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2.2 消化和吸收12
- 格式:docx
- 大小:18.44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资源目录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2、34.1.2人的生殖3、44.1.3青春期5、6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6、7、8、94.2.2消化和吸收10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1、12、13、14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4、15、16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6、174.4.1流动的组织──血液184.4.2血流的管道──血管19、20、21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1、22、234.4.4输血与血型24、25、26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26、27、28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28、29、304.6.2神经系统的组成31、32、33、34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35、36、374.6.4激素调节38、39、40、41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1、42、43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44、454.7.3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45、46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P8---P12)板书设计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第二节人的生殖一、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二、生殖发育过程受精↓受精引言:作为物种的人是怎么来的?作为个体的人又是怎么来的?你知道父母生养你的过程吗?新课:这节课同学们和我一起探讨个体的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01教学目标与要求Chapter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态度。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培养关爱生命、珍惜健康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02教材内容与分析Chapter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01各器官的功能02消化腺的作用03食物在消化道内变化过程食物的消化过程消化液的作用吸收方式营养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被动运输等方式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
吸收部位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其表面积大、绒毛多、血管丰富等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途径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直接吸收入血,而糖类、氨基酸、脂肪酸等则通过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入细胞内被利用。
营养物质吸收途径和方式教材特色及创新点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一季度第四季度图文并茂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实验探究拓展知识视野03教学方法与手段Chapter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拓展思维空间030201启发式教学法应用实验探究法实施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实践分析实验结果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播放视频制作课件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如人体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互动教学1 2 3分组合作交流讨论成果展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04课堂活动设计Chapter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消化和吸收的概念,如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食物在我们的身体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都去哪里了?它们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讲解示范,引导思考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重点介绍口腔、胃、小肠等器官的消化作用。
通过动画或视频展示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程,让学生直观了解消化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食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以及消化不良可能引起的健康问题。
消化和吸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消化和吸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消化和吸收”是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了解了食物中所含的各类营养成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三个方面。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人体是如何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和吸收,从而为后续学习人体的新陈代谢等知识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对于抽象的生理过程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他们对生活中的食物和消化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消化吸收的具体过程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消化和吸收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3)说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的模型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资料和讨论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认同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注自身健康。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食物的消化过程。
(3)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教学难点(1)食物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2)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消化系统的模型、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感性认识。
2、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过程和吸收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人体的营养》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设计思想
1.通过学生课前填写表格,熟记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缺乏症状以及食物来源。
2.通过观看视频《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吸收》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创设教学情境,巩
固消化系统的各大结构,强化消化和吸收概念。
3.通过学生的写和说,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主体作用。
4.通过各知识点的分析和小结,使学生循序渐进,建立容易记忆和迁移的知识体系,脉络
清晰,易于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的内容。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食物的营养以及消化系统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重点是帮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理清思路,加深理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六大营养物质的作用、缺乏症状及食物来源。
2.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识图)及各部分的功能。
3.说出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的消化过程。
4.掌握吸收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食物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缺乏症状以及食物来源的了解,让学生明白均衡营养
的重要性;
2.通过对消化系统各大器官和相应功能的了解,让学生认同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3.通过观察和总结,培养学生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的消化过程。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有关课件和微课
人体的营养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