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4
硫化氢理化特性和毒理作用一、H2S 物理特性硫化氢(H2S)为无色、有臭鸡蛋味、易燃、急性巨毒、酸性气体。
分子量为34.08,蒸汽压为2026.5kPa/25.5℃,闪点为<-50℃,熔点是-85.5℃,沸点是-60.4℃,相对密度为(空气=1)1.19。
易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20℃时蒸气压为1874.5kPa,空气中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比),自燃温度260℃。
二、H2S化学特性它在空气中的最终氧化产物为硫酸和(或)硫酸根阴离子。
硫化氢为易燃危化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硫化氢在水溶液中可离解成HS-、S2-和H+离子。
在生理pH作用下,体内硫化氢总量的2/3离解成HS-离子,约1/3为未离解的氢硫酸(H2S),仅很少量离解成S2-,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三、H2S的来源硫化氢的来源:硫化氢是某些化学反应和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的产物;某些天然物的成分和杂质;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地层水等。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产物:如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天然气开采、提炼,橡胶、制革、染料、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
沼泽地、沟渠、印染、下水道、隧道以及垃圾坑(池)、粪便池、生活费水池等作业,会产生H2S,火山喷气、矿泉中也常伴有硫化氢。
人体释放出的屁是含有极小量的硫化氢。
四、H2S毒理作用: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亦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浓度低时带恶臭(气味如臭鸡蛋的味道),浓度高时反而没有气味(因为浓度高时硫化氢的臭味可以麻痹嗅觉神经)。
同时硫化氢是一种急性剧毒气体,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以短时间内致命。
低浓度的硫化氢对眼、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都有影响。
急性毒性:较低浓度,即可引起呼吸道及眼粘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浓度愈高,全身性作用愈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硫化氢的制备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臭味,能够溶于水,在一定的浓度下具有爆炸性。
它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
硫化氢的制备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
1. 酸与硫化物反应法:硫化氢可以通过酸与硫化物反应制备。
常用的反应物是铁(Ⅱ)硫化物和酸,例如硫酸和铁(Ⅱ)硫化物反应:FeS + H2SO4 → FeSO4 + H2S这种方法制备的硫化氢含有其他杂质,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得到纯净的硫化氢。
2. 金属与酸反应法:金属与酸反应也可以制备硫化氢。
常用的反应物是铁片和浓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S↑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的硫化氢纯度较高,但反应速度较慢,需要加热提高反应速度。
3. 硫酸铵的分解法:硫酸铵在高温下可以分解生成硫化氢和水蒸气:(NH4)2SO4 → 2NH3 + H2S↑ + 2H2O这种方法制备的硫化氢纯度较高,但需要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
4. 硫酸钠与硫酸反应法:硫酸钠与硫酸反应也能制备硫化氢。
反应物是硫酸和硫酸钠:H2SO4 + Na2SO3 → Na2SO4 + H2S↑这种方法制备的硫化氢含有较多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硫,需要经过进一步处理才能得到纯净的硫化氢。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制备硫化氢,例如矿石中的硫化物与酸反应、有机硫化物的热解等。
不同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制备硫化氢,都需要注意安全操作。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吸入过多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因此,在制备硫化氢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戴好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
同时,要确保制备硫化氢的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造成安全事故。
总结起来,硫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制备硫化氢可以通过酸与硫化物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硫酸铵的分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等多种方法。
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和安全操作,可以提高制备效率和产品质量,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第一章硫化氢特性及中毒机理硫化氢属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发生含硫天然气泄漏,由于采取措施不当,将会发生不可预料的群死群伤、中毒、职业病等事故。
为了使操作员工对硫化氢有清楚的认识,现将硫化氢的特性及中毒机理概述如下:1、硫化氢(H2S)⑴、H2S物理性质H2S为无色、有强烈臭鸡蛋味的可燃有毒气体,可溶于水、乙醇、汽油、煤油、原油,比空气略重,自燃点246℃,爆炸极限:4.3%—46%。
在0℃常压情况下每立方米重 1.521公斤,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在18℃、1.68Mpa的压力情况下为液态,经过燃烧生成SO2有毒气体,危害人体、腐蚀金属,在输气的过程中与管壁接触生成FeS,H2S极易溶于水,在常压和20℃情况下,每立方米水中可溶解 2.582m3的H2S气体。
H2S 沸点为-61.8℃,硫化氢燃烧时呈蓝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硫,硫化氢与空气混合达爆炸范围可引起强烈爆炸。
⑵、H2S侵入人体的途径H2S主要是从人的呼吸道进入人体,人们在含有H2S气体的工作场所工作时,在呼吸过程中,一部分随着呼出的气体呼出体外,有一小部分存在体内氧化生成硫酸盐,随着小便排出,体内无蓄积作用。
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10mg/m3。
⑶、硫化氢中毒机理H2S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易引起角膜炎,与人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作用,引起组织缺氧而造成呼吸困难,大量吸入会引起肺水肿,H2S中毒的表现随着接触的浓度、时间不同而分为:①轻度中毒:眼红和结膜肿胀、畏光流泪、胸部紧迫、咳嗽等。
空气中H2S浓度达到20mg/ m3时就可引起轻度中毒,恢复较快,无后遗症。
②中度中毒:结膜刺激、流泪、恶心、呕吐、腰痛、呼吸困难、头痛、轻度肺炎或肺水肿,支气管炎、乏力、失调。
空气中H2S浓度达到700mg/ m3时即可引起中度中毒。
③重度中毒:先是头痛、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缓、意识模糊,抽筋、昏迷、因心脏瘫痪或呼吸停止而死亡。
空气中H2S浓度达到1000mg/ m3时即可立即引起重度中毒,就向电击一样死亡。
硫化氢基本知识一 H2S物理与化学特性H2S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分子式H2S,相对分子质量34.08,对空气的相对密度1.19,易在低洼及封闭处聚集。
熔点-82.9℃,沸点-60.3℃,易溶于水。
20℃时2.9体积气体溶于1体积水中,亦溶于醇类,二硫化碳、石油和原油中,空气中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比)。
燃点温度260℃。
在空气中的最终氧化产物为硫酸和(或)硫酸根阴离子。
二毒理作用H2S是强烈的神经性毒物,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有心脏等脏器损伤。
H2S对黏膜亦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急性毒性:较低浓度即可引起呼吸道及眼黏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浓度愈高,全身作用愈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三 H2S对金属材料的腐蚀H2S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失重腐蚀、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以后两者为主,一般统称为氢脆破坏。
氢脆破坏往往造成井下管柱的突然断落、地面管汇和仪表的爆破、井口装置的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井喷失控或着火事故。
硫化氢能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使地面设备、井口装置、井下工具中、有橡胶、浸油石墨、石棉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密封件失效。
四硫化氢的阈限值、安全临界浓度、危险临界浓度等相关规定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与它接触可以使人从极微弱的不舒适到死亡。
一个人对硫化氢的敏感性随其与硫化氢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减弱,第二次比第一次危险,依次类推。
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阈限值、安全临界浓度、危险临界浓度等的规定,已经被用来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用以指导人们,为人们提供在有毒气的工作场所中,可允许的暴露程度。
1、阈限值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
硫化氢的阈限值为15mg/m3(10ppm),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5.4mg/m3(2ppm)。
2、安全临界浓度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小时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
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有特殊的臭蛋气味,能溶解于水、酒精、乙醚等液体。
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5392克/升,是空气的1.19倍。
硫化氢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与空气混合时,其爆炸极限的体积比是4.3%~2.46%。
硫化氢可以发生多种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或单质硫。
硫化氢既是一种刺激性气体,也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它能直接刺激眼部的湿润组织,导致角膜结膜炎。
吸入硫化氢会对全部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而深部结构受损最严重,结果可能产生肺气肿。
在浓度为1500~3000毫克/立方米(1000~2000 ppm)时硫化氢迅速经肺进入血液,立即诱发呼吸急速,随后出现呼吸停止(窒息)。
更高浓度的硫化氢会使呼吸中枢产生麻痹,除非迅速重建自发呼吸或极限人工呼吸,否则其后果必然致死。
硫化氢具有典型的臭蛋气味,这种气味的感觉阈值因人而异,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敏感性,在实验条件下它的范围可从0.0007~0.20毫克/立方米(0.0005~0.13 ppm),约在225毫克/立方米(150 ppm)以上时硫化氢会使嗅觉器官产生麻痹,因而闻不出它的恶臭气味。
H2S)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煤矿安全规程》对硫化氢的浓度是怎样规定的?硫化氢有很强的毒性,刺激人的眼膜和呼吸系统,阻碍人体的氧化过程,使人体缺氧。
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0.0001%时,人的嗅觉能嗅到气味;硫化氢浓度达到0.0005%时,在数小时后发生轻度中毒,严重流唾液和清鼻涕,呼吸困难;硫化氢浓度达到0.02%时,人将严重中毒,出现头晕、头痛、呕吐和四肢无力现象;硫化氢浓度达到0.05%时,人将很快失去知觉,发生痉挛,如不及时抢救会有死亡危险;硫化氢浓度达到0.1%时,人在极短时间内发生死亡。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空气中硫化氢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66%。
1 硫化氢的物性、来源及危害性1.1 硫化氢的物性硫化氢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相对分子量34.08,对空气的相对密度1.19,熔点-85.5℃,沸点-60.4℃,易溶于水,20℃时,2.9体积硫化氢气体溶于1体积水中,也易溶于醇类、醛类、二硫化碳、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比),自燃温度为260℃。
硫华氢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19,比空气重,因此,它容易聚集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坑里、井里和沟道里,很容易溶解于水,又非常容易从溶解状态转变成游离状态。
1.2 硫化氢的来源原油是多种物质的混和成份,分布于地层中的孔隙和裂缝中。
由于地层中含硫化合物较多,加上地层中各种成岩作用,使H2S生成的渠道多种多样。
总的来说,石油中含硫化合物形成机理的各种见解可归纳为以下3点:①石油中的硫是从生物系统继承下来的;②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是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元素硫和石油中的化合物反应的产物;③含硫有机化合物的形成是由于微生物还原硫酸盐的结果。
目前已知的石油中硫化物有:硫化氢(H2S),元素硫S,硫醇(RSH),硫醚(R__S__R/ ),二硫化物(RSSR)及残余硫(残余硫是一类结构暂时还不清楚的含硫化合物)。
在众多硫化物中,H2S所占的比例较大,其它含硫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H2S。
1.3 硫化氢的危害性硫化氢的危害,直接地主要体现在对人的伤害,对金属设备的腐蚀,对非金属元件、设备的老化;间接地对环境造成破坏、对生物产生毒副作用。
在油田开发生产中,硫化氢的危害突出地表现在对人的伤害,对设备的腐蚀破坏和对非金属设备的老化。
1.3.1 硫化氢对人体的伤害硫化氢为剧毒气体,空气中H2S含量达0.035mg/m3,人们即可嗅到臭鸡蛋味,当达到10mg/m3时,由于嗅神经麻痹,臭味反而不易嗅到,这正是最危险的时刻,往往会出现“闪电“式中毒死亡。
H2S可以与人体内某些酶发生作用,可抑制细胞呼吸酶活性,造成组织缺氧,对人体有全身毒性作用。
硫化氫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學式為H2S。
正常情況下是一種無色、易燃的酸性氣體,濃度低時帶惡臭,氣味如臭蛋;濃度高時反而沒有氣味(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以麻痹嗅觉神经)。
它能溶于水,0 °C 时1体积水能溶解2.6体积左右的硫化氢。
硫化氢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一种弱酸,当它受热时,硫化氢又从水里逸出。
硫化氢是一種急性劇毒,吸入少量(大于0.00066%)高濃度硫化氫可於短時間內致命。
低濃度的硫化氫對眼、呼吸系統及中樞神經都有影響。
硫化氫自然存在於原油、煤焦油、天然氣、火山氣體和溫泉之中。
它也可以在細菌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中產生。
硫化氫是酸性的,它與鹼及一些金屬(如銀)有化學反應。
例如:硫化氫和銀接觸後,會產生黑褐色的硫化銀:
H2S + 2Ag →Ag2S + H2↑
硫化氢可以用于工业上制造高纯度硫磺(与二氧化硫反应);含有硫化氢的温泉对皮肤病有一定疗效。
人體釋放出的屁含有極小量(少於屁成分的1%)的硫化氢。
硫化氢硫化氢H2S1.别名·英文名Hydrogen sulfide、Sulfurated hydrogen、Hydrosulfuric acid.2.用途化学分析、金属的精制、各种工业试剂、农药、医药品、萤光体、电发光、半导体光电曝光计、硫及各种硫化物的制备、有机合成的还原剂、标准气、校正气、等离子干刻。
3.制法(1)硫化铁与稀硫酸作用。
(2)从含有硫化氢的各种工业气体中回收。
(3)油脂、石油和硫黄的热分解。
(4)氢和硫黄的直接合成。
4.理化性质分子量:熔点(三相点): -85.5℃沸点: -60.3℃液体密度(-60.2℃,: 914.9kg/m3气体密度(0℃,: 1.539kg/m3相对密度(气体,空气=1,25℃,:比容(21.1℃,:0.07011m3/kg气液容积比(15℃,100kPa): 638L/L临界温度: 100.4℃临界压力: 9010kPa临界密度: 349kg/m3压缩系数:熔化热(-85.7℃,: kg气化热(-60.2℃,: kg比热容(气体,25℃,:Cp=(kg·K)Cv=(kg·K)比热比(气体,25℃,: Cp/Cv=蒸气压(-20℃):(0℃):(20℃):粘度,0℃):·S导热系数,0℃):(m·K)表面张力(气-液界面,-60.2℃): m折射率(气体,0℃,100kPa):爆炸界限(空气中):%~%燃点:: 290℃毒性级别: 3易燃性级别: 4易爆性级别:0火灾危险度:大硫化氢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臭鸡蛋味和甜味的无色有毒气体。
易燃,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浅蓝色火焰,并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400℃时开始分解,1700℃时完全分解成组分元素。
硫化氢比空气重,所以它容易聚积在低洼处,而且能扩散到很远,能被远处的火源引燃。
与Cl2、Br2激烈反应。
腐蚀铜和铜合金。
含水分的硫化氢腐蚀碳钢,并与几乎所有的金属起反应生成硫酸盐使其呈黑色。
与发烟硝酸、浓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发生激烈反应,并能发生爆炸。
硫化氢易溶于水、乙醇、石油、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
水中的溶解度为:硫化氢与一些物质混合接触时的危险性如下表所示。
最高容许浓度:10ppm(15mg/m3)硫化氢对人体的作用如下表所示。
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吸人。
当接触的浓度超过100ppm时,在尚未引起皮肤症状的短时间内,就能从肺吸收后进入血液中。
进入血液中的硫化氢被氧化成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然后主要通过尿道排出。
还有一部分游离的硫化氢,是经肺呼出,体内无蓄积作用。
硫化氢在体内代谢变成无毒物以前,仍以游离状态与机体反应,引起急性全身中毒症状。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和组织缺氧引起的窒息症状。
低浓度的硫化氢,人可以嗅到其臭味,但当浓度高时,由于嗅神经麻痹和疲劳,反而不易嗅到臭味。
硫化氢在潮湿的粘膜表面迅速溶解,并与体液中的钠离子结合成碱性的硫化钠(Na2S),引起强烈的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
硫化氢急性中毒可分轻、中、重三种。
轻度中毒,最先出现羞明、流泪、眼刺痛、异物感以及呛咳、流鼻涕、咽喉部烧灼感等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而后感到头昏、头胀、眩晕、窒息感,当场可昏倒。
轻度中毒者脱离现场后,经过1~2天,可逐渐恢复。
一般无后遗症。
中度中毒:浓度在200~300mg/m3以上,表现出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无力、呕吐、共济失调、意识障碍,同时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及消化道症状。
眼刺痛明显,对光反应敏感及眼睑痉挛。
重度中毒:浓度在700mg/m3以上,通常首先出现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缓、谵妄、躁动不安、癫痫样抽搐而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也有的患者昏迷和抽搐持续数小时,或反复发作。
间歇期内似有病情好转,但很快又出现昏迷。
也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或中毒性脑病。
慢性中毒主要是对眼睛的损害。
症状依硫化氢浓度和接触时间有轻有重。
一般有眼的瘙痒感、眼痛、眼内异物感、明显的炎症、肿胀,也有神经过敏、咳嗽、恶心、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对呼吸停止者根据情况可以注射中枢神经兴奋剂;有抽搐时给解痉剂;昏迷者应加压给氧,同时给予50%葡萄糖、半胱氨酸、细胞色素C和维生素c。
可静脉注射10%硫代硫酸钠20~40ml做解毒剂。
使用镇静剂,但要避免呼吸抑制剂。
6.安全防护气瓶须与硝酸、强氧化性材料、腐蚀性液体和气体、其它高压容器隔离。
严防产生静电,避免受热或阳光直射。
对干燥的硫化氢可以使用铝、因科镍合金、不锈钢、铁硅合金、铜硅合金、铅、银、金、铂等。
潮湿的硫化氢腐蚀性很大,可用的材料有铝、18-8铬镍不锈钢、25和35铝合金。
也可以使用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合体、丁基橡胶、氯丁橡胶等。
灭火可用二氧化碳、砂土、化学粉末和水。
气体泄漏时,如果是可移动的容器,可把容器移到通风橱任其漏完。
如果是不能移动,则用通风机把气体排入水洗塔或与水洗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废气可用水、碱液、氯化铁溶液吸收,用氯化钙或硫酸铁与石灰的混合液中和,用多孔活性碳、氧化铝凝胶、硅胶、硅藻土等吸附剂吸附或者在严格控制下燃烧。
急性硫化氢中毒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
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硫化氢具有“臭蛋样”气味,但极高浓度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
采矿、冶炼、甜菜制糖,制造二硫化碳、有机磷农药,以及皮革、硫化染料、颜料、动物胶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有机物腐败场所如沼泽地、阴沟、化粪池、污物沉淀池等处作业时均可有大量硫化氢逸出,作业工人中毒并不罕见。
毒作用机理:硫化氢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硫化氢吸收后主要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
临床表现:按吸入硫化氢浓度及时间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轻者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
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脱离接触后短期内可恢复;中度中毒者粘膜刺激症状加重,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有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肺部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或有片状阴影;重度中毒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吸入极高浓度(1000mg/m‘以上)时,可出现“闪电型死亡”。
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
治疗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①吸氧,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应用。
②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对有肺水肿、脑水肿、循环功能障碍、肺部感染者给予相应治疗。
③亚硝酸钠可与硫离子结合形成硫化高铁血红蛋白复合物,已在急性中毒抢救中使用。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毒控制中心National Poison Control Center,CAPM热线电话:)硫化氢中毒(一)理化性状及中毒原因硫化氢是含硫有机物分解或金属硫化物与酸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气体。
无色,具有臭鸡蛋味,易挥发,燃烧时可产生蓝色火焰。
硫化氢广泛存在于制糖、制药、纤维业、染坊业以及城市下水道内,消防人员在扑救这类火灾或抢险救援过程中.应特别警惕硫化氢中毒。
(二)中毒症状急性中毒时局部刺激症状为流泪、眼部烧灼疼痛、怕光、结膜充血;剧烈的咳嗽,胸部胀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随着中毒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心慌,颜面青紫,高度兴奋,狂躁不安,甚至引起抽风,意识模糊,最后陷人昏迷,人事不省,全身青紫。
如果暴露在98O毫克/立方米~1260毫克/立方米的浓度下只需15分钟,患者即陷入昏迷,随之呼吸麻痹死亡。
(三)急救尽速将患者抬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解开衣服、裤带等,注意保暖。
吸入氧气,对呼吸停止者行人工呼吸,应用呼吸兴奋剂。
必要时行胸外心脏按压。
10%硫代硫酸钠20毫升~40毫升静注,维生素C加入高渗葡萄糖中静注。
美蓝10毫克/千克,加入50%葡萄液中静注。
对躁动不安、高热昏迷者,可采用亚冬眠或冬眠疗法。
眼部损伤者,尽快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4%硼酸水洗眼,并滴入无菌橄榄油,用醋酸考的松滴眼,防止结膜炎的发生。
硫化氢中毒的急救硫化氢是一种无色而有臭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它是因粪便和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腐败而产生,或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在清理腌菜池、蓄粪池、酱油发酵池、沼气池、地窖,或疏通下水道、阴沟、隧道、矿井以及在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有时因不慎吸入过多硫化氢而致急性中毒。
也有偶然在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进入硫化氢浓度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发生急性中毒。
硫化氢是一种强烈神经毒物,虽有恶臭,但极易使人嗅觉中毒而毫无觉察。
这是因为硫化氢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二硫键起作用,影响细胞氧化过程,导致组织缺氧。
它除使人眼、鼻、支气管遭受强烈刺激外,还使体内组织细胞因缺氧而窒息,造成脏器的广泛损害。
临床表现1.眼粘膜刺激:双眼刺痛、流泪、畏光、结膜充血、灼热、视力模糊、角膜水肿等。
2.神经症状:头痛、头晕、乏力、动作失调、烦躁、面部充血、共济失调、谵妄、抽搐、昏迷、脑水肿、四肢绀紫以及惊厥和意识模糊。
3.呼吸道症状:流涕、咽痒、咽痛、咽干、皮肤粘膜青紫、胸闷、咳嗽剧烈、呼吸困难、有窒息感。
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肺炎、喉头痉挛和呼吸麻痹。
4.重度中毒症状: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肌炎、肝肾功能损害等。
还有人可有神经衰弱和前庭器官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5.“电击样”中毒:部分患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进入硫化氢浓度极高的环境中,如地窖、下水道等不通风的地方时,还未等上述症状出现,即可象遭受电击一样突然中毒死亡。
急救处理1.立即将患者撤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解开衣扣,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
有条件的还应给予氧气吸入。
2.有眼部损伤者,应尽快用清水反复冲洗,并给以抗生素眼青或眼药水点眼,或用醋酸可的松眼药水滴眼,每日数次,直至炎症好转。
3.对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行人工呼吸;对休克者应让其取平卧位,头稍低;对昏迷者应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硫化氢中毒硫化氢,无色易燃气体,有臭鸡蛋味,它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
目前,有70多种职业有机会接触硫化氢,如采矿、石油开采、提炼、皮革鞣制、橡胶合成、煤气制取、人造纤维、造纸、染料、制糖、食品加工以及清理垃圾、阴沟、粪池、菜窖、鱼舱等作业。
全世界硫化氢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在我国,硫化氢中毒占职业性急性中毒的第二位,仅次于一氧化碳中毒。
危害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可导致急性中毒,主要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心脏。
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烦躁、意识障碍、抽搐,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吸入高浓度硫化氢(一般在1500mg/m3以上)时,患者会迅速倒地,失去知觉,伴剧烈抽搐、瞬间呼吸停止,继而心跳停止,这被称为“闪电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