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写作的几种误解》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31 KB
- 文档页数:6
学习攻略—收藏助考锦囊系统复习资料汇编考试复习重点推荐资料百炼成金模拟考试汇编阶段复习重点难点梳理适应性全真模拟考试卷考前高效率过关手册集高效率刷题好资料分享学霸上岸重点笔记总结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助:逢考必胜高分稳过2020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
(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落.魄落.枕丢三落.四B.教.导教.书教.学相长C.倾倒.倒.影倒.背如流D.和.睦应和.和.而不同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撼铭记悬粱剌骨B.翩跹造旨猝不及防C.剽悍寒暄鸿篇巨制D.枯躁峭拔离经叛道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在异乡求学时,我过一首歌。
每当夜幕降临,我就关上房门,打开录放机播放。
伴着熟悉的旋律,在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中。
A.喜欢反复沉溺B.喜欢循环沉浸C.欣赏反复沉溺D.欣赏循环沉浸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本剧个别细节还有些毛糙,但瑕不掩瑜....,它仍然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视剧。
B.他父亲是著名画家,擅长画花鸟,笔下的芦雁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飞。
C.在今年的全市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我们班学习委员王晓霞不负众望....,一举夺魁。
D.小区设计别有天地....,不仅预留了大面积的绿化广场,还规划了多层次的交通网格。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秋赏月的风俗早在唐代就已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有咏月的诗句流传于世。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C.为了他们公司在竞争中获胜,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
D.甘肃敦煌莫高窟的石窟建筑,很多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020年(新课标Ⅰ卷)高考语文仿真冲刺卷(三)【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这是我的读书观。
研究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有那么多书,每本书、每句话,都要求“甚解”,可能吗?我认为陶渊明这句话对研究哲学的人来说,后面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更重要。
我们常把汉人对经典的注释叫“章句之学”,每章、每句都要详加解释,《汉书·儒林传》谓“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儒师秦延君释“尧典”二字,十余万言;释“曰若稽古”四字,三万言。
至魏晋风气一变,注经典多言简意赅,倡“得意忘言”,例郭象注《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谓“鹏鲲之实,吾所未详也”,并批评那种一字一句注解的章句之学为“生说”(生硬的解释),他说:“达观之士,宜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不足事事曲与生说。
自不害其宏旨,皆可略之耳。
”我想,这就是“会意”。
读哲学书,重要的在“会意”,不在“曲与生说”。
“会意”才能对古人的思想心领神会,才能有所创新。
据日本人林泰辅说,《论语》的注解有三千余种,元朝的杜道坚说《道德经》的注也有三千余种。
不管有多少种《论语》《道德经》的注解,我们能说哪一种对《论语》或《道德经》“甚解”了呢?没有吧?!杨伯峻先生在注孔子说的“六十而耳顺”一句时说:“耳顺——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它讲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觉牵强。
译者姑且作如此讲解。
”我认为,杨先生的这种态度是对的,他只是“姑且”给一种解释,并没有说他的解释就是唯一正确的解释。
在我的一篇文章中,为了说明我对“真、善、美”的看法,我就给孔子说的“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个新解,认为这几句话是孔子说他自己追求“真”“美”“善”的过程。
2020年4⽉⾼三模拟考试语⽂试题及答案2020年4⽉⾼三模拟考试语⽂⼀、现代⽂阅读(36分)(⼀)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①奇幻电影是基于现实世界对超⾃然的⼈、神、妖共存的多维时空的重构,是对虚幻异域空间的想象性建构。
它往往利⽤数字技术以夸张、变形、寓⾔或传奇等⽅式,表现超真实世界的拟态载体,折射⽣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②奇幻电影能够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
⽬前奇幻电影⼤多以中华传统⽂化为本位,杂揉了神魔、⽞幻、武侠、动作等类型元素,借助特有的神怪⽂化资源完成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
中国古代神话作为⼈类共同的记忆载体,凝结着⼈类的集体⽆意识,使⼈类从中能够探寻到共同的情感。
相当⼀部分奇幻电影选择了以民间传说、神魔故事作为⽂学叙事的母题,以多元化的视⾓去反观⼈性,借助不同世界的⽣灵重构超越⾃然的多维时空。
如《捉妖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奇幻电影将⼈、神、妖等不同世界的⽣灵放置号”,了儒爷快起现代⼈⼼灵回归并实现精神层⾯的救赎。
③作为本⼟民族⽂化⾊彩浓厚的电影类型,奇幻电影同时需要在传统经典故事⽂本基础上重新传达⼈类共同的⼼理情感,引发⼈们对现代⽂明危机进⾏反思,以追求⼈类共同的、永恒的价值。
《庄⼦》中说:“齐谐者,志怪者也。
”神怪故事的主题往往是诡异事件及妖⿁与⼈类的互动。
中国观众对神怪故事并不陌⽣,具有⼀定的接受基础,《聊斋志异》《西游记》《⼭海经》《搜神记》等传统经典⽂本中的故事往往被其他⽂艺样式取材改编,同样给奇幻电影提供了新的叙事空间。
④奇幻电影对于传统经典⽂本的取材改编其实是⼆度创作的过程,需要调整故事设置与⽭盾冲突进⽽凸显电影的戏剧性。
在⼈物刻画与塑造,场景的渲染与设置等⽅⾯需要更加⽣动,⽽往往设置出⼈意料的结局⽆疑会增加电影的趣味性与观赏性。
就⽬前奇幻电影“西游系列”的改编⽽⾔,在重构“西游”经典奇幻世界的过程中,⽐较注重对打⽃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借助数字技术创造出较为恢宏的场⾯。
易错题15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学短评题——短评结构混乱、评析脱节目录01 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学短评题易错原因——没有找到评析角度、短评结构混乱、评析脱节02 易错题例析03 易错题攻略【攻略一】选准短评的“角度方向”。
【攻略二】采用合理的“结构模式”。
【攻略三】注意短评的“语言表达”。
【攻略四】区分“短评”与“短评思路”。
04 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学短评题文学短评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它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对象的某一点进行简短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
之所以称为短评,是要求评论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易错原因——1.没有找到评析切入角度2.短评结构混乱3.评析脱节4.没有区分开短评与短评思路(2023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给儿子陈村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
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
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
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
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
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
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
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
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
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
他们没有坏意。
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
你能看到村子了。
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
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
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
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
你要沉住气。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
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
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
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
怎么说怎么像。
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2020年上海金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钟)2020年5月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万里归船弄长笛,______________。
(黄庭坚《登快阁》)(2)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
(柳永《______________》)(3)在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直接体现了道义与生存发生冲突时,追求道义的精神境界。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诗句不符合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情境的一项是()。
(2分)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C.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D.岂曰无衣,与子同裳(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在山水审美中,我们让自己的本性逼近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山水文学的独特魅力由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①于是我们就在对象中看到了气韵,看到了情调,看到了生命,看到了我们自己②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③体味对象,灌注生命给对象④并由此获得“自得”与“忘我”的喜悦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答案】1.(5分)(1)此心吾与白鸥盟(2)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5分)(1)B(2分)(2)B(3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盟”“霭”“霖”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2.(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一定语境中诗词的使用是否得当。
A项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为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姜夔《》)(2),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3)杜甫《登楼》中的诗句“ ,",从时空角度延展,描绘了一幅宏阔悠远的壮美景观。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中国古代诗歌往往体现“移远知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下列诗句不适合证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2分)A.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C.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为防止疫情扩散,小区志愿者劝说居民戴口罩,下列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3分)A.不戴口罩是对他人健康的侵害,请务必带好。
B.戴好口罩是对自我的保护,也是对他人负责。
C.侥幸心理要不得,不戴口罩终将带给你悔恨。
D.没有口罩不是借口,请你记住生命只有一次。
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 —7题。
(16分)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王晓华①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文学批评逐渐成为热点:一方面,随着话语实践日趋活跃,其总体重要性获得了普遍承认;另一方面,它似乎又缺乏类似学科规范的自律法则,时常演变为没有约束的话语狂欢,并因此受到质疑和消解。
由此,倡导对“批评”的批评,将“批评”本身纳入批评的视野中来,就显得异常重要。
②按照通常的理解,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作家和作品。
这种理解虽貌似“中规中矩”,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如何对待批评本身:批评家对批评是否享有“豁免权”?批评是少数主体自我授权的游戏吗?如何约束批评家的越界冲动?倘若批评本身不能被纳入批评的视野,那么其公正性和有效性又如何获得保证?③当然,有人会说:批评家具有自我反思能力,可以自我审视、自我矫正、自我规范。
然而,如果寄希望于批评家的自我批评,那么批评依然是独白而非对话。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2020. 06一积累应用io分L按要求填空。
(5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兰亭集序》)(2)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_______ ,归思难收。
(柳永《八声甘州》)(3)杜甫的《登楼》中,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下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2.按妥求选择。
(5分)(1)下列诗句表现出了一年中不同的时节,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以下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聊》)②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負东风御柳斜。
韩加《寒食》)④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毛泽东《算子•咏梅》)A.①③②④B.④①②③C.④②①③D.②①③④(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的空白处,使语义最通畅的一组关联词是()。
(3分)文学创作都需要发现,—小小说的作者更需要有“蕙•眼”,—引起小小说作者注意的,往往是平常人易于忽略的小事。
这种小事必须是犬生得来的一块小小说的材料。
这样的材料并非俯拾皆是。
小小说材料的获得往往带有偶然性,邂逅相逢,不期而遇。
—, 往往要储存一段叶间,作者才施大数弄清楚迄件小事的意艾。
写小小说琥实常要一点“禅机”。
A.所以因为因而B.因此虽然因而C.但是因为并且D.但是尽管并且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重返“孤独的个人”谢有顺①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揭晓,贾平凹的《彥腔》位刊榜首。
关于《集腔》的爭议,多築中在故事好不好看这个问题上。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小说的叙事革命長文学的主潮,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讲敘事。
但十几年后,当《爲腔》面世,小说好不好读,再一次成了尖锐的问题被提出来,这科阅读趣味的变化,透出的是怎样一种文学杆型。
202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一)》真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不同的文类和文体有不同的言说方式与表达特点,这是指( )A. 素材B. 主题C. 结构D. 语体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写作中语言表达最基本的标准是得体。
因为不同的文类和文体有不同的言说方式与表达特点,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语体。
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我们可以把语体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与事务语体。
2.单项选择题写作活动中,由于某种偶然机缘的触发而突然产生思维豁然开朗的顿悟现象是指( )A. 演绎逻辑B. 抽象思维C. 灵感思维D. 目的思维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灵感恩维是指研究和写作活动中,由于某种偶然机缘的触发,而突然产生的思维豁然开朗的顿悟现象。
它如同灵光闪现,倏然而来、飘然而去.并不为作者的理智所控制,却能为某些本来百思不解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或解决的路径,或者给作者带来突发奇想的巧妙文思。
3.单项选择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指写作活动中要勤于()A. 素材积累B. 艺术观察C. 运思谋篇D. 社会调查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说的是积累的重要性。
厚积才能薄发,有了丰厚的素材积累,才能写出有分量的作品。
因此,写作活动中要勤于素材积累。
4.单项选择题通过网络空间发放调查问卷以获得相关数据的调查方式是( )A. 统计调查B. 网络调查C. 问卷调查D. 重点调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统计调查是指收集各种统计资料以获得精确的数据。
问卷调查是以卷面的形式提出所要调查的问题进行询问调查。
重点调查是在一定范围里选取重点样本为对象进行调查。
网络调查是通过网络空间发放调查问卷,以获得相关数据。
5.单项选择题以下不属于写作动机特性的是( )A. 复杂性B. 主体性C. 综合性D. 社会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写作动机的特性包括复杂性、主体性和社会性。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进入十月,喜高校的校园招聘陆续升温。
与此同时却出现了一种被媒体称为“慢就业”的现象,即部分毕业生不急于求职和求学,而是让自己暂时处于待定状态。
事实上,“慢就业”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的客观趋势。
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部分大学生“错峰就业”,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积蓄力量,或者四处走走、多看看就业市场,这应当是一种多元选择的权利。
有些主动“慢就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理念方面可能比想象中更成熟。
比如,他们会更加着重专业是否对口、薪酬是否合理,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宁愿再等等看,毕竟“入错行”的代价可能会很大。
还有一些毕业生选择继续考研、考公务员,或者准备各种资格考试,提升自己的就业台金量,等等。
这些选择,都很正当,也大都值得支持。
和“拣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就业心态相比,这其实是成熟、理性的表现。
如果说“慢就业”已经成为就业现实的一部分,那么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家长和用人单位,应该给毕业生更多的选择。
在保证大部分人顺利就业的同时,也应该允许部分毕业生更加从客、自主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给高校和学生都“松绑”。
(摘编自《人民日报》《大学生就业,观念须“松绑”》)材料二:(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材料三:面对复杂而困难的现实,不去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却千方百计地生造一些看似浪漫新奇实则容易麻痹大众的新词。
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甚至会激化一些矛盾。
新近流行的新词“慢就业”和“待定族”,就是典型例子。
这两个词其实是在经济就业遭遇双重压力的现实背景下,一些媒体重新包装出来的伪概念。
大学生毕业后出去旅游、支教、当志愿者或在家陪伴父母,只要是自主选择,皆无可厚非。
人们常说中国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动手能力不足,用一段时同学习、充实、调整,作为个体选择也未尝不可。
《对写作的几种误解》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唐代大诗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一“之谈”因为符合人们的朴素、直观的印象,所以历来被奉为圭臬。
然而这种看法正因为带有朴素、直观的性质,所以不完全符合思维科学。
当然,要想写出好文章,多多读书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都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也应该看到,为了进行新的工作,从事新的创造,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就只能作为原料来运用。
任何书本知识都不能直接变为简报、讲稿、文艺创作或其他任何文章(除非抄袭),这就如同木料不会自动变为家具一样。
再就专业特殊能力的锻炼来说,“读书破万卷”只是突出地锻炼了记忆力,而并未强调对感受、联想、想像、思维等能力的锻炼,因此也就没有准确而充分地揭示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特殊能力的养成途径。
在一般的读书过程中,大脑各种功能的发动大都是无意的、自发的;只有在目标明确的专业创造和专业写作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达到目的,这些功能才非拧成一股绳不可。
所以,具有综合性的创造能力主要是在创造的实践中养成;具有综合性的写作能力也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
不经过创造与写作的直接实践,而认为只要“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那是不可能的。
杜甫七岁就写了歌咏凤凰的诗,直到晚年也还是“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可见他主要是在作诗的实践中成为大诗人的。
他说“读
书破万卷”,只是强调了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决不可以把任何一个“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来看。
事实上,知识原料加文字表达还不能成为文章。
因为任何一个原料要变为一项特定写作任务中的实际内容,还需要经过提炼加工。
在任何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反映(即知识经验)进行联系与反联系的能力总是要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前者主在立新,后者主在破旧,二者又总是难分难解地互相依存与制约。
然而能够结出创新之果的联系与反联系却并不是一望而知、一思即悟的。
就联系而
言,在写作中,富于新意的内容无不表现了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
例如归纳论证需要举例,有的人看别人的文章,总觉得其中所举的例子是自己早已熟知的,可是在他自己写作的时候,却不善于在这些例子中归纳新意并加以论证。
再说到反联系,也同样要对现成的知识经验进行深思熟虑,才能在早已被人公认的联系中打进楔子,破 ___以为常的误解。
总之,现成的知识经验总要经过种种分析综合、提炼加工,才能被有效地应用于新的创造或新的`写作。
一般的读书虽然也要开动脑筋,但因为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的催逼,所以即使有一些新的想法也只是自然出现,而不需要作更加自觉的努力,去扩大和加深新的想法,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完整性的创造。
而在明确的创造目的和艰难的写作任务催逼下,开动脑筋才有一定的方向,脑力劳动才有深度和强度;而且在把思考的结果表现为文字时,还要求内容更为精密,表达更为准确。
这种锻炼显然不是看了书想一想所能够比拟。
所以光是一般地强调积累知识和开动脑筋,还不足以使创造能力、写作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
(节选自金开诚《对写作的几种误解》,有删节)
A.因为明显具有朴素、直观的性质,历来被奉为圭臬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经验之谈,其实并不符合思维科学。
B.多多读书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对写出好文章来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知识与经验可以作为写作的原料来运用。
C.写作能力具有综合性,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
而“读书破万卷”只是突出地锻炼了记忆力,并不是写作的“充分条件”。
D.读书与写作都需要开动脑筋,但一般的读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所以即使读书时有一些新的想法自然出现,也不必成为具有一定完整性的创造。
A.专业写作目标明确
,大脑各种功能拧成一股绳,大脑的多种能力得到锻炼,这个过程揭示了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特殊能力的养成途径。
B.文章以杜甫七岁写诗,直到晚年还是“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的事例,旨在说明“读书破万卷”是“下笔如有神”的一个“必要条件”。
C.有的文章在归纳论证时善于在人们早已熟知的例子中归纳出新意,这需要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知识经验进行联系的能力。
D.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反映进行反联系的能力,主在破旧,对现成的知识经验进行深思熟虑,破 ___以为常的误解。
A.本文反驳了“知识多了,自然能写出好文章”的观点,提出了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
B.就如同木料只有经过加工才能变为家具一样,任何书本知识要变为文艺创作或其他任何文章,还需要经过文字的加工。
C.现成的知识经验总要在能够结出创新之果的联系与反联系的能力的作用下,经过种种分析综合、提炼加工,才能被有效地应用于新的创造或新的写作。
D.创造能力、写作能力不能得到实际的提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知识的积累,缺少明确的创造目的和艰难的写作任务的催逼而没有开动脑筋。
论“知识多了,自然能写出好文章”
1.A(绝对化。
注意原文“所以不完全符合思维科学”一句。
)
2.B(文章以杜甫例是为了说明“不经过创造与写作的直接实践,而认为只要‘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那是不可能的”。
)
3.A(“提出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无中生有。
)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