裁报道非事件性事物,可以进一步拓宽新闻的报道面;(二)非事件性消息有助于发挥媒体的“主体意识”;(三)一些非事件性新闻具有“读物”的性质,有欣赏价值和“抚慰”作用;(四)非事件性消息可以为媒体采制独家新闻创造条件。
第二节非事件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一、对比显现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要求记者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将其变化、其问题性、新闻性,明显地揭示出来,摆在读者面前。
这需要用一种方法来加以“显现”。
而显现的基本手段是对比。
二、量化集中非事件性新闻在写作上有必要将散在的事象加以概括和集中。
集中的一个有效手段是总体量化——剥去事物的个别的外壳,以抽象了的全局性的数字,反映某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总体态势。
三、以点带面点,即个别的、典型的事例,面,即全局情况。
忽视点会削弱消息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没有面,则难以反映总的态势。
四、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大多数非事件性报道,记者是为了反映某种情况或问题而行动的。
有些报道即使利用的是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资料,其调查本身——信息源一方的行动本身,也带有鲜明的“问题意识”。
第三节预测性消息一、预测性消息的基本特征报道尚未发生、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提供未来信息的消息,属预测性消息。
它所报道的事物带有不确定性。
预测性消息同预告性消息不同。
预告性消息是对必定发生的事情的报道,新闻所传达的信息是确定无疑的。
事件性消息与⾮事件性消息的⽐较1、定义事件性消息:指对新闻事件过程或⾯貌的描述性报道。
其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
⾮事件性消息:指与事件性消息相区别的新闻报道。
及对⼀段时间或若⼲空间进⽽发⽣的情况、经验或问题等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的。
2、类型事件性消息:动态消息、简讯、现场特写等。
⾮事件性消息:预测性消息、服务性消息、部分综合消息、经验消息、典型报道、深度报道、述评性消息等。
3、内容(点与⾯的区别)事件性消息:反映⼀个相对独⽴的事件,报道事件发⽣、发展过程和具体情况,是⼀个“点”的报道。
⾮事件性消息:围绕同⼀主题,综合若⼲新闻事实或现象,提⽰事物发展变化中的阶段性或概貌性倾向性内容,是⼀种关于“⾯”的报道。
4、时效事件性消息:往往是突发性的,讲究时效性。
⾮事件性消息:⼀般时间过程较长,时效要求宽松。
5、写法事件性消息:见事见⼈;⼀事⼀报;有头有尾,⽤事实说话,注重现场感和细节。
⾮事件性消息:对⽐显现;集中量化;以点带⾯;详略得当。
6、特点事件性消息:a、事件本⾝具有明显的变动特点,容易引起读者关注。
b、事件本⾝程度不同地都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具有典型⽰范、典型⽰警的作⽤。
c、凡事件,都有其原始的戏剧性,对读者都有吸引⼒。
d、消息是报道事件是⾸选体裁。
⾮事件性消息:a、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阶段性,⼀般是报道实际⼯作、⽣产、经营、科研和教学等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就、经验或存在的问题。
b、这类报道的内容不是突发性的,⼜⾮⼀朝⼀⼣形成的。
它的发⽣、发展和结局都有较长的过程和时间。
新闻写作1.写作与采访的关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是辩证的关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根底,采访决定写作。
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导是客瞧事物的反映。
采访为写作收集事实,写作是把采访来的事实加以表现,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根底,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回宿。
同时采访的质量直截了当关系到之写作的质量。
掌握了写作的规律和技巧,反过来能够指导采访活动。
2.写作的真实性原那么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瞧事物的原貌。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要紧有:(1)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正确。
①确有其事,不能无中生有②构成新闻的全然要素正确无误〔5个W加1个H〕③引用的各种资料正确无误④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及人物语言、动作真实⑤涉及人物的思想熟悉和心理或哦的那个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2)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瞧实际①现象真实与实质真实要辩证统一②微瞧真实与宏瞧真实要有机结合③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有到达现象爱那个层次的真实,有到达初级实质的真实,有到达二级实质的真实,有到达核心实质的真实,这些层次只是深浅之分,没有真假之分。
3.如何样做到真实〔1〕选择典型事实讲话(2〕再现场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的描述出来〔3〕运用背景材料〔4〕借助“直截了当引语〞讲话4.新闻写作是一种受限制的写作新闻报道作品的两个特点:〔1〕传播产品:新闻作品的功能在于传播,因此要有读者瞧念,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要适应打来那个、广泛传播信息的需要;要实现与读者的快速交流。
〔2〕组合产品,具体表现出来确实是根基“个体制造,集体完成〞和版面的组合,因此要有版面瞧念。
记者首先为版面而写作,要使新闻报道适合版面要求。
记者的工作永久要受到版面和时刻的制约。
硬新闻指的是强调时刻性和重要性的动态新闻形式,重在迅速传递消息,全然上是倒金字塔结构。
软新闻这是简明软消息和特写,注重引起读者喜好和感情照顾,强调喜好和娱乐。
5.新闻跳笔〔特别注重〕[操作,注重结合实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内容:事实与事实之间有起伏,甚至大起大落。
新闻写作教程第一章绪论⒈新闻写作:把采访中搜集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
⒊记者的5个根底,6个作风:⑴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根底、知识根底和业务根底。
⑵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政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勇于创新的作风。
第二章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⒈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应客观事实的原貌。
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
⒉真实性的要求:⑴浅层面的要求是新闻报道的客观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⑵深层面的要求是新闻报道的分析和整体概括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⒊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⑴体制性失实:由于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强烈作用而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⑵经济性失实: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强烈作用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⒌新闻写作中如何避免失实。
⑴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⑵布局谋篇时要避免片面性。
⑶在写细节时避免想当然。
⑷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⑸描写要有分寸感。
⑹要坚持稿件送审制度。
⑺注明新闻的来源。
第三章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⒈用事实说话:通过客观的叙述新闻事实和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
⒉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⑴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⑵事实胜于雄辩。
⑶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
⑷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内容是事实;最基本的素材是事实;成败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事实。
新闻写作最基本的手段是如何运用事实,一切技巧和方法都是运用事实的技巧和方法。
第四章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⒈硬新闻:指一种强调新闻的时间性和重要性的动态新闻形式,重在迅速传递信息。
⒉软新闻:指简明软消息和特写,一种注重引起读者兴趣的新闻形式,重在引起受众的情感呼应,更多的强调人类的兴趣,强调娱乐。
第五章新闻角度⒈定义: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和入手处。
最佳新闻角度:一是能新闻的个性特征;二是能体现事物的本质;三是有生动活泼的内容;四是有新颖巧妙的形式。
⒉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⑴以旧见新找角度,就是要求记者在报道老题材、老话题时,要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推陈出新。
《新闻写作教程》(人大版)一、名词解释(24分)1、真实性(p15)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是:新闻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守的原则。
2、故意失实(p25)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3、非故意失实(p25)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4、用事实说话(p32)指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或者说是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总之,是“事实”和“观点”的结合。
5、新闻的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p58)时效性——指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越短,则时效性越强。
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把新闻报道写得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的下去。
针对性——两层意思:一是指在写新闻时,你的心中要有对象感,二是要明确你为什么而写,你的报道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而发。
6、新闻角度(p92)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7、新闻跳笔(p110)新闻跳笔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写作笔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
8、“蒙太奇”结构(p120)把新闻事件的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利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再组合和连接而成写作表现方式。
9、新闻语言(p126)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文字语言叫做新闻语言。
10、新闻白描(p130)新闻白描,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11、“倒金字塔”结构(p145)消息的倒叙结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把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叙述,后发生的放在后面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