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总部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3
万科组织架构万科集团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广东深圳。
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万科在国内外房地产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万科通过不断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个庞大而高效的组织架构。
万科的组织架构可以分为总部和分支机构两个层次。
总部是万科集团的核心,主要负责决策和战略规划。
总部设有董事会、领导班子以及各个职能部门,如财务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等。
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由董事长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决策重大事项。
领导班子则由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在总部下设有各个分支机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具体的项目开发和运营。
万科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和三线城市。
每个分支机构都有自己的团队和职能部门,包括项目部、销售部、设计部等。
项目部负责项目的策划、开发和建设,销售部负责项目的销售和市场推广,设计部负责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这些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除了总部和分支机构,万科还设有一些子公司和关联企业,用于拓展业务和实现多元化发展。
子公司主要涉及房地产相关产业,如物业管理、建筑工程等。
关联企业则主要与金融、文化、教育等领域有关。
这些子公司和关联企业与万科集团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为万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万科的组织架构体现了高效的管理和决策机制。
总部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决策重大事项,分支机构负责具体的项目开发和运营,子公司和关联企业拓展了万科的业务范围。
这种分层管理的组织结构使得万科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盈利能力。
万科集团的组织架构是一个高效而庞大的体系,它将总部、分支机构、子公司和关联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协同合作的整体。
这种组织架构使得万科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相信万科将继续在房地产行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万科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公司概述万科集团是一家领先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
成立于1984年,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住宅、商业地产、物流地产等多个领域。
高层管理层万科集团公司的高层管理层由董事长、常务副董事长、副董事长和总裁组成。
他们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方向、监督各个业务部门和推动公司的发展。
业务部门万科集团公司的业务部门分为开发事业部、销售事业部、财务事业部、人力资源事业部等多个部门。
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和团队,负责实施公司的业务计划和目标。
管理层在每个业务部门下设有管理层,包括部门经理、副经理和其他部门职能岗位。
管理层负责组织和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和有效运营。
基层员工万科集团公司的基层员工是公司的骨干力量,他们在各个部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根据工作任务和要求,完成日常的工作,并与其他团队成员协作。
附属机构万科集团公司也设立了一些附属机构,包括规划设计院、市场部、法务部等。
这些机构在支持和促进公司各个业务部门的发展和运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功能部门除了业务部门和附属机构外,万科集团公司还设立了一些功能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技术部等。
这些部门负责支持整个公司的日常运作,并提供必要的服务。
分公司和分工厂万科集团在中国各地设有分公司和分工厂,用来支持公司的业务扩展和项目的开发。
这些分支机构在地方上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以上是万科集团公司的组织架构概述。
这个结构是为了有效管理和运营公司的各项业务,确保公司的长期发展和持续创新。
万科集团概况简介万科集团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企业,总部位于广东深圳。
成立于1984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万科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级的房地产巨头。
万科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商业运营等,覆盖了住宅、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等多个领域。
公司一直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并致力于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者,万科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公司一直秉承着“永远在路上”的经营理念,不断追求卓越,推动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创新和进步。
万科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区。
在国内,万科集团拥有广泛的业务布局,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包括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及新兴城市。
万科以其丰富的产品线和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
无论是高品质住宅项目、综合体还是写字楼,万科都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施工质量,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在国际市场上,万科也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项目。
公司在新加坡、美国等多个国家都有房地产项目,并与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提供高品质的房地产产品和一流的服务。
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万科集团一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公司致力于慈善事业,通过万科文化基金会等机构,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助力教育、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
未来,万科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将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注重绿色建筑和智慧社区的建设,为顾客提供更具品质和便利的生活方式。
总之,万科集团是一家充满活力、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企业。
公司凭借其卓越的管理团队、创新的产品和人本理念,不断超越自我,引领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
作为广大员工和合作伙伴,我们应该以万科为榜样,以极高的责任感和奋斗精神,共同创造繁荣和幸福的未来。
目录万科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1)引言 (1)背景介绍 (1)目的和意义 (2)万科集团概况 (3)公司简介 (3)经营范围 (4)公司发展历程 (4)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5)横向分析 (5)纵向分析 (7)比率分析 (8)万科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8)资产负债表分析 (8)利润表分析 (9)现金流量表分析 (10)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和建议 (11)分析结果总结 (11)风险和挑战 (12)建议和改进措施 (12)结语 (13)总结 (13)展望未来 (14)万科集团财务报表分析引言背景介绍万科集团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广东深圳。
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万科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商业运营等多元化业务。
截至目前,万科集团已经在全国超过60个城市开展了超过2000个项目,拥有超过30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万科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84年,当时中国刚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作为第一批获得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之一,万科集团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万科集团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和商业物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万科集团凭借其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市场敏锐度,迅速崛起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万科集团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
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万科集团不仅在住宅开发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还进一步拓展了商业地产、物业管理等领域。
然而,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和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的不断加强,万科集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对万科集团的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对万科集团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建筑实例]巨牛的绿色建筑——深圳万科总部大楼(带图)万科中心地处深圳盐田区大鹏湾畔大梅沙旅游度假区,北靠梧桐山绿色山脊,南依大鹏湾海域,与香港新界隔海相望。
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万科中心是集办公、住宅和酒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建筑群,是深圳市第一批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2006年7月,美国的史蒂芬•霍尔建筑师事务所以设计理念为“漂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的设计方案一举中标该项目。
上周借去深圳出差的机会,专程参观了这座建筑,觉得确实不错。
首先,建筑从体形上非常突出。
整个建筑漂浮在空中,若干巨型筒体及实腹厚墙、落地柱支撑起上部层结构,在底部形成了连续的大空间,落地筒、实腹墙及柱水平距离50米以上,上部建筑端部悬臂15米以上,非常具有未来感。
据说建筑师的理念是“斜拉桥上盖房子”,通过合理布置高强钢丝斜拉索,实现大跨度结构跨越和悬臂。
这是我国第一座集大跨度、钢结构、悬拉索与预应力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建筑。
其次,完全架空的建筑底层有十几米高,大大降低了庞大的建筑体量对城市视野的影响,街道及整个城市立面得以延续。
少量地面出租的空间让租户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竹子茅草等自己建造,建筑立面有了DIY的意味,具备很大的可变性和灵活性。
下沉庭院、水系、绿地、山丘的完美组合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使空间最大化开放,留出景观空间,并可以加强风的对流,营造局部良好的微气候环境。
最值得称道的是,以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颁布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导则》(简称LEED)为评估依据,万科中心居然达到LEED认证的铂金级。
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的发展主题,绿色建筑是建筑师及建筑行业的追求目标,万科中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充分利用自然技术、本地绿色建筑材料等低成本、低投入方式,平衡和保护周边生态系统,节约能源,同时保证办公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和舒适性,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地方。
万科中心在节能环保上亮点也颇多。
利用中水以及人工湿地做到100%处理污水,并用于景观灌溉以及消防蓄水。
万科地产公司组织架构1. 公司概览万科地产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深圳。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住宅、商业、办公楼等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销售和管理。
公司以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房地产产品和服务。
2. 组织结构万科地产公司的组织架构如下:2.1 董事会万科地产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
董事会由公司的股东选举产生,负责决策公司的战略方向和重大事项。
董事会由一位董事长和若干位董事组成,对公司的运营和管理进行监督。
2.2 高级管理团队万科地产公司的高级管理团队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决策并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
高级管理团队由总裁、执行副总裁以及其他高级职位组成。
他们负责制定和执行公司的战略计划,监督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2.3 职能部门万科地产公司的职能部门负责支持和协助公司的日常运营。
主要的职能部门包括市场营销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项目开发部等。
每个职能部门都有专业的团队,负责实施公司的各项工作,并向高级管理团队汇报工作进展。
2.4 项目团队万科地产公司的项目团队负责具体的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管理。
每个项目团队都由项目经理领导,包括开发、销售、设计、施工等专业人员。
项目团队根据公司的战略计划和市场需求,负责项目的规划、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
2.5 外部合作伙伴万科地产公司与多个外部合作伙伴合作,包括设计公司、建筑公司、销售代理机构等。
外部合作伙伴为公司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协助公司实现项目的成功开发和销售。
3. 决策流程万科地产公司的决策流程是一个快速而高效的系统。
重要决策由董事会进行讨论和决定,高级管理团队则负责执行和监督决策的实施。
各职能部门和项目团队根据公司的决策进行工作,并及时向高级管理团队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4. 信息流通万科地产公司高度重视信息的流通和沟通。
公司内部通过会议、报告、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高级管理团队与职能部门、项目团队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确保信息流通畅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万科总部
万科中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它代表了万科对自然地一个态度,这栋楼的底层是全部架空的,下面大都是绿地,在屋顶铺的也是绿草坪。
原有绿地没有被破坏,反而有所增加-这就是我们对自然的一个态度。
在一个,我们把建筑架空起来,提供一个公共场所,不仅仅万科的活动在这里举行,平时可以作为市民自由来往、流动、休闲的空间——这就是我们万科对社会的一个态度。
总之,这个建筑体现了我们一种开放的态度。
地理位置
万科总部位于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内环路南侧,东观浩淼的大海,西揽碧翠的山脉,与东海岸一路之隔。
项目概况
开发商:深圳万科集团设计师:斯蒂文·霍尔建筑面积:120445㎡
整栋楼全长430米
合作单位
建设单位: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Steven Holl Architects(建筑/室内/景观设计)
合作设计: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建筑/结构/机电/景观设计)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设计)
总包单位:中建三局一公司监理团队:广州珠江监理有限公司
机电顾问:德国TRANSSOLAR
LEED顾问:ARUP(奥亚纳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幕墙顾问:沈阳远大铝业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法国HALIE LIGHT&OBSERV ATOIRE INTERNATIONEL
生态顾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施工顾问:香港伟信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环保理念
外遮阳体系根据不同朝向可调、固定等方式
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对照度的要求不同分区域、分点位进行智能控制
在电气系统上,万科中心尽可能利用自然采光,节约能源。
安装照度探测器,检测光照度情况,根据室外采光情况对室内的灯光的开闭及开启度进行控制;安装人体感应探测器,检测独立小空间人员情况,采用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方式进行控制。
并采用了独立可寻址的数字式可调光技术,可对单个灯具独立寻址并进行精确的从0~100%变化的调光控制,给智能照明系统带来了最大的灵活性和节能空间。
配合节能型光源及灯具的使用,万科总部照明能耗也比同等规模同类建筑减少30%左右。
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进深控制在20米以满足75%的区域达到400lux以上的要求,开窗率高达30%的幕墙系统以保证自然通风及形成对流。
太阳能光伏应用总发电量30万度,并入市政网,采用当前最高效的异质结电池组成光伏太阳能发电并网运行技术。
屋顶安装了约4000㎡的单晶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
深圳市太阳辐射量丰富,全年约80%的白天具有采集太阳热能的条件,年太阳辐射量为5225MJ/㎡,年日照百分率达47%。
根据建筑运转的能耗分析,万科总部电能消耗总量的12.5%(约28万kWh)由太阳能光伏板产生。
另,酒店部分所需热水的50%可由太阳能热水器提供。
暖通设计削峰填谷,降低城市电容负荷。
热舒适性改善
在冷源方面,目前已比较成熟的冰蓄冷系统成为万科中心的空调节能主要措施。
目前国内已有400多项工程成功采用了冰蓄冷技术,其原理是在电力负荷很低的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制冷机制冰,将冷量以冰的方式储存起来,再在电价较高的白天(用电高峰期)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建筑物空调负荷的需要。
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节省运行费用。
此外,所采用的地板送风系统也是节能的措施,减低运行费用,更提高环境舒适度及室内办公布置的灵活性。
雨水收集系统及人工湿地系统雨水/污水全收集处理,节水50%
采用与景观设计紧密结合,雨水为主的景观水体补水方式,利用水质较好的雨水资源,以中水资源为补充,实现雨水、中水、景观水的优化设计。
保证绿化及景观水补水不用自来水作水源。
采用最先进节水型器具,减少自来水用水量及管材用量。
项目的设计目标是改善景观与生态环境,实现水系统投资与运行的合理化和效果的优化;做到屋面雨水全部收集,地面雨水全部处理渗透;通过渗蓄等措施控制雨水径流的排放,实现项目开发后雨水的径流系数不超过开发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50%的自来水,并实现100%的污水处理等。
水系统构成:景观水池内水位位于常水位时(且地下雨水池无水),中水经两级湿地处理后补充到水景池,用于补充渗漏及蒸发损失,中水作为道路浇洒及绿化用水。
降雨时,600㎡景观水池收集屋面雨水、600㎡地下雨水池收集地面雨水,停止中水补充,多余中水处理后直接排放。
雨后,景观水池收集的雨水首先用于道路浇洒以及绿化,水位回复到低水位时,利用地下雨水池储存雨水,雨水用完后开始利用中水作为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
径流控制:整个项目中尽可能多地采用渗透铺装来增强雨水下渗,同时收集回用雨水来降低径流排放量。
污染物排放控制通过源头消减和管路排放控制来实现,如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截污挂篮和截污井等。
速生/可再生材料的应用钢材、玻璃、地毯、竹笋速生——竹材作为混凝土模板的应用/可再生材料应用率达23%
生态绿化原生植物/屋顶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