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锅规》解析(一)
- 格式:doc
- 大小:255.00 KB
- 文档页数:13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说明:本卷共七大题,25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第I卷(共39分)一、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中“________”一句传神地写出孔子含蓄委婉的表态,既以微笑表示了对子路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他“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诗人的鲜明个性,不管官场冷暖,纵情泛舟洞庭。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情,追怀往事,抒写对前人怀古的不满之情。
(5)“雨”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汤显祖《游园》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以细雨与游船等关好事物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期许。
二、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戎马(róng)冠者(guàn)挹取(yì)前合后偃(yǎn)B. 迢远(tiáo)窥伺(sì)帷幕(wéi)落木箫箫(xiāo)C. 嫁奁(lián)寒砧(zhān)疏朗(shú)不落言筌(quán)D. 额枋(fáng)杯杓(sháo)盗跖(zhí)翘首以盼(qiáo)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①摄乎大国之间(夹处)②则牛羊何择焉(选择)B. ①彼节者有间(空隙)②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抑或)C. ①道芷阳间行(秘密地)②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道歉)D. ①刑人如恐不胜(承受)②失其所与,不知(结交)4.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因:①因其固然②因之以饥馑B. 而:①夜缒而出②拔剑切而啖之C. 之: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D. 以: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王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5. 下列选项中各句的句式不相同一项是()A.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②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B. ①夫晋,何厌之有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C. ①异乎三子者之撰②吾何快于是D. ①百姓之不见保②怵然为戒6. 下列选项中各句的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可使有勇,且知方也B. ①范增数目项王②于是项伯复夜去C. ①素善留侯张良②拔剑撞而破之D. ①欲辟土地,朝秦楚②越国以鄙远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会同是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职业资格考试专业知识(上)真题2006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下列哪一项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对管材的技术要求是错误的?(分数:1.00)A.埋设在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B.埋地热水塑料加热管材应按使用条件为4级选择C.塑料加热管的厚度不得小于1.8mm √D.铜管的下游管段不宜使用钢管解析:[解析] A选项:根据《辐射冷暖规》(JGJ 142—2012)第5.4.5条;B选项:根据第4.4.1条,加热供冷管的使用条件应满足GB/T18991中的4级;C选项:根据附录C.1.3;D选项:作为2006年试题需根据《地暖规》(JGJ 142—2004)第B.3.3条,但新的辐射规范已取消该条规定。
2.构成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的参数中,不包括以下哪个参数?(分数:1.00)A.λ—导热系数B.δ—围护结构厚度C.S—材料蓄热系数D.α—内外表面换热系数√解析:[解析] 据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1993)附录二公式(附2.5),D=RS,可知R为围护结构的热阻,S为蓄热系数,与内外表面换热系数无关。
3.暂缺(分数:1.00)解析:4.下列哪一项采暖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方法是错误的?(分数:1.00)A.风力附加只对不避风的垂直外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上做附加,但对其斜屋面则也应在垂直投影面的基本耗热量上做附加B.工业建筑渗透冷空气耗热量附加率是指占全部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C.多层建筑的渗透冷空气耗热量,当无相关数据时,可按规定的换气次数计算D.外门附加率只适用于短时间开启的、无热风幕的外门解析:[解析] A选项:根据《教材(第三版)》P17;B选项:根据P20表1.2-7,渗透耗热量附加率是指占总耗热量的百分率;C选项:根据P20公式(1.2-8);D选项:根据P17第(3)条注1。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G0001-2010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Boiler Safety Technical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报批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10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材料 (3)第三章设计 (8)第四章制造 (13)第一节一般要求 (13)第二节胀接 (14)第三节焊接 (15)第四节热处理 (18)第五节焊接检验 (19)第六节无损检测 (20)第七节力学性能试验和金相检验 (22)第八节水压试验 (23)第九节出厂资料和金属铭牌 (24)第五章安装、调试、修理、改造 (26)第六章安全附件和仪表 (28)第一节安全阀、安全泄放阀 (28)第二节压力测量装置 (33)第三节水位测量装置 (35)第四节温度测量装置 (36)第五节排污和放水装置 (37)第六节保护装置 (37)第七章辅助设备及系统 (39)第八章使用管理 (41)第一节一般规定 (41)第二节电站锅炉特别规定 (44)第九章检验 (46)第一节一般要求 (46)第二节制造监督检验 (46)第三节安装监督检验 (47)第四节定期检验 (47)第十章热水锅炉及系统 (50)第十一章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 (51)第一节有机热载体 (51)第二节锅炉 (52)第三节安全附件和仪表 (52)第四节辅助设备及系统 (54)第五节使用管理 (56)第十二章铸铁锅炉 (57)第十三章D级锅炉 (59)第十四章附则 (60)版次介绍:我国的规程第一次是由劳动部1965年1月12日发布实施,随后经历了六次换版。
200年前,蒸汽锅炉开始在航海上应用以来,出现了多起惨重的伤亡是故。
据记载世界上最为惨重的伤亡事故发生在1865年4月美国密西西比河上一艘载有2000名士兵的轮船上锅炉爆炸,爆炸加火灾造成1000多人遇难。
1955年发生在我国天津第一棉纺厂的锅炉爆炸事故等。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职业资格考试专业案例(下)真题2011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案例题(总题数:25,分数:100.00)1.某严寒地区A区拟建10层办公建筑(正南、北朝向、平屋顶),矩形平面,其外轮廓平面尺寸为40000mm×14400mm。
一层和顶层层高均为5.4m,中间层层高均为3.0m。
顶层为多功能厅,多功能厅屋面开设一天窗,尺寸为12000mm×6000mm。
该建筑的屋面及天窗的传热系数[W/(m 2·K)]应是下列哪一项? (分数:4.00)A.K天窗≤2.6,K屋面≤0.45B.K天窗≤2.5,K屋面≤0.35√C.K天窗≤2.5,K屋面≤0.30D.应当进行权衡判断确定解析:[解析]建筑表面积:S=40×14.4+(14.4+40)×2×(5.4×2+3×8)=4362.24(m 2 )建筑体积:V=14.4×40×(5.4×2+3×8)=20044.8(m 3 )体型系数:N=S/V=0.218<0.4天窗占屋面百分比:M=(12×6)/(40×14.4)=12.5%<20%根据《公建节能》第4.1.2及4.2.6条,不需要进行权衡判断确定。
查表4.2.2—1,得K 天窗≤2.5,K 屋面≤0.352.某办公楼的办公室t n=18℃,计算采暖热负荷为850W,选用铸铁四柱640散热器,散热器罩内暗装,上部和下部开口高度均为150mm,采暖系统热媒为80~60℃热水,双管上供下回,散热器为异侧上进下出。
问该办公室计算选用散热器片数应是下列哪一项?(已知:铸铁四柱640型散热器单片散热面积f=0.205m 2;10片的散热器传热系数计算公式K=2.442Δt 0.321 )(分数:4.00)A.8片B.9片C.10片√D.11片解析:[解析]根据《教材(第三版)》P86公式(1.8-1)(2011年试题,暂不考虑第三版教材新增的流量修正系数B 4 ) 根据表1.8-3和1.8-4得β2 =1.0,β3 =1.04查表1.8-2,得9~10片时β1 =1.0,因此:n=9.55×1.0=9.55≈10(片)3.某热水集中采暖系统的设计参数:采暖热负荷为750kW,供回水温度为95℃/70℃。
《电规》与《锅规》在锅炉制造上的主要差异目前,公司所签锅炉销售合同技术协议中,经常有用户要求必须同时满足《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的要求。
但是上述两规程所涉及到的标准各有不同的要求。
使得锅炉制造行业无所适从。
下面笔者仅对两规程的适用范围及制造要求做比较,希望对技术协议的签订和执行有所帮助。
一.法律地位和管辖范围不同《锅规》是国家规程,其管辖锅炉的范围大;《电规》是电力行业标准,其管辖锅炉的范围仅是《锅规》管辖锅炉的范围的一部分。
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锅规》)与《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以下简称《电规》)都是强制性的规程。
内容都是有关锅炉从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验、修理和改造等方面的要求,目的是为了保证锅炉及其系统的安全运行。
《锅规》(96版)是由原劳动部颁布,其适用于承压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及锅炉范围内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
《锅规》第一章总则第4条指出“本规程的规定是锅炉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
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如果与本规程的规定不符时,应以本规程为准。
”可见《锅规》作为锅炉法规的权威性和地位。
2.《电规》(96版)是由电力部发布的。
规程适用于额定蒸汽压力等于或大于3.8MPa供火力发电用的蒸汽锅炉、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压力容器及主要汽水管道。
额定蒸汽压力小于3.8MPa 的发电锅炉可参照执行。
《电规》在前言中指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应遵照国务院《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满足劳动部《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基本要求。
本规程是在此前提下结合电力工业的特点和实际,按照设备全过程管理,实行全过程监察的原则,对火力发电锅炉、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的压力容器和主要汽水管道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工作提出的原则要求,是指导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电力工业锅全工作的综合性管理规程,是强制性行业标准。
【编者按】《礼记》明言,饮食是古代文化的本原。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饮食文化亦是国人引以为豪的,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近代中国“唯饮食之一道,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中国人历来讲“民以食为天”,然而这一“天大的问题”至今无缘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饮食文化在西来的学科体系中毫无地位。
学理需靠华人论证,而学科体系又难以由华人突破。
本刊认为,为解决这一学术困境,值得开展多学科学者广泛参与的大讨论。
高成鸢先生多年来致力于该问题的研究,1994年即在《中国烹饪研究》杂志上发表了《论饮食文化在世界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的学术论文。
本期所刊登的高先生如下文章,则更为详尽地论证了中华独特饮食的源起和发展。
华人独特饮食的由来及对文化的影响□高成鸢(天津市图书馆,天津 300074)【内容摘要】著者在研究中华“尙齿”课题时突然对华人古怪的饮食经历发生兴趣,开始追寻中餐形成之若隐若现的轨迹,发现千回万转的演进、光怪陆离的现象都能归结为因果关系链条的环环相扣。
汤因比曾断言,生存逆境能激发民族的创造力。
不同于欧洲密林群兽的顺境,古华人遭遇干旱的黄土地带,粟食的致熟,逼出鬲甑等陶器及水火交攻原理的发明,导致中餐饭菜分野及华人“味”的启蒙,走出一条饮食“歧路”。
吃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吃的殊途难免导致文化的异型。
日常饮食最易造成“习焉不察”。
《易·系辞》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后贤常用之于水火。
“水火相灭相济”的中华哲理,历来没饮过开水的洋人是相当陌生的,遑论“‘道可道’,是‘味道’”的奥妙。
比较饮食史研究需要熟悉甲骨文、饱览人类学原著,资质很差的笔者之所以要犯难涉嫌,不过因为机缘所赐,偶逢中餐暗堡隐蔽的入口,惊喜中不禁“嘤其鸣矣”,以期“求其友声”。
【关键词】饮食史;饥饿;味道;比较文化;人类学。
【作者简介】高成鸢,天津市图书馆研究馆员,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史研究。
王蒙先生说中华文化最突出的特色是汉字、中餐。
2013年注册考试暖通专业真题解析-精校版作者:zhangjianfeng25更新日期:2013.10.12说明:1.为方便网友估出最准确的成绩,特对本次考试做出试题解析,以供参考。
2.以下分析不代表标准答案。
除去有争议的题目(红色标注部分),正确率应在90%以上;3.因个人知识架构和能力有限,难免有错误,敬请各位朋友见谅并指正。
第一天专业知识上午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一个符合题意)1.位于严寒地区的某四层办公建筑,设计热水供暖系统,当可提供系统所要错误的?求的热水供回水温度时,下列哪一个选项是错误错误(A)办公区风机盘管供暖,内走廊、卫生间采用铸铁散热器供暖(B)供暖场所均采用风机盘管供暖(C)办公区采用地面辐射供暖,内走廊、卫生间采用铸铁散热器供暖(D)办公区采用地面辐射供暖,两道外门之间的门斗内、卫生间采用铸铁散热器供暖参考答案: D依据《暖规》2012,5.3.7条,两道外门之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
2.关于城市热力网系统的参数监测与控制的说法,正确的应是下列何项?(A)用于供热企业与热源企业进行贸易结算的流量仪表的系统精度,热水流量仪表和蒸汽流量仪表要求相同,即不应低于1%(B)热源的调速循环水泵采用的控制信号应为循环水泵进出口的压差(C)热源的调速循环水泵采用的控制信号宜为热网的最不利资用压头数值(D)循环水泵仅在入口设置超压保护装置参考答案: C依据《城镇热网设计规范》13.2.4条,热水流量仪表精度为1%,蒸汽流量仪表不应低于2%。
A错误;根据13.2.5条C为正确。
3.严寒地区某六层住宅,主立管设计为双管下供下回异程式,户内设分户热计量,采用水平跨越式散热器采暖系统。
每组散热器进出支管设置手动调节阀,设计热媒供回水温度为80℃/55℃。
系统按设计进行初调节时,各楼层室温均能够满足设计工况。
当小区热水供水温度为65℃时,且总干管下部的供回水压差与设计工况相同,各楼层室温工况应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个(调节阀未进行变动)?(A)各楼层室温均能满足设计工况(B)各楼层室温相对设计工况的变化呈同一比例(C)六层的室温比一层的室温高(D)六层的室温比一层的室温低参考答案 D管网初调节,水力与热力都平衡。
新锅规已经颁发,2013年6月1日起实施新锅规已经颁发,2013年6月1日起实施TSG G 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下简称“新锅规”)已经于2012年10月23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于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新锅规的报批稿由国家质检总局向WTO/TBT进行了通报。
新锅规施行后,原劳动人事部1996年8月19日颁布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1年5月20日颁布的《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1997年2月14日发布的“关于印发《修订后的<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关章节》的通知、1993年11月28日颁布的《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同时作废。
新锅规的修订是将原劳动人事部颁布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6版)、《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1版,l997年修订)、《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3版),以及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颁布的《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等进行了整合;充分体现法规是安全基本要求的思想,在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检验等方面提出基本安全要求,基本保留原来行之有效的主体内容,使之成为我国锅炉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基础和出发点;从锅炉发展现有情况和安全监察分类、分级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了锅炉设备分级;结合当前节能减排降耗的基本国策,吸纳成熟的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成果,提出有关的基本要求;适应当前锅炉技术发展的需要,充分吸纳我国电力、机械、钢铁系统的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重点增加大型发电锅炉的有关内容,同时着力调整小型锅炉的安全技术要求;借鉴国外经验,与国际惯例接轨,形成一套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一致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锅炉安全监察工作的基本制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减少行政审批和简化审批程序,促进经济发展;为持续推进技术进步,与时俱进,实时吸收先进科技成果,给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及特殊问题留有出路和渠道。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G0001-2010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Boiler Safety Technical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报批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10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材料 (3)第三章设计 (8)第四章制造 (13)第一节一般要求 (13)第二节胀接 (14)第三节焊接 (15)第四节热处理 (18)第五节焊接检验 (19)第六节无损检测 (20)第七节力学性能试验和金相检验 (22)第八节水压试验 (23)第九节出厂资料和金属铭牌 (24)第五章安装、调试、修理、改造 (26)第六章安全附件和仪表 (28)第一节安全阀、安全泄放阀 (28)第二节压力测量装置 (33)第三节水位测量装置 (35)第四节温度测量装置 (36)第五节排污和放水装置 (37)第六节保护装置 (37)第七章辅助设备及系统 (39)第八章使用管理 (41)第一节一般规定 (41)第二节电站锅炉特别规定 (44)第九章检验 (46)第一节一般要求 (46)第二节制造监督检验 (46)第三节安装监督检验 (47)第四节定期检验 (47)第十章热水锅炉及系统 (50)第十一章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 (51)第一节有机热载体 (51)第二节锅炉 (52)第三节安全附件和仪表 (52)第四节辅助设备及系统 (54)第五节使用管理 (56)第十二章铸铁锅炉 (57)第十三章D级锅炉 (59)第十四章附则 (60)版次介绍:我国的规程第一次是由劳动部1965年1月12日发布实施,随后经历了六次换版。
200年前,蒸汽锅炉开始在航海上应用以来,出现了多起惨重的伤亡是故。
据记载世界上最为惨重的伤亡事故发生在1865年4月美国密西西比河上一艘载有2000名士兵的轮船上锅炉爆炸,爆炸加火灾造成1000多人遇难。
1955年发生在我国天津第一棉纺厂的锅炉爆炸事故等。
这些血的教训和经历了100多年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给掌握爆炸规律,防范事故发生,提高安全措施带来了经验,促成了我国规程的诞生和完善。
本规程主要总体变化:本规程是第七次修订完善,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接轨后最大范围的修订。
通过这次修订,内容融入了美国、欧洲等世界先进经验和技术。
具体主要变化如下:1、由十一章变为十四章,由212条变为364条,并且取消了附录;2、加强了管理性内容,把过去补充解释的内容编入了正文;3、由于过去的这些年,材料出问题较多,加强了对材料方面的控制,同时,对进口材料和国内生产的国外牌号材料给予了明确的规定;4、虽然这些年来工艺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焊接导致的事故较其他方面相比还偏多,因此,此次修订把工艺方法方面放开,但加强了原则方面的控制。
取消了焊接工艺评定和试验检验附录,把必要的内容纳入正文;5、热水锅炉及系统、有机在热体锅炉及系统、铸铁锅炉、D级锅炉出现问题较多,此次修订将热水锅炉等纳入本规程并由独立的章节做出详细规定。
同时废止了1996年8月19日原劳动部颁布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1991年5月20日颁布的《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1]8号)、1993年11月28日颁布的《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3] 356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第11号令《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
6、原附则中的事故报告办法取消,改为行政性规定。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加强锅炉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原规程:确保改为加强;暂行条例改为条例;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的固定式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包括:(一)锅炉本体及锅炉范围内管道:1.电站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主给水管道、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排污管道以及启动系统等;2.非电站锅炉:a.有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分汽(水、油)缸出口第一条焊缝以内的承压管道(含分汽(水、油)缸);b.无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锅炉主蒸汽(水、油)出口阀以内的承压管道。
(二) 锅炉安全附件和仪表;(三)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
原规程: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及锅炉范围内管道改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的固定式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包括三条;同时对锅炉本体和范围内管道进行了划分,分为电站锅炉和非电站锅炉;还增加了辅助设备及系统。
第3条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含调试)、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应当执行本规程的规定;以余(废)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烟道式和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应当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分汽(水、油)缸应当符合本规程集箱的有关规定。
新规程将分汽(水、油)缸由容器划为锅炉集箱管理。
第4条本规程不适用于如下承压设备:(一)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升的蒸汽锅炉;(二)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热水锅炉;(三)核能设备和太阳能加热设备。
新规程将小于0.1Mpa或小于0.1MW的热水锅炉以及核能设备和太阳能加热设备划为本规程不适用范围。
第5条锅炉设备分类为:(一)A级锅炉:额定工作压力P(表压,下同)≥3.8MPa的锅炉,包括:1.超临界锅炉: P≥22.1MPa的锅炉;2.亚临界锅炉: 16.7MPa≤P<22.1MPa;3.超高压锅炉: 13.7MPa≤P<16.7MPa;4.高压锅炉: 9.8MPa≤P<13.7MPa;5.次高压锅炉: 5.3MPa≤P<9.8MPa;6.中压锅炉: 3.8MPa≤P<5.3MPa。
(二)B级锅炉;包括:1.蒸汽锅炉: 0.8MPa<P<3.8MPa;2.热水锅炉: P<3.8MPa并且额定出水温度≥120℃;3.有机热载体锅炉:(1)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额定热功率>0.7MW;(2)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额定热功率>4.2MW;(三)C级锅炉:1.蒸汽锅炉: P≤0.8MPa并且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50L;2.热水锅炉: P<3.8MPa并且额定出水温度<120℃;3.有机热载体锅炉:(1) 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0.1MW<额定热功率≤0.7MW;(2)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 0.1MW<额定热功率≤4.2MW。
(四)D级锅炉:1.蒸汽锅炉: P≤0.8MPa并且30 L≤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50L;2.汽水两用锅炉(注1):P≤0.04MPa并且额定蒸发量≤0.5t/h的锅炉;3.仅用自来水加压的热水锅炉,并且额定出水温度≤95℃;4.有机热载体锅炉:(1) 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额定热功率≤0.1MW;(2)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额定热功率≤0.1MW。
注:其他汽水两用锅炉按照出口蒸汽参数和额定蒸发量分属以上各级锅炉。
本条为新增部分,对本规程所管辖的设备进行了详细分级并对分级进行了定义第6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锅炉安全监察工作,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职能部门,由原规程的劳动部门划归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以下章节相同。
第7条本规程的规定是锅炉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
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如果低于本规程的规定,应当以本规程为准。
锅炉及其系统还应当满足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对节能方面的要求。
增加了对节能要求的提法第8条境外制造在境内使用的锅炉应当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如果与本规程要求不一致,应当事先征得国家质检总局同意;境内制造在境外使用的锅炉按照合同双方约定的技术和管理要求执行。
明确了境内制造境外使用的要求——以合同要求。
第9条境内锅炉制造单位(含外商投资企业)全套引进国外技术、按照国外标准制造并且在境内使用的锅炉应当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如果与本规程要求不一致,锅炉制造单位应当进行必要的对比和试验,经过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评审后,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
新规定境内制造企业全套引进国外技术、按国外标准制造并在境内使用的锅炉如与本规程不一致需报国家局核准。
第10条有关单位若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以及出现其他重大疑难问题,与本规程不符时,应当将有关的技术资料和方案以及所做试验的条件和数据提交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由该技术委员会评审后,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才能进行试制、试用。
由原来的省级同意报国家监察机构审批,改为直接报国家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评审后报国家局核准。
第11条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铸铁锅炉和D级锅炉的特殊要求分别按照本规程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执行。
新增加有机载热体锅炉的内容、热水规程并入。
第二章材料第二章由原来的“一般要求”改为“材料”第12条锅炉使用的受压元件材料、承载构件材料及其焊接材料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受压元件及其焊接材料在使用条件下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塑性、韧性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取消了原规程对材料制造单位的要求,同时取消了对受压元件维修用材料的要求。
第13条锅炉受压元件以及与受压元件焊接的承载构件钢材应当是镇静钢。
锅炉受压元件用钢材室温夏比冲击吸收能量KV不低于27J;钢板的室温断后伸长率A应当不小于18%。
2新规定受压元件及其上焊接的承载构件用钢材料吸收能不低于27J,无论碳素钢还是碳锰钢。
关于材料的几个常见问题:1.长期强度性能的要求,对于工作温度超过一定值时要提供持久强度和抗蠕变性能。
因为材料工作温度超过一定值时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性量增加,这就成为蠕变。
对于材料力学特性称为长期强度特性。
长期强度特性用持久强度和蠕变限来表示。
蠕变限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钢材达到规定的变形量的最大应力。
锅炉规范一般采用持久强度作为长期强度特性指标。
2.长期时效稳定性。
主要是指,材料在较高温度下工作,金相组织会发生变化。
主要是珠光体球化和石墨化。
珠光体球化主要是指珠光体钢在较高温度下,珠光体中的片状渗碳体有向球化发展的趋势,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增加,球化趋势的速度加快,最终球化。
球化后,抗拉强度、屈服点、持久强度都会下降,而钢材的延伸性却有所上升。
石墨化,是指钢中的渗碳体(Fe3C)分解为游离碳,以石墨的形式析出,形成钢中的石墨“夹渣”。
随着石墨化的加重,钢的强度和韧性减低,最终导致产生石墨化裂纹。
产生石墨化的速度与材料的使用温度及钢中合金元素有关。
碳钢和含钼合金钢易出现石墨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