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片审查工作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7
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审查制度电影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娱乐、传媒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
为了保证电影作品的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电影行业管理制度中的审查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审查制度进行探讨。
一、审查制度的背景与意义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合理有效的审查制度有助于控制电影作品中的低俗、暴力、淫秽等不良内容,维护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公共道德秩序。
审查制度的设立不仅保障了电影市场的稳定,也保障了电影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电影文化的繁荣。
二、电影作品的审查内容电影作品的审查内容广泛涵盖了剧本、摄制过程、后期制作以及宣传等方面。
审查机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1. 内容审查:审查电影作品的剧本、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内容,避免低俗、暴力和不良价值观的传播。
2. 技术审查:审查电影作品的拍摄手法、特效应用、音效等技术方面,确保电影的制作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
3. 感官审查:审查电影作品中的裸露、暴力、血腥等过激场景,防止触犯社会伦理和道德底线。
4. 宣传审查:审查电影的宣传海报、预告片以及宣传语等,确保宣传内容不误导观众,不扰乱社会秩序。
三、电影作品的审查机构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由电影局等相关部门设立的电影审查机构负责电影作品的审查工作。
这些机构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对电影作品进行审核,确保电影作品符合法律要求和社会伦理,并且防止低俗、暴力等不良内容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四、电影审查的程序电影审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提交申请:电影制作方需要向电影审查机构提交电影作品的申请材料,包括剧本、拍摄计划、拍摄场地等相关信息。
2. 审查评估:电影审查机构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评估,对电影作品的内容、技术等进行综合考量和筛选。
3. 审查决策:电影审查机构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审查决策,包括是否通过审查、是否需要修改等。
4. 反馈意见:电影审查机构会向电影制作方反馈审查意见,提出修改意见或者需要重新拍摄的要求。
我国电影审查制度概述
在电影审查过程中,审查机构会对电影的剧本、拍摄计划和成片进行审查。
审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电影内容符合政府的政治信仰和相关法律法规,并拒绝包含敏感、低俗、暴力等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
审查机构会根据电影的主题、剧情、角色、对话、镜头、音乐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给出建议或修改意见。
如果电影未能通过审查,则制片方需要进行改编或面临禁播的风险。
此外,通过电影局批准的电影还需要获得放映许可。
放映许可是指根据放映计划、场地条件和观众需求等因素进行审批的许可。
只有获得放映许可证的电影才能在影院进行放映,违规放映将面临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电影审查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许多没有通过审查的电影被非法传播和观看,监管机构也面临着对新媒体平台和短视频的监管难题。
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开始加大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监管力度,并研究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以保护观众合法权益和规范电影市场。
总的来说,我国电影审查制度是为了确保电影内容符合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并保护观众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
尽管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但这一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道德观念,推动电影产业发展方面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电影审查制度电影作为艺术媒介之一,可以为观众带去快乐,也可以引发社会热议,因而受到政府的重点关注。
电影审查制度是为了解决电影中所承载的政治、道德、宗教等不同元素,文化、审美、历史、社会环境等多重政策所设立的。
现今,世界范围内的各国均对电影审查制度持异议,有人认为它是可靠的,有人认为它是阻碍文化发展的政治组织。
电影审查制度作为全球电影窗口,贯彻着政府在宗教、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倡导,严格控制着电影播出的内容,使电影在视觉上与社会道德和社会文化相统一,坚决抵制对宗教、政治、道德、文化等内容的冒犯和歪曲表述。
例如,由于宗教原因,某些国家电影制片方不允许在电影中把色情或影片中出现其他不符合他们宗教价值观的镜头放映出来;出于政治原因,某些国家在电影审查制度中特别加强对政治题材的审批,以控制电影对政治对象有害的报道;还有一些国家是出于文化审查,把影片中的僵化表述和老套故事改为现代主题和新颖桥段,以提升影片的素质和受众的文化知识。
电影审查制度的建立为电影窗口带曲现代文明思潮开了大门,它能够使电影的播放更规范,避免电影内容出现不当之处,以期维护公共道德和文化文明,为电影赋予更高的品质,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把一些非文化内容从电影中滤除出去。
但是,电影审查制度也有其局限,有些国家的审查制度过于严格,甚至压制了电影创作和宣传,对电影行业、电影发行以及电影观众营造出较大的不利影响。
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和电影界都应发挥作用,积极推行电影审查制度,以维护电影的文化元素,关注电影的文化文明,促进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把全球电影窗口打开,为世界文化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电影审查制度是为了保护公共道德和维护文化文明所建立的,它可以滤除不适当的内容,但不能把美丽的文明画面扼杀在摇篮里,它的审查制度应该让人们有自由的自主权去自由地发展电影文化,让世界经历多元文化的碰撞,让多元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电影审查过程中的审查标准与要求电影作为一种流传广泛的文化艺术形式,通过影像、音响、剧情、人物等多种元素,集中反应和表达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精神和思想。
然而,由于其触及面广、影响深远,一些与法律、道德、社会公德等伦理准则相抵触的电影内容也时常受到公众的关注与质疑。
因此,在电影制作、宣传和播放过程中必须进行电影审查,以达到保护公众和社会的目的。
2023年的电影审查标准与要求未来的电影审查标准和要求将更加严格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法规合规性:电影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包含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和谐以及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等内容。
同时,电影制作必须进行版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应抄袭、盗版、侵权等。
2.社会公德、正常价值观:电影不得包含性别歧视、族裔歧视、种族歧视、宗教歧视等内容,不得宣扬暴力、犯罪、赌博、毒品等不良行为。
电影应推崇正常价值观,弘扬正能量,激发公民道德自觉。
3.审美和文化标准:电影应注重审美和文化标准,减少低俗、媚俗、庸俗内容,弱化暴力、色情、恐怖等元素,强化教育意义和思想性价值。
同时,电影的拍摄和表现应基于人文、个性、独创性原则,鼓励多元文化和艺术创新。
4.健康、安全、环保要求:电影制作要遵循人体工学原则,保证工作环境的健康、安全、舒适,提高拍摄效率和质量。
同时电影拍摄过程必须遵循环保原则,不得破坏环境和生态。
电影审查的必要性电影审查是保护公共利益和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手段,其必要性在于:1.维护社会安定和文化秩序:电影直接或间接传达和影响社会文化氛围,对于社会和谐、文化花园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法的电影审查制度能够促进电影内容的精良水准,推动电影艺术高水平发展。
2.保障公众权益和安全:电影涉及的内容可能引发公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全问题。
审查过程中对电影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审核,确保电影不会对公众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保障公众的权益和健康。
3.制定文化规范,提高电影的素质:制定规范合理、完整系统的电影审查标准,尊重艺术表达自由的同时,强化电影的制片、发行和播放主体端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电影素质,进一步促进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调整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立项及完成片审查办法的通知制定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3.07.28施行日期2003.07.28文号主题类别广播影视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调整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立项及完成片审查办法的通知(2003年7月28日)为切实加强对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的创作、播映的管理,确保此类影视剧导向正确、效果良好,国家广电总局经研究并报中央批准,决定对这类影视剧的立项审批和完成片审查办法进行调整。
一、国家广电总局成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我国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组织指导、剧本立项把关和完成片审查。
领导小组在中宣部的指导下,由国家广电总局具体开展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电影组和电视剧组,电影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电视剧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
二、凡以反映我党我国我军历史上重大事件,描写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党政军领导人及其亲属生平业绩,以历史正剧形式表现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的电影、电视剧,均属于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剧。
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此类题材的电影一律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此类题材的电视剧报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分别由电影组办公室或电视剧组办公室报领导小组审查。
三、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的立项申报办法(一)描写党政军历史上重大事件和重要领导人及其亲属生平业绩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剧本要经省级广电部门和党委宣传部门初审通过后,报领导小组审批。
山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关于规范电影制片工作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公布日期】2010.08.31•【字号】晋广发[2010]57号•【施行日期】2010.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山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关于规范电影制片工作管理的通知(晋广发[2010]57号)各市文广新局,山西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为规范全省电影制片工作管理,更好的促进我省电影创作生产的繁荣发展,依据《电影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2号)、《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国家广电总局、商务部令第43号)、《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国家广电总局令第31号)、《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52号)、《广电总局关于改进和完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审查工作的通知》(广发[2010]19号),结合我省电影行政管理职能划转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实际,现就全省电影制片工作管理的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设立电影制作单位(一)已取《摄制电影片许可证》的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联合设立电影制片公司的申报条件及程序。
1、公司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2、向省广电局提交《摄制电影许可证》申报表(见附件一)一式两份,合同、章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各方营业执照复印件、公司名称预核准通知书;3、设立电影制片单位提交上述证明材料,由市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省广电局审核。
省广电局审核通过,向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提交报告,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批准成立,并颁发《摄制电影片许可证》。
不批准的,书面回复理由;4、申报单位持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文件,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二)已取得《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的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单独或联合设立电影制片公司的申报条件及程序。
制片人如何进行电影制作中的拍摄许可与审批电影制作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其中之一就是获取拍摄许可与审批。
作为制片人,了解如何进行这些程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制片人如何进行电影制作中的拍摄许可与审批。
一、拍摄许可与审批的重要性在进行电影制作之前,制片人需要先获得相关的拍摄许可与审批。
这些许可与审批的申请过程可能会因地区而异,但统一的原则是确保电影制作不会违反当地法律法规,保护公共利益和文化遗产,并确保拍摄过程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准备拍摄许可与审批的文件1.剧本:制片人首先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剧本,其中包括场景、角色、对白等内容。
剧本是制片人向相关部门申请许可与审批的重要文件之一。
2.拍摄计划:为了更好地组织拍摄工作,制片人需要制定一份拍摄计划。
这份计划应包括拍摄地点、时间安排以及所需设备等信息。
拍摄计划的制定可以帮助制片人更好地展示电影制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预算计划:制片人还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预算计划,其中包括预计的制作成本、拍摄费用、演员酬劳等项目。
这份预算计划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拍摄许可与审批的依据。
三、寻求拍摄许可与审批1.了解法律法规:制片人需要详细了解当地的电影制作法律法规,包括有关拍摄许可与审批的规定。
这些规定可能涉及到拍摄地点的使用、人员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
2.联系相关部门:制片人应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了解申请审批的具体流程和所需材料。
这些部门可能包括当地的文化局、电影协会、市政府等。
3.提交申请材料: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制片人需要准备好所有的申请材料,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提交。
这些材料可能包括剧本、拍摄计划、预算计划等。
4.等待审批结果:一旦申请材料提交完毕,制片人需要耐心等待审批结果。
在此期间,制片人可以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解答他们可能有的问题。
四、如何应对审批结果1.获得许可:如果制片人成功获得许可,应及时向相关部门表示感谢,并严格按照审批结果进行拍摄工作。
电影片送审须知一、影片初审影片摄制完成后,制片方须登录广电总局官网“电影电子政务平台”,填写“影片送审”栏目,逐项填写完毕后提交,并按说明下载、打印相应的文件(以下2、3、4、5、6、7项)。
应将以下资料提交省级广电部门审查。
1、数字电影送高清数字节目带(HDCAM)一套;胶片电影送混录双片一套(或BETA 带);2、《国产影片审查报批表》一式三份,须加盖第一出品单位的公章;3、《主创人员登记表》一份;4、影片片名英文译名的报告,请提交省级广电部门批复同意;5、影片如需变更片名,请提交省级广电部门批复同意;6、影片如需增加、变更出品单位的,须提前申报,并经省级广电部门批复同意;7、影片聘请境外主创人员,请提交省级广电部门批复;8、影片完成台本的电子文档(附光盘);9、交回该片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回执单》或《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省级广电部门或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合格的,发给《影片审查决定书》;审查不合格或需要修改的,应在《影片审查决定书》及《影片审查意见表》中做出说明,或修改完成后发放《影片审查决定书》。
二、领取片头影片经省级广电部门审查通过后,可持以下材料至总局电影局办理领取《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片头(即龙标)手续。
1、影片DVD一套(已按省级广电部门的意见修改完毕);2、省级广电部门出具的《影片审查决定书》(须加盖电影审查委员会或省级广电部门公章);3、省级广电部门出具的《影片审查意见表》(需领导签字、加盖电影审查委员会或省级广电部门公章);4、《国产影片审查报批表》一式二份(须加盖第一出品单位公章;电影审查委员会或省级广电部门公章)并附电子文档(光盘);5、《主要创作人员登记表》一份并附电子文档(光盘);6、省级广电部门同意更改影片片名的批复;7、省级广电部门同意影片英文片名批复;8、省级广电部门同意增加、变更出品单位、摄制单位的批复,及联合出品、摄制合同(出品人数量与出品单位数量须相符);9、省级广电部门同意聘请境外主创人员的批复;10、影片完成台本的电子文档(附光盘);11、影片如系特殊题材(如公安、司法、少数民族等),需提供相关单位的协审意见;12、交回该片的《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或《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回执单》原件或复印件;13、经办人领取电影片头的授权书(须加盖第一出品单位公章)。
国家电影局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正文:----------------------------------------------------------------------------------------------------------------------------------------------------国家电影局公告2019年第1号国家电影局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国家电影局对现行电影领域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
经清理,截至2019年11月1日,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共40件,现将规范性文件目录予以公布。
特此公告。
附件:国家电影局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国家电影局2019年11月15日附件国家电影局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共40件)序号发布机关文件名称文号发布时间1广播电影电视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继续做好部队影片供应发行工作的通知广发影字〔1993〕335号1993-5-312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聘用境外主创人员参与摄制国产影片管理规定广发影字〔2001〕1451号2001-12-133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印发《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广发办字〔2001〕1519号2001-12-184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成立电影院线报批程序的通知广影字〔2002〕第69号2002-3-55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进口分账影片拷贝供应的办法(试行)广影字〔2002〕第334号2002-7-17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影院及院线计算机售票管理的通知广影字〔2003〕第415号2003-7-177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改革进口影片供片机制的暂行办法广影字〔2003〕第418号2003-7-218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内地与香港电影业合作、管理的实施细则广影字〔2003〕第658号2003-10-219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的意见广影字〔2003〕第576号2003-11-2110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特种电影统一进口管理的通知广影字〔2004〕第67号2004-2-101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影片贴片广告管理的通知广发影字〔2004〕700号2004-6-25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计算机售票系统安装、验收、变更管理的通知广影字〔2005〕第28号2005-1-2813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印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广发影字〔2005〕537号2005-7-1814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对计算机售票影院管理的通知〔2005〕影字593号2005-11-2115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管理的通知广发〔2006〕51号2006-11-2316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院线公司影院计算机售票管理的通知〔2007〕影字224号2007-4-1117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印发《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实施细则》的通知广发〔2007〕52号2007-5-25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印发《组建数字电影(中档技术)院线公司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广发〔2007〕87号2007-8-2019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办法(试行)》的补充规定广发〔2008〕62号2008-5-1320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专业数字电影院(厅)发行放映工作的通知〔2008〕影字430号2008-6-262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管理实施细则广发〔2008〕108号2008-11-1322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指导性意见〔2008〕影字866号2008-12-1923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贴片广告和映前广告管理的通知2009-2-1024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广发〔2010〕7号2010-1-2125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改进和完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审查工作的通知广发〔2010〕19号2010-2-426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素材收集工作的通知〔2010〕影字972号2010-11-2627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印发《少数民族语公益电影数字化译制、发行、放映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广发〔2010〕110号2010-12-628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规范影片片头的通知〔2010〕影字1022号2010-12-1529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促进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11-2930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电影片数字母版有偿收集的通知〔2011〕影字1060号2011-12-193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发布《电影送审数字母版画面字幕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影字〔2013〕297号2013-6-33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电影片署名相关事项的通知影字〔2013〕618号2013-12-133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新广电发〔2014〕12号2014-1-173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试行国产电影属地审查的通知新广电发〔2014〕27号2014-2-1835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地方对等交流互办单一国家电影展映活动审批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的实施细则》的通知新广电发〔2014〕61号2014-3-1836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转发《电影院票务系统(软件)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影字〔2014〕407号2014-7-2137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广电发〔2017〕81号2017-4-2138国家电影局关于印发《国产电影复映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影发〔2018〕2号2018-11-839国家电影局印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国影发〔2018〕4号2018-12-1140国家电影局关于开展点播影院、点播院线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影字〔2019〕90号2019-5-23——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