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事诉讼法》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考点精讲讲义编讲:戴鹏老师第一讲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一、民事诉讼的概念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诉讼活动以及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
二、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1、和解:纠纷当事人就民事纠纷自行协商并达成协议,从而消灭争议。
2、调解:由第三人(调解组织)就纠纷对双方当时人进行调停、说和,从而解决纠纷。
3、仲裁:财产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一致同意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予以裁断的行为。
4、民事诉讼。
三、民事诉讼法的属性四、民事诉讼法的效力凡是在中国参加民事诉讼,必须遵守中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讲诉的基本理论一、诉的要素1、当事人2、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请求法院作出裁判的实体法律关系;A、作为新的诉讼受理,合并审理B、作为诉讼标的变更,另案审理C、作为诉讼请求增加,继续审理D、不予受理,告知甲可以另行起诉3、诉的理由,是指原告起诉并提出诉讼请求在事实和法律上的依据。
二、诉的分类诉可以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而分为三类:1、确认之诉:原告请求法院确认与被告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法律关系的诉,进一步分为积极的确认之诉与消极的确认之诉。
2、给付之诉: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履行一定的义务的诉。
给付的内容包括财物、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形成之诉:请求法院消灭或者变更某种既存的法律关系。
三、反诉1、概念:反诉是指在诉讼进行中,本诉被告对本诉原告向法院提出独立反请求。
2、构成:(1)主体:由本诉的被告向原告提出。
(2)本反诉之间有牵连关系。
(3)时间:司法解释规定,反诉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前提出。
二审中提出反诉,二审法院应当调解,调解不成,告知另行起诉。
(4)管辖:反诉应当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且受理本诉的法院对反诉有管辖权。
(5)程序:本、反诉应当适用同一程序审理。
真题示例(2009年卷三36题)甲公司起诉要求乙公司交付货物。
郭翔民事诉讼法讲义专题一当事人(一)谁有资格成为民诉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当事人资格)1.自然人和法人2.可以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其他组织(1)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
①私营独资企业能作为当事人。
对于个体工商户(也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则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
②能作为当事人的合伙只限于合伙组织,即依照《合伙企业法》成立的合伙企业。
(2)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型联营企业。
10/40.甲乙丙三人合伙开办电脑修理店,店名为“一通电脑行”,依法登记。
甲负责对外执行合伙事务。
顾客丁进店送修电脑时,被该店修理人员戊的工具碰伤。
丁拟向法院起诉。
关于本案被告的确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CA.“一通电脑行”为被告B.甲为被告C.甲乙丙三人为共同被告,并注明“一通电脑行”字号D.甲乙丙戊四人为共同被告(3)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4)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关联知识:法人作为当事人,法人的分支机构不是当事人:条件:①法人非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②虽依法设立,但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引起的诉讼。
(5)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6)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00/13.陈辉因其存于中国工商银行A县支行曲塘储蓄所的5万元存款被人冒领,欲诉诸法院。
请帮他确定本案以谁为被告? CA、曲塘储蓄所B、曲塘储蓄所、A县支行C、A县支行D、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民事诉讼权利能力(原被告)民事权利能力(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二)谁是本案的真正当事人(正当当事人)1.通常所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适格当事人。
2.例外:(2)第一类:根据当事人的意思或法律的规定,依法对他人的民事法律关系或民事权利享有管理权。
①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②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依法成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根据著作权人的书面授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③破产管理人(《企业破产法》第25条);④清算组(《公司法》第185条);⑤清算人《合伙企业法》⑥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股东(《公司法》第152条);⑦遗产管理人、遗嘱执行人;⑧为保护死者名誉权而提起诉讼的死者的近亲属。
民事诉讼法教案讲义(1)(第1----6章)导引:向学生讲授本学期的学期构成安排及学习的重点章节,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强调教学规则和课堂纪律以及成绩分布情况安排等。
需要学生准备的法条及司法解释:法典:《民事诉讼法》、《仲裁法》司法解释:主要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若干意见》(320条)、《经济审判中严格执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22条)《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规定》(34条)《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规定》(39条)《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83条)《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137条)《关于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4条)(2004年8月)《关于仲裁法的若干问题解释》(31条)(2006年9月8日实施)相关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的若干问题的解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12月通过,2005年5月1日施行)……管辖和当事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2004年11月4日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2004年11月15日公布,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民事诉讼法概述第一节民事诉讼一、民事诉讼概述由于人们在观念及利益方面存在不一致,因此往往表现为行为的冲突,从而导致各种纠纷的产生。
解决纠纷的方式或机制有: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
1.自力救济是指当事人之间凭借自己的力量来解决纠纷。
2.社会救济指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如调解、仲裁等。
3.公力救济,即诉讼,是指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参与下,对特定的社会纠纷进行最终的处理。
公务员学法讲义《新民事诉讼法》讲义时间:2013年1月25日晚上7:00地点:乡法制学校主讲人:吴飞跃(司法所副所长)教学内容:《新民事诉讼法》讲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次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有归纳总结有十大新亮点:一、检察院对民事诉讼、执行实行法律监督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当事人向检察院申请要求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条件,是这次在修改民事诉讼法过程当中作出的一项新的规定。
二、遗漏的第三人有权行使撤销权新民诉法赋予无过错的第三人不经审判监督程序,直接起诉的权利,加大了对无过错第三人的保护。
三、确立了公益诉讼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一条款的确立使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迈出跨越性一步。
四、证据制度倾向重实体,轻时限新修改民诉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这在以前是不允许的,进一步证实了新的民诉法重实质正义。
新民诉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
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五、设立小额诉讼制度,实行一审终审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小额诉讼制度实行一审终审是这次修改民事诉讼法新设立的一项新制度。
公务员学法讲义
《新民事诉讼法》讲义
时间:2013年1月25日晚上7:00
地点:乡法制学校
主讲人:吴飞跃(司法所副所长)
教学内容:《新民事诉讼法》讲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次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有归纳总结有十大新亮点:
一、检察院对民事诉讼、执行实行法律监督
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当事人向检察院申请要求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条件,是这次在修改民事诉讼法过程当中作出的一项新的规定。
二、遗漏的第三人有权行使撤销权
新民诉法赋予无过错的第三人不经审判监督程序,直接起诉的权利,加大了对无过错第三人的保护。
三、确立了公益诉讼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一条款的确立使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迈出跨越性一步。
四、证据制度倾向重实体,轻时限
新修改民诉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这在以前是不允许的,进一步证实了新的民诉法重实质正义。
新民诉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
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五、设立小额诉讼制度,实行一审终审
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
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小额诉讼制度实行一审终审是这次修改民事诉讼法新设立的一项新制度。
设立小额诉讼一审终审制将大大有利于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农民工讨薪、简单的民间借贷借款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小额财产损害纠纷案件,大大提高了司法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
六、财产保全措施扩大,增加了行为令,禁止令,保全措施更灵活
新民诉法第一百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七、公众可查阅生效判决书
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裁判文书公开,是法院审判公开制度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审判质量、释法服判具有重要作用。
八、加大了恶意诉讼惩罚力度
新民诉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三条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设立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特别程序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首设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特别程序,实行一审终审、独任审理,拍卖、变卖裁定一旦做出,当事人即可申请执行,因此节省了实现债权(担保物权)的时间,同时也节约了法院的审判资源。
十、扩大了协议管辖约定的范围及联结点
原民事诉讼法规定(第25条),协议管辖仅限于合同纠纷,只有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才能通过书面协议选择(规定范围内的)管辖法院。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34条)将协议管辖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只要是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都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规定范围内的)管辖法院,而协议管辖选择的范围则相应扩大,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的方式作出兜底规定,增加联结点范围,有利于当事人根据需要约定管辖地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