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废气收集系统-排风收集罩 PPT
- 格式:pptx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55
废气在循环系统的机构和工作原理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废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各国纷纷进行了废气处理的研究和实践。
废气在循环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废气循环系统的机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一、废气循环系统的机构废气循环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废气收集装置、净化设备、循环管道和回收装置等。
1. 废气收集装置:废气收集装置用于将产生的废气集中收集起来,通常采用罩式收集装置或排风设备进行收集。
罩式收集装置通过设置罩头将废气引导至收集管道,排风设备则通过负压原理将废气抽入管道。
2. 净化设备:净化设备是废气循环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常见的净化设备包括吸附装置、洗涤装置、脱硫装置等。
吸附装置通过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污染物质,洗涤装置则通过水的喷淋或冲洗将废气中的污染物质溶解或冲刷掉,脱硫装置则用于去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3. 循环管道:循环管道用于将净化后的废气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进行利用或排放。
循环管道一般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以防止废气对管道的腐蚀。
管道的设计要考虑废气的流量、压力以及管道的长度和弯曲程度等因素。
4. 回收装置:回收装置用于将废气中的有价值物质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常见的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回收装置、有机物回收装置等。
热能回收装置通过废气中的热能进行加热或蒸发,有机物回收装置则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气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有用的化合物。
二、废气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废气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收集、净化、循环和回收四个过程。
1. 废气收集:废气产生后,通过废气收集装置将其集中收集起来。
罩式收集装置通过罩头将废气引导至收集管道,排风设备则通过负压原理将废气抽入管道。
收集装置的设置要考虑到废气的产生位置和特点,以提高收集效率。
2. 废气净化:废气收集后,通过净化设备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去除。
吸附装置通过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污染物质,洗涤装置则通过水的喷淋或冲洗将废气中的污染物质溶解或冲刷掉,脱硫装置则用于去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废气车间密闭收集方案1. 引言废气车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的车间。
由于废气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直接释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
本文将介绍一种废气车间密闭收集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收集废气并保证车间内的空气质量达到安全标准。
2. 方案概述废气车间密闭收集方案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建立密闭的车间环境,将产生的废气集中收集并进一步处理。
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车间密闭:通过封闭车间的墙壁、门窗等位置,确保车间的废气无法泄露到室外环境。
2.废气收集系统:在车间内设置废气收集设备,包括排风罩、管道系统和废气处理设备等。
通过排风口将废气集中收集到排风系统中。
3.废气处理:将收集到的废气通过废气处理设备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确保排放到室外的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气密检测与监控:定期对车间进行气密性检测,确保车间的密闭性能是良好并及时发现问题。
同时,通过监控系统对废气排放和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废气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方案实施步骤3.1. 设计车间布局在实施废气车间密闭收集方案前,需要对车间进行合理布局设计。
应尽量减少废气产生源,将可能产生废气的设备、工艺等放置在车间中心位置,以便收集和处理废气。
3.2. 密闭车间首先,对车间的墙壁、门窗等位置进行密闭处理。
可以使用密封胶条、橡胶垫等物质密封缝隙,确保车间内外的气体无法通过缝隙泄露。
3.3. 安装废气收集设备在车间内设置合适的排风罩、管道系统和废气处理设备。
排风罩应该能够将废气有效地收集到管道中,管道系统应该设计合理,以避免废气泄露。
废气处理设备可以采用吸附剂、过滤器、活性炭等材料来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3.4. 进行定期气密检测定期对车间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车间的密闭性能是否良好。
如果发现有泄漏情况,及时进行修复。
3.5. 监控废气排放和处理过程安装监控系统对废气排放和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印刷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印刷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监测与监督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印刷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以及印刷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排污许可证核发、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HJ 38 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 583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 584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 604 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 644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32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 734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59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 1066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印刷工业WS/T 757—2016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印刷工业GB/T 4754—2017中规定的书、报刊印刷(C2311)、本册印制(C2312)、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C2319),以及从事印刷复制及印前处理、制版,印后加工的装订、表面整饰及包装成型等生产活动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