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_爬山虎的脚表格第一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25.63 KB
- 文档页数:4
爬山虎的脚教案详案表格教案详案表格。
课题名称,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1. 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特点;2. 掌握爬山虎的观察方法和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 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观察方法和基本知识;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爬山虎的图片或实物;2. 爬山虎的生长环境的图片或实物;3. 有关爬山虎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引出爬山虎的话题,让学生谈谈对爬山虎的了解和认识。
二、呈现。
教师出示爬山虎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爬山虎的特点,如叶子形状、颜色、叶脉等。
三、讲解。
教师讲解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包括爬山虎的生长习性、生长地点、生长方式等,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生态习性。
四、实践。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或者户外观察爬山虎的生长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和体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引导学生思考爬山虎对环境的作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爬山虎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并号召学生要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七、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家或周围的爬山虎的生长情况,并写一篇观察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际的观察和体验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7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6个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为主要手段,辅以查阅资料或实地观察,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关于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部分,是教学的另一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爬山虎的资料或实地观察爬山虎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了解重难点词语的意思。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为主要手段,辅以查阅资料或实地观察,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17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6个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为主要手段,辅以查阅资料或实地观察,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关于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部分,是教学的另一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爬山虎的资料或实地观察爬山虎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了解重难点词语的意思。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为主要手段,辅以查阅资料或实地观察,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