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7
1 / 7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学案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各地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右图所展示的是××市政府为纪念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兴建的辛亥革命纪念碑的效果图。100年前的,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步步进逼,清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领导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
思考:辛亥革命主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提示: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课标要求: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他在20世纪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一、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1.走上革命道路
1894年,孙中山到天津上书________,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未获成功。不久,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在________中一败再败。他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转而走上了革命道路。
2.建立革命团体
(1)概况: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__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他喊出了“________”的口号,并在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创立________”的革命主张。
(2)意义:标志着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开始。
3.策划广州起义
(1)概况
①兴中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建立______兴中会,筹划在广州发动反清武装起义。
②______年10月,起义计划泄露,起义还没有发动就遭失败。
(2)意义:广州起义表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已同________彻底决裂,迈出了民主革命________的第一步。
4.考察欧美,为革命深入发展做准备
2 / 7(1)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到______、______等地考察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并在______中积极宣传革命,发展组织。
(2)______蒙难脱险后,孙中山增强了革命信心,更加积极地展开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斗争。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兴中会誓词的提出,表明他开始萌生民族主义,并想用美国国家制度来改造。对西方国家的深入考察后,他发现了西方存在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他又逐步萌生了民生主义。
二、组建革命大同盟——同盟会
1.条件
(1)必要性
①维新变法失败,________侵华,清王朝完全蜕变为“____________”,社会各界要求变法以挽救国家危亡的呼声日益高涨。
②革命小团体无力领导全国的反清革命,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统一的革命大同盟。
(2)可能性
①孙中山对美、英等国社会状况的考察和研究,使他改造的思想趋于系统。
②随着新型________队伍的壮大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在形成了一股强劲的革命潮流,华兴会、______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2.成立与发展
(1)在孙中山的推动下,1905年8月,孙中山同黄兴、________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在日本东京召开同盟会成立大会。大会通过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________,创立民国,________”为政治纲领,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2)1905年11月,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第一次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三民主义奋斗目标,并提出用革命的手段去实现它。
3.历史意义
(1)同盟会是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
3 / 7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民主义的提出,表达了________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在一个时期内成为________战斗的口号和团结的旗帜。
(3)同盟会的成立和________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新的面貌和状态进行活动,有力地促成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三、缔造资产阶级共和国
1.准备
(1)______年底,孙中山从国外回到______,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在讨论新政府问题时,孙中山力主实行________。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到达______,受到空前的欢迎。
2.建立
(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庄严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宣布改用______,以________纪元。
(2)孙中山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确立______体制;对内争取实现民族、领土、军政、内治、财政的统一,对外洗雪清政府的辱国举措等。
(3)选举临时副总统,成立____________。
3.措施
(1)在孙中山的任期内,他颁布了三十多项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______________经济、改革________的法令。
(2)孙中山主持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________________》,用法律的形式确立________政体,并确保建立实行议会民主和____________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4.意义
(1)创建民国是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此后,统治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被推翻,实现了20世纪社会的第一次________。
(2)民主共和的观念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________的高涨,进步的闸门被打开,________的历史潮流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答案:一、1.李鸿章 中日甲午战争
2.(1)檀香山 振兴中华 合众政府
3.(1)香港 1895 (2)清王朝 武装起义
4.(1)美国 英国 华侨 (2)伦敦
4 / 7二、1.(1)八国联军 洋人的朝廷 (2)知识分子 光复会
2.(1)宋教仁 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 (2)民族独立 民权自由
民生幸福
3.(1)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资产阶级 革命党人 (3)三民主义
三、1.(1)1911 总统制 (2)南京
2.(1)公历 中华民国 (2)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共和
(3)临时参议院
3.(1)民族资本主义 文化教育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民主共和 责任内阁制
4.(1)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历史巨变 (2)民主精神 求新求变
问题1: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同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试谈谈你对三民主义的认识。
提示:本问题旨在加深对教材重点知识的理解,把握本问题能够形成对三民主义的全面认识,能够全面理解辛亥革命成败的根源所在。
(1)内容及其内在联系:①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这是三民主义的前提。②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思想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解决了当时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③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
(2)评价:①进步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要求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民权主义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想要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主张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因而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②局限性: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制定的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又不敢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它主张民权,又不敢发动人民;它主张民生,又不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些都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其局限性决定了在三民主义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问题2: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谈谈你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
5 / 7提示:本问题从历史意义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行了评价,把握本问题,能够从更深的层面上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历史意义: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它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②在当时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还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蓝本,是宪政史上的重要一页。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近代社会民主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2)局限性:①其制定本身具有一定的人治主义色彩,其出台的动机是为了适应更换总统的需要,保卫革命成果,但却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②没有形成完整的反封建体系,如对农村的封建剥削关系很少涉及,没有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③资产阶级民主精神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如对参议员的产生,规定由地方自定,这实际上给予地方封建势力以很大的特权。④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这些局限性是时代局限与其阶级局限共同造成的。
【例题1】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解析:判定一场革命的性质,要看革命的任务,而不是看革命的领导阶级。辛亥革命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本题给定的四个选项中,B、C两项属于领导阶级,可以排除。就A、D两项来看,D项的叙述是错误的,它并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答案:A
【例题2】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解析: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革命后没有成为西化的国家,也没有建立联邦制。孙中山之后的历任总统从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