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劳动合同法假期规定一、年假1. 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满1年的,享有5天的带薪年假。
2. 工作满10年的,年假增加至10天。
3. 工作满20年的,年假增加至15天。
4. 年假不得跨年度使用,未休年假应按日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二、法定节假日1. 员工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休息。
2. 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3. 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应支付不低于日工资的300%的加班工资。
三、婚假1. 员工结婚,享有3天婚假。
2. 晚婚(男25岁,女23岁以上)享有10天婚假。
四、丧假1. 员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去世,享有3天丧假。
2. 非直系亲属去世,享有1天丧假。
五、产假与陪产假1. 女员工生育,享有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休15天。
2. 难产或多胞胎生育,产假增加15天。
3. 男员工配偶生育,享有15天陪产假。
六、病假1. 员工因病请假,需提供医疗机构证明。
2. 病假期间工资按照公司规定支付。
七、工伤假1. 员工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享有工伤假。
2. 工伤假期间,工资按正常工资支付。
八、其他假期1. 员工依法享有的其他假期,如计划生育假、探亲假等。
2. 具体假期天数和待遇按国家规定执行。
九、假期审批1. 员工请假需提前向直接上级提出申请,并附上相关证明。
2. 假期审批流程按公司规定执行。
十、假期工资支付1. 员工在假期期间,工资支付标准按国家规定和公司政策执行。
2. 加班工资支付标准按国家规定执行。
本合同规定的假期条款,旨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员工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员工和公司应共同遵守本合同规定,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假期安排管理规定假期是员工休息放松的时间,也是单位安排工作的重要时段。
为了更好地管理假期安排,确保员工的权益和单位的正常运营,本文制定了假期安排管理规定。
请员工遵守以下规定:一、假期类型1. 年假:员工工作满一年即享有的有薪休假,根据工作年限的不同,可以享受不同的年假天数。
年假申请需要提前提出,并经单位批准。
2. 节假日:根据国家法定的节假日,员工可以享受固定的休假日期,包括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
3. 事假:因员工个人原因需要请假,如疾病、家庭紧急情况等,需提前向上级汇报,并提交有关证明或证明材料。
二、假期安排1. 年假安排:员工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工作安排,在经单位批准后申请年假。
年假可以分段休假,但每一段的休假天数不得少于三天。
员工需要提前向上级递交假期计划,并妥善安排工作,确保单位工作的正常进行。
2. 节假日安排:根据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单位会事先发布假期安排通知,员工应按照通知要求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时间。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休或延长假期,员工需提前向上级提出申请并提供充分的理由。
3. 事假安排:员工因个人原因需要请事假时,需要提前向上级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员工休事假的天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得超过三天。
三、假期管理1. 休假申请:员工需要提前向上级递交假期申请,说明休假类型、起止时间和理由。
单位会根据工作需要和员工的休假情况进行评估和调配,尽量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
2. 假期调休: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休假期,员工需提前向上级提出申请,并提供充分的理由。
单位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安排,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假期记录:单位会对员工的假期进行记录和统计,以确保员工的休假权益。
员工需要妥善保留假期相关的证明材料,以备查验。
4. 假期违规处理:员工在休假期间需要遵守单位的规定,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如发现员工在休假期间有违规行为,单位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附则1. 本管理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向全体员工宣传。
员工假期管理规定员工假期管理规定一、假期种类1. 年假:员工真实工龄每满1年,享受带薪休假5天。
2. 婚假:员工结婚享受带薪休假3天。
3. 丧假:员工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去世时享受带薪休假3天。
4. 病假:员工患病或意外导致无法工作时,可以申请病假,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带薪或非带薪休假。
5. 产假:女性员工怀孕生育享受带薪休假90天,其中分为产前假30天、产假60天。
6. 陪产假:男性员工的妻子怀孕生育时享受带薪休假3天。
二、假期申请与批准1. 假期申请:员工需要提前向直接上司提出假期申请,说明具体休假时间和理由。
具体年假需提前15天申请,其他假期需要提前3天申请。
2. 假期批准:直接上司根据公司运营情况和员工休假期间的工作安排等因素,对假期申请进行审批,并及时向员工做出回复。
三、假期使用规定1. 年假:员工的年假需在同一年内使用完毕,不可累积至下一年度。
2. 其他假期:婚假、丧假、病假、产假、陪产假等,员工可以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连续休假或分摊休假。
3. 长期病假:如员工患病需要长时间休假,需提供相关的医疗证明和休假事由,经公司批准可以进行长期病假,并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员工的工作调度。
四、请假流程1. 员工请假一般先向直接上司提出,请假事由需真实有效并附有相关证明材料。
2. 直接上司核实员工请假事由,评估假期申请的合理性,并根据公司情况进行审批。
3. 上司审批通过后,将请假信息提交给人事部备案,并通知员工。
五、假期管理制度1. 员工应该自觉遵守假期管理规定,不得擅自离岗或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2. 特殊情况下,员工需要延长休假时间,需提前向直接上司请示,并经过公司批准。
3. 员工在休假期间,应遵守公司规定的保密责任和行为规范,不得泄露公司机密和商业秘密。
六、违反规定的处理1. 未经批准擅自离岗的员工,视情节轻重,可给予扣减工资、扣除奖金、扣除年假等处罚。
2. 非正当理由拒绝履行休假义务的员工,视情节轻重,可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
假期计算规定假期是指受雇员工根据相关劳动法规获得的休假时间。
在管理上,假期的计算和使用需要有一定的规定和约束。
本文将详细介绍假期计算规定,包括法定假期、带薪假期和特殊假期的计算方法,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假期调整规定。
一、法定根据国家劳动法规定,员工享有的法定假期包括公休假和法定节假日。
公休假是指员工在每周工作六天的单位中,享受的每周休息一天;法定节假日是指国家规定的年度休息日。
1. 公休假计算规定根据劳动法,员工在每周工作六天的单位中,每人每周享受公休假一天。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每月工作天数和每周休息天数来确定。
如果一个月的工作天数为26天,那么根据比例计算,员工享有的公休假日数为天数为26/6 ≈ 4.33天,即四天半。
2. 法定节假日计算规定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是指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在法定节假日期间享受连续休息。
二、带薪带薪假期是公司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岗位等级,规定员工享受有薪休假的时间。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年假计算规定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在连续工作满一年后,享有5天带薪年假。
如果员工工作满年限不满一整年,年假的计算按比例进行。
例如,某员工工作满8个月,那么根据比例计算,该员工的年假为8/12 × 5 = 3.33天。
2. 病假计算规定根据劳动法和公司制度,员工在工作期间如遇生病需要请假,享有带薪病假。
病假的计算按照实际请假天数来计算,并根据公司制度规定的比例获得相应的带薪病假。
3. 婚假和产假计算规定员工结婚和生育的假期计算遵循不同的规定。
婚假的天数根据劳动法规定和公司制度来定,通常为3-7天不等。
产假的天数根据劳动法规定,一般为98天。
三、特殊特殊假期是指公司在特定情况下给予员工的额外假期,如事假、调休假等。
计算规定如下:1. 事假计算规定员工因私事需要请假的情况下,可以享受带薪事假。
事假的计算按照实际请假天数来计算,并根据公司制度规定的比例获得相应的带薪事假。
2024国家规定假期有哪些国家规定假期有哪些1、法定节假日。
(1)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春节3天,元旦1天,五一节1天,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1天,国庆节3天。
(2)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三八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3)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周六、周日,将在工作日补休;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周六、周日,则不补休。
2、带薪年休假。
(1)按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2)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员工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①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②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③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④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⑤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4)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5)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休年休假的,经员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休年休假。
对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公司按照该员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六条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陪产假法定多少天1、目前我国法律上并没有对陪产假进行明确规定。
但大多数省份《人口与_管理条例》中都规定了晚育者丈夫休护理假的时间,一般在7到15天左右,但也有长达一个月的省份,如河南省。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司员工合法权益,合理调整工作和休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试用员工和临时工。
第三条公司遵循公平、合理、公开的原则,依法保障员工的休息权和休假权。
第二章假期种类及休假条件第四条公司员工享有以下假期:1. 法定节假日: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执行。
2. 年休假: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实际工作天数,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休假。
3. 病假:员工因疾病需要休息的,可申请病假。
4. 事假:员工因个人原因需要休息的,可申请事假。
5. 婚假:员工结婚的,可申请婚假。
6. 产假:女员工生育的,可享受产假。
7. 陪产假:男员工可享受陪产假。
8. 丧假:员工直系亲属去世的,可申请丧假。
9. 调休:因工作需要,员工可在一定条件下申请调休。
第五条员工休假条件:1. 员工需提前向直属上级提出休假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休假。
2. 员工休假期间,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3. 员工休假期间,如因特殊情况需提前结束休假,应提前向直属上级报告。
第三章假期申请与审批第六条假期申请:1. 员工休假前应填写《休假申请表》,详细说明休假理由、时间及预计返回时间。
2. 《休假申请表》经直属上级审批后,报人力资源部门备案。
第七条假期审批:1. 直属上级根据工作需要和员工实际情况,对休假申请进行审批。
2. 人力资源部门对休假申请进行汇总,并报公司领导审批。
3. 休假审批结果由人力资源部门通知员工。
第四章假期工资及福利第八条员工休假期间,享有以下待遇:1. 法定节假日和年休假期间,员工工资按正常工资标准支付。
2. 病假期间,员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病假工资。
3. 事假期间,员工工资按请假当月工资的80%支付。
4. 婚假、产假、陪产假、丧假期间,员工工资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五章假期管理与监督第九条公司设立假期管理小组,负责公司假期管理工作。
企业职工各种假期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企业工作中,职工享有多种假期,这些假期不仅是职工休息和调整的机会,也是法律赋予职工的合法权益。
了解这些假期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企业和职工来说都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是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
我国目前的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在这些节日里,职工依法享有休假的权利,如果企业安排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接下来是年休假。
年休假是职工工作满一定年限后享有的带薪休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
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需要注意的是,年休假一般由职工提出申请,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 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再来说说病假。
职工因病或非因公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可以请病假。
病假的期限根据职工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而定。
一般来说,实际工作年限 10 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 年以下的为 3 个月;5 年以上的为6 个月。
实际工作年限 10 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5 年以下的为 6 个月;5 年以上 10 年以下的为9 个月;10 年以上 15 年以下的为 12 个月;15 年以上 20 年以下的为18 个月;20 年以上的为 24 个月。
病假期间,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支付病假工资,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80%。
婚假也是职工关注的一个重要假期。
国家规定假期有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国家规定的假期包括法定假日和节假日两个部分。
一、法定假日
1.元旦: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年的来临。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通常在1月底或2月初。
是传统的中国新年,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
3.清明节:每年公历4月4日或4月5日,是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4.五一劳动节:每年5月1日,是庆祝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的节日。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也叫龙舟节,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6.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人们通常会赏月和吃月饼。
7.国庆节:每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庆祝建国的象征。
二、节假日
1.春节假期:通常从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开始,到元宵
节(农历正月十五)结束,历时15天左右。
2.清明节假期:通常是国定假日,一般为固定的3天(包括周末加补休),有时可能会延长。
3.劳动节假期:通常为5天假期(包括周末加补休)。
如果5月1日遇周六或者周日,假期可能会调整。
4.端午节假期:通常是3天假期(包括周末加补休),有时可能会延长。
5.中秋节假期:通常为3天假期(包括周末加补休),有时可能会延长。
6.国庆节假期:通常为7天假期(包括周末加调休),也被称为“黄金周”。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国家还可能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和安排,例如临时放假或延长假期,以便满足人民的需求和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国家规定了假期,但具体假期的实施安排还需要根据单位和地区的具体情况,由用人单位或地方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所以,具体的假期安排情况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第1篇第一条为了规范假期及请休假管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合同制员工、临时工等。
第三条假期及请休假管理应遵循公平、合理、公开的原则,确保员工休息与工作的平衡。
第二章假期种类及规定第四条假期分为法定假期、带薪休假、事假、病假、婚假、丧假、产假、陪产假、护理假、年假等。
第五条法定假期:1. 法定节假日: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如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2. 公休日:每周六、日,以及国家规定的休息日。
第六条带薪休假:1. 带薪年假:员工连续工作满一年,可享受带薪年假。
年假天数根据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和职务级别确定。
2. 带薪产假:女员工生育后,可享受带薪产假。
产假天数根据国家规定执行。
3. 带薪陪产假:男员工在配偶生育期间,可享受带薪陪产假。
陪产假天数根据国家规定执行。
第七条事假:1. 事假是指因家庭、个人原因,确需离开工作岗位,经单位领导批准的假期。
2. 事假天数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和单位规定执行,原则上不超过一个月。
第八条病假:1. 病假是指员工因病需要休息,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经单位领导批准的假期。
2. 病假天数根据员工病情和单位规定执行,连续病假超过三个月的,需提供相关证明。
第九条婚假:1. 婚假是指员工结婚,经单位领导批准的假期。
2. 婚假天数根据国家规定执行。
第十条丧假:1. 丧假是指员工直系亲属去世,经单位领导批准的假期。
2. 丧假天数根据国家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护理假:1. 护理假是指员工直系亲属生病,需要照顾,经单位领导批准的假期。
2. 护理假天数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和单位规定执行。
第三章假期申请及审批第十二条员工申请假期,应提前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部门负责人对员工的假期申请进行初步审核,符合规定的,报单位领导审批。
公司假期规定公司假期规定一、假期安排1. 年假:员工享有年度假期,根据工龄不同,假期长度有所不同。
具体假期安排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依据员工工作年限和政策进行统筹安排。
2. 法定假期:员工享有法定假期,包括但不限于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建军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
具体放假时间将提前通知员工。
3. 婚假:员工结婚者享有3天连续休假,婚假申请需提前一周提交,请提供结婚证明。
4. 丧假:员工家属因逝世,享有3天连续丧假,丧假申请需提供丧葬证明或相关证明材料。
5. 产假:女员工产假为98天,男员工陪产假为15天。
6. 病假:员工患病需要请假治疗时,每年享有带薪病假,具体天数根据员工在公司工作年限来确定。
二、假期申请与批准1. 假期申请:员工需要提前向所属部门主管提出假期申请,申请理由需合理,并在请假的时间段内提前提交申请。
2. 假期批准:部门主管有权对员工的假期申请进行审核并做出批准或拒绝的决定。
请假申请需要提前提交,以便公司安排工作人员的替代。
3. 假期调整:如员工与其他同事或部门有工作上的冲突,可以向所属部门主管提出假期调整申请,公司将根据工作需要和员工意愿进行调整。
三、假期管理与惩罚1. 确认请假情况:员工请假后,应向所属部门主管提供请假申请表,并在假期结束后提交假期结算表。
2. 请假违规:员工未经批准而擅自请假,或无故旷工将会依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包括扣除工资、警告甚至解雇等。
3. 休假限制:在公司特殊情况下,如重大项目推进、年度盘点等,公司有权限制员工的休假申请。
四、其他注意事项1. 假日加班:在法定假日需要加班的情况下,公司将提供额外加班工资或调休安排,具体安排根据公司政策执行。
2. 假期扩展:员工如有需求,想要延长假期时间,可以提前向公司部门主管提出申请,公司将视情况予以考虑。
3. 假期交流:员工在请假期间不得参与与公司相冲突的活动,不得以公司名义进行商业活动或参与竞争性工作。
一、根据《劳动法》、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假待遇的规定》、《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1)产假:正常产假是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30天;实行晚育的(23周岁后生育第一胎),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增加产假35天。
(2)看护假(陪产假):《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女职工生育,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产假期间给予男方看护假10天。
但拟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条例》有规定男的有:男士30天育婴假可按需间隔休假。
此条例因目前还只处于立法阶段,公司可不必考虑。
(3)探亲假:探亲的对象,只限于职工的父母和配偶。
探亲的条件是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与配偶或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内回家居住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
探亲的假期职工探望配偶,一年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一年一次,假期为20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四年一次,假期为20天。
探亲假应与年休假同时安排,其中国有企业职工年休假少于法定探亲假的可以补齐。
(4)丧假:丧假是劳动者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依法享有的假期。
直系亲属特指父母、配偶和子女。
丧假为3天以内。
二、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三、节育手术和流产的假期问题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8条规定:“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更进一步规定:“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15-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42天产假。
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
在不违反计划生育的前提下,根据《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七条、《深圳经济特区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二十一、二十三条、《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接受节育手术的,经医院证明,所在单位按下列规定办理,并按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
(一)安置宫内节育器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三日,手术后七日内不得安排从事重体力劳动;
(二)输精管结扎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七日;输卵管结扎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二十一日;
(三)怀孕不满三个月人工流产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十五日;怀孕三个月以上人工流产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四十二日。
同时施行两种节育手术的,合并计算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