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动产浮动抵押担保的实践与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浮动抵押的财产变动与效力限制一、本文概述浮动抵押作为一种特殊的抵押方式,在现代金融和商业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允许抵押人在不转移财产占有的情况下,将其现在和将来所有的全部财产或者部分财产上设定的担保物权,以此作为债权的担保。
浮动抵押的特殊性在于,抵押财产在抵押期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抵押人的经营活动而不断变动。
这种财产的动态性给浮动抵押权的实现带来了诸多挑战,也引发了关于浮动抵押财产变动与效力限制的深入讨论。
本文旨在探讨浮动抵押的财产变动与效力限制问题。
我们将对浮动抵押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法律特征和适用范围。
我们将分析浮动抵押财产变动的原因和形式,探讨这种变动对抵押权人利益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浮动抵押的效力限制,包括抵押权人的权利行使限制和抵押财产处分的限制等。
我们将提出完善浮动抵押制度的建议,以期为我国金融和商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浮动抵押财产变动与效力限制的理解,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浮动抵押财产变动的类型与特点浮动抵押作为一种特殊的抵押方式,其财产变动的类型与特点相较于传统抵押有所不同。
浮动抵押的财产变动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抵押人正常经营范围内的财产变动,二是抵押人非正常经营范围内的财产变动。
在正常经营范围内,抵押人有权对抵押财产进行使用、收益和处分,如销售、租赁、再抵押等。
这种变动是浮动抵押制度设计的核心,旨在保持抵押人的经营自主性,使其能够在不影响债权人利益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抵押财产进行经营活动。
这类财产变动的特点在于,抵押人无需事先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只需按照正常的商业惯例进行即可。
同时,由于抵押财产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债权人对抵押财产的控制力相对较弱,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保障其债权安全,如设立专门的抵押财产登记制度、加强对抵押人经营活动的监督等。
而在非正常经营范围内,抵押人未经债权人同意,擅自对抵押财产进行重大处分或改变其用途,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动产浮动抵押合同3篇篇1动产浮动抵押合同是指债务人将其企业的动产作为抵押物,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一种合同。
在这种合同中,抵押品不固定,可以根据债务人的经营需要随时被替换。
一、动产浮动抵押合同的适用范围1. 企业可以将其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动产作为抵押品,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生产设备等。
2. 动产浮动抵押合同适用于需要频繁变动的抵押品的情况,比如零售行业、制造业等。
二、动产浮动抵押合同的特点1. 浮动性:抵押品是动产,随着债务人的经营活动变化而变化,保证了担保的有效性。
2. 灵活性:债权人可以根据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对抵押品进行调整,确保债权的保障。
3. 高效性:因为抵押品是可替换的,相对于静态抵押品更容易实现债权的变现。
4. 风险:由于抵押品不固定,债权人需要对债务人的经营状况进行监控,以确保担保的有效性。
三、动产浮动抵押合同的法律效力1. 动产浮动抵押合同是一种民事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的规范。
2. 债权人可以在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的情况下,依法通过拍卖等方式变现抵押品,实现债权的索赔。
四、动产浮动抵押合同的注意事项1. 担保范围应当明确,抵押品的种类、数量、质量等应当在合同中一一列明。
2. 债权人应当及时了解债务人的经营状况,确保抵押品的价值不受损失。
3. 债务人应当履行合同义务,保证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4. 在合同中应当明确处理当抵押品发生浮动的情况,确保债权人的权益不受损害。
总之,动产浮动抵押合同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担保方式,在企业融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债务人和债权人应当共同遵守合同约定,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希望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能够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动产浮动抵押合同的相关知识。
【2000字】篇2动产浮动抵押合同是指债务人将其持有的动产作为抵押物,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一种合同形式。
动产抵押是指债务人将自己的动产财产转让给债权人,做为债务的担保。
论我国《物权法》上的浮动抵押担保制度《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抵押权制度规定在第四编“担保物权”第16章“抵押权”之中,该章对抵押权制度作了全⾯规定。
要深⼊了解《民法典》关于抵押权的规定,⼀个有效的⽅法就是将其与《民法典》对抵押权制度的规定加以对⽐。
通过与《民法典》相⽐可以发现,《民法典》在抵押权制度⽅⾯有⼏个⽅⾯的重⼤改进,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其中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浮动抵押担保制度的确⽴。
⼀、动产浮动抵押权在我国《民法典》上的确⽴浮动抵押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衡平法。
1870年,英国上诉法院在判决中认为,公司可以抵押现有的和将来取得的全部财产,但抵押权⼈不得⼲预公司的经营管理。
从此,浮动抵押制度正式确⽴。
浮动抵押权(FloatingCharge,也称为“企业担保”、“浮动担保”或“浮动债务负担”)作为“最具包容⼒且最为便利”的担保⼿段,克服了传统的物权担保⽅式所要求的抵押物特定性原则,可在状态随时不断变化的企业总财产之上设定,并且企业对担保财产享有营业所必需的⾃由处分权能,因此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个整体的担保价值,促进企业融资便利。
我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六条规定:“经当事⼈书⾯协议,企业、个体⼯商户、农业⽣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不履⾏到期债务或者发⽣当事⼈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有权就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优先受偿。
”这是我国《民法典》借鉴⽐较法上的先进⽴法例⽽新规定的⼀类抵押权,即动产浮动抵押权。
它是指特定的抵押⼈以其现有的和将来所有的⽣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动产为债权⼈设定抵押权担保,当债务⼈不履⾏债务时,债权⼈有权以抵押⼈于抵押权实现时尚存的财产优先受偿。
⼆、浮动抵押的特征与固定抵押向⽐较,浮动抵押具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特征。
⾸先,浮动抵押设定后,抵押的财产是不断发⽣变化的,直到约定或者法定的事由发⽣,抵押财产的范围才能确定;⽽固定抵押的抵押物在办理抵押⼿续之前,必须是具体⽽确定的动产或不动产。
论我国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缺陷及完善摘要:动产浮动抵押手续简便、加快了企业的融资速度,增强了对物的有效利用,提高物的流转效率。
但是由于我国的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尚处于初步阶段,很多方面的问题都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使得实践中将出现很多问题。
本文在分析我国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良好运行提供帮助。
关键词:动产浮动抵押缺陷完善一、引言浮动抵押是英国衡平法院于19世纪从司法实践中发展出来的一种特殊抵押制度。
浮动抵押并不以对抵押物的占有为要件,抵押人仍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抵押物进行自由处分,这促使了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企业的融资渠道得到了拓宽,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的担保能力。
在我国于2007年10月实施的《物权法》中,第181、189、196条的规定首次用法律的形式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进行了确定,这无疑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从而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抵押人在处分抵押物等方面上的权利扩张,加上我国的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尚处于初步阶段,抵押权人就难以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
本文将从三方面具体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二、我国浮动抵押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一)抵押人和抵押标的限定范围上的问题1、抵押人的限定范围过大对于动产浮动抵押抵押人的类型,各国的规定差异较大。
在日本,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有权设定浮动抵押,且只能担保公司债;在英国,只有公司才可以设定浮动抵押,其它主体,如自然人和合伙等无权设定。
根据我国《物权法》第181条规定,可以看出,在我国抵押人为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
在《物权法》颁布之前,理论上对是否限制浮动抵押的抵押人范围存在争议。
有学者主张,我国浮动抵押为了交易安全起见,应将其使用主体加以限制,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可设定浮动抵押。
因为这些公司的资金较为庞大信誉度较高,在承受风险以及清偿债务的能力上都有一定的保证。
有些学者对此并不赞同,因为这种限制将造成企业权利能力的不平等,而且,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资金来源比较宽广,并不一定十分需要浮动抵押这种担保方式,相反,一些有潜力的有限责任公司却恰恰最需要这种灵活的担保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由当事人选择是否设立浮动抵押,法律不应限制。
甘肃政法学院本科学年论文(设计)题目浮动抵押制度浅析民商经济法学院经济法专业 2011 级二班学号: 201131020224姓名:刘新娟指导教师:李俊成绩:完成时间: 2013 年 11 月浮动抵押制度浅析刘新娟[论文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引进了浮动抵押制度,但学术界或司法实践中对该制度争议却从未停止,这就迫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该制度。
本文首先对浮动抵押的价值进行简略叙述;其次,通过对国外立法中发动抵押制度的分析与比较,进一步分析我国符动抵押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由于受国情限制、起步较晚的影响,其立法现状不尽人意,司法实践更是由于缺乏具体、全面的规定,导致实践操作性较差;再次,本文还对浮动抵押制度中的相关立法内容进行阐述。
如对浮动抵押中的标的物进行分析,将其与同属于财团抵押的固定抵押进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物权法》引入浮动抵押制度还不成熟和完善,应当从立法及配套制度加以完善。
[关键词]:国外立法;现状;固定抵押;完善措施Analysis of Floating ChargeLiu xinjuanAbstract:econd, by launching the legislation on foreign mortgage system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 and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floating mortgage system development and status quo. Floating mortgage system of restrictions due to national conditions , the impact of a late start , the legislative situation unsatisfactory, judicial practice is due to lack of specific and comprehensive provisions , resulting in poor opwas promulgated , marking the formal introduction of the floating charge system, but academic or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system controversy has never stopped , making the need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practice the system . This article first floating charge for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value ; Serational practices ; Again , this article also floating charge system the contents of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to elaborate. Such as floating charge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subject matter , it belongs to the consortium with the same mortgage into a fixed mortgage comparative analysis ; Finally, the above analysis concludes , "Property Law " into maturity and floating charge system is not perfect , it should be from legislation and supporting systems to be improved.Keywords:value , status, fixed charge , perfect measure.一、浮动抵押制度的概述浮动抵押,是融资担保的一种方式,它又被称之为企业担保、浮动担保、浮动财产负担等。
关于浮动抵押法律制度的综述来源:未知作者:佚名q 日期:10-08-04一、浮动抵押的定义研究在世界的法律发展史上,抵押权制度萌生于罗马法,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中的抵押制度,均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
然而,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却造就两大法系迥异的法律传统和法律文化。
而英美法系注重判例法的传统决定了浮动抵押制度必然产生于英美法系而不是大陆法系。
所谓浮动抵押是指企业以其财产的全部或一部分设定抵押,抵押人在日常经营范围内可自由处分其抵押财产,在特定情由发生时抵押权人得就此抵押物受偿的一种抵押。
二、浮动抵押制度的特点1、财产标的的广泛性浮动抵押的标的物在目前所存在的抵押方式中最为广泛,其标的物的范围没有特别的限制。
如前所述,它包括公司的动产、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也包括公司对外享有的各项财产性权利。
因此在财团抵押中被排除在财团之外的无法特定化的财产,如公司的应收债和半制成品,甚至商誉等也被纳入浮动抵押标的物的范围。
总之,所有公司的有形和无形财产,现在和将来财产均可以成为浮动抵押的标的物。
2、抵押财产的集合性浮动抵押财产的初始形态是企业全部或一类财产的集合物,即以公司(债务人)现在或将来的全部或一类财产为担保标的物。
抵押物的集合性是抵押物流动性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抵押物要求为特定一物,则流动性是无从谈起的。
只有在设定抵押财产为众财产的集合时,在对财产集合体的经营过程中,财产呈现流进和流出的两种相反方向的有序运动,浮动抵押才能成为可能。
3、抵押财产的浮动性浮动性是浮动抵押的最明显也是最表象的特征。
在浮动抵押中,由于抵押人在日常经营范围内有自由处分抵押财产的权利,所以作为抵押物的财产是不特定的,是流动的。
在抵押设定后,流入该企业的财产则自动成为标的物,无须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流转出企业的财产,则自动退出设押财产的范围,不再受抵押权的约束,当事人也无须采取什么措施。
4、抵押人自由处分的特殊性浮动抵押最重要的特征是抵押人对抵押财产具有自由处分权,即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占有、使用和处分抵押物的权利,如将其出售、出租、设定抵押等。
动产浮动抵押及风险防范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满足融资实践的需要,我国《物权法》引进了一种新的担保方式--动产浮动抵押。
理解和掌握这一担保方式的特点,并将其有效应用于融资业务实践,将有助于我行进一步拓展担保贷款业务。
一、浮动抵押的起源及发展所谓浮动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现在和将来的全部或部分财产设定,抵押人对该财产保留在正常经营过程中的自由处分权的一种特别抵押。
根据大陆法系传统民法原理,物权的客体必须特定,而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因此,以不特定的财产提供抵押一般是不允许的。
而英美财产法并不受大陆法系物权法关于物的特定性原则的限制。
关于浮动抵押,可溯之最早认可浮动抵押的法院判例是1870年英国上诉法院审理的Panama,New Zealandand Australian Royal Mail Co.一案。
此案中公司发行的抵押债券中规定将企业及其产生的金钱,连同公司所有的不动产、权利、所有权及利益作为本金和利息的担保。
法院确认了这一做法,同时认可了公司可以在其任何一项财产或全部资产上设立浮动抵押,而不论是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现存的资产或未来的资产。
法院认为,出抵一家企业现有的和将来取得的全部资产的效力等于出抵整个企业,但抵押权人不得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也不得阻止出抵人处分企业的资产。
至此,浮动抵押制度框架首次成型,此后陆续有判例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浮动抵押制度在英国法律上开始成熟。
截止当前,除英国外,英美法系的美国、加拿大,大陆法系的日本、阿根廷等许多国家都建立或承认了浮动抵押或类似制度。
二、我国引入浮动抵押制度的现实意义我国融资实践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融资担保过于依赖不动产,而缺少不动产的中小企业贷款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据测算,目前我国企业动产价值约为20万亿元,其中约有价值16万亿元的企业和农户动产无法用于信贷担保。
.为解决大量动产闲置与企业融资困难的矛盾,鉴于浮动抵押制度具有的独特优势,《物权法》引进了这一制度,这对于充分利用企业动产的担保价值,缓解企业融资难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动产浮动抵押担保的实践与思考
王冬梅2010年04月16日
动产浮动抵押是《物权法》创设的新型抵押担保方式,该法第181条规定:经当事人书面协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实现抵押时的动产优先受偿。
对抵押人而言,动产浮动抵押扩大了抵押物范围,增加了抵押人的担保能力,又不对其经营活动产生任何影响和妨碍。
对银行而言,其丰富了银行可选择的担保类型,有利于金融机构开拓新市场。
但是,虽然该担保方式没有法律障碍,在实践中已大量办理,但动产浮动抵押对银行仍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值得关注。
主要法律风险
首先是来自其他优先担保物权的法律风险。
《物权法》第189条规定:浮动抵押权登记设定后,仍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物的买受人。
在签订浮动抵押合同后,抵押人有可能在个别财产或全部财产上为其他债权人设定等于或优先于浮动抵押权人的担保物权,导致抵押权人设定的浮动抵押权无法得到充分实现。
其次是来自债务人私自将抵押物转移、变卖的风险。
浮动抵押设定后,抵押人有自由处分抵押财产的权利, 抵押人完全有可能滥用其权利,非法转移、变更财产,而流出抵押人的财产就自动退出抵押物的范围, 即使抵押权人办理了相关抵押登记手续,银行仍无法查找下落,抵押人权利将受到影响。
再次是确定抵押物价值变化的风险。
在担保物权行使之前,浮动抵押的动产标的物一直处在变动之中,只有在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事由出现时,抵押物的具体范围才能最终确定,因此如何确定抵押物价值有一定难度。
第四是来自第三方监管抵押物的风险。
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动产往往是存货、预期交割的货物等,因此存货抵押实现,需要有良好的第三方仓储机构和其采取的监管措施来保障。
因为银行没有能力管理流动性很强的动产,所以目前只能委托给中介机构去管理,但这些机构的管理水平和信用状况良莠不齐,对抵押权的实现有一定影响。
实践与建议
任何事物的优、缺点都是一分为二的。
动产浮动抵押扩大了抵押物范围,增加了抵押人的担保能力,但同时也为抵押权人的权利实现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在现有法律规定和制度框架下,以有效控制风险为前提,灵活采用动产浮动抵押担保方式,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在开展动产浮动抵押贷款业务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笔者所在区域,银行在“绒毛动产浮动抵押贷款”、“浓缩果汁动产浮动抵押”等业务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
总结在开展此业务的过程中,控制法律风险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
严把客户准入关。
选择信誉度高、经营正常的企业作为抵押人,防范抵押人私自转移抵押物导致抵押权人权利无法实现的风险。
合理确定浮动抵押标的物的种类与价值范围,防范动产抵押物因浮动导致种类变动和价值浮动带来的风险。
首先,应明确抵押物的种类。
例如,在为羊绒企业办理绒毛浮动抵押时,将抵押物限定在企业库存的和将要生产的羊绒上,因抵押物形态单一,较多种生产资
料同时抵押相比容易管理,风险系数也相应降低。
其次,确定抵押物的价值范围。
同样以上述羊绒企业为例,借款人羊绒企业以库存的和将要收购的羊绒作为贷款抵押物,银行应要求抵押物价值不得低于一定金额,以确保银行担保物权的实现。
如果企业需要销售或进一步加工抵押的羊绒,只有在补充库存羊绒或将销售资金存入与企业事先约定的监管账户的前提下方能动用抵押物。
再次,根据《物权法》规定,在与担保人签订《动产浮动抵押合同》时应明确:签订浮动抵押合同时浮动抵押财产的价值状况;在浮动抵押期间,如浮动抵押财产发生形态、价值变化、变更等情形,抵押权人可要求抵押人就浮动抵押财产发生变动时进行补充。
及时办理抵押登记并明确浮动抵押动产的种类及其范围。
《物权法》第181、185、188条规定, 可以作为浮动抵押的财产有四大类,既可单独抵押,也可合并抵押,并且抵押权自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在具体实务操作中,抵押权人办理动产浮动抵押业务时,应及时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防范未登记带来的法律风险。
登记时,既要明确浮动抵押财产的种类及其范围,在登记部门的抵(质)押登记书上更要明确、清晰地表述当事人在抵押合同中载明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属,以便抵押权的更好实现。
在浮动抵押合同中设定限制性条款,以保障抵押权人利益。
限制性条款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已设定浮动抵押的财产可否就个别财产或全部财产设定等同于或其他优先担保物权,这涉及对抵押权人利益保护强弱问题;设定抵押人在处置包括因生效的法律文书被执行浮动抵押财产时,抵押权人是否要求抵押人实行适时报告制度,这涉及抵押权人在行使抵押权时确定的财产状况等。
合理选择抵押物,并根据不同企业动产状况,选择适于保管的动产,采用不同的抵押物监管措施。
还是以大型羊绒企业为例,这类企业均有大型仓库,且企业库存羊绒具有保质期长、价值较高、价格波动小、易保管和变现等特点,银行若同意企业以动产羊绒设置抵押担保,就应采用“库贷挂钩、资金账户与库存抵押品联动”的管理方式对抵押物就地进行抵押监管;而针对果汁生产企业的库存浓缩果汁生产周期短,流通速度快,但不易保管的特点,银行则应采用“存货抵押”与第三方监管互助模式贷款的管理方式对抵押物进行管理。
此外,针对一些具备一定养殖规模,却因无法提供易于控制、具有更大价值的抵押物,而难以取得融资的养殖大户(如奶牛养殖企业),银行还可以尝试推出以“青储饲料抵押、贷款购牛后补充监管活体牛、牛出栏后监管出售资金还贷”的动产浮动抵押良性循环方式。
加强监督管理,防止抵押物被转移的风险。
对未交由第三方专业仓储机构而在企业就地保管的抵押物,建议银行分别与借款担保企业(即抵押物所有权人)签订《动产抵押监管协议》,约定在储存抵押物的仓库安装红外线报警器、无线报警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等方式对抵押物进行监管。
同时,对仓库实行双锁管理,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各持一把锁,进出仓库时同进同出。
几点思考
第一,在抵押人同意的前提下,由抵押人为已确定抵押价值幅度的动产抵押物办理保险,并约定在抵押物出现价值或数量减少及质量降低等风险时,银行作为保险的第一受益人。
第二,在办理动产浮动抵押业务前,科学论证并合理设计动产浮动抵押业务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合同文本,防范新业务风险。
第三,由于《物权法》对动产浮动抵押的规定属于原则性规定,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因此,应密切关注《物权法》及其他涉及动产浮动抵押的
配套法律及司法解释的出台,并根据变化及时提出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