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和经济行为清华版共4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8.66 MB
- 文档页数:43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Theory)博弈论和经济行为本文话题: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帆风顺协同作用博弈论策略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目录博弈论的概念博弈论的发展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博弈论的意义纳什博弈论的原理与应用囚徒困境博弈企业博弈老三论小释老三论小释博弈论的概念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Theory),它是现代数学的1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1个重要组成内容。
按照2005年因对博弈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RobertAumann教授的说法,博弈论就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
所谓互动决策,即各行动方(即局中人[player])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在决策之际必须将他人的决策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之中,当然也需要把别人对于自己的考虑也要纳入考虑之中……在如此迭代考虑情形进行决策,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strategy)。
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国内的以及国际的)、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
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按照Aumann所撰写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博弈论”辞条的看法,标准的博弈论分析出发点是理性的,而不是心理的或社会的角度。
不过,近20年来结合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成就而对博弈论进行一定改造的行为博弈论(behavoiralgame theory )也日益兴起。
博弈论的发展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专著。
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正式发展成一门学科则是在20世纪初。
1928年冯·诺意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
1944年,冯·诺意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 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的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博弈论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的核心。
萨缪尔森在他的经典教科书中曾引用过的短谚是:“你可以使鹦鹉成为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所有它必须要学的只是两个词,供给和需求”——现在它们或许可换成“博弈”和“均衡”。
天才数学家冯诺伊曼(1904-1957)是“传奇中的传奇”。
他是一个卓尔不群的数学天才,他几乎独立完成了这篇1200页的论文,进行史无前例的论述了“博弈论是一切经济学理论的正确基础”,为博弈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看法,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是20世纪社会科学最主要的成就。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经济活动的考察没有考虑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实,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
人们在追逐自己利益时,难免要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或矛盾,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如何克服和解决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才能实现一种既能让每个人都实现自己的利益,又能让每个人都不妨碍和伤害他人利益的互利互惠的和谐局面?显而易见,这些问题的解决并非易事,于是就出现了博弈论。
它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
博弈论以人的理性为基本假定,强调策略性——一种普遍的行为现象。
这种现象的广阔背景是市场中的竞争与合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揭示经济行为的相互影响和制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大部分经济活动都可以用博弈论加以解释,甚至连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这样的重大问题,都可看成博弈现象来研究。
下边列举两个故事,来简单说明一下。
1. 智猪博弈的故事猪圈里有一大一小两头猪,猪圈一边装有踏板,踩一下,远离踏板的食槽端就会落下食物。
若一猪去踩踏板,另一猪就会等在槽边抢先吃到食物。
若小猪去踩,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前吃光食物;若大猪去踩,大猪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之前抢吃到食物的一半。
这两头猪会采取什么策略呢?答案:小猪舒服地等在槽边,大猪要为争取残羹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博弈论行为经济学博弈论行为经济学是将博弈论与行为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旨在研究人类在决策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和策略选择。
博弈论是一种数学工具,用于描述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决策结果。
行为经济学则关注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和认知因素。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博弈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模型化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他们的策略选择和最终结果。
博弈论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体之间的博弈,也可以是组织、国家之间的博弈。
行为经济学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学科,它与传统的经济学相比,更加关注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和认知因素。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类决策行为往往不完全理性,受到各种心理偏差和认知局限的影响。
通过研究这些心理和认知因素,行为经济学试图更加准确地描述和解释人类的决策行为。
博弈论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决策者在博弈过程中的行为和策略选择。
博弈论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模型,用来描述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决策结果。
而行为经济学则通过实证研究和实验方法,揭示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和认知因素,并将其纳入到博弈论的框架中进行分析。
博弈论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博弈模型的建立和求解、策略选择的分析和解释、决策者行为的实证研究等。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在博弈过程中的行为和策略选择,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
博弈论行为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竞争策略中,企业可以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来预测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做出相应的战略选择。
在拍卖市场中,博弈论可以帮助参与者制定最优的出价策略。
在社会政策中,博弈论可以用来分析各种政策选择的结果和影响。
博弈论行为经济学是将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通过研究人类在决策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和策略选择,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它在理论上丰富了我们对决策行为的理解,同时在实践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