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筑批评学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225.50 KB
- 文档页数:10
作者为建筑学博士,现在同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上海, 200092)建筑批评・价值观念・人文尺度徐 千 里提要 建筑的批评实际上是对我们自身生活意义的评价、领悟和反思。
建筑价值观念的贫乏和失落是当前建筑批评流于肤浅、盲目和混乱的主要原因,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首先确立建筑活动根本的价值观念和内在的批评尺度——建筑的人文尺度。
关键词 批评 评价 价值观念 人文尺度ABSTRACT T he criticism o f archit ect ur e is actually the ev alua-tio n ,gr asp and intro spection for the meaning of t he life o f o urselves .T he lack a nd lo se o f the sense of va lue has essentially led to the super fi-ciality ,blindness and confusion of cur rent ar chit ect ur al cr iticism.T o make radical change in this situatio n ,fir st o f a ll ,w e m ust establish a cardinal archit ect ur al sense o f value and affir m an inherent architectur al critical dim ensio n ——the humanist ic dimensio n of ar chitecture .KEYWORDS Cr iticism, Ev aluation, Sense of v alue,Huma nist ic dimension 批评,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评价行为,即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建筑批评学论文论文题目:解析习习山庄的梯形长坡屋顶学院名称: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学班级:12-1姓名:苏靖学号:12401090204指导教师:陶海燕解析习习山庄的梯形长坡屋顶Analytic the trapezoidal long slope roof of Xixi Scenery Spot Reception摘要:习习山庄整个建筑平面都是正交体系的,仅有一个长尾巴屋顶有一边是斜线,呈梯形。
在长坡顶中段,梁因为梯形的平面而偏斜,但其下有一道不起结构作用的墙却依然固执地顺着平台的方向,于是在墙与梁的交接处呈现出一种混乱。
为什么屋顶做成梯形?为什么墙不能做稍许偏斜来避免这一尴尬的交接?本论文先简单介绍习习山庄,最后将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梯形长坡屋顶,灵栖作法,空间原理,建筑个性Abstract: The whole Xixi Scenery Spot of Reception’s plane is a orthogonal system, only a roof have the long tail is oblique line, a trapezoid.In the middle of the long slope beam deflection by trapezoidal plane, but it can't afford to have a structure func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wall still stubbornly along the platform, so the junction in the wall and beam to show a kind of chaos.Why the roof made trapezoid?Why can't wall be slightly skewed to avoid this embarrassing handover?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Xixi Scenery Spot Reception, finally will focus on this problem are discussed.Keywords:The trapezoidal long slope roof ,The new wall stack, Principle of the space, Personality正文:一、葛如亮教授简介习习山庄的设计者葛如亮(1926.7~1989.12)曾任同济大学教授,浙江奉化人。
建筑中的建筑理论与批评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不仅仅是建筑师的创造力的结晶,也涉及到建筑理论和批评的探索。
建筑理论和批评对于指导建筑实践、推动建筑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对建筑中的建筑理论和批评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探究其在建筑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建筑理论的意义建筑理论是对建筑创作原则和规律的总结和把握。
它通过对建筑史、建筑学原理、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为建筑实践提供了指导。
首先,建筑理论可以促使建筑师深入理解建筑的本质及其与人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
其次,建筑理论可以为建筑师提供不同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拓宽设计的可能性。
最后,建筑理论可以推动建筑技术和建材的改进,促进建筑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建筑批评的重要性建筑批评是对建筑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它通过对建筑作品的审美、功能、结构和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评论,为建筑实践提供反馈和指导。
首先,建筑批评可以帮助建筑师了解自身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设计水平。
其次,建筑批评可以促使建筑师深思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推动建筑创作的深入发展。
最后,建筑批评可以为公众提供对建筑作品的客观评价和选择意见,引导公众对建筑的理解和欣赏。
三、建筑理论与批评的案例分析1. 洛可可与包豪斯风格的比较洛可可风格与包豪斯风格是建筑史上的两个重要潮流,它们的兴起和演变受到了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洛可可风格追求奢华、浪漫和装饰性,而包豪斯风格则强调功能、材料的精细和纯粹性。
通过对这两个风格的研究和批评,我们能够深入理解它们的创作背景、审美理念和社会意义,从而为今后的建筑实践提供启示。
2. XX建筑师的创作理念与作品分析选择一位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对其创作理念和作品进行研究和批评。
通过对其设计思路、材料运用和空间组织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该建筑师的个人风格和对建筑的独特理解。
这有助于我们对建筑师创作思路的借鉴,并对其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和思考。
浅谈对建筑批评的理解摘要:简要阐述建筑批评的概念以及建筑批评的实践主体。
说明建筑批评是对一切建筑现象和建筑问题的科学评价和理论建构,是沟通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公众、建筑与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
进一步阐述了建筑批评的意义、建筑批评的多样性、建筑批评的创造性。
无论是客体还是主体,建筑批评都是一种观念性、实践性的活动.关键词:建筑批评;创造性;实践性1、引言第一次接触到“建筑批评"这个名词时,单纯地将其理解为只是对建筑本身的一种评判。
实际上,建筑批评是对建筑、建筑所赖以存在的社会与环境;是对建筑师的创作思想与过程;是对所有涉及支撑建筑师,培养建筑师的制度与体系鉴定和评价。
简而言之,建筑批评的对象是建筑、建筑师、社会环境。
它并不同于建筑评论亦或建筑评析,它们都是对建筑的一种分析、鉴赏、评论与价值判断。
而建筑批评已经上升到建筑思想的层次,它是建筑思想的催化剂。
2、建筑批评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人是实践的主体,所以,人就是建筑批评的首要的主体,建筑批评不能只关注建筑批评的客体与建筑批评的媒介,建筑批评应当回归到以人为本。
在广泛的批评中,在专业和非专业的声音中,我们会更进一步地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不断地提升自我的鉴赏能力。
正如扎哈与中国对话:她试图的是为城市建造一个新的平台,让它可以在上面真正的发展.她不相信和谐,也不需要与周围的任何环境互动,她需要的是擦去一切东西,开始一个新的样式。
我们知道她的思想就是打破建筑传统,让建筑更加建筑。
大量的异形建筑,夸张的空间,独特的语言,使她成为备受争议的人物。
由扎哈设计的广州歌剧院就曾争议不断:它打破了传统的歌剧院的规则外形,采用非几何形体、非规则的外形设计.它毫无规律的组合使它的施工难度比鸟巢还大,造价也很高.对于她“圆润双砾”的设计方案背后是争议一片,她的设计是否符合广州人民对于歌剧院的现实需求?她的造型与周围的建筑是否相称?到底应该先关注功能还是形式?不管怎样,它的确成为了标志性建筑,广州歌剧院的存在于扎哈的后现代性的设计思想潮流之中。
建筑评论的理论体系一、总论:当代建筑理论的研究领域:城市理论和文脉建筑批评的基本术语:结构、语言( Language )和言语( Parole )、话语( Discourse )“建筑话语”、符号( Symbol )二、建筑批评的主体论批评的主体性原则:批评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三、建筑批评意识建筑批评意识的研究:建筑批评的环境意识如:建筑与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依存关系,人口的环境意识,建筑与城市环境,文化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四、建筑批评的价值论价值的历史性五、建筑批评的符号论标志( index )、图象( icon )、象征 ( symbol ) 总结:建筑批评的核心是建筑批评的客体、建筑批评的主体、建筑文本、建筑的读者和使用者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生我们都应该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建筑,用自己的所学形成理论体系对建筑进行评论。
徽州建筑摘要:徽州的历史文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辉煌的成就成为区域文化的典范, 而徽派建筑则以其科学的环境意识、精湛的建筑工艺、精巧的构思设计, 在世界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
徽州建筑空间与其环境的关系,空间设计与布局和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布局。
徽派建筑的符号,粉墙,黛瓦,马头墙。
关键词:徽州的历史文脉建筑空间与环境建筑符号Huizhou architectureAbstract: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Huizhou distinctiv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to become the regional cultural model, and how the scientific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superb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idea of compact design, in the world of architectural art and the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 Huizhou building space and environment, space design and layout and architecture exterior space environment layout. Hui Style Architecture symbol, plastering, Daiwa, horse-head wall.Keywords: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Huizhou Space and environment of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symbol古代徽州是“程朱阙里”, 素有“东南邹鲁”之称。
建筑批评理论体系探索摘要:历来评论是创作发展的必要因素,没有建筑评论就没有建筑创作的发展。
曾经有人呼吁重新研究诸如"建筑美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当今建筑评优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建筑学还是不是具有客观规律与法则的科学?",本文即是探索当今建筑批评的理论体系。
关键字:建筑批评、美学、理论体系Probe in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architectural criticismXiaolongLi08290020227Mobil:158****9535Abstract : traditionally comments is the necessary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on, no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no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re have been urged to re-examine such as " architectural aesthetic standard of what? ", " Discuss what standards in today's building? ", " Architecture is also have the objective of the rule of law and science? "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today.Keywords :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aesthetics,1、引言建筑评论是指对于建筑的分离、筛选、区别和鉴定,其中包含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和态度,是人们对建筑物的鉴赏和评判,也是人们对设计建筑的人及其作品的鉴赏和评判。
3.建筑批评学详解一.建筑批评概论●建筑批评学组成部分:建筑批评的主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符号论其中,批评学的两大基础和支柱:价值论与符号论●建筑批评学的核心内容:建筑批评意识、价值论、符号论、方法论●批评学七种基本功能:说明与分析、解释、判断、预判、预测、选择、导向、教育1)一说四种基本功能:说明2)说明与分析是最基本的形式●建筑批评、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具有同一性●现象学:以作品为依据,从作品的现象去还原作品的本质(现象还原本质),现代意义上的现象学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第一个使用现象学成为哲学的万能钥匙,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象学成为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
●当代建筑研究领域1)符号学和结构主义2)后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3)历史主义4)建筑类型学5)城市理论和文脉6)建筑现象学和场所理论7)批判性地域主义与传统问题8)建筑的建构表现1 建筑批评的历史—理论和著作时间作者国籍著作主要思想、贡献维特鲁维《建筑十书》阿尔伯蒂《论建筑》继承了维特鲁维关于建筑的基本原理,使之科学化和理性化塞里奥《论建筑》●历史上第一次总结出古罗马建筑的五种柱式●建立了一整套明确的符号批评理论帕拉蒂奥《建筑四书》●历史上第一位【职业建筑师】●四卷:柱式、府邸建筑、公共建筑、寺庙1511- -1574 乔尔吉奥·瓦萨里意大利《意大利最杰出的建筑师、画家、雕塑家传记》●历史上第一个艺术史(美术史)家,是艺术史学科的创始人1705- -1774 布隆代尔法国《法国建筑》《建筑学教程》《论建筑研究的必要性》●《法国建筑》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建筑史●《建筑学教程》是最为综合,最为广博的一部建筑理论著作,书中潜心研究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
●【比例】的科学很有必要,因为比例源于自然●强调建筑的特性,而特性就是【风格】,特性是功能的表现,风格是功能的效果●他要求“具有简洁美的卓越力的鉴赏力”,主张“真实的建筑”,这一原则成为新古典主义的信条1755- -1849 德·昆西法国《建筑词典》《最杰出的建筑师的●奠定建筑的【类型学】批评理论的基础●建筑的三种原型:洞穴、帐篷、棚屋生平和作品》1814- -1879勒杜克(哥特复兴)法国《11—16世纪法国建筑的理性术语大全》●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考古学家和理性主义者●主持修复了大量中世纪建筑,如【巴黎圣母院】●《11—16世纪法国建筑的理性术语大全》以辞书形式出版的巨著,堪称19世纪建筑史上的纪念碑式的著作1717- -1768 温克尔曼德国《古代艺术史》●古代艺术史研究创始人,为艺术史的研究打下基础,提供了科学方法1819- -1900 拉斯金英国《威尼斯之石》《建筑的七盏明灯》●探讨【哥特】本质1866- -1953 尼斯特·弗莱彻英国《世界建筑史》洛吉耶《建筑论》现代以后1887- -1965 勒·柯布西耶瑞士法国《走向新建筑》●主办杂志《新精神》1893- -1968 吉迪翁瑞士《空间、时间与建筑》●系统阐述了现代建筑的产生与演变,是现代建筑的宣言●把建筑的演化归结为【空间】概念的演化1918- -2000 布鲁诺·塞维意大利《走向有机建筑》《建筑空间论》《现代建筑史》●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角●提出体验建筑的【第四度空间】的问题,运用“时间—空间”概念去观察全部建筑历史●认为建筑史主要是【空间】概念的历史●现代建筑语言的7项原则1)按照功能设计2)非对称性3)反古典的三维透视4)时空一体的四维分解法5)引进新的工程技术6)时空连续的流动空间7)建筑、城市和自然景观的组合1935- -1994曼夫雷多·塔夫里意大利《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建立了建筑的【历史】批评理论和建筑的【意识】批评理论●建筑历史与建筑批评的统一性●奠定了意大利建筑批评学派的理论基础●认为任何建筑都拥有自身的批判性内核●奠定了建筑批评学的理论基础1979 罗伯·克里尔意大利《城市空间》●城市类型学●《城市空间》探讨【街道与广场】的关系1931- -1998 阿尔多·罗西意大利《城市建筑学》(新理性主义运动)●《城市建筑学》与《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起被评为20世纪60年代最具有历史意义的理论著作●《城市建筑学》与《建筑逻辑结构》奠定了意大利的【新理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城市是集体记忆的场所乔尔吉奥·格拉西意大利《建筑逻辑结构》1904--?约翰·萨莫森英国《古典建筑语言》1965 彼得·柯林斯英国《现代建筑设计思想●论述建筑与【语言】的关系的演变,1750-1950》●1936- -至今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美国《建筑模式语言》《建筑的永恒之道》《俄勒冈实验》●【建筑设计方法学】的创始人之一,建立在【模式语言】基础上的【建筑语言学】●提出了253种建筑与城市空间【模式】1987 查尔斯·詹克思美国《后现代建筑语言》●将【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建筑学弗兰普顿美国《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建筑建构文化》●当代最负盛名的建筑理论家1925- -至今文丘里美国《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是继柯布《迈向新建筑》以来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奠定了【后现代主义】的发展道路●●与批评学有关的著作乔治布莱英国《批评意识》批评是一种思想行为的模仿性重复曼夫雷多·塔夫里意大利《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奠定了建筑批评学的理论基础●任何建筑都有其自身的批判性内核布朗绍法国就创造性而言,批评并不凌驾于作品之上,可能是作品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代表了新批评派的观点●归纳上述理论古典建筑的语言学基础维特鲁维阿尔伯蒂帕拉蒂奥维尼奥拉古典建筑语言的著作约翰·萨莫森《古典建筑语言》总结现代建筑语言的基本法则布鲁诺塞维《现代建筑语言》将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建筑学查尔斯·詹克思《后现代建筑语言》引入现象学诺伯格·舒尔茨凡艾克赫曼·赫茨伯格《建筑学教程》2 建筑批评的类型理论批评意识形态批评(社会政治批评)历史批评应用批评艺术批评注重建筑的图像学和类型学特征的分析,纯视觉感受建筑的操作性批评个例说明、比较分析3 建筑批评的基本术语●基本术语结构言语话语符号记号符号能指所指意指信息信码文本多义性空间场所元批评二.建筑批评的主体论2 建筑批评的主体建筑批评的主体:专家、艺术家、公众、业主人群内容专家建筑师艺术家非建筑的艺术家公众●公众批评不是意识批评业主3 建筑批评的媒介建筑批评的媒介:建筑历史、作为批评的建筑、建筑奖内容建筑历史作为批评的建筑建筑奖4 艺术与建筑1)雨果《巴黎圣母院》、三岛由纪夫《金阁寺》、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2)拉金斯《建筑的七盏明灯》:献身精神、真理、力量、美、生活、回忆、顺从●电影1)朗格,是一名建筑师的儿子,所导演的《大都会》,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以城市和建筑作为主角的电影,表现机器时代所理想的未来城市2)央视大楼源自日本电影《银翼杀手》的反摩天楼●音乐1)丹纳《艺术哲学》,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让·努维尔,建筑具有“透明性”。
一.建筑批评概论●建筑批评学组成部分:建筑批评的主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符号论其中,批评学的两大基础和支柱:价值论与符号论●建筑批评学的核心内容:建筑批评意识、价值论、符号论、方法论●批评学七种基本功能:说明与分析、解释、判断、预判、预测、选择、导向、教育1)一说四种基本功能:说明2)说明与分析是最基本的形式●建筑批评、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具有同一性●现象学:以作品为依据,从作品的现象去还原作品的本质(现象还原本质),现代意义上的现象学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第一个使用现象学成为哲学的万能钥匙,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象学成为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
●当代建筑研究领域1)符号学和结构主义2)后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3)历史主义4)建筑类型学5)城市理论和文脉6)建筑现象学和场所理论7)批判性地域主义与传统问题8)建筑的建构表现1 建筑批评的历史—理论和著作时间作者国籍著作主要思想、贡献维特鲁维《建筑十书》阿尔伯蒂《论建筑》继承了维特鲁维关于建筑的基本原理,使之科学化和理性化塞里奥《论建筑》●历史上第一次总结出古罗马建筑的五种柱式●建立了一整套明确的符号批评理论帕拉蒂奥《建筑四书》●历史上第一位【职业建筑师】●四卷:柱式、府邸建筑、公共建筑、寺庙1511- -1574 乔尔吉奥·瓦萨里意大利《意大利最杰出的建筑师、画家、雕塑家传记》●历史上第一个艺术史(美术史)家,是艺术史学科的创始人1705- -1774 布隆代尔法国《法国建筑》《建筑学教程》《论建筑研究的必要性》●《法国建筑》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建筑史●《建筑学教程》是最为综合,最为广博的一部建筑理论著作,书中潜心研究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
●【比例】的科学很有必要,因为比例源于自然●强调建筑的特性,而特性就是【风格】,特性是功能的表现,风格是功能的效果●他要求“具有简洁美的卓越力的鉴赏力”,主张“真实的建筑”,这一原则成为新古典主义的信条1755- -1849 德·昆西法国《建筑词典》《最杰出的建筑师的●奠定建筑的【类型学】批评理论的基础●建筑的三种原型:洞穴、帐篷、棚屋生平和作品》1814- -1879勒杜克(哥特复兴)法国《11—16世纪法国建筑的理性术语大全》●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考古学家和理性主义者●主持修复了大量中世纪建筑,如【巴黎圣母院】●《11—16世纪法国建筑的理性术语大全》以辞书形式出版的巨著,堪称19世纪建筑史上的纪念碑式的著作1717- -1768 温克尔曼德国《古代艺术史》●古代艺术史研究创始人,为艺术史的研究打下基础,提供了科学方法1819- -1900 拉斯金英国《威尼斯之石》《建筑的七盏明灯》●探讨【哥特】本质1866- -1953 尼斯特·弗莱彻英国《世界建筑史》洛吉耶《建筑论》现代以后1887- -1965 勒·柯布西耶瑞士法国《走向新建筑》●主办杂志《新精神》1893- -1968 吉迪翁瑞士《空间、时间与建筑》●系统阐述了现代建筑的产生与演变,是现代建筑的宣言●把建筑的演化归结为【空间】概念的演化1918- -2000 布鲁诺·塞维意大利《走向有机建筑》《建筑空间论》《现代建筑史》●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角●提出体验建筑的【第四度空间】的问题,运用“时间—空间”概念去观察全部建筑历史●认为建筑史主要是【空间】概念的历史●现代建筑语言的7项原则1)按照功能设计2)非对称性3)反古典的三维透视4)时空一体的四维分解法5)引进新的工程技术6)时空连续的流动空间7)建筑、城市和自然景观的组合1935- -1994曼夫雷多·塔夫里意大利《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建立了建筑的【历史】批评理论和建筑的【意识】批评理论●建筑历史与建筑批评的统一性●奠定了意大利建筑批评学派的理论基础●认为任何建筑都拥有自身的批判性内核●奠定了建筑批评学的理论基础1979 罗伯·克里尔意大利《城市空间》●城市类型学●《城市空间》探讨【街道与广场】的关系1931- -1998 阿尔多·罗西意大利《城市建筑学》(新理性主义运动)●《城市建筑学》与《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起被评为20世纪60年代最具有历史意义的理论著作●《城市建筑学》与《建筑逻辑结构》奠定了意大利的【新理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城市是集体记忆的场所乔尔吉奥·格拉西意大利《建筑逻辑结构》1904--?约翰·萨莫森英国《古典建筑语言》1965 彼得·柯林斯英国《现代建筑设计思想●论述建筑与【语言】的关系的演变,1750-1950》●1936- -至今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美国《建筑模式语言》《建筑的永恒之道》《俄勒冈实验》●【建筑设计方法学】的创始人之一,建立在【模式语言】基础上的【建筑语言学】●提出了253种建筑与城市空间【模式】1987 查尔斯·詹克思美国《后现代建筑语言》●将【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建筑学弗兰普顿美国《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建筑建构文化》●当代最负盛名的建筑理论家1925- -至今文丘里美国《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是继柯布《迈向新建筑》以来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奠定了【后现代主义】的发展道路当代●●与批评学有关的著作乔治布莱英国《批评意识》批评是一种思想行为的模仿性重复曼夫雷多·塔夫里意大利《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奠定了建筑批评学的理论基础●任何建筑都有其自身的批判性内核布朗绍法国就创造性而言,批评并不凌驾于作品之上,可能是作品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代表了新批评派的观点●归纳上述理论古典建筑的语言学基础维特鲁维阿尔伯蒂帕拉蒂奥维尼奥拉古典建筑语言的著作约翰·萨莫森《古典建筑语言》总结现代建筑语言的基本法则布鲁诺塞维《现代建筑语言》将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建筑学查尔斯·詹克思《后现代建筑语言》引入现象学诺伯格·舒尔茨凡艾克赫曼·赫茨伯格《建筑学教程》2 建筑批评的类型理论批评意识形态批评(社会政治批评)历史批评应用批评艺术批评注重建筑的图像学和类型学特征的分析,纯视觉感受建筑的操作性批评个例说明、比较分析3 建筑批评的基本术语●基本术语结构语言言语话语符号记号符号能指所指意指信息信码文本多义性空间场所元批评二.建筑批评的主体论2 建筑批评的主体建筑批评的主体:专家、艺术家、公众、业主人群内容专家建筑师艺术家非建筑的艺术家公众●公众批评不是意识批评业主3 建筑批评的媒介建筑批评的媒介:建筑历史、作为批评的建筑、建筑奖内容建筑历史作为批评的建筑建筑奖4 艺术与建筑●文学1)雨果《巴黎圣母院》、三岛由纪夫《金阁寺》、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2)拉金斯《建筑的七盏明灯》:献身精神、真理、力量、美、生活、回忆、顺从●电影1)朗格,是一名建筑师的儿子,所导演的《大都会》,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以城市和建筑作为主角的电影,表现机器时代所理想的未来城市2)央视大楼源自日本电影《银翼杀手》的反摩天楼●音乐1)丹纳《艺术哲学》,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让·努维尔,建筑具有“透明性”。
并置,新与旧,突出内在,纯真风格,与电影艺术手法有相似●勒杜:如果想成为一名建筑师,首先成为一名画家●冯纪忠:如何将传统建筑与地域风格引入现代建筑中,用竹子和稻草建造方塔园●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重要的建筑批评方式三.建筑批评的意识●批评思维是批评的核心问题1 批评思维的基本类型思维特点举例我向思维受控思维(批评主体)我向思维明显的个人特征,主观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受控思维受建筑师,建筑特性,时代精神和建筑思潮调控的思维●对悉尼歌剧院的各种批评所依赖的都是现实中的悉尼歌剧院;查尔斯·詹克思《后现代建筑语言》中,归纳的各种隐喻●现象学批评:在受控思维作用下的批评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批评客体)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阐述建筑象征意义使用的即是发散思维以共同的出发点为前提,从不同侧面部位对出发地提出的问题加以实施和解决●槙文彦:从梦想到草图●阿尔瓦·阿尔托:意象——创意草图——构思●黑川纪章:东京规划——DNA●艾森曼:法兰克福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收敛思维(逆向思维)由一到多,具有逻辑推理性质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建筑是一种需要耐心的游戏论证型思维阐发型思维论证型思维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论证,根据所需材料,确定重点,进行推理式的思维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的雕塑性阐发型思维是批评家针对某一个作品或其他批评客体来阐发评论和见解批评时的思维是具体的、个别的,但是仍可以表现一般的、普遍的情况联想型思维由此及彼,由现象A到现象B我向思维+发散思维,有相似的联想、仿生联想、接近联想、仿形联想;把片段的、孤立的想象组合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使混乱的想象转化为有序的想象,以记忆为前提3 建筑批评意识的研究三建筑批评意识的研究:社会意识、功能意识、科学技术意识、环境意识内容建筑批评的社会意识建筑批评的功能意识建筑批评的科学技术意识建筑批评的环境意识四.建筑批评的价值论●评奖、颁奖就是一种价值判断的制度化形式五.建筑批评的符号论●所有的【文化现象】都是【符号系统】●符号学三个层次:语用学层次、语义学层次、句法学层次符号学四种理论体系时间国家代表人物思想皮尔士理论体系美国皮尔士●从【逻辑】角度奠定了符号学的基础●将符号划分为三大类:标志、图像、象征索绪尔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体系1894 瑞士索绪尔●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语言】与符号有着本质的联系,语言是符号学的一部分,是符号学的一个系统欧陆符号学理论体系1917-1992 法国格雷马斯●格雷马斯被称为【结构主义】批评家一般符号学理论体系意大利艾柯●奠定了建筑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二十世纪符号学三大研究方向1)语言学:索绪尔2)非语言学:皮尔士3)综合方向:其他●建筑符号:标志性、图像性●语言符号:象征性1 建筑语言生成及其普遍性●符号与思维的关系:《易经》●语言的三种功能:言说、引发、表现相关理论人物及理论内容补充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三个组成系统:语义、语法、语音转换规则:省略、添加、换位、替换勃罗德朋特●建筑深层结构的四个方面:1)人类活动的容器2)特定气候的调节器3)资源的消费者4)文化的象征类比型的设计●直接类比与间接类比●例:1)约翰逊制蜡公司办公楼——睡莲(直接类比)2)多立克柱式——木构建筑3)朗香教堂——蟹壳屋顶(直接类比)4)仿生建筑5)阿尔多·罗西的城市理论——“类比城市”应用了场所类比结构主义相关人物●结构主义常与【类型学】、【模式】相关时间建筑师国籍著作●1760- -1834杜朗(迪朗)法国●建筑类型学1979 罗伯·克里尔意大利《城市空间》●城市类型学●《城市空间》探讨【街道与广场】的关系1931- -1998 阿尔多·罗西意大利《城市建筑学》(新理性主义运动)●《城市建筑学》与《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起被评为20世纪60年代最具有历史意义的理论著作●《城市建筑学》与《建筑逻辑结构》奠定了意大利的【新理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城市是集体记忆的场所1936- -至今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美国《建筑模式语言》《建筑的永恒之道》《俄勒冈实验》●【建筑设计方法学】的创始人之一,建立在【模式语言】基础上的【建筑语言学】●提出了253种建筑与城市空间【模式】1932--至今凡·艾克荷兰●荷兰结构主义代表人物二建筑与建筑语言时间国籍著作内容1755- -1849 德·昆西法国《建筑词典》《最杰出的建筑师的生平和作品》●奠定建筑的【类型学】批评理论的基础●建筑的三种原型:洞穴、帐篷、棚屋●主张建筑的创造必须与语言相比拟1965 彼得·柯林斯英国《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1750-1950》●论述建筑与【语言】的关系1904--?约翰·萨莫森英国《古典建筑语言》●1918- -2000 布鲁诺·塞维意大利《走向有机建筑》《建筑空间论》《现代建筑史》●强调要撰写【现代建筑语言】的基本法则●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角●提出体验建筑的【第四度空间】的问题,运用“时间—空间”概念去观察全部建筑历史●认为建筑史主要是【空间】概念的历史●现代建筑语言的7项原则8)按照功能设计9)非对称性10)反古典的三维透视11)时空一体的四维分解法12)引进新的工程技术13)时空连续的流动空间14)建筑、城市和自然景观的组合诺伯格·舒尔茨挪威《建筑中的意象》《存在、空间、建筑》●他的建筑语言是【现象学】建筑学理论●强调场所精神●建筑与建筑语言:建筑是一种文化符号,表达了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意义●建筑语言的语义学问题:对建筑师来说,深刻认识和了解人们感知周围世界以及对事物的诠释过程,认识建筑是怎样对人们的感官产生作用建筑师的非建筑师角色: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符号学家现代运动的倡导者,用国际式风格、功能主义语言创立各种文化环境都能普遍适用的世界语四建筑语言结构的普遍性●建筑语言是建筑符号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种构成语言(实用性与符号学的结合)建筑的构成语言建筑语言案例补充空间构成语言●舒尔茨:建筑空间是人所存在的空间具体化,空间、结构、体量产生相互间的联想,使人联想到建筑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路易斯·康:将建筑空间划分为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结构与施工工程技术的构成语言●结构本身就是建筑的本职表现,简洁地叙述着一种基本的构成语言●案例:罗马小体育馆、哥特教堂体积的构成语言●体积是空间形态作为空间实体,建筑由体积的物质对象构成的体积:凝聚感、运动感●案例艾森曼:10号住宅中四个正方形显出的向心性设备与建筑技术的构成语言●高技派建筑●案例: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伦佐·皮亚诺、理查德·罗杰斯)建筑与城市的构成语言●案例阿尔多·罗西高迪:新艺术运动隐喻巴迪罗公寓(龙、大海、骨骼)2 建筑的符号生成●符号(克罗齐):法则符号、单义符号、属性符号●克罗齐:所有的形象都可以看做是象征●象征符号的三个特性:物质的对象代表抽象的概念这种代表作用是以一种约定为基础的,人们要理解这种符号就必须知道这种约定约定的代表作用是以一种表面上诉诸于感官的代表作用为基础的●建筑的七种构成符号平面图构成符号可以提示整个建筑的形体连接构成符号水平、垂直,提示人们关于楼层、标高的差异围合构成符号提示围合、屏蔽、遮挡、分隔、保护围合空间内的相互交流符号由围合空间内的各种构件形成,传达,信息表现空间性质屋顶符号提示建筑的体量和性质独立的承重符号由各种结构构件体系组成限定性强调符号表现建筑的力学性质,勾画建筑的空间和体量●建筑符号(从建筑符号的性质来看)生活方式符号庞贝古城建筑活动符号罗马大斗兽场、圣索菲亚大教堂功能符号发电厂的冷却塔、生态建筑传统意念和信仰的符号建筑上的雕塑和装饰社会人类学含义的符号不同地区不同的聚落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符号凡尔赛宫、奥斯曼改建、芝加哥高层心理动机的符号矶崎新、梦露空间设计手法符号墙体空间解体构造表层符号室内装修与陈设形式表层符号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美学符号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建筑信码定义:基本信码:技术信码、能指信码●建筑信码分类象征信码多立克男性、科林斯少女、爱奥尼少妇文化信码旅游时代城市的历史遗产目标信码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起承转合环境信码阿尔多·罗西的作品(城市的在场一直是阿尔多·罗西建筑设计的组织原则)●建筑符号与形式的关系:符号的表达可以是观念,也可以是形式,观念的表达与符号化的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建筑符号产生形式的四种情况:功能产生形式含义产生形式结构和技术产生形式形式的逻辑可以导致形式的产生建筑批评的方法论●建筑批评的两大类模式:根据批评对象的批评模式根据批评观点与批评标准建立的批评模式●建筑批评的模式:价值批评始终是建筑批评的核心1 根据批评对象建立的批评模式●批评的对象:建筑批评的演化论模式●建筑师的演化模式●建筑类型的演变模式●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建筑的演变模式●建筑技术的演变模式●建筑细部的演变模式作者比较和文本比较的批评模式●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的比较●作者与其他作者的比较●同一种建筑类型中不同作品的比较建筑批评的标准和规范弗兰普顿:对一个特定地区而言,建筑典范的三个标准1.代表作2.品质优秀的作品3.类型学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品超建筑的设想——信息时代的建筑未来电子时代的建筑应具备的三个因素1.非物质性:由建筑的透明性表现2.精神性:建筑和外界相互作用的能力3.多媒体性:由建筑物综合各种媒体以传递信息的能力表现3 建筑批评的模式补充事实●大上海都市计划:上海近代第一个综合性的城市规划,时间为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中国银行是上海外滩唯一一座由中国人设计的建筑:陆谦受,1937●古谷诚章,超建筑,混成城市补充名言●克洛德·佩罗:著有《按照古典方法的五种柱式法则》,断言建筑的美以习惯为基础,而不是以理性为基础●结构包含了三个特性: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节性——皮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