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粳稻“秀优5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71.62 KB
- 文档页数:2
优质杂交粳稻常优5号的特征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摘要介绍杂交粳稻常优5号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杂交粳稻;常优5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常优5号(原名常优07-1)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以常01-11MCR-205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新组合,2007-2009年参加江苏省区试、生产试验,2010年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019)。
2008-2009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单晚粳组区试、生产试验,2010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0037)。
为进一步促进常优5号的推广种植,分析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生产实际,总结其栽培技术。
以指导生产。
1主要特征特性1.1品质优出糙率84.0%,精米率73.6%,整精米率71.8%,粒长6.2mm,长宽比2.6,垩白率10%,垩白度0.8%,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含量15.0%,达到新颁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
该组合在2007年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无锡、江阴等市进行的蒸煮食味品质评比中综合得分均列第1位,目前已成为优质米开发公认首选组合。
1.2高产稳产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杂粳组区试2年平均单产9216.0kg/hm2,较对照增产9.3%,均列第1位。
2009年参加江苏省杂粳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23.5kg/hm2,较对照增产3.6%。
中试表现高产,大面积种植也表现高产稳产。
2009年在常熟市辛庄镇、支塘镇、古里镇、董浜镇示范方种植机插常优5号94.67/hm2,平均有效穗数318万穗/hm2,每穗粒数137.4粒,结实率89.83%,千粒重26.2g,单产10284kg/hm2。
2009年在句容市试种常优5号666.67m2,旱育秧栽培,5月15日播种,播种量225k/hm2。
6月14日移栽,移栽时秧龄30d,叶龄5.7叶,单株带蘖2.4个,带蘖率85%。
移栽24.75万穴/hm2,基本苗82.5万株/hm2。
五优稻的栽培技术介绍五优稻五优稻是一种高产优质稻种,通过科学而系统的栽培技术,能够获得丰收的好收成。
本文将从土壤准备、种子处理、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来探讨五优稻的栽培技术。
土壤准备为了种植五优稻,务必要选择适宜的土壤。
以下是土壤准备的步骤:1.酸碱度测试:首先,进行土壤测试以确定土壤的酸碱度。
五优稻首选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pH值在6.0-7.0之间。
2.病虫害检查:在土壤准备阶段,要检查土壤中是否有潜在的病虫害问题。
有需要的话,可以进行适当的病虫害防治。
3.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进行适当的施肥。
五优稻在生长期内需要大量的氮肥、磷肥和钾肥。
种子处理良好的种子处理有助于确保五优稻的生长和发育。
以下是种子处理的步骤:1.种子浸泡:将五优稻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以提高发芽率。
2.种子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土传病菌和真菌的感染。
3.种子萌发:将经过浸泡和消毒处理的种子,放入温湿的环境中,促进其快速萌发。
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是得到高产的关键。
以下是田间管理的要点:1.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推荐的播种时间,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
2.良好的排水:确保田地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避免水浸情况对五优稻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3.控制杂草:及时进行除草工作,以确保五优稻能够充分获取阳光和养分。
4.合理的灌溉:根据五优稻生长的需要,保证田地的适度湿润,但避免过度灌溉造成积水。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防治是五优稻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病虫害防治的策略:1.病虫害监测:定期巡查田地,观察是否有病虫害的迹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益虫,对抗害虫。
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用于控制水稻螟虫等害虫。
3.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但要确保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使用,并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
4.病害防治:对于五优稻常见的病害,如稻瘟病和纹枯病等,要选择抗病种植材料,并及时进行预防性喷药。
五优稻的栽培技术
五优稻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与福建师范大学合作培育的一种高产优质的
水稻品种,其株型精巧,植株矮壮,抗倒伏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下面介绍一下五优稻的栽培技术。
1. 浸种发芽。
把五优稻的种子浸泡在水中,待种子吸足水分后,放在
温暖的环境中,让它们尽快发芽。
浸种发芽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缩短出苗期,增加幼苗的生长量。
2. 播种。
在土地里开沟,将发芽后的种子均匀地撒入沟中,根据不同
的地区,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在北方,通常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
之间播种,而在南方,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之间播种。
3. 灌溉。
五优稻是水稻中的粳稻,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长发育。
因此,在播种后,应及时进行灌溉,以保持土壤湿度的平衡,防止干旱
或涝灾害。
4. 施肥。
五优稻生长期长,吸收养分多,所以需要适量的施肥。
在生
长初期,应适量施用有机肥料,激发根系的生长。
在生长后期,应适
量施用化肥,增加粮食的产量和品质。
5. 防治病虫害。
五优稻是高产优质品种,但它也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草地清理、育苗管理、喷洒农药等方面的
防治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病虫害对五优稻的影响。
总之,五优稻是一种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其栽培技术也十分重要。
合理施肥、科学种植、防治病虫害等都能够有效提高五优稻的产量和
品质,为农民群众带来更丰收的收成。
杂交水稻秀优―5号作物名称:水稻品种名称:“秀优―5号”品种来源:杂交水稻新品种“秀优―5号”由浙江嘉兴农科所著名育种家姚海根教授经多年精心育成。
2002年、2003年在南汇区六灶镇试验、示范,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好等多种优势。
特征特性:1、杂交优势强。
植株高115-120厘米,叶片上冲,株型紧凑,茎杆粗壮。
该品种分蘖强、繁茂性好。
2、产量结构理想。
该品种为大穗型品种,一般亩有效穗15万左右,穗长21厘米,穗总粒数160-200粒,结实率91-93.5%,实收亩产650公斤左右。
3、播种期比较宽松,适应性强。
该品种播期一般以5月中旬为宜,但5月底播种也能安全齐穗,基本不影响产量,有利于茬口布局,适应性强。
4、抗性好。
该品种由于株型紧凑,有利于通风透光,改善田间环境,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
该品种较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轻感纹枯病、稻曲病,抗倒能力强。
5、熟相好。
该品种后期根系活力强,谷粒转色澄黄,柴青谷熟色相好。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带蘖壮秧。
根据前茬确定播种期、秧龄30天,大田亩用种量2公斤左右,秧田亩用量25-30公斤。
施足基肥、科学肥水管理,确保叶蘖同伸,培育带蘖壮秧。
2、合理栽植。
一般行株距8寸×4寸或9寸×3.5寸,亩栽基本苗4-4.5万左右。
3、平衡配方施肥。
控氮增磷钾为原则。
氮化肥根据土壤肥力一般掌握亩施纯氮14-15公斤,按基肥、蘖肥各50%为宜。
腐熟有机禽畜肥每亩20担移栽前旋耕深施作基肥。
慎施穗粒肥。
4、科学水浆调控。
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当总苗数达14万时开始搁田,由轻至重分次搁成,至倒三叶始出终止搁田,高峰苗控制在22万左右,齐穗头沉后采用时干时湿的间隙灌溉法,后期不过早停水,确保养根保叶,提高后期活力,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5、抓好病虫草综合防治工作。
一抓大田期的栽培管理科学化、以农防措施增强水稻自身抗性能力;二要选用好安全高效除草剂,适时施药,彻底解决草害;同时,必须根据各阶段的病虫情报,认真抓好病虫防治工作,确保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