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通新城总部基地品牌聚变区概念规划提案.
- 格式:ppt
- 大小:15.43 MB
- 文档页数:36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丰台区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2.16•【字号】丰政发〔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丰台区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丰政发〔2022〕6号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现将《“十四五”时期丰台区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2022年2月16日“十四五”时期丰台区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更是丰台区加快产业转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上台阶”的战略机遇期。
丰台区既属“一主”,又处“一轴”沿线,是“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区,北京城市总规赋予了丰台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区功能定位。
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求丰台区更加聚焦高精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丰台模式”,打造首都发展新空间和科技创新主引擎,推动“妙笔生花看丰台”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为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要求,依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丰台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关于制定丰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市丰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规划中所指高精尖产业包括先进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本规划是丰台区“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实施期限为2021年—2025年。
北京CBD总体规划 2002年08月14日13:55 北京商务中心区管理委员会CBD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路与建国门外大街交汇的地区,此交汇点距东部的北京旧城城墙(现为二环路)约2.3公里,距北京长安街约5.8公里,距北部的首都机场高速路出入口约5.8公里,距南部京津唐高速路出入口约5.3公里,距东部的四环路约2.4公里。
北起朝阳北路及朝阳路,南抵通惠河,东起西大望路,西至东大桥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
现有工业企业用地149公顷、居住用地84公顷、公建用地55公顷、市政用地13公顷、教育科研用地14公顷、道路及其他用地84公顷。
区内共有居住人口约5.4万人。
东侧为北京第一热电厂,南侧紧邻通惠河,通惠河南岸为铁路整备战。
西侧由北至南为朝外市级商业中心、日坛公园、北京第一使馆区、永安东西里居住小区,北侧是以居住为主的用地。
商务中心区建设将遵循"分步实施,分块建设;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原则,按近期、中期、长期三步实施,采取成熟一块开发一块的办法;以"金十字"区域及核心区开发为重点,全面推进商务中心区的开发建设。
国内外投资发展商十分看好这片商务热土。
目前,处于项目立项和规划设计阶段的重大建设项目有十几个,建筑面积总共300万平方米。
北京商务中心区即将进入新一轮的建设发展高潮。
CBD规划理念1)商务中心区的整体框架延续北京历史文脉和城市的肌理,形成方格状基本路网结构,并体现与旧城中心区的轴向联系和区内的轴向布局与发展。
2)突出以商务办公为主的功能,将主要商务办公设施集中布置于以"金十字街"两侧的地段:设置混合功能区的概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避免商务功能过于单一而带来的弊病:重视文化功能,并强调文化设施与商务设施有机融合。
3)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强调商务区内应有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并通过绿化带的连接,形成完整的绿化体系。
4)塑造完美的城市形象,超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并突出设置标志性建筑,形成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
北京活力东方购物中心项目提案项目介绍北京活力东方购物中心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规划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用地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高度不超过4层,地下建筑高度不超过2层。
该项目由北京活力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开发,旨在打造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高端商业购物中心,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
项目背景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消费者对高端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目前,北京市场上的高端购物中心类型单一,很难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
因此,活力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决定在朝阳区开发活力东方购物中心项目,期望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消费体验。
同时,该项目也有助于提升朝阳区商业发展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项目定位活力东方购物中心项目定位为高端购物中心,主要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
该项目将提供多个品牌店铺,包括高端时装、珠宝、家居用品、美容护肤、餐饮等方面的店铺。
此外,该购物中心还将设有多个休闲娱乐场所,如电影院、儿童游乐区、桌游室等,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
项目优势地理位置优势活力东方购物中心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周边拥有较为繁华的商业区。
项目周边的居住环境也非常优秀,并且交通便利,方便消费者前来消费。
此外,该项目距离多个重要的政府机构和知名企业较近,有利于吸引高端消费群体。
设计理念优势活力东方购物中心项目的设计理念为“融合中华文化,开启品质生活”。
该项目的建筑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又结合了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更好地体现了品牌的高端和精致。
此外,购物中心的经营管理也将秉持“以人为本,客户第一”的理念,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品牌营销优势活力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本身在房地产领域有着良好的口碑,并且在建筑设计和物业管理方面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该公司将凭借自身品牌优势,在购物中心项目的推广和运营方面拥有更多优势。
项目规划总体规划活力东方购物中心项目总体规划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用地约8万平方米。
购物中心主要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包括商业店铺、休闲娱乐区、停车位等。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年》发布,要点如下: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
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12、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加强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
13、重点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新产业,全力打造北京创造品牌。
(二)“一核五区”建设进度。
“十二五”期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具体安排如下:——用3年左右时间,奠定新城核心区架构,五个功能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核心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水乡区形成规模;五个功能区基础设施支持能力大幅提高,重大产业项目基本确定并开工建设。
——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一核五区”空间布局,为到2020年建成一座现代化国际新城奠定坚实基础。
城市外围交通和能源资源保障设施基本完善;核心区标志性城市建筑群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形态基本形成;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区实现对外开放;国际医疗服务区和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初具规模;国际组织聚集区启动建设。
(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十二五”期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强化政府在新城开发建设中的主导力度,充分发挥土地储备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保障和引导作用,优先储备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和新城范围内土地,促进中心城和农村协调发展。
促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满足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用地需求,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其中,重点完成南大街、杨坨等新城核心区及文化旅游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国际医疗服务区、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等功能区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工作;与此同时,要形成滚动开发态势,继续深入推进新城核心区其他片区的拆迁工作;加快土地上市进程,尽快完成核心区重点地块的搬迁扫尾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北大街区域、上营片区、新华大街沿线、齐天乐园、3号地杨坨等重点地块上市工作,确保一批产业项目和功能性项目落地。
十二五”期间新城核心区建设重点及任务(一)“十二五”期间新城核心区建设重点。
围绕新城发展定位及总体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将集中力量建设新城核心区,重点推进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二)加强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目标。
适应新城未来发展要求,“十二五”期间,运用新理念、新技术,高标准全面启动新城核心区五河交汇区域地下空间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计划用五年时间全部完成核心启动区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新城综合承载能力。
通州新城东里规划方案
通州新城东里拆迁后未来规划的155平方公里,城区48平方公里,先期发展运河核心区是16平方公里,也是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发展的战略引擎区,是疏解中心区商务功能,提升消费功能,聚集文化功能的重要的空间载体。
五大区域包括:宋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将打造成为北京市面积最大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整个区域规划了一到两个综合性的国际医院和八到十个专科的国际医院;通州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致力于打造全生态高端总部聚集区;而国际组织聚集区,也正在进行前期规划研究工作。
此外,还有通州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目前这个区域,多个项目相继落户,其中环球国际影城已经开始动工,2018年将开门营业。
一些新的产业功能要往通州转移,今后要限制城六区的高端积聚,更多的资源要在通州承接,未来国家在国际化过程中,有很多企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文化等。
总的来说,有两大特色,一个是商务,一个是文化。
八通轻轨、地铁亦庄线直达通州;M6线地铁东西横贯北京城区延伸至通州新城;规划中的R1、S3、S5、S6、M6支等线路将覆盖通州新城,未来整个轨道交通建成以后,将有十条轨道交通在通州境内建成,建成以后将会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网最密集的新城之一。
此外,还有通顺路、壁富路、六环路3条通向首都机场的快速通道。
焦点地产网论坛采访提纲和新闻选题论坛主题:亦庄核心“扩容”新城发展“蝶变”主题阐述:根据刚正式出台的新城南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显示,至2014年,新计划安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4类232项重大项目,总投资约3960亿元,比上一阶段城南计划的投资(2010年-2012年)增加了1000亿元。
作为与国际接轨的交流平台,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屹立于城市东南门户之上,在南城新一轮发展大背景下,亦庄核心区扩容使区域价值日益凸显。
伴随着核心扩容,亦庄有望借助区位优势实现真正的“蜕变”,楼市版图也将因此发生新的变局,而亦庄核心为对接京城楼市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拟邀嘉宾:高毅存北京规划学会秘书长牛凤瑞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肖劲北京万科副总经理袁知微万科大兴片区负责人访谈阶段一:从亦庄前景出发,释放核心区扩容重要信息,以品牌开发商争相入驻收尾问题一: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无论是新一轮南城计划、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还是亦庄与大兴行政资源合并,都给亦庄带去了“发展大礼包”。
而最新数据称,亦庄一季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0.7%,创六年新高。
站在北京迈向世界城市的高度来看,如何看待亦庄未来的发展前景。
(主提问高秘书长,大家讨论补充)引导回答方向:梳理亦庄当下的发展利好。
概括其宜居宜业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站在世界城市的高度,展望亦庄前景,尤其突出亦庄发展的国际性和人群的精英性。
问题二:从发展现状来看,亦庄核心区的发展已接近饱和,核心区扩容正在成为适应南城发展大趋势的必行之举。
此次亦庄核心区扩容会对亦庄区域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带来哪些机遇?与其他板块的区别在哪?(主提问牛凤瑞,大家讨论补充)引导回答方向:当产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区域人口形成稳定的基数,地方经济有了坚实的依托,居住和配套就会得到相应提升,就要核心区扩容,就是所谓的“新城建设”。
中国很多城市的开发区现在都成了新城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亦庄新城产业用地规划建设指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8.11•【字号】京技管〔2021〕95号•【施行日期】2021.08.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规定正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亦庄新城产业用地规划建设指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工委、管委会各相关机构:《亦庄新城产业用地规划建设指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经工委、管委会审议通过,现正式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1年8月1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指标使用规则第三章项目评估与项目综合实施方案第四章管理和监督第五章附则亦庄新城产业用地规划建设指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深化落实《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在全市城乡建设“双控”要求下,进一步加强亦庄新城规划建设指标管控,支持和鼓励高精尖产业项目落地,促进产业用地提质增效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推动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概念界定】本办法所称规划建设指标特指亦庄新城(下文简称“新城”)规划建筑规模中可区级统筹使用的建筑规模指标。
若无特殊说明,均指地上建筑规模。
本办法所称产业用地特指工业用地和物流仓储用地。
按实施状态分为增量产业用地与存量产业用地,分别对应新入驻项目与更新类项目。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新城规划范围内上述产业项目申请使用亦庄新城产业用地规划建设指标的相关情况。
第四条【使用原则】(一)全力促进产业发展全方位促进新城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产业提质升级、完善配套设施,以及承载科技创新功能提供空间资源。
(二)优先保障公共利益坚持“先更先摊”,即城市更新项目优先保障公共利益(包括三大设施、绿地和其他产业类服务设施)落地,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实施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京政发[2006]40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发布日期】2006.10.23【实施日期】2006.10.23【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实施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06]4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实施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实施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00六年十月二十三日附件: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实施规划前言一、“十五”期间通州、顺义、亦庄卫星城发展建设概况及存在问题(一)发展建设概况(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一)重点新城发展环境与机遇(二)各重点新城的发展条件三、“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发展建设时序(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二)区域协调发展总体目标及发展思路(三)发展建设时序(四)区域协调发展近期建设策略及重点建设引导四、“十一五”时期各重点新城发展定位、目标及发展规模与布局引导(一)通州新城发展定位、目标及发展规模与布局引导(二)顺义新城发展定位、目标及发展规模与布局引导(三)亦庄新城发展定位、目标及发展规模与布局引导五、“十一五”时期各重点新城主要建设任务及建设重点引导(一)通州新城主要建设任务及建设重点引导(二)顺义新城主要建设任务及建设重点引导(三)亦庄新城主要建设任务及建设重点引导六、规划实施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一)完善配套政策,促进新城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二)创新建设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推进新城综合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三)加强综合协调与管理,统筹区域发展,优化新城发展环境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实施规划“十一五”期间协调推进通州、顺义、亦庄三个重点新城发展建设,是落实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将为首都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基本框架及促进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对于全面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保持和促进奥运会前后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区县功能定位、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10•【字号】京政发[2012]1号•【施行日期】2012.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2]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二〇一二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发展实施引导第三章发展建设重点第四章规划实施保障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是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第二个五年建设时期;是首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新城完善功能、提高水平、形成系统、规模发展的重要阶段。
通州、顺义、亦庄等重点新城作为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的主要载体,迎来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新城的重要机遇期。
充分发挥重点新城在首都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潜力和重要作用,对于推进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条规划范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的市域城镇体系,本次规划范围为通州新城、顺义新城、亦庄新城。
同时结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的新要求,规划统筹研究了亦庄新城与大兴新城的整合发展,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统称为“亦庄-大兴新城”。
第三条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新城建设以“强化重点、示范带动;分类发展、全面推进”为基本原则,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创新、机制适应、改革突破的基本方针,以全市统筹的产业布局带动提升新城产业层次和产业特色,以市级及新城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改善新城的生活服务水平,以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新城的市政及交通支撑条件,加快形成与承载首都功能相配套、与区域城市群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