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管理培训课程(doc 93页)
- 格式:doc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214
服装业生产管理课程一、课程简介服装业生产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服装生产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将涵盖服装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订单管理、生产计划、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和品质管理等。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全面了解服装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调控,提升其在服装行业中的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了解服装生产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3. 学习并熟练运用服装生产管理软件;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实践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5. 培养学生对时尚趋势和市场需求的敏感度。
三、课程内容1.订单管理订单是服装生产的基础,学生将学习如何准确理解和解读客户订单,建立有效的订单管理系统,确保订单的及时交付和质量要求的满足。
2.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服装生产的核心,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订单要求和生产资源进行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包括时间安排、人力资源调配和设备配置等。
3.材料采购材料采购是服装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材料需求估算、供应商选择和采购谈判等工作,以确保材料的供应充足和质量可控。
4.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是保证服装质量和交期的关键,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制定工艺规范、监控工艺参数和质量检测等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和监督。
5.品质管理品质管理是服装企业赢得市场和客户信任的基础,学生将学习如何建立品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品质标准、开展品质培训和实施品质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系统性地介绍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服装生产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探讨解决方法和经验。
3.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熟悉并运用服装生产管理软件,模拟真实的服装生产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占总评成绩的30%。
引言:-我時常聽到在製衣廠工作的管理人員說他們的工廠是以流水形式生產成衣, 但當我到廠房探訪他們時, 十居其九都會令我有點失望, 因為不少管理人員吳誤以為分科生產便流水作業的模式, 亦有不少管理人員認為成衣製造是非常困難以流水形式生產, 所以他們的生產線仍保留著六十年代的傳統模式。
不錯, 他們的理論都有正確的一面, 分科作業(即分部門)專門化生產單一工序是流水作業的開始或必須的步驟, 雖然成衣製造的工序繁複, 如能強化管理, 加上工業工程的應用技術, 相信仍能成功地把傳統的生產模式改良為流水式生產線。
管理流水式生產線的技巧, 在企業內的企業文化與傳統式的生產線截然不同, 最前線的管理人員(即組長或車間指導員)需有基本的生產管理及工業工程的知識, 但一般書本及訓練課程太艱深難明, 令一般管理人難以學習到所需的知識, 但一些能完全掌握所需理論的員工, 一般又缺乏成衣生產的經驗, 形成這方面的改進非常緩慢。
為方便成衣業的管理人員提昇其管理能力, 筆者特別搜集了有關的基本理論, 以簡單化的形式介紹給大家。
目錄第一章 (5)1.香港製衣工業- (6)1.1香港製衣業的發展過程 (6)1.2香港製衣廠的規模和結構 (7)1.3香港製衣業的出口業績 (7)1.4香港製衣業有利因素 (8)1.5香港製衣業限制因素 (8)1.6香港製衣業的前景 (9)1.7世界性製衣業的趨勢 (10)2.成衣生產過程 (14)2.1服裝製造的方法 (14)2.2製衣(成衣)廠的工作 (17)第二章 (24)3.基本生產管概念 (25)3.2生產管理的目的 (25)3.3生產控制(P R O D U C T I O N C O N T R O L) (26)3.4組織與工作分配 (27)3.5組織結構圖 (29)3.6組織架構欠佳的表徵 (29)4.生產前策劃-工序分析 (30)4.1工序分析的目的及用途 (31)4.2工序工程 (31)4.3工序圖 (32)4.6處理標準工序資料法:- (33)5.生產期間管理-生產線負荷與平衡 (34)5.1生產線平衡的問題 (34)5.2平衡生產線問題的特性 (34)5.3平衡生產線的條件 (34)5.4平衡生產線的方法 (35)5.5生產線負荷 (35)5.6人力分配 (36)5.7生產線平衡 (36)5.9生產數據 (39)6.廠房佈置 (41)6.1佈置定義 (41)6.2廠房佈置的目的 (41)6.3廠房佈置之適當時間 (42)6.4設計準則 (42)7.生產系統 (44)7.1設計車縫生產線的要求如下:- (45)7.2對設計車縫生產系統的主要影響要素 (45)7.4生產系統比較 (53)8.控制表格 (54)8.1生產計劃表格 (54)8.2生產管制表格 (55)8.4效率分析表格 (56)8.5其他表格 (57)第三章 (58)1.10品管圈 (59)3.品管七工具 (60)3.1思維衡擊法B R A I N S T O R M I N G (61)3.2魚骨圖(因果分析圖)C A U S E A N D E F F E C T D I A G R A M (61)3.3.柏氏圖分析(巴箂多分析圖)P A R E T O C H A R T S (62)3.4.分佈圖S C A T T E R D I A G R A M S (63)3.6.直方圖H I S T O G R A M (64)3.7.覆查表C H E C K S H E E T O R C H E C K L I S T (65)第四章 (66)1.管理者的任務 (67)1.1何謂管理者﹖ (67)1.2管理者在公司架構的位置 (67)2.管理者之職責範圍 (68)2.1計劃及編排工作 (68)2.2工作及權力分配 (68)2.3監督組內工作 (68)2.4採取跟催行動 (68)2.6解決問題 (69)2.7聯絡上司與下屬 (69)2.8協助減低成本 (69)2.9處理工作上人事方面的問題 (70)2.10訓練屬下人員 (70)3.管理者應具備的條件 (70)3.1要決定需要做甚麼 (70)3.2組織人手執行工作 (71)3.3組長(指導員)每日例行工作清單 (72)4.控制生產 (73)4.1生產效率 (73)4.3轉款 (76)4.4技能分析及開發 (76)5.員工培訓 (78)5.1有效率培訓的基本步驟 (78)5.2車縫員培訓的基本原則 (79)5.3車縫員的訓練方法 (80)5.4培訓車縫員所需的時間 (80)5.5管理者在培訓所擔當的角色 (81)6.維持紀律 (81)6.1如何維持紀律﹖ (81)6.2採取紀律行動 (81)6.3常見的紀律問題 (82)7.溝通技巧 (82)7.1何為溝通﹖ (82)7.2機構內的溝通 (83)7.3溝通對管理者的重要性 (83)7.4怎樣成為一個有效的溝通者﹖ (83)8.人際關係 (85)8.1馬思勞(A.M A S L O W)的理論 (85)8.2管理者如何把需求等級理論套用在鼓勵下屬﹖ (86)8.3如何能與下屬維持良好關係﹖ (88)9.鼓勵及誘導員工 (89)9.1引發動機的理論 (89)9.2鼓勵員工去工作的方法 (90)9.3如何改善員工的態度及提高工作情緒﹖ (91)第一章導論1.香港製衣工業2.成衣生產過程1.香港製衣工業-1.1香港製衣業的發展過程一九五零年,香港只有41間製衣廠,僱用1,944名工人,約佔本港工廠總數2.8%及佔本港製造業僱員總數2.4%。
服装生产过程管理知识培训作者:--------------- 日期:服装生产过程管理平缝车间过程管理1生产前准备控制1.1平缝车间在新款投产前,根据“0K‘的生产办样品、批办意见和工艺单,召开生产此款有关的裁床、平缝、尾部等主管、品控员和平缝组长参加的生产会议,了解和掌握工艺要求和重点注意事项。
车间主管根据生产控制部的计划,制定车间大组的每组生产计划编排并跟进裁床的裁片以及辅料的准备工作;还要协调车间、大组之间的平衡生产,当跨车间的生产时,由厂长协调进行生产;需要在开款前研究合理的方法,以大组人数为前提,正确的合并和拆散工序,缩短成品和半成品差距;根据工价员提供的标准时间制定每个大组每款每日的目标产量。
1. 2缝纫大组根据《生产任务单》向裁床领取裁片,同时向车间主管领取生产办样品和批办意见、工艺单、实样样板、辅料等生产资料。
并核对所领生产资料有否差错。
1. 3通过技能调查表,每个大组固定几个技术水平相对差的员工或生(新)手做副工,如开包整理裁片、对编号纸、修切止口、翻角、检查左右对称部位或量度尺寸部位,使员工顺手拿到就能生产。
组长必须了解款式的裁剪情况,在开款前两天编制好员工工序流程分配表给车间主管审核。
组长根据车间主任的目标产量和技术部提供的每款工序标准时间,制定每道工序的目标产量,并且要清楚明确的告诉给每一位员工,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的目标产量是多少?每天的目标产量是多少?1.4组长在编制员工工序流程分配表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此款家纺/家纺/服装的平均节拍(平均节拍二每件家纺/家纺/服装的标准时间/本组的车位人数),尽量使每位员工分配到的时间相近,都在平均节拍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生产的流水平衡。
但是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的分配人员,使生产保持平衡,所以还必须考虑该款式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以及每组车位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质量水平。
根据生产流程的正常流水,若上下相邻的工序时间没有超过平均节拍时间时,尽量安排由一个人去做,这样可以减少裁片的移动所需要的时间,当该车位不能胜任其中某道工序时,应该安排前后工序相差很远,这样可以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灵活地调动及调整,避免该工序因为不能完成出现堵塞现象。
服装业生产管理培训课程一、课程介绍服装业生产管理是制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为从事服装业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系统性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内容1. 生产管理概述•生产管理的定义和概念•生产管理在服装业中的重要性•生产管理的发展历程2. 产能规划与生产计划•产能规划的基本原则•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订单管理与生产排程3.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质量检验与控制4.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的意义•存货分类与ABC分析•JIT管理模式5.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岗位设计与招聘•员工培训与绩效考核6. 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的选择与维护•工艺流程优化•自动化生产技术应用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 1. 理解服装业生产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2. 掌握生产计划、质量和库存管理等方面的技能;3.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加强团队建设;4. 了解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的优化方法。
四、培训方式本课程采用在线学习的方式进行,学员可以通过视频、PPT讲解、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
培训过程中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应用能力。
五、课程评估学员需完成课程学习内容,并通过考核评估各模块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在线测试、作业提交、综合案例分析等形式。
结语服装业生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提升自身生产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产管理培训)__服装生产过程管理知识培训须了解款式的裁剪情况,在开款前两天编制好员工工序流程分配表给车间主管审核。
组长根据车间主任的目标产量和技术部提供的每款工序标准时间,制定每道工序的目标产量,并且要清楚明确的告诉给每一位员工,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的目标产量是多少?每天的目标产量是多少?1.4组长在编制员工工序流程分配表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此款家纺/ 家纺/服装的平均节拍(平均节拍=每件家纺/家纺/服装的标准时间/ 本组的车位人数),尽量使每位员工分配到的时间相近,都在平均节拍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生产的流水平衡。
但是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的分配人员,使生产保持平衡,所以还必须考虑该款式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以及每组车位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质量水平。
根据生产流程的正常流水,若上下相邻的工序时间没有超过平均节拍时间时,尽量安排由一个人去做,这样可以减少裁片的移动所需要的时间,当该车位不能胜任其中某道工序时,应该安排前后工序相差很远,这样可以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灵活地调动及调整,避免该工序因为不能完成出现堵塞现象。
同时员工的座位应该根据款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按照流程来排座位。
1.5组长要做好丈巾、丝带、拉链等缩水工作。
2 做开工办样品控制2.1平缝大组组长根据工艺单及生产办样品制做大组开工前的开工办样品,并交车间主管、品控员批核。
2.2批核中发现制做的品质问题立即进行修改或重做,再交品控员、车间主管批核,直至批办“OK”,并填写批办意见卡与样品挂在一起,作大组生产的封样品。
以便组员参照。
3开大组生产会、投产控制3.1组长按工艺单、生产会内容、开工办样品及批办意见等质量要求,结合自己缝制中难点工序的体会,召集本组员工开大组产前生产会,明确工艺要求及特别注意的事项。
将产前会内容记录在《生产会议记录》表中备查。
3.2根据本组员工的技术特长、技术操作水平,安排各工序开始生产。
4 中烫控制4.1中烫员工每天要做好烫斗、吊瓶水及烫桌上的清洁卫生工作。
服装生产管理课程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服装生产管理成为了制衣企业的关注焦点。
同时,全球化的竞争和国际化的贸易,更加要求制衣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高效的管理技能,不断提升竞争力。
1.2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为服装行业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一套完整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服装生产管理方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全面掌握服装生产的流程、技术和管理,具备制定、实施和监控服装生产计划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二、课程大纲2.1 前期准备•市场分析•设计策划•布料和辅料采购•样品制作2.2 生产流程•尺码放缩•面料裁床操作•裁剪流程•条码标识•刺绣、印花、绗缝流程•缝纫流程•配件流程•成品检验•包装流程2.3 生产管理•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排程的编制•生产过程的监控与协调•员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2.4 软件应用•样衣管理软件•生产计划软件•CAD软件•服装模拟软件三、课程收获3.1 知识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掌握以下知识技能:•了解服装生产管理的整体流程和模式•掌握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熟悉各种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工具•具备制作生产计划和排程的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能力3.2 实践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学员将切身体验制衣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各种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工具,提高制衣实践能力和管理技能。
3.3 职业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掌握当下最新、最全面的服装生产管理知识,并且具备了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基本管理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为学员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服装生产管理课程是提高制衣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培训。
本课程将为制衣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一套全面的、国际化的服装生产管理方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服装生产管理培训课程(doc 93页)引言:-我時常聽到在製衣廠工作的管理人員說他們的工廠是以流水形式生產成衣, 但當我到廠房探訪他們時, 十居其九都會令我有點失望, 因為不少管理人員吳誤以為分科生產便流水作業的模式, 亦有不少管理人員認為成衣製造是非常困難以流水形式生產, 所以他們的生產線仍保留著六十年代的傳統模式。
不錯, 他們的理論都有正確的一面, 分科作業(即分部門)專門化生產單一工序是流水作業的開始或必須的步驟, 雖然成衣製造的工序繁複, 如能強化管理, 加上工業工程的應用技術, 相信仍能成功地把傳統的生產模式改良為流水式生產線。
管理流水式生產線的技巧, 在企業內的企業文化與傳統式的生產線截然不同, 最前線的管理人員(即組長或車間指導員)需有基本的生產管理及工業工程的知識, 但一般書本及訓練課程太目錄第一章 (10)1.香港製衣工業- (11)1.1香港製衣業的發展過程 (11)1.2香港製衣廠的規模和結構 (15)1.3香港製衣業的出口業績 (17)1.4香港製衣業有利因素 (19)1.5香港製衣業限制因素 (21)1.6香港製衣業的前景 (25)1.7世界性製衣業的趨勢 (29)2.成衣生產過程 (44)2.1服裝製造的方法 (44)2.2製衣(成衣)廠的工作 (54)第二章 (77)3.基本生產管概念 (78)3.2生產管理的目的 (80)3.3生產控制(P R O D U C T I O N C O N T R O L)813.4組織與工作分配 (83)3.5組織結構圖 (90)3.6組織架構欠佳的表徵 (92)4.生產前策劃-工序分析 (96)4.1 ......................... 工序分析的目的及用途100 4.2工序工程 . (101)4.3工序圖 (103)4.6處理標準工序資料法:- (108)5.生產期間管理-生產線負荷與平衡1095.1生產線平衡的問題 (109)5.2平衡生產線問題的特性 (110)5.3平衡生產線的條件 (111)5.4平衡生產線的方法 (112)5.5生產線負荷 (113)5.6人力分配 (116)5.7生產線平衡 (117)5.8進度控制 (121)5.9生產數據 (125)6.廠房佈置 (133)6.1佈置定義 (133)6.2廠房佈置的目的 (134)6.3廠房佈置之適當時間 (135)6.4設計準則 (136)7.生產系統 (143)7.1設計車縫生產線的要求如下:-1447.2對設計車縫生產系統的主要影響要素 (145)7.4生產系統比較 (166)8.控制表格 (171)8.1生產計劃表格 (171)8.2生產管制表格 (174)8.4效率分析表格 (177)8.5其他表格 (180)第三章 (181)1.10品管圈 (182)3.品管七工具 (186)3.1思維衡擊法B R A I N S T O R M I N G (188)3.2魚骨圖(因果分析圖)C A U S E A N DE F F E C T D I A G R A M (189)3.3.柏氏圖分析(巴箂多分析圖)P A R E T O C H A R T 3.4. ................. 分佈圖S C A T T E R D I A G R A M S191 3.6. ................................... 直方圖H I S T O G R A M1933.7.覆查表C H E C K S H E E T O R C H E C K L I S T195第四章 (196)1.管理者的任務 (198)1.1何謂管理者﹖ (198)1.2管理者在公司架構的位置 (198)2.管理者之職責範圍 (202)2.1計劃及編排工作 (203)2.2工作及權力分配 (203)2.3監督組內工作 (204)2.4採取跟催行動 (204)2.5管制品質 (205)2.6解決問題 (206)2.7聯絡上司與下屬 (206)2.8協助減低成本 (206)2.9處理工作上人事方面的問題 (208)2.10訓練屬下人員 (208)3.管理者應具備的條件 (209)3.1要決定需要做甚麼 (209)3.2組織人手執行工作 (211)3.3組長(指導員)每日例行工作清單 2164.控制生產 (218)4.1生產效率 (218)4.3轉款 (222)4.4技能分析及開發 (224)5.員工培訓 (228)5.1有效率培訓的基本步驟 (228)5.2車縫員培訓的基本原則 (231)5.3車縫員的訓練方法 (232)5.4培訓車縫員所需的時間 (234)5.5管理者在培訓所擔當的角色 (236)6.維持紀律 (237)6.1如何維持紀律﹖ (237)6.2採取紀律行動 (238)6.3常見的紀律問題 (239)7.溝通技巧 (240)7.1何為溝通﹖ (240)7.2機構內的溝通 (240)7.3溝通對管理者的重要性 (242)7.4怎樣成為一個有效的溝通者﹖ ..2438.人際關係 (248)8.1馬思勞(A.M A S L O W)的理論 (248)8.2管理者如何把需求等級理論套用在鼓勵下屬﹖ (251)8.3如何能與下屬維持良好關係﹖ ..2599.鼓勵及誘導員工 (261)9.1引發動機的理論 (262)9.2鼓勵員工去工作的方法 (263)9.3如何改善員工的態度及提高工作情緒﹖ (268)第一章導論1 .香港製衣工業2 .成衣生產過程1.香港製衣工業-1.1香港製衣業的發展過程一九五零年,香港只有41間製衣廠,僱用1,944名工人,約佔本港工廠總數2.8%及佔本港製造業僱員總數 2.4%。
在五十年代,大量資金、創業人才和廉價勞工從中國湧入,本港製衣業藉此迅速發展。
製衣業在六、七十年代繼續蓬勃發展。
六十年代初期,製衣業超越紡織業成為出口收益最大的工業,也是製造業中僱員最多的工業。
由於製衣業涉及較為勞工密集的工序,該工業蓬勃發展的主要因素是那幾年間本港有大量廉價勞工供應。
但是,香港的工資現己提高,而工資低廉的亞洲競爭對手也發展了製衣業,廉價勞工這個優點便隨著時間的過去而逐漸消失。
出口數量受到限制,加上生產成本相當高昂,促使製衣業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出口項目的價值及發展新產品,其中包括用各種混合纖維製造的高檔時裝。
八十年代製衣業因應市場對高質素及時髦服裝的需求,繼續發展。
現在生產的服裝,由高級時裝至簡單的衣服配件,應有盡有。
在出口市場上,製衣業面對激烈的競爭,因此越來越明白到自動化生產的重要性。
很多製造針織衣物的廠商裝置了電腦輔助設計儀器,以及自動化電腦輔助針織機器。
在其他成衣製造方面,較大的工廠也通常設有電腦輔助紙樣放碼及排嘜機器、繪圖機以及自動裁剪機。
近年本地製衣業己逐漸向高檔市場發展,並建立起高質時裝的形象。
香港亦成為亞太區內著名的成衣採購中心,既吸引到大批生產簡單貨式的定單,亦吸引到小量高價成衣的定單。
前一類定單(受配額限製的除外)通常交予該行業設於華南地區的生產基地製造,而後一類小量高價成衣則由本地工廠生產。
除了有限的外地加工,受香港的出口配額限制的產品,必須在本港製造,以符合香港產地來源規定。
1.2香港製衣廠的規模和結構在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七零年間,工廠數目以平均年增率24.9%增至3,491間,僱用人數以平均年增率24.6%增至148,025名。
一九七五年,香港有8,047間製衣廠(佔製造業工廠總數25.9%),聘用257,595名工人(佔製造業工廠總數37.9%),成為製造業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工業。
由一九七五年至八十年代中期,該工業以價值計算,續有增長,但佔整體製造業的比例,則開始下降:在一九八七年製衣廠的數目達到高峰,共有10,556間,但郤只佔當時製造業工廠總數20.9%。
同樣地,製衣業在一九八六年所聘用的工人數目也達到高峰,共有299,932人,佔當時製造業僱員總數34.5%。
此後,工廠數目降至一九九二年的6,980間(佔製造業工廠總數16.6%),而同期僱員人數則降至186,607人(佔製造業工廠總數32.7%)。
不過,製衣業仍是製造業中最大的行業,規模是紡織業的兩倍有多。
製衣廠的規模普遍比以前小。
在一九七五年之前,製衣廠平均聘用超過40名工人(一九六五年平均多達58名),但到了八十年代,製衣廠的平均僱員人數一直逐漸下降至平均每廠30名工人。
1.3香港製衣業的出口業績本港製衣業的產品出口值,從一九六零年的10.1億元增至一九九二年的771.56億元,平均年增率為14.5%。
自六十年代起,製衣業已是出口收益最大的工業,佔本地產品出口總額30%以上。
除了一九七五年全盛時期的44.6%外,所佔比重一般在30%至36%之間。
一九九二年的數字為33%。
以價值計算,香港在一九七三年至一九八五年間是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區(除了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被意大利超越外)。
一九八六年,意大利再次佔第一位,並一直保持該位置。
從此香港便一直是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地區,只在一九八八年一段短時間內為南韓所超越。
在一九九二年,香港隨中國和意大利之後,為世界第三位成衣出口地區。
1.4香港製衣業有利因素香港的製衣業以經驗及技術見稱,並在海外享有製造優質衣物的聲譽。
製衣業有熟練員工,可以生產各式各樣的衣物,不但可大批生產,也可生產特定項目。
他們可以就顧客自行設計或指定的成衣樣辦提供專業意見及協助。
此外,製衣業經常因應市場需求及時裝潮流的轉變而作迅速反應,試驗利用全新及更先進的衣料,並深諳管理之道,以求符合顧客的需求。
製衣廠以中小型為多,這是製衣業的有利因素。
這些工廠製造多種款式的時裝,並能夠在一個有效率的分包網絡下,配合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本港製衣業越來越注重品質,並能準時迅速交貨,因此聲譽日隆,競爭力亦隨之提高。
香港的製衣業也得到一些輔助工業的幫助。
這些工業提供線、拉鏈、鈕扣、扣件及標簽等配件,以及一些對於生產時裝極為重要的多類型花邊。
織造、針織及加工漂染廠亦為製衣業提供部份所需布料。
1.5香港製衣業限制因素和其他工業一樣,製衣業在聘請和保留員工方面也碰到困難,這是因為很多工人都受到正在擴展的服務行業吸引。
服務行業通常給予工人較高的工資、較佳的工作環境、以及較有社會地位的感覺。
隨著工資上升及生產成本高漲,香港面對其他低工資生產地區的強烈競爭。
自從一九八六年中以來,操作員短缺問題一直未有改善。
此外,香港為離岸製造業擔起支援中心的角色,提供設計、商品推銷、品質控制、搜集原料等支援服務,業內郤嚴重缺乏從事此類支援服務的熟練員工。
本地紡織業的生產量減少亦對製衣業廠商造成打擊,因為製衣業非常倚賴本地所生產和供應的高質紡織紗線和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