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对中学生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你觉得动画片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一、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动画片丰富多样的画面和故事情节常常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动画片,孩子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奇幻的世界,可以遇见各种神奇的生物和英雄人物。
这些虚构的情节和角色会引发孩子们的想象,培养他们在脑海中构建自己独特世界的能力。
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对孩子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递正面价值观好的动画片往往会有积极的价值观念贯穿其中,如友情、勇气、正义、助人为乐等等。
这些价值观通过动画片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言行展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
当孩子们在观看动画片的同时接受了这些积极的价值观后,他们可能会从中获得正能量的启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三、培养情绪表达能力动画片通常通过角色的表演和情绪的外化来传达故事的发展。
孩子们通过观看动画片,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从而培养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比如,当他们看到角色因为遇到困难而感到悲伤时,可以体验到悲伤的情绪,并学会如何应对和化解这种情绪。
这样的情感经历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他们的情商。
四、拓展知识面和学习兴趣许多优秀的动画片在故事情节中融入了各种科学、历史、文化等知识元素。
通过观看这些动画片,孩子们可以在娱乐的同时学到新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例如,一些历史题材的动画片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背景和事件,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科学题材的动画片则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总之,动画片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它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传递正面价值观,培养情绪表达能力,还能够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学习兴趣。
因此,家长们在引导孩子选择和观看动画片时,应该注重挑选内容积极、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以确保动画片能够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而良好的影响。
二次元对中学生的影响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二次元,哇,这个词一说出来,肯定让很多中学生眼前一亮,对吧?二次元,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真是让人神往啊!说实话,二次元不仅仅是动画、漫画和游戏的集合,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现象。
你们想想,放学回家,坐在沙发上,打开动画,立马就能被那些色彩斑斓的角色吸引住,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真是爽啊!很多中学生可能会觉得,二次元就是个消遣,其实不然。
二次元里面的故事和角色,给我们传递了很多正能量。
有些角色经历了无数磨难,最后还是勇往直前,简直是人生的指南针。
我在想,假如没有那些超级英雄,没准我连上学都没动力呢!看着他们为正义而战,心中就不由得涌起一股热血,瞬间觉得自己也可以很厉害,哎,真的是“英雄无敌”的感觉。
二次元文化也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一些小乐趣。
你知道吗?像“宅”这个词,最早就是形容那些爱看动漫、玩游戏的人。
说到这,想必大家身边都有几个这样的朋友,哦,他们可真是“藏龙卧虎”!无论是一起追剧,还是讨论角色的设定,感觉瞬间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你们有没有发现,有时候一部作品甚至能成为小团体的“纽带”?一聊到喜欢的角色,大家就像打了鸡血,热火朝天,气氛真是火爆得不要不要的。
再说了,二次元的魅力也在于它能拓宽我们的视野。
那些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方式,都是通过动画和漫画传达给我们的。
比如,有的动画讲述的是友情,有的则是在探讨爱情,有的还在描绘梦想。
你看,哪怕是那些搞笑的日常剧,也能让我们在欢笑中体会到一些人生哲理。
真的是“乐在其中”啊!二次元的世界里面,大家都可以是自己的“主角”。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穿越到你最爱的动漫中,成为那个强大的角色,简直就是“飞天遁地”啊!现实中我们不能真的飞起来,但二次元的那些奇妙经历,能让我们在无聊的生活中找到小确幸。
就像生活中的小烦恼,突然被一个搞笑的场景一扫而空,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不过,咱们也不能光说好,适度是关键。
动漫对中学生的影响说到动漫,它真的是中学生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啊。
别看它只是几张画,一些简单的对话,里面可是能装下整个世界的!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中学生一聊起动漫,眼睛都亮了,语气都变得特别兴奋?没错,动漫给中学生带来的影响,简直就是巨大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太好的地方,完全就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你问我,动漫到底对中学生的影响是什么,我可以告诉你,既是“魔力”又是“陷阱”,你说它好,它真的好,但你不小心就会掉进去,爬出来就有点费劲了。
动漫对于中学生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你知道的,课本里的东西总是让人有点打瞌睡,学习压力又大,做作业的时候脑袋总是昏昏沉沉的。
可是动漫就不一样了,打破了枯燥的现实生活,把你带进了那些光怪陆离、充满冒险和奇迹的世界。
你看那些热血的故事,看那些有着超级力量的英雄们拯救世界,简直能让人瞬间忘记烦恼,心情变得豁然开朗。
你可能会说,“那不就是在逃避现实吗?”嗯,谁不想有个超能力,飞天遁地,做个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呢?但你看,很多中学生就是在这种“逃避”中找到了动力和希望。
有些动漫教会了他们坚韧不拔、勇敢追梦,比如《火影忍者》里的鸣人,经历了无数的打击,最后依然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这种精神,真的是让人不禁感慨万分。
可问题也来了,有些动漫里的内容真的不太适合中学生看。
比如那些“脑洞大开”的剧情、暴力画面,或者说一些恋爱方面的描写,未必对孩子们的心理发展有好处。
有的中学生看多了,也开始模仿里面角色的行为,觉得动漫里的世界才是最真实的。
你说,电视剧里英雄救美、战斗打得震天响,现实生活中如果拿着棍子跟人打架,恐怕就不是“热血”了,而是要进派出所了!有些学生会把这些暴力行为当作解决问题的办法,觉得只要一动手就能什么都解决,结果一闹,事情越弄越复杂,搞得家长和老师头疼不已。
动漫里那种“颜值爆表”的角色设计,很多中学生都看得心花怒放。
你看看那些漂亮的女主角,帅气的男主角,完美的面容,逆天的身材,简直让人恍若进入了梦幻般的世界。
中学生沉迷二次元的危害1、可能发展成痴迷网络。
二次元只是网络世界的很小部分,沉迷于其中的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心理,而发展成痴迷网络。
于是小孩就会忽略现实生活,对自己的学习、社交产生不好的影响,严重的会危害身体和心理健康。
2、社会适应性差。
二次元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学生能够在动漫、游戏里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情绪、情感,尤其是正向的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等。
迷恋它们会导致小孩在现实生活里的适应性变差,比如中学生总是幻想着自己能够像游戏里一样无所不能,但是在现实中却屡屡受挫,失去信心。
3、荒废学业。
现在大部分看二次元的人都是95后、00后、甚至10后都有,他们都是在上学期间、每天一回家就把自己锁在屋子里看,慢慢的那个人的心就会被这些内容吸走。
当程度比较严重后,有些人就根本不用看,他们的脑子里就可以演出画面,甚至一整天都在想里面的情节。
中学生沉迷二次元的原因:1、学业压力大导致的逃避心理。
如今的孩子学业压力一直都是存在的,一部分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不了令自己和家人满意的成绩,导致成就感低,那么二次元就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压力的出口。
2、不良家庭关系的补偿心理。
孩子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往往折射的是家庭问题,陪伴和关爱的缺失以及不良的亲子互动关系,都有可能使得孩子沉迷于二次元。
比如溺爱孩子、时时管控孩子的家庭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被控制,缺乏自我空间。
3、孩子内心的探索需求。
二次元营造的是一种虚拟世界,由于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这个世界的信息充满好奇,而且二次元本身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恰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中学生沉迷二次元怎么办?1、家长要做出调整。
这种沉迷只是一种表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在家庭、学校等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理解、肯定和支持。
我们要找到孩子的原因,做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是家庭亲子关系的原因,我们家长就要做出调整,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包容。
2、注意力分散法。
给小孩找些事做,多拉出去户外活动,多引导小孩和身边的同学玩。
日本动漫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关键词:日本动漫青少年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动漫已经成为青少年中一种十分流行的现代文化。
日本动漫是全世界动漫的龙头,占全国GDP的10%以上,动漫文化更是能与其他关系国民经济的产业相提并论。
动漫文化(ACG)是指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以及周边产品延伸活动。
现在大多数国家播放的80%的动漫是产自日本,动漫成为了日本宣传本名族文化的一种媒介,本身就是漫画迷得日本首相麻生太郎20006年曾在东京数码大学发表了题为<文化外教新设想>的演讲,清晰地表达这一意图:“你们所做的事情已经抓住了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年轻人的心”“这是我们外务省永远也做不到的事情”。
这样的“动漫外交”攻势在中国并没有受到社会以及舆论的重视,大部分人认为动漫是小部分人群关注的幼稚的东西。
却忽略了动画片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依恋阶段,动漫对儿童及她们的成长过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本动漫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对中国年轻人中产生的翻天覆地影响再也不能掩盖了,这些影响已经扎入青少年儿童的内心。
2004年美国经济学者加尔布雷思提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能光看GNP,还要比较GNC,即国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长期而言,后者的效果可能更为长远、更重要。
说明了一个名族的儿童是至关重要性,儿童的思想也就左右了一个民资未来的个性特点。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风靡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这么多年,每一代人都能说出对自己印象深刻的动漫。
年长的人回忆起当年的《排球女将》心中对青春的定义就定格了;同样,我们这一代也有太多的人为了《灌篮高手》拿起篮球开始运动生涯;全国围棋届苦闷没有朝气,一部以围棋为题材的励志漫画《棋灵王》却让全国青少年争相学习围棋。
这种动漫用热血的剧情,向青少年灌输了坚强、努力、创新等思想。
这些精彩的经典动漫总是让人爱不释手。
动漫作品出产较容易操作,这让故事情节新颖又精彩,对青少年的想象力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引导。
如何看待学生动漫影响
标题:如何看待学生动漫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动漫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特别是学生们的重要娱乐方式。
然而,对于学生的动漫影响,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动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人担心过度沉迷于动漫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学生的动漫影响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动漫并非一无是处。
许多动漫作品包含丰富的知识元素,如历史、科学、艺术等,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
同时,观看动漫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对日语的学习者来说,通过观看日本动漫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日语的发音和表达。
其次,动漫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观。
许多优秀的动漫作品中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然而,我们也必须警惕动漫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些动漫中的暴力、色情或不健康的价值观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过度沉迷于动漫还可能导致学生忽视学业,影响学习成绩。
因此,我们对待学生的动漫影响应该持开放但谨慎的态度。
一方面,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学生适当观看有益的动漫,并从中学习和成长;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监督,防止他们过度沉迷于动漫,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总的来说,动漫作为现代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已经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它的价值,也不能忽视它可能带来的问题。
只有在理解并接受动漫的同时,理性看待其影响,才能使动漫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有力工具。
关于中学生该不该看动漫我认为漫画并不是幼稚的表现,也不是只有小孩子可以看的。
我的观点是看动漫就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而且许多动漫也有积极的一面,值得我们去学习。
动漫也会让人尊敬。
看漫画不只能舒压解闷,或许还可以让你找到人生的目标。
在台湾刚结束的学历基础测验,全台湾有100多人获得了满积分,其中就有媒体报道一位满积分的同学,在念书的时候其实很辛苦、压力很大,看漫画书就成了他的解除压力的好方法。
漫画不但可以让人心情放松,更有许多漫画将各种行业拿来当做题材,不仅读来有趣,有时候更让人立定志向,可谓是另类的教科书。
看漫画还能增加学生的抽象思维,感官思维.因为漫画更多的是图而非文字.而且某种程度上也能增加你对美术的鉴赏力.另外,漫画也是有内容的,而内容也多从生活中来.画漫画的人都是成年人,自然会将他们对生活的见解抒发在漫画故事情节中.所以某种程度来说,看漫画也是增加人生阅历看动漫比起其他艺术形式更容易让青少年接收,从中吸取更多知识.合理欣赏会提高学习或者工作效率.增加啊他们动脑机会,从而诱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升.动漫中良好的人物形象会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对象,正确引导他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增加青少年阅读和动手能力.如今爱看动漫的中学生还真不少,在校园中我们常能听到许多人聚在一起谈论动画片的剧情。
可是不难发现,在这些谈论的内容中,有绝大部分是国外的(主要是日本的),很少听到有人谈到中国自己的动画。
这是为什么呢?江泽民主席曾规定在荧屏上国内动画片的播放率要高达75%。
一时间,国内动画片几乎占据了荧屏,动画片的话题一下子在校园里萧条了很多,这又是为什么呢?由此可见,现代中学生对国外动画片的热衷程度已远远大于国内动画。
为了了解更详细的内容,我们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开始了这方面的调查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l89%的人是动画迷(其中45%为男生,44%为女生),由此可见,动画片在我们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喜欢国内还是国外动画片的调查结果是有62%的男生和75%的女生喜欢国外动画片,而其余的人是选择了两者都喜欢,“你所喜欢的国内外动画片名称”时,结果是:对于国内动画片,有近50%的写了“无”,而另50%中几都写到了《王牌御史》。
《动漫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课例一、教学设计1.课例题目:《动漫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2.活动主题设计:有人认为,动漫就是动画片,是年龄个位数的小孩看的东西。
可是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乃至成人开始对动漫津津乐道。
尤其是青少年更是成为了动漫迷中的主力军。
不可否认,动漫已经成为当代中学生课余时间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动漫对他们产生的巨大影响也可想而知。
动漫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他们的消费,言行,甚至思想。
3.教学目标设计:现如今,动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尤其是在中学生中。
但是正如所有的文化现象,动漫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也有好有坏。
那么动漫对当代中学生究竟是在起着一个什么样的影响,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克服影响中不好的一面呢?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
4.活动过程设计:1)活动计划第一阶段:通过运用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动漫的发展过程、利与弊,并确定研究路线。
第二阶段:按照研究路线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中学生,从消费、言行、思想三个方面了解动漫对中学生的影响。
第三阶段:收集并分析资料,找出重点。
第四阶段:总结,写论文。
2)活动步骤及内容分工第一阶段:全组成员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主要在百度、新浪、搜狐等网站上查找。
第二阶段:由梁志浩、余嘉豪、刘洁铟设计调查问卷;除组长外,其他每位组员各做20份问卷调查;由组长梁志浩负责整理调查报告,统计数据得出结果。
第三阶段:全部成员一起分析资料,相互交流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由梁志浩负责设计调查报告和整理其他资料;刘洁铟负责设计文字。
第四阶段:总结结果,每位成员各写出有质量的个人论文,最后由梁志浩、余嘉5.活动成果展示设计:收集学生的论文,指导学生交流、理论升华、进行修改,最后形成本课题研究活动的最终成果,参加学校课题组的答辩。
6.评价及学分认定:根据学生参加本研究活动的积极程度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情况,合格者给予学分认定。
二、学生学习案例附件1:问卷调查样表。
1.课题的背景
所谓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总称,包括了形形色色的小人书、卡通书、漫画书和动画影片、动画连续剧。
随着动漫技术的发展,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方式了。
尤其是外来动漫,更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被我们中学生接受。
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估量,打开电视、电脑、走进书店、影像店,动漫可谓无处不在。
青少年对其可以说是爱不释手,这使我们不禁联想到动漫对我们周围人的影响,甚至是对我们自己的影响,每逢下课和休息时间,身边的同学总是谈起昨天看的动漫作品有多么经典,有多么好看。
有的同学则在闲暇时还画几副漫画,表演几下动漫里的经典动作。
于是我们出与对动漫的兴趣,选择了研究“动漫对洋浦中学生的影响”这个课题。
2.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动漫对洋浦中学生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有哪些地方、哪些方面,从而由局域扩展到全面,对洋浦中学生的调查推测动漫给所有中国学生带来的利与弊,以便找到解决其弊处的方法。
3.近年动漫动态
3.1动漫的近年在中国发展
在调查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近些年中国动漫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的国产动漫都是以少年儿童为唯一受众的。
这无论从我国动漫的主题、主人公、故事内容、对白、制作还是其表现出的思想涵义、教育性都可体现出来。
几代中国儿童都非常熟悉并且喜爱的国产漫画和动画《三毛流浪记》、《葫芦兄弟》、《三个和尚》、《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小蝌蚪找妈妈》、《猴子捞月》、《神笔马良》、《草原英雄小姐妹》,以及近年新拍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海尔兄弟》、《宝莲灯》、《大闹天宫》等,都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采用较为单纯的思维推理方式,故事情节简单清楚,颂扬人类的共同感情和美德,或者传授一些简单的科普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寓教于乐,非常适合世界观和知识结构都比较简单、处于成长期的少年儿童。
上世纪90年代前期,中国开始从外国引进一些动漫。
早期主要是美国和日本那些广受欢迎的儿童动漫。
像《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机器猫》、《圣斗士星矢》等等。
这些作品虽然在教育性上没有国产动漫那么明显,但是却大大拓宽了中国少年儿童的视野,使我们看见了外面的世界。
而且这些作品虽然娱乐性较强,也有些搞笑成分,但是整体风格并不低俗。
甚至在另一层面上来说,这些动漫具有国产动漫不具备的教育意义。
例如,《机器猫》可能是第一部向中国少年儿童透露小人物生活中的喜悦、无奈和辛酸的科幻作品,这其实比单康母杷糖浊橛亚楦 羁獭?BR>一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动漫都是少年儿童的专利。
而且,无论国产还是引进,中国的少年儿童所能接触到的基本上都是适合他们年龄和心智的动漫。
动漫,成为了中国的少年儿童寄存梦想的一片乐土和净土。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引进动漫数量的剧增,一些成人动漫开始现身于中国市场。
中国的家长和教师几乎是一夜之间惊讶地发现,曾经它们所认为的理所当然的少年儿童读物和影视——动漫,似乎也开始成长为一个“不良青年”。
有些动漫剧情荒唐,扭曲历史;有些动漫充斥暴力,色情;有些动漫人物性格忤逆,示范负面的价值和行为;有些动漫以成人的模式思考,涉及太多人性和社会的阴暗面……
终于,当日本漫画《蜡笔小新》异常火爆于市场时,人们对动漫的众多不满也大规模地爆发了。
一时间,报刊电视网络都对这个对现实社会的阴暗理解深刻、自私、好色、爱撒谎、行为乖张的5岁男童掀起了铺天盖地的批判。
然而,人们不久就发现,《蜡笔小新》在众多的动漫“不良青年”中,还只能算一个危害不大的“另类儿童”而已。
当大人们看见自己孩子手中的篮球漫画《男儿当入樽外传》,竟充满同性恋和性虐待时,他们终于忍无可忍地禁止自己的孩子再接触任何形式的动漫。
而另一方面,今年的二月和六月,当《猫和老鼠》的“四川方言版”和“北京话版”动画片上市之后,众多的成年人对这部被批评为“浅俗、小市民化”的动画片追捧不已。
而其实早在多年以前,蔡志忠和朱德庸的漫画就已经是很多成年人的“掌上明珠”了。
作为现今世界一流的动漫大国,日本每年在漫画业上的利润就在6000亿日元以上。
日本动漫不仅在亚洲具有重大影响,也被西方动漫主流所认同。
但近年,除了情色元素以外,日本动漫越来越偏爱“颓废唯美”。
时常可见象征着毁灭与疯狂的血色、折翼天使等等。
今年,日本司法部门首次对掺杂猥亵内容的漫画出版物亮出“红牌”。
以出版成人漫画为主业的日本“松文馆”出版社社长贵志元因为成人漫画《密室》的“极其色情”,而被东京地区法院判刑一年、缓刑三年。
身为漫画家的贵志元面对判决竭力辩解,他认为,漫画家的作品完全可以真实反映生活与“人性”,而法院的判决将会导致日本漫画业的全面衰退。
但东京法院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立场,毫不客气地指称贵志元有“大胆恶劣的犯罪行为,会对性道德带来不良影响”。
日本动漫的前景因为《密室》一案而受到了大冲击,很有可能会影响今日日本动漫的发展走向。
而就在去年,美国哈佛大学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好莱坞电影近10年来暴力色情内容显著增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甚至向来被认为是“净土”的普通级动画片也出现了“限制级镜头”。
而日益宽松的电影评级制度名不副实,不能正确引导家长辅导子女观看影片。
在关注国外成人动漫的同时,国内成人动漫的发展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一本名为《视觉21•漫时代》的漫画月刊已于去年年底问世,这本杂志据说是国内首部成人漫画刊物。
但在北京,这本杂志的销售量并不大。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漫画产品的主要消费者以青少年为主,成人定期购买漫画杂志的还在少数,可以说市场还未形成。
所以对于一本以成年人为主要消费群的漫画杂志来说,即使宣传做到位,也未必能让读者买账。
中国的动画片几乎都是针对儿童拍摄的,成人很难在其中找到位置。
据2004年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周的总策划陈彤介绍,他们将在本届电视周上首次推出制作成人版动画电视连续剧的创意。
对此,张国立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如果能够真正实行,那么将对中国的影视剧市场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也是一个很大的拓展机会。
而以拍金庸作品红遍影视圈的“武侠大制片”张纪中则认为,把金庸的作品拍成动画连续剧不会对他拍的金庸剧造成任何影响,相反,他对动画版的金庸剧很感兴趣,如果有机会,他觉得也不妨一试。
但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感到担忧,毕竟,国内从来没有为成人制作过动画形式的连续剧,更何况还要放到黄金档播出,观众是否会感兴趣,广告商是否会捧场,这都是未知数。
而且熟悉外国动漫分级制的人不难看出,这个所谓的“成人版动画电视连续剧”与真正的“成人动漫”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