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的取向
- 格式:docx
- 大小:12.92 KB
- 文档页数:2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1. 定量研究定义:定量研究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统计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量化的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便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特点:- 数据量化:定量研究依赖数字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等方式收集。
- 可操作性:定量研究通常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标准化流程进行重复。
- 统计分析:定量研究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普遍性结论。
分类:- 描述性统计: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展示,如频数分布、平均数、中位数等。
- 推断性统计: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2. 定性研究定义:定性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它通过非数字化的手段来理解社会现象的深层含义和背景。
特点:- 数据非量化:定性研究侧重于文字、图像、声音等非数字数据。
- 灵活性:定性研究方法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研究进展进行调整。
- 深入理解:定性研究旨在深入理解个体的经验、观点和行为的背景。
分类:- 田野调查: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记录。
- 访谈法: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对话,收集他们的看法和经验。
- 内容分析:对文本、图像、视频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以揭示其中的主题和模式。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1. 研究方法论研究方法论是对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哲学思考,它包括:- 研究范式:指导研究的基本信念和假设,如实证主义、建构主义等。
- 研究逻辑:研究推理的逻辑结构,如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 研究伦理: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如知情同意、隐私保护等。
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实现研究目的的具体手段,包括:- 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等。
- 数据处理方法:如数据编码、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
- 数据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主题分析、案例研究等。
3. 研究技术研究技术是指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技巧,例如:- 问卷设计技巧:如何设计有效、可靠的问题。
社会学方法论定性与定量研究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社会学研究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论。
两者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对象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本文将就社会学方法论中的定性与定量研究进行探讨。
定性研究是指通过深度访谈、文本分析、观察等手段来获取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经验和态度,从而解释现象背后的意义和关系。
定性研究强调对于个体的理解和解释,其研究结果偏重于质性描述和分析。
定性研究常用于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入探讨和理解,能够揭示个体的心理、情感、信念等方面,对于把握社会变迁和变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比之下,定量研究则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来揭示社会现象间的定量关系。
定量研究的优势在于数据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能够提供更为精确和全面的结论。
定量研究常用于大样本的研究中,能够帮助研究者检验假设、验证理论。
定性与定量研究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两种方法在实际研究中常常结合使用,以达到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成果。
通过定性研究的深度理解,再通过定量研究的数据支持,可以使研究结论更加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因此,在社会学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总的来说,社会学方法论中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各有其适用的领域和方式。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应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取得更为准确和深入的研究成果。
定性研究注重深度理解和主观感受,而定量研究则更着重于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能够使社会学研究更为完善和全面,为社会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支持。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问题一、本文概述社会科学研究作为探索人类社会现象的重要领域,涉及众多复杂而多元的研究方法。
其中,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两大支柱。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科学研究中定性与定量问题的核心要点,分析两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同时探讨如何将两者结合以提高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深入剖析,本文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和方法,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将对定性与定量方法进行概念界定,明确两者的定义和特征。
接着,我们将分别阐述定性与定量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场景和具体实践,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如何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以弥补各自的不足,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我们将总结定性与定量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创新。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问题,掌握两种方法的精髓,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我们也希望本文能够引发更多学者对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共同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二、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依赖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理解,而非仅仅通过数量化的数据来揭示现象的本质。
定性研究的核心在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揭示其内在的逻辑、意义和关系。
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常常采用访谈、观察、案例研究等方法来收集数据。
访谈是一种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直接交流来获取深入信息的方法,研究者可以通过与被访者的对话,了解他们的观点、感受和经验。
观察法则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的观察,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对观察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来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
案例研究则是对特定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以揭示其特点和规律。
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是两种常用的研究方式。
定量研究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数值数据来描述和解释现象,而定性研究则是通过收集和分析非数值数据来理解现象。
本文将就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方法时能够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做出合适的选择。
首先,定量研究方法适用于对大规模样本进行研究的情况。
通过定量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量化和比较。
这样可以得出客观、可靠的结论,从而支持研究假设的验证。
定量研究方法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进行数据收集,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和推断。
与定量研究方法不同,定性研究方法更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和描述。
定性研究方法通常采用访谈、观察、案例分析等手段进行数据收集,然后通过对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对现象的深刻理解和解释。
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对个案、个体或特定情境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能够揭示出研究对象的内在动态和复杂关系。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
如果研究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且研究对象较为复杂,那么定性研究方法可能更为适合;而如果研究目的是对现象进行量化和比较,且研究对象较为广泛,那么定量研究方法可能更为合适。
此外,也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总之,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实际研究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希望本文对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方法时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第1 页================社会研究方法导论第一讲================ 第2 页================主要教材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劳伦斯·纽曼著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01月================ 第3 页================英文版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6th Edition) by W.Lawrence Neuman================ 第4 页================引进版社会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第6版,英文版)(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用书)/product.aspx?product_id=20776333&ref=search-0-A================ 第5 页================参考教材《社会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by Earl BabbieThe 10th Edition华夏出版社2005年6月The 10th Edition2009年2月================ 第6 页================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巴比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第7 页================参考教材《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王汉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第8 页================为什么学习方法?社会学家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注重以专业学科的方式来了解社会,而这种专业学科本质上是科学的,这意味着对于自己研究的社会现象,社会学家的发现和论述都是在一个严格的参考框架内的。
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它们分别通过数据量化和描述性分析,帮助研究者理解现象和问题。
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侧重于量化和统计分析数据,以验证假设和推断之间的关系。
而定性研究方法则更注重于描述和理解现象的本质,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深层次含义。
本文将从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定量研究方法是一种用数字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收集大量数据, 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模型, 建立实证性、量化的关系, 以验证假设和推断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中,可以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来量化学生的成绩、考试频率等数据,以探讨学业成绩与学生背景、学习方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对而言,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侧重于面对与人的交互、解释、感知、决策等主观特征的研究方法。
它强调通过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手段,来理解现象的本质。
例如,在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使用定性研究方法来了解人们的态度、价值取向以及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除了上述定义外,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之间还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首先,定量研究方法侧重于量化和数值分析,可以提供客观的、可重复的结果,从而支持建立理论模型。
其次,定量研究方法的结果往往可以帮助研究者进行预测和统计推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推广性。
最后,定量研究方法还可以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揭示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然而,定性研究方法也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对于定量研究方法强调量化数据分析,定性研究方法更注重揭示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和现象的本质。
此外,定性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根据研究者的观察和解释进行深入的讨论。
最后,定性研究方法也更适合研究主观性较强的现象,例如人的行为、态度等。
虽然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各有其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定量研究方法在分析深层次的现象和过程时常常忽略了情境和语境的重要性,以及现象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社会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比较在社会研究领域,研究者们常常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来获取和分析数据。
定性研究主要关注非数值性的数据,例如人们的观点、态度、行为等,而定量研究则重点采集和分析数值性的数据,例如调查结果、统计数据等。
本文将比较和探讨社会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方法,详细分析它们的优劣以及适用场景。
一、定性方法在社会研究中,定性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这种方法注重获取深入的主观信息,揭示研究对象的观点、经验和意义。
在定性方法中,研究者更注重探索性的研究,追求对研究对象的全面了解。
优势:1. 深入理解:定性方法能够深入揭示被研究对象的观点和认知,提供对研究问题的全面理解。
2. 丰富细节:通过访谈或观察,定性方法能够捕捉到被研究对象的表情、语气、行为等细节,有助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更具体、详细的描述。
3. 灵活性:定性方法在研究设计和实施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研究计划,有助于答案的发现。
缺点:1. 主观性: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和背景可能会对数据分析产生影响,可能导致研究结论受到个人偏见的影响。
2. 代表性:定性方法通常仅研究有限的样本,因此很难将研究结果推广到整个目标群体。
3. 数据处理复杂:由于定性数据通常是非结构化的,其处理和分析可能比较复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反,定量方法更注重通过数值和统计分析来描绘和解释现象。
定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统计数据等方式收集数据,并使用数学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
优势:1. 客观性:定量方法通过统计学和数学方法来进行数据分析,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可以减少人为偏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2. 可重复性:定量方法使用统一的研究工具和数据收集方式,使得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3. 统计推断:定量方法可以通过大样本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和概括。
缺点:1. 缺乏深度:定量方法注重数值和统计数据,对于研究对象的深层次理解相对较少,可能无法揭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社会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的取向
第一部分基础
第1章科学与研究
一、导言
二、社会研究之外的选择
(一)权威
(二)传统
(三)常识
(四)媒体的神话
(五)个人经验
三、科学是怎样运作的
(一)科学
(二)伪科学和垃圾科学
(三)科学共同体
(四)科学共同体的规范
(五)科学方法和态度
(六)科学中的期刊论文
(七)作为转化过程的科学
四、研究过程的步骤
五、定性与定量的社会研究
六、为什么要进行社会研究?
七、结论
第2章研究的维度
一、导言
二、研究的维度
(一)研究的应用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的时间维度
三、资料搜集的技术
(一)定量资料
(二)定性资料
四、结论
第3章理论与研究
一、导言
二、什么是理论?
三、社会理论与意识形态
四、理论的构成
(一)概念
(二)范围
(三)关系
五、理论的各个方面
(一)理论化的方向
(二)理论的层次
(三)理论的焦点
(四)解释的形式
(五)理论框架
(六)面向现实的取向
六、动态的搭档
七、结论
第4章方法论的意义
第5章文献回顾与伦理关系
第二部分计划和准备
第6章定性与定量研究设计
第7章定性与定量测量
第8章定性与定量抽样
第三部分定量资料的搜集和分析
第9章实验研究
第10章调查研究
第11章非反应研究与二次分析
第12章定量资料分析
第四部分定性资料的搜集和分析
第13章实地研究
第14章历史比较研究
第15章定性资料的分析
第五部分与其他人交流
第16章撰写研究报告和社会研究中的政治附录
术语汇编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