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电池全生命周期评价报告模板(LCA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927.67 KB
- 文档页数:20
基于LCA的铅酸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审核——以湖北省某铅酸蓄电池企业为例桂敏;卢春;李金轩;高林霞;李祝【摘要】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理念和方法进行铅酸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研究,对湖北某铅酸蓄电池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采用生命周期评价Gabi5软件提供的CML2001Dec07评价方法,进行清单计算与分析,得出总装化成阶段所产生的环境影响最大,由此确立该企业审核重点并制定两条清洁生产方案.【期刊名称】《湖北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4)001【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铅蓄电池;清洁生产审核;方案【作者】桂敏;卢春;李金轩;高林霞;李祝【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8近年来,我国铅蓄电池行业以年增长30%的速度在快速发展,赶超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铅蓄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
我国铅蓄电池产量大,但生产技术、能耗等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且存在行业资源短缺、能耗高、污染严重等问题[1]。
为了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填补每个企业监管漏洞,响应国家号召构建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铅蓄电池行业需要运用清洁生产技术。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对产品系统进行整个生命周期的输入输出和潜在的环境影响评价。
从物质-产品-回归物质的整体过程,通过构建模型、清单分析等计算各个生产部分对环境等的潜在影响,准确确定审核重点,发掘企业清洁生产潜力。
中国电动自行车动力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评价作者:刘巍田金平陈吕军来源:《电动自行车》 2018年第6期摘要:本研究采用了大量企业调研数据和中国本土LCA数据库,以期反映整个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链的技术工艺和环境管理水平现状。
结果表明,原材料生产和电池使用是资源(含能源)消耗的主要阶段,贡献了电池全生命周期绝大部分的环境影响。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生命周期评价;铅排放;再生铅铅酸蓄电池因经济实用和性能稳定而广泛应用于诸多行业。
近十多年来,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迅猛,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铅污染问题。
有统计表明,2004—2012年间的文献记载和媒体报道的中国群体性血铅事件达50起,呈波动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湖南、河南和浙江等省,铅冶炼、铅酸蓄电池制造及回收是最主要污染源。
一些污染调查研究也表明铅锌开采、铅冶炼和铅酸蓄电池生产对厂区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很大风险。
铅酸蓄电池消耗了中国80%的精铅,整个产业链都可能产生严重的铅污染,因此研究铅酸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至关重要。
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LCA)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或活动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用、维护和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阶段有关的环境负荷的标准化方法。
铅酸蓄电池是早期国外LCA研究的焦点,因其是早期电动汽车技术经济性较佳的电池技术。
美国加州曾一度计划发展铅酸蓄电池电动汽车,但随后的LCA研究表明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汽车的铅排放是燃油汽车(含铅汽油)的5~60倍,这也否决了铅酸蓄电池作为电动车电池的前景。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不同电池技术的LCA对比研究相继出现,涵盖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起动电池、电网调峰电池等。
此外,由于铅酸蓄电池良好的回收性,一些LCA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池回收处理过程。
本研究基于铅酸蓄电池产业链的广泛调研,建立了铅酸蓄电池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分析了原材料生产、电池生产、运输、使用和废旧铅酸蓄电池及含铅废物回收处理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的关键节点,提出改善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技术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铅酸蓄电池相关行业铅污染控制提供方法支持和科学依据。
中国电动自行车动力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评价作者:刘巍田金平陈吕军来源:《电动自行车》 2018年第6期摘要:本研究采用了大量企业调研数据和中国本土LCA数据库,以期反映整个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链的技术工艺和环境管理水平现状。
结果表明,原材料生产和电池使用是资源(含能源)消耗的主要阶段,贡献了电池全生命周期绝大部分的环境影响。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生命周期评价;铅排放;再生铅铅酸蓄电池因经济实用和性能稳定而广泛应用于诸多行业。
近十多年来,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迅猛,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铅污染问题。
有统计表明,2004—2012年间的文献记载和媒体报道的中国群体性血铅事件达50起,呈波动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湖南、河南和浙江等省,铅冶炼、铅酸蓄电池制造及回收是最主要污染源。
一些污染调查研究也表明铅锌开采、铅冶炼和铅酸蓄电池生产对厂区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很大风险。
铅酸蓄电池消耗了中国80%的精铅,整个产业链都可能产生严重的铅污染,因此研究铅酸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至关重要。
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LCA)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或活动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用、维护和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阶段有关的环境负荷的标准化方法。
铅酸蓄电池是早期国外LCA研究的焦点,因其是早期电动汽车技术经济性较佳的电池技术。
美国加州曾一度计划发展铅酸蓄电池电动汽车,但随后的LCA研究表明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汽车的铅排放是燃油汽车(含铅汽油)的5~60倍,这也否决了铅酸蓄电池作为电动车电池的前景。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不同电池技术的LCA对比研究相继出现,涵盖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起动电池、电网调峰电池等。
此外,由于铅酸蓄电池良好的回收性,一些LCA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池回收处理过程。
本研究基于铅酸蓄电池产业链的广泛调研,建立了铅酸蓄电池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分析了原材料生产、电池生产、运输、使用和废旧铅酸蓄电池及含铅废物回收处理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的关键节点,提出改善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技术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铅酸蓄电池相关行业铅污染控制提供方法支持和科学依据。
生命周期评价LCA
绿色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系统化的评估方法,用于评估物品、服务或系统的环境影响,以便支持可持续发展。
它的目的在于为决策者提供一个系统性、客观的基础,掌握一个产品、过程或服务的全过程环境影响,从而有效地分析、评估和改进该产品、过程或服务的环境效应。
绿色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从生产和使用产品的全生命期评价环境状况的方法。
它要求从以下4个角度考虑产品的环境影响:材料提供阶段(raw material acquisition),制造阶段(manufacturing),运输阶段(transport)以及使用阶段(use)。
这四个阶段包含了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也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更进一步的,绿色生命周期评价(LCA)还需要对产品的:环境影响,消耗能源量,消耗资源量,生产废物量,产品全生命期内排放有害物质,和可能发生的未来潜在环境影响等多项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点,从而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改进措施,减少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行为。
实施绿色生命周期评价(LCA)的过程主要包括:定义边界,识别准备工作,分析影响,分析报告,以及最终的结论和建议。
⽣命周期评价(LCA)⽅法概述1 ⽣命周期评价⽅法的概念和起源⽣命周期评价(LCA)是⼀种评价产品、⼯艺或活动,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产、运输、销售、使⽤、回⽤、维护和最终处置整个⽣命周期阶段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
它⾸先辨识和量化整个⽣命周期阶段中能量和物质的消耗以及环境释放,然后评价这些消耗和释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后辨识和评价减少这些影响的机会。
⽣命周期评价(LCA)最早出现于⼆⼗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被称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
作为⽣命周期评价研究开始的标志是1969年由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针对可⼝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的评价研究,该研究使可⼝可乐公司抛弃了过去长期使⽤的玻璃瓶,转⽽采⽤塑料瓶包装。
随后,美国ILLIN0IS⼤学、富兰克林研究会、斯坦福⼤学的⽣态学居研究所以及欧洲、⽇本的⼀些研究机构也相继开展了⼀系列针对其它包装品的类似研究。
这⼀时期的⼯作主要由⼯业企业发起,研究结果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持⼯具。
1990年由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 ETAC)⾸次主持召开了有关⽣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在该次会议上⾸次提出了⽣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概念。
在以后的⼏年⾥,SETAC⼜主持和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对⽣命周期评价(LCA)从理论与⽅法上进⾏了⼴泛的研究,对⽣命周期评价的⽅法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3年SETAC根据在葡萄⽛的⼀次学术会议的主要结论,出版了⼀本纲领性报告“⽣命周期评价(LCA)纲要:实⽤指南”。
该报告为LCA⽅法提供了⼀个基本技术框架,成为⽣命周期评价⽅法论研究起步的⼀个⾥程碑。
2 ⽣命周期评价⽅法的主要内容1993年SETAC在“⽣命周期评价纲要:实⽤指南”中将⽣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结构归纳为四个有机联系的部分:定义⽬标与确定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改善评价,如图1所⽰。
图1 ⽣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结构2.1 ⽬标定义和范围界定确定⽬标和范围是LCA研究的第⼀步。
铅酸蓄电池报告简介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能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汽车、UPS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等。
本报告将从铅酸蓄电池的原理、结构、性能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原理铅酸蓄电池采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
它由一正极板(铅二氧化物)、一负极板(纯铅)和一电解液(硫酸溶液)组成。
在充电过程中,电流经由外部电源,使得电解液中的硫酸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氧气,同时铅板上的铅二氧化物被还原为铅。
这样,电池的负极为铅,正极为铅二氧化物,电池处于充电状态。
放电过程中,将外部负载连接到电池上,使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此时,电解液中的硫酸会与铅二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PbSO4,并释放出电子。
最终,整个电池都被转化为硫酸铅。
结构铅酸蓄电池的结构相对简单,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正极板正极板是铅酸蓄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铅二氧化物(PbO2)制成,是电池的正极。
正极板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能够参与到电池的充放电反应中。
2. 负极板负极板是由纯铅制成,是电池的负极。
负极板表面覆盖有活性物质,可以增加电池的反应表面积,提高电池的性能。
3. 电解液电解液是铅酸蓄电池的导电介质,一般使用硫酸溶液。
电解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传导离子,促进充放电反应的进行。
4. 分隔板分隔板用于隔离正极板和负极板,防止短路。
一般采用纤维质或海绵状材料制成。
5. 外壳外壳用于保护内部组件,一般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性能铅酸蓄电池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能指标,如容量、充放电效率、自放电率和循环寿命等。
1. 容量容量是电池储存和释放电能的能力。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一般以安时(Ah)为单位,表示电池在规定条件下充满后能够放电的时间。
典型的汽车蓄电池容量在40-60Ah之间。
2. 充放电效率充放电效率是指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效率。
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较高,一般可达到80-90%。
3. 自放电率自放电率是指存放一段时间后,电池内部自然损失的电量。
检验报告首页
检验单位名称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编号)共页第页
批准:审核:主检:
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
(报告编号)共页第页
注:
1.标志项目中“含镉(无镉)标志”,提供实际情况不作判定。
2.①此项目要注明在第几次内达到技术要求,如达不到技术要求要写明3
次循环都未达到C2,2hr容量的数值取3次容量中的最大值。
3.②此项目要注明在第几次内达到技术要求,如达不到技术要求要写明3
次循环都未达到0.7C2,-15℃低温容量的数值取2次容量中的最大值。
4. ③处题写该类项目的不合格数量,若全部合格写0;④处题写该项目是
否符合要求写“合格”或“不合格”
5. ④此线表示试验项目到此结束。
6.表格中“——”表示该号样品不进行此性能测试用“——”划去,“*”
处要求填写实测数据值或判定结果。
检验样品图片页
抽检样品照片
(报告编号)共页第页
注:样品照片为所检产品的正视图。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验报告专用章”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报告专用章”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3、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地址:
监督电话(含区号):
业务电话(含区号):
传真(含区号):
邮编:
Email:。
绿色设计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报告编号:XXXXXXXX)产品名称:铅酸电池软件工具:eFootprint软件系统编制:XXX审核:XXX批准:XXXXXX有限公司XXXX年X月X日目录报告摘要表 (1)1目标与范围定义 (2)1.1目标定义 (2)1.1.1产品信息 (2)1.1.2功能单位与基准流 (2)1.1.3数据代表性 (2)1.2范围定义 (3)1.2.1系统边界 (3)1.2.2取舍原则 (3)1.2.3环境影响类型 (4)1.2.4数据质量要求 (4)1.2.5软件与数据库 (5)2数据收集 (7)2.1生产阶段数据清单 (7)2.2使用阶段数据清单 (10)2.3废弃阶段数据清单 (11)3生命周期影响分析 (12)3.1LCA结果 (12)3.2过程累积贡献分析 (13)3.3清单数据灵敏度分析 (15)4生命周期解释 (16)4.1假设与局限性说明 (16)4.2完整性说明 (17)4.3数据质量评估 (17)4.4结论与建议 (17)4.4.1结论 (17)4.4.2建议 (17)报告摘要表公司描述生产企业名称XX有限公司生产地址XXX社会信用代码XXX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产品描述产品名称铅酸电池规格型号XX标称容量XXXAh额定电压XV使用寿命XX年外形尺寸XXmm*XXmm*XXmm 净重XXkg毛重XXkg评价依据《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铅酸蓄电池》(T/CAGP0022-2017,T/CAB0022-2017)软件工具eFootprint软件系统生命周期评价功能单位1只铅酸电池系统边界从资源开采到产品废弃(从摇篮到坟墓,包括原辅材料生产、产品生产、产品报废、回收、循环利用及各环节的运输)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类别单位数值气候变化(GWP)kg CO2eq/只XX 初级能源消耗(PED)MJ/只XX 酸化效应(AP)kgSO2eq/只XX 富营养化潜指(EP)kgPO43-eq/只XX 人体健康损害(HHE)kg1,4二氯苯eq/只XX 土壤污染(SP)kg1,4二氯苯eq/只XX 淡水污染(FP)kg1,4二氯苯eq/只XX发布日期XXXX年X月X日注:eq是equivalent的缩写,意为当量。
1目标与范围定义1.1目标定义1.1.1产品信息本报告拟评价对象为铅酸电池,其具体信息见下表:表1产品基本信息一览表基本信息参数产品名称铅酸电池规格型号XX物理形态固态标称容量XXAh额定电压XV估计使用寿命XX年净重量XXkg毛重XXkg产品尺寸XXmm*XXmm*XXmm包装尺寸XXmm*XXmm*XXmm包装材质单瓦楞纸箱生产厂家XX有限公司1.1.2功能单位与基准流本报告以1只铅酸电池为功能单位。
1.1.3数据代表性报告代表企业LCA-代表此企业及供应链水平(采用实际生产数据),时间、地理、技术代表性如下:(1)时间代表性:XX(2)地理代表性:中国(3)技术代表性,包括以下方面:工艺设备:主要工艺流程包括极板制造、电池装配、加酸化成三个阶段,其中极板制造又包括板栅制造和制粉合膏两大工序;设备主要包括制粉设备、铸板设备、装配线、化成设备等。
生产规模:XX年产量XX万kVah主要原料:铅锭、合金铅、浓硫酸、包片膜、塑料壳体等主要能耗:电力、蒸汽、天然气1.2范围定义1.2.1系统边界根据《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铅酸蓄电池》(T/CAGP0022-2017,T/CAB 0022-2017),本报告界定的生命周期系统边界(见下图)包括从资源开采到产品废弃阶段(从摇篮到坟墓),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原辅材料生产(如铅、硫酸等);(2)能源生产(电力等);(3)运输(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4)铅酸电池产品的生产;(5)产品使用过程;(6)产品废弃后的回收、拆解、再生利用。
图1铅酸电池生命周期系统边界1.2.2取舍原则本报告采用的取舍规则以各项原材料投入占产品重量或过程总投入的重量比为依据。
具体规则如下:普通物料重量<1%产品重量时,以及含稀贵或高纯成分的物料重量<0.1%产品重量时,可忽略该物料的上游生产数据;总共忽略的物料重量不超过5%;低价值废物作为原料,如粉煤灰、矿渣、秸秆、生活垃圾等,可忽略其上游生产数据;大多数情况下,生产设备、厂房、生活设施等可以忽略;在选定环境影响类型范围内的已知排放数据不应忽略。
1.2.3环境影响类型根据《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铅酸蓄电池》要求,结合评价工作实际,本报告选择了7种环境影响类型指标进行了计算,分别为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GWP),初级能源消耗(Primary energy demand,PED),酸化(Acidification potential,AP),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potential,EP),人体健康损害(Human health effects,HHE),土壤污染(Soil pollution,SP),淡水污染(Freshwater pollution,FP)。
表2环境影响类型指标环境影响类型指标影响类型指标单位主要清单物质气候变化(GWP)kg CO2eq CO2,CH4,N2O…初级能源消耗(PED)MJ硬煤,褐煤,天然气...酸化(AP)kg SO2eq SO2,SO3、H2S、NO x,NH3…富营养化(EP)kg PO43-eq氨氮、总氮、总磷、磷酸根…人体健康损害(HHE)kg1,4二氯苯eq颗粒物,SO2土壤污染(SP)kg1,4二氯苯eq铅(Pb2+)淡水污染(FP)kg1,4二氯苯eq铅(Pb2+)注:eq是equivalent的缩写,意为当量。
例如气候变化指标是以CO2为基准物质,其他各种温室气体按温室效应的强弱都有各自的CO2当量因子,因此产品生命周期的各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各自乘以当量因子,累加得到气候变化指标总量(通常也称为产品碳足迹,Product Carbon Footprint,PCF),其单位为kg CO2eq.。
1.2.4数据质量要求数据质量代表LCA研究的目标代表性与数据实际代表性之间的差异,本报告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采用CLCD方法。
CLCD方法对模型中的消耗与排放清单数据,从①清单数据来源与算法、②时间代表性、③地理代表性、④技术代表性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并对关联背景数据库的消耗,评估其与上游背景过程匹配的不确定度。
完成清单不确定度评估后,采用解析公式法计算不确定度传递与累积,得到LCA结果的不确定度。
1.2.5软件与数据库本报告采用eFootprint软件系统,建立了铅酸电池生命周期模型,并计算得到LCA结果。
eFootprint软件系统是由亿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在线LCA 分析软件,支持全生命周期过程分析,并内置了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欧盟ELCD数据库和瑞士的Ecoinvent数据库。
报告过程中用到的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是由亿科开发,基于中国基础工业系统生命周期核心模型的行业平均数据库。
CLCD数据库包括国内主要能源、交通运输和基础原材料的清单数据集。
在eFootprint软件中建立的铅酸电池LCA模型,其生命周期过程使用的背景数据来源见下表:表3背景数据来源表清单名称所属过程数据库名称备注铅锭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合金铅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浓硫酸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铜芯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短纤维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包片膜铅酸电池生产ELCD3.0电池槽铅酸电池生产ELCD3.0电池盖铅酸电池生产ELCD3.0垫底泡沫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极柱、汇流排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硫酸钠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炭黑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电力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锡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产品运输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连接螺栓组件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安全阀铅酸电池生产ELCD3.0清单名称所属过程数据库名称备注用户手册铅酸电池生产Ecoinvent-Public2.2包装箱铅酸电池生产Ecoinvent-Public2.2水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蒸汽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天然气铅酸电池生产CLCD-China-ECER0.8电力红丹CLCD-China-ECER0.8铅红丹CLCD-China-ECER0.8天然气红丹CLCD-China-ECER0.8电力铅酸电池使用CLCD-China-ECER0.8柴油三氧化二锑CLCD-China-ECER0.8电力三氧化二锑CLCD-China-ECER0.8精锑三氧化二锑CLCD-China-ECER0.8水三氧化二锑CLCD-China-ECER0.8电力硫酸钡CLCD-China-ECER0.8煤硫酸钡CLCD-China-ECER0.8水硫酸钡CLCD-China-ECER0.8重晶石硫酸钡CLCD-China-ECER0.8硫酸钠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铁屑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铝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液氧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钙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电池回收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天然气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锡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还原煤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硝酸钠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塑料铅酸电池废弃ELCD3.0电力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硫酸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合金铅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氢氧化钠铅酸电池废弃ELCD3.0水铅酸电池废弃CLCD-China-ECER0.8氯化钠铅酸电池废弃ELCD3.02数据收集2.1生产阶段数据清单现场生产数据包括产品生产阶段的原辅材料消耗、能耗、污染物排放及运输等清单数据,该部分数据主要来自企业(指双登集团,下同)生产实际数据,详见表4和表5。
表4原辅材料、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数据清单类型清单名称数量单位上游数据来源产品铅酸电池生产1只--消耗铜芯kg CLCD-China-ECER0.8.1消耗木素磺酸钠kg忽略消耗短纤维kg CLCD-China-ECER0.8.1消耗三氧化二锑kg实景过程数据消耗包片膜kg ELCD3.0.0消耗包装箱kg Ecoinvent-Public2.2.0消耗合金铅kg CLCD-China-ECER0.8.1消耗水kg CLCD-China-ECER0.8.1消耗电池槽kg ELCD3.0.0消耗电池盖kg ELCD3.0.0消耗垫底泡沫kg CLCD-China-ECER0.8.1消耗极柱、汇流排kg CLCD-China-ECER0.8.1消耗硫酸钡kg实景过程数据消耗蒸汽kg CLCD-China-ECER0.8.1消耗天然气m3CLCD-China-ECER0.8.1消耗锡kg CLCD-China-ECER0.8.1消耗产品运输t*km CLCD-China-ECER0.8.1消耗硫酸钠kg CLCD-China-ECER0.8.1消耗炭黑kg CLCD-China-ECER0.8.1消耗浓硫酸kg CLCD-China-ECER0.8.1消耗极柱胶kg忽略消耗泡沫垫kg CLCD-China-ECER0.8.1消耗电力kWh CLCD-China-ECER0.8.1消耗铅锭kg CLCD-China-ECER0.8.1类型清单名称数量单位上游数据来源消耗碳材料kg忽略消耗连接螺栓组件kg CLCD-China-ECER0.8.1消耗安全阀kg ELCD3.0.0消耗用户手册kg Ecoinvent-Public2.2.0消耗红丹kg实景过程数据排放废水[排放到水体(未指定类型)]kg--排放铅[排放到水体(未指定类型)]g--排放废气[非城区或非地面的大气排放]m3--排放硫酸[非城区或非地面的大气排放]g--排放铅[非城区或非地面的大气排放]g--排放总磷[排放到水体(未指定类型)]g--排放化学需氧量[排放到水体(未指定类型)]g--排放氨氮[排放到水体(未指定类型)]g--表5原辅材料运输信息表物料名称起点终点运输距离运输类型铜芯货车运输(8t)-柴油木素磺酸钠货车运输(2t)-柴油短纤维货车运输(2t)-柴油三氧化二锑货车运输(2t)-柴油包片膜货车运输(8t)-柴油包装箱货车运输(2t)-柴油合金铅货车运输(46t)-柴油电池槽货车运输(8t)-柴油电池盖货车运输(8t)-柴油垫底泡沫货车运输(2t)-柴油极柱、汇流排货车运输(2t)-柴油物料名称起点终点运输距离运输类型硫酸钡货车运输(2t)-柴油锡货车运输(2t)-柴油硫酸钠货车运输(2t)-柴油炭黑货车运输(2t)-柴油浓硫酸货车运输(46t)-柴油极柱胶货车运输(2t)-柴油泡沫垫货车运输(2t)-柴油铅锭货车运输(46t)-柴油碳材料货车运输(2t)-柴油连接螺栓组件货车运输(2t)-柴油安全阀货车运输(8t)-柴油用户手册货车运输(2t)-柴油红丹货车运输(18t)-柴油注:运输数据上游数据来源均来自CLCD数据库对于原辅料的上游生产数据,由于供应商无法提供生产数据,且软件内无背景数据库支撑,企业通过调研上游原料同类生产企业生产情况,查阅相关可研、环评、能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等公开披露资料,对红丹、三氧化二锑、硫酸钡等原辅材料上游生产过程进行了数据收集,详见表6—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