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练习题(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33 KB
- 文档页数:3
1.(2023秋·黑龙江大庆·九年级校联考开学考试)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取焦炭B.石油分馏出多种产品C.把某些废弃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制甲烷D.用酒精来制造醋酸和香精【答案】B【详解】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这个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石油加热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出来,得到多种产品,这个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把某些废弃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制甲烷,这个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用酒精来制造醋酸和香精,这个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3春·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末)3月25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日,主题为“为地球献出一小时”,旨在呼吁全社会携手共创一个公平、碳中和的、自然向好的未来.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石油C.地热D.风能【答案】B【详解】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B、石油是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符合题意;C、地热是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D、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2·江苏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石油B.煤C.天然气D.酒精【答案】D【详解】三大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
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天然气主要含有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
酒精可通过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发酵制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酒精。
故选D。
4.(2022秋·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变化中,主要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煤的干馏C.烧制陶瓷D.干冰升华【答案】D【详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选项符合题意。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答案:(1)放出热量 (2)吸收热量 (3)石油 (4)CH 4+2O 2=====点燃CO 2+2H 2O (5)二氧化硫 (6)二氧化氮 (7)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 (8)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9)C 2H 5OH +3O 2=====点燃2CO 2+3H 2O (10)最理想 (11)2H 2+O 2=====点燃2H 2O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果分析出现热气腾腾现象,试管外壁发烫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①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②有些反应是放热的,称为放热现象,如物质的燃烧等。
③有些反应是吸热的,称为吸热现象,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等。
谈重点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其反应条件并无直接关系,即反应条件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反应条件不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3)能量的利用①生活燃料的利用:做饭、取暖等。
②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发电、陶瓷、水泥、发射火箭。
③爆炸产生的能量:开山炸石、拆除违规建筑。
④食物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例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因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 .燃起篝火烘烤食物B .太阳能热水器烧水C .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 .煤燃烧发电解析: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物质燃烧、光合作用都属于化学变化,其能量变化由化学变化产生;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没发生化学变化,是太阳能转化成了热能。
答案:B2.化石燃料的利用(1)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是煤(工业的粮食)、石油(工业的血液)、天然气。
它们都是混合物,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①煤a.性质:黑色固体,有光泽,具有可燃性。
b.组成元素: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氮、硫、氧等元素。
c.形成:古代植物遗体深埋在地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
9年级初三化学-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B.汽油C.氢气D.天然气C 煤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物质会污染空气,A不合题意;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物质会污染空气,B不合题意;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C符合题意;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D不合题意。
2.我国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
“可燃冰”外形似冰、可以燃烧,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可作为能源B.“可燃冰”燃烧时只生成水C.“可燃冰”燃烧属于物理变化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A “可燃冰”可以燃烧,可作为能源,A正确;“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所以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B错误;“可燃冰”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具有可燃性,但是水没有可燃性,D错误。
3.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
下列不属于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B.汽油C.柴油D.液化石油气A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焦炉气等产物,煤焦油是煤加工的产品,A正确;汽油是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B错误;柴油是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C错误;煤油是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D错误。
4.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
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可燃冰主要含有()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水合物D.酒精C 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5.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页岩气是不可再生能源C.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2CO+4H2OD.页岩气燃烧放出热量C 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A正确;页岩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正确;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C错误;燃烧都是放热反应,D正确。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7单元《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学习化学要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张被浓硫酸炭化只包含物理变化B.硬水、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都是混合物C.石蜡熔化、钢铁锈蚀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D.光合作用将O2转化为CO2、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D.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3.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气B.酒精C.汽油D.氢气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B.汽油C.氢气D.天然气5.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B.石油C.煤D.氢气6.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混合物B.属于化石燃料C.只含碳元素D.属于不可再生能源7.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B.石油是“清洁燃料”C.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8.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分馏后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纯净物9.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
下列不属于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B.汽油C.柴油D.液化石油气10.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B.润滑油C.柴油D.煤油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共享单车”已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低碳”指的是较低的气体排放,“共享单车”采用铝合金作支架,铝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为落实“绿色环保”理念,“零排放”汽车使用的燃料最理想的是() A.氢气B.天然气C.汽油D.乙醇汽油2.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
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3.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对于保障生命与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D.用水喷淋灭火能够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4.学好化学,有助于增强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乘坐高铁不携带易燃易爆品B.发现煤气泄漏打开抽油烟机C.进入加油站禁止吸烟D.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5.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三个实验。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一中热水的作用仅是提供热量B.实验二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C.实验三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实验一中的现象也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6.在CaO+H2O===Ca(OH)2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O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该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C.在CaO中Ca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参加反应的CaO和H2O的质量比为2897.下列关于燃料综合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得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产品C.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均属于物理变化D.石油是由一些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加工后可制成塑料、药物和染料等8.某同学用有关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下列四个成语所包含的化学原理。
不合理的是()A.“杯水车薪”——可燃物的量少,导致火焰熄灭B.“钻木取火” ——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之燃烧C.“煽风点火”——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D.“釜底抽薪”——采用清除可燃物的方式,使燃烧停止9.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测试题吉林省前郭县第五中学王彦峰一、单项选择题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 000亿元。
据此回答1~2题。
1.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距市场距离远B.水资源短缺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D.交通不便解析:山西和新疆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答案:B2.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解析: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A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2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解析: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做出正确判断,③省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水电和核电比例低,能源结构不均衡.答案:C4.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解析:从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构成及总能耗和单位GDP能耗,①为我国西部省区,大力发展核电没有必要,②应为我国东部地区,西电东送不正确;②③常规能源丰富,今后大力发展新能源不符合我国国情;①④两省能耗高,在加强本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D下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链图。
读图回答5~8题。
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区域能源开发利用一、选择题2017年11月,中国第一块、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在成都成功下线。
这种玻璃的光电转化率高达17.8%,被誉为“挂在墙上的油田”。
碲化镉“发电玻璃”的生产,为大规模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产品最大制造国之一,但产品多停留在代加工阶段,虽然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推广使用,但我国仍然属于太阳能“应用小国”。
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我国还只是太阳能“应用小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政策滞后 B.资金短缺C.技术不够成熟 D.市场狭小2、碲化镉“发电玻璃”的推广应用,将有利于( )A.加快进入“石油时代”B.缓解全球变暖C.消除酸雨危害D.遏制旱涝灾害答案:1.C 2.B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产品最大制造国之一,但产品多停留在代加工阶段,说明我国技术不够成熟,从而导致我国还只是太阳能“应用小国”。
第2题,碲化镉“发电玻璃”的推广应用,将会增加太阳能的利用,从而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但是不能消除酸雨危害,也不可能遏制旱涝灾害。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技术。
但其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故其一度被电网“抛弃”。
为此,我国某公司提出并实施了水光互补项目。
所谓水光互补,就是当太阳光照强时,用光伏发电,水电停用或者少用;当天气变化或夜晚时,通过电网调度系统自动调节为水能发电,以减少天气变化对光伏发电的影响,从而获得稳定的电能。
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省份中,最适合实施水光互补项目的是( )A.贵州省 B.青海省C.吉林省 D.江苏省4.大规模铺设光伏电池板会( )A.提升地表温度B.误伤途中飞鸟C.增加土壤湿度D.抑制杂草生长5.水光互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 )A.扩大水库库容B.改善当地气候C.节能减排D.减少输电损耗答案:3.B 4. C 5.C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水光互补项目需要在太阳能和水能资源都较丰富的地区实施,青海省太阳能和水能资源都较丰富。
专练21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梳理要点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要点二化石燃料的利用1.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其比较见下表所列:(1)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区别①氧气充足:完全燃烧;①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
(2)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①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燃料燃烧不充分的危害①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①产生大量的CO 等物质,污染空气。
要点三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 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2. 煤的燃烧(1)煤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或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后,会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
另外煤燃烧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同时产生烟尘。
(2)酸雨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①引起河流、湖泊等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①破坏土壤、植被、森林;①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等。
(3)酸雨的防治:①尽量少用含硫燃料;①含硫燃料经脱硫后再使用;①除去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再排放;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要点四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1. 乙醇(1)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 2H 5OH 。
(2)化学性质:易燃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 2H 5OH +3O 2=====点燃2CO 2+3H 2O 。
(3)用途:燃烧产物基本不污染环境,可为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提供燃料。
(4)制法: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蒸馏可制得乙醇。
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5)车用乙醇汽油:将乙醇溶液中含有的水进一步除去,再添加适量的变性剂(为防止饮用)可形成变性燃料乙醇。
车用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达标测试我夯基我达标1.煤、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A.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氢气作燃料B.大量砍伐树木作燃料C.用高粱、玉米酿造酒精作能源D.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2.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
下列说法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氢气可用作高能燃料B.以石油为原料可蒸馏出汽油等产品C.农业上主要施用含氮、磷、钾元素的肥料D.气功使铜变金3.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20 g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后,冷却,仍有2 g 气体剩余,这2 g气体是()A.氢气B.氧气C.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D.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4.氢气作为新能源普遍被人们看好。
它有许多其他燃料所不及的优点。
石油、煤、天然气等资源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而氢气可以用水做原料来制取。
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气和汽油,前者放出的热量约是后者的三倍。
氢气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一种——水,不污染环境。
根据以上短文的内容,请你归纳总结出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料来源广泛 (2)燃烧热值高 (3)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5.使用电池的过程是将_________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目前甲醇汽车已进入我省部分城市。
甲醇汽车是利用甲醇(用R表示)燃烧提供的_________能,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3O2点燃4H2O+2CO2。
R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合理利用能源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人们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叫做能源;把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称为能源。
2.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能源。
能源可以分为和。
3.减少废气和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4.煤、石油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
5.地球上的有些资源是,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6.、、等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大大增加了大气等气体的含量,它们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
这种现象被称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每一度电,开发等。
7.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有限的,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各列举二例和三例。
利用太阳能:、开发新能源:、8.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属于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
9.能源根据是否能再生,分为能源和能源。
10.煤、石油、天然气属于矿产,铁、铜等属于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矿产。
11.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温高压下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人类所使用的。
12.煤是重要的矿产。
二、判断题13.所有资源都是像石油这样,是不可以再生的。
()14.乘坐私家车出行方便,我们要尽量乘私家车出行。
()15.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使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太阳能和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16.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17.岩石和矿物很多,可以放心开采。
()三、单选题18.下列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19.下列节约能源做法不合理的一项是()。
A.少用一次性筷子和快餐盒B.延长“地球熄灯一小时”时间C.多开发利用新能源20.()的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氢气21.在能量中,最早枯竭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22.第一代能源以()为主。
9.1 能源的综合利用一、单选题1.小刚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一些现象,并进行了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燃烧会造成温室效应B.用洗涤剂清洗油锅,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C.饮食注意补充蔬菜水果类,是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降低2.化学通过解决能源、环境、材料与粮食等问题二推动社会发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液化氢气作为火箭燃料无污染B.酸性废水直接排放后再撒熟石灰处理C.有机高分子材料属于复合材料D.大量施用复合肥料NH4NO3以提高产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也是纯净物C.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D.节约用水对沿海城市意义不大4.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是21 世纪的理想能源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5.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天然气和氢气都是化石燃料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D.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7.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石油B.乙醇C.煤D.天然气8.2017年我国海域可燃冰开采取得重大突破.下列有关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一种纯净物B.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不易长久保存C.可燃冰的成功开发利用使“水变油”成为可能D.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B.地壳中铝元素含量最多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氦气由氦原子构成10.能源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关于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B.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C.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D.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大气污染,应该停止使用11.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可再生能源B.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C.都属于混合物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12.从防止污染和温室效应、保持可持续发展考虑,下列能源不应大力开发的是()A.太阳能B.风能发电C.水能发电D.火力发电二、填空题13.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它与广泛采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什么优点?(答两点即可)a.;b..14.某学校的学生在参加乡村生活体验时,发现当地居民在点火时会把木柴下方架空,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缺少引火材料时,可使用固体酒精作为火源引燃木柴,固体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章节测试题1.【答题】我们可以不依赖能源生活。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能源的重要性。
【解答】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
我们不可能不依赖能源。
2.【答题】太阳、风、石油、煤等都是能源。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能源的种类。
【解答】没有能源,就无法供给能量。
太阳、风、石油、煤等都是能源。
3.【答题】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只有一方面: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
【解答】我国目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较为严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均能源资源不足。
二是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4.【答题】目前人们可以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能源的使用。
【解答】目前人们可以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
不幸的是,这些能源的储藏量十分有限,而且是不可再生的。
5.【答题】我国目前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可采资源量的( ),石油产量居世界第( )位。
6.8% 66.8% 4 5【答案】66.8% 5【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现状。
【解答】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有着丰富能源资源,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可采资源量的66.8%,石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
6.【答题】虽然我国的能源资源较(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目前人均资源较( )。
多少【答案】多少【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现状。
【解答】虽然我国的能源资源较多,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目前人均资源较少。
7.【题文】列举出五条节电措施。
【答案】随手关灯、使用声控灯、不使用吸尘器、使用节能炊具、减少电暖器开机时间、使用节能灯。
【分析】本题考查节能措施。
【解答】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节约能源,比如电能;生活中随手关灯、使用声控灯、不使用吸尘器、使用节能炊具、减少电暖器开机时间、使用节能灯等都是节电措施。
8.【答题】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A.能源B.人口C.环境【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5分钟训练1.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__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属于__________ (填“纯净”或“混合”)物。
从石油中炼制出的燃料有多种,举出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级产品是__________,主要用于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侧重于预习教材。
从课本预习中掌握关键词语(术语),形成基本知识体系。
化石燃料是经过长时间地地质变化得到的燃料。
石油经过炼制得到汽油、煤油等一系列产品后,最后剩余沥青,常用于筑路。
答案: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混合汽油航空煤油柴油沥青铺路、建筑材料2.甲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现象是发出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和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气体。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甲烷燃烧及燃烧产物的掌握,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答案:天然气沼气CH4+2O2−−点燃CO2+2H2O蓝色火焰热量水变浑浊的二−→3.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所排放的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烟尘等。
思路解析:燃油形成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等。
答案: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4.酒精的学名是__________,化学式是__________,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酒精的基本知识,考查酒精的燃烧和组成。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9.1 能源的综合利用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含有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所以人类每年在自然界中提取最多的金属也是铝B. 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等C.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可燃冰等D.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2.有关能源和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 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人体内的胃酸也是盐酸B. 回收一个铝制易拉罐比制造一个新的要便宜20%,而且还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95%的能源C. 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余都是海水D.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是重要的能源3.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能源B.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而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C.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国已经在南海海域对可燃冰进行试验性开采D. 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如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等4.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A. 氢气B. 天然气C. 石油D. 煤5.化学在健康、能源、材料、生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装修材料挥发出来的甲醛对人体有害B. 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属于新能源C.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金和合成橡胶D. 涤纶衣服的优点是吸湿性、透气性好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综合利用以提高其利用率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③图书档案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④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⑤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①⑤7.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新能源技术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能源: 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
2.可再生能源: 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的能源, 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
3.标准煤:标准煤亦称煤当量, 具有统一的热值标准。
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
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
4.能量密度: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 单位:焦耳/立方米。
5.能源安全: 保障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至关重要的能源的可靠而合理的供应。
6.电力需求侧管理:7.能源弹性系数: 衡量某一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相关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指标。
能源弹性系数=能源量的增长率/经济总量的增长率8.标准油: 以石油作为标准燃料来计算能源总量的一种模拟的综合计算单位。
9.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 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 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
10.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指核物理中, 核反应产物之一又引起同类核反应继续发生、并逐代延续进行下去的过程。
11.储量: 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
储能又是石油油藏中的一个名词, 代表储层储存油气的能力。
12.生物质: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 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
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13.生物质能: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 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14.煤气化: 煤气化是一个热化学过程。
以煤或煤焦为原料, 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气化剂, 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
7.2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一、选择题1.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开创了辉煌的化学工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发生了分解反应B.煤的气化和液化,不同于一般的状态改变,其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却相对不足D.石油化工业的主要产品有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D.木炭与氧气反应发光发热,所以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3.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备与收集H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原理为:22Zn+2HCl=ZnCl+HB.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氢气C.关闭旋塞后H2将反应液压入长颈漏斗中D.用向上排空气法代替图中的收集方法4.以下能量变化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A.鞭炮爆炸发声B.天然气燃烧放热C.煤燃烧火力发电D.电水壶通电放热5.甲烷作燃料利用的性质是A .密度小B .还原性C .可燃性D .溶解性6.酸雨能酸化土壤、污染水体、腐蚀建筑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已成为全球性灾害。
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①2233NO H O 2HNO X +=+,②222242SO O 2H O 2H SO ++=。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①中X 的化学式为NOB .反应②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C .反应①、②中共涉及6种氧化物D .SO 2和NO 2等是导致酸雨的“元凶”7.下列供能设施没有利用新能源的是A .燃煤发电B .太阳能集热板C .风力发电D .潮汐发电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 .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D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9.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7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能源。
如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次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是二次能源。
如___________。
3.新能源中最瞩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能。
它的主要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会给环境
带来污染。
4.科学家发现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在改变的过程中有可能____,
这种能量叫做____________能。
通常也叫做________能。
获得核
能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发生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同时
放出2~3个中子,又可以____________使它们也发生_______。
这样将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6.较轻的核结合成较重的核,也能释放出____________,这种现象
叫做____________。
氢弹就是利用轻核的__________制成的,它
是比__________威力更大的__________武器。
7.利用__________的电站叫做核电站,核电站是利用
______________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8.太阳能具有以下优越之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占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能源利用率。
10.充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核能和太阳能,将取代化石
燃料并满足人类对能源的不断增长的需要。
二、判断题:(10分)
1.煤、石油和天然气统称为化石燃料。
[]
2.当今利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终有耗尽之时,人类面临一场“能源危机”。
[]
3.铀核裂变时只有二分裂一种情况。
[]
4.核电站先进的保护措施保证电站安全运行。
[]
5.太阳能只能以间接方法向人类提供能量。
[]
三、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8分)
1.当今人类利用的常规能源是[],新能源是[]。
A.化石燃料
B.太阳能
C.核能
D.电能
2.属于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的是[],属于轻核聚变的是[]
A.原子弹爆炸
B.氢弹爆炸
C.核电站发电
D.太阳能辐射
3.太阳能可以直接利用,下列装置中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的是
[]。
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A.硅光电池
B.太阳灶
C.太阳集热器
D.太阳能热电站
参考答案:
一、(每题2分,共72分)
1.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煤、石油、水流、地热
2.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电
3.太阳,安全,清洁,开发,利用
4.获得巨大的能量,核,原子,原子核的裂变,原子核的聚变
5.裂变,能量,轰击其它铀核,裂变,链式反应。
6.能量,聚变,聚变,原子弹,核
7.核能发电,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8.1)太阳能十分巨大,2)太阳能供应时间长久,3)太阳能分布广
阔,获取方便,4)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污染环境
9.有效利用的能量,消耗的能源所含能量的比例
10.利用,开发
二、(10分)
1.√
2.×
3.×
4.√
5.×
三、(18分)
1.A,BC
2.AC,BD
3.B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