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线传输馈线的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8
地面波天线馈线最佳长度地面波天线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天线,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地面波传播电磁信号。
而馈线则是将电磁信号从发射机传输到天线的传输线路,起到连接和传导信号的作用。
在地面波天线系统中,馈线的长度对于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至关重要。
馈线的长度与地面波天线的工作频率有关。
在无线通信中,不同频率的信号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地面波天线系统一般工作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因为较低的频率能够更好地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覆盖。
而馈线的长度则需要根据工作频率来选择,以保证信号的最佳传输效果。
馈线长度的选择需要考虑两个因素:驻波比和损耗。
驻波比是衡量信号传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示了信号在馈线中的反射程度。
较低的驻波比意味着较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而馈线的长度与驻波比有直接关系,因为馈线长度的不合适会导致信号的反射和干扰,进而影响通信质量。
因此,选择最佳长度的馈线可以帮助减小驻波比,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馈线长度还需要考虑信号的损耗。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馈线会引起一定的信号损耗,这是由于电磁信号在馈线中的传输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衰减。
而馈线的长度会直接影响信号的损耗程度,过长或过短的馈线都会增加信号损耗。
因此,选择适当长度的馈线可以最小化信号损耗,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
那么如何选择地面波天线馈线的最佳长度呢?首先,需要根据天线工作频率来确定馈线的长度范围。
一般来说,馈线的长度应该是工作频率波长的整数倍,这样可以保证信号的相位一致性,减小信号的反射和干扰。
其次,可以通过实际测试和调试来选择最佳长度的馈线。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馈线的长度,观察信号传输效果和驻波比的变化,选择最佳长度。
另外,还可以借助模拟软件等工具来模拟和优化馈线的长度,以达到最佳的信号传输效果。
地面波天线馈线的最佳长度对于信号传输效果至关重要。
选择适当的馈线长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驻波比和信号损耗,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通过合理选择和调试,可以实现地面波天线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良好的通信质量。
天馈系统基本知识测试题答案第一部分:天馈线基本知识选择题:1、(c) 7/16DIN型母头2、(b)小于1.53、(b) A天线垂直面波束宽度小于B天线垂直面波束宽度4、(b)驻波比5、(c)天线的下倾角判断题:1、正确2、正确3、错,双极化天线的两个端口一个用于发射,两个同时接收,即一发双收。
4、机房设备端口的,左图天馈系统驻波比不正常,右图天线驻波比正常。
5、不能得到正确数据,因为他是在天线的近场区域测试,不满足远场测试条件。
简答题:1、天馈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主要部件:天线、1/2跳线、7/8主馈线、避雷器、1/2跳线、接地卡、馈线卡等。
2、天线是无源器件,其增益是通过控制其发出的电磁波在空间的特定分布来获得的,它和放大器的增益不是同一概念,它对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没有放大作用。
3、驻波比测试在天线生产厂家有专用的微波暗室,当在工程现场测试时,要求天线面向上,周围没有对天线形成遮挡的物体,特别是周围没有金属物体,环境相对空旷。
图中,左边测试是错误的,因为天线面对屋顶,周围又有货物都对天线发出的电磁波产生遮挡和反射影响,不能得到正确的驻波比数据,右图是正确的。
4、这种思路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天线前后比的概念,天线前后比不是前方任何一点和后方任何一点信号电平的差值,而是天线增益最大点处的电平和等距离的后向(180±30度范围)内最大信号电平的差值。
5、这种推断是错误的,原因是忽略了馈线的损耗,事实上由于馈线损耗的存在(7/8主馈线的损耗一般4dB/100米)从设备端测得的驻波比要小于天线端的驻波比,天线端驻波比指标目前国家行业标准规定小于1.5。
第二部分:电调及多频共用天线选择题:1、(c)天线的电子下倾角2、(b) 9度3、(a) 电调天线4、(d)以上都对5、(d)以上都对判断题1、正确2、正确3、正确4、正确5、正确简答题:1、使用电调天线有以下优点:(1)方便了下倾角的调整,可以不必到天线上调整夹具以改变下倾角。
天线与馈线连接的常规方法这天线和馈线啊,就像是一对好搭档。
天线负责接收和发送信号,而馈线呢,就负责把信号从天线传输到设备或者从设备传输到天线。
要想让它们俩好好配合,这连接的方法可就很重要啦。
咱得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需要用到钳子、扳手、螺丝刀这些工具,还有接头、防水胶带等材料。
在开始连接之前,一定要检查一下这些工具和材料是不是齐全,质量是不是过关。
要是工具不好使,或者材料有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第一步,要把天线和馈线的端口清理干净。
这就好比你要把两个水管连接起来,得先把管口擦干净,不然里面有灰尘或者杂物,就会影响水流。
天线和馈线的端口也是一样,如果有灰尘或者氧化层,就会影响信号的传输。
可以用干净的布或者酒精棉球把端口擦一擦,确保它们干净整洁。
第二步,就是把接头安装到天线和馈线的端口上。
接头的种类有很多,要根据天线和馈线的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接头。
安装接头的时候,要注意把接头拧紧,确保连接牢固。
如果接头松动,就会导致信号损失,甚至可能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第三步,就是把天线和馈线通过接头连接起来。
这个时候要注意,连接的方向一定要正确。
一般来说,天线的端口会有一个标志,比如一个箭头或者一个字母,馈线的端口也会有相应的标志。
要把这两个标志对齐,然后轻轻地把它们插在一起。
插好之后,可以用钳子或者扳手稍微拧紧一下,但是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接头。
第四步,就是检查连接是否牢固。
可以轻轻地拉一拉天线和馈线,看看接头有没有松动。
如果接头松动,就需要重新拧紧。
另外,还可以用万用表或者信号测试仪来检查一下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如果信号不好,就可能是连接有问题,需要重新检查和调整。
最后一步,就是做好防水处理。
因为天线和馈线一般都是安装在室外的,所以要做好防水处理,以免雨水进入接头,导致信号损失或者设备损坏。
可以用防水胶带或者防水胶把接头包裹起来,确保它们密封良好。
在连接天线和馈线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说,要避免弯曲馈线过度,因为这样会导致信号损失。
微带线天线馈电原理微带线天线馈电原理微带线天线(Microstrip antenna)是一种平板式天线,由于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调整等优点,在卫星通信、雷达测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微带线天线的馈电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微带线天线馈电的原理。
一、微带线天线结构微带线天线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天线贴片和微带线馈线。
天线贴片是由介电材料和金属构成的,其形状和尺寸会对天线的辐射特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天线贴片的形状是圆形、方形或矩形的。
介电材料通常是PTFE或FR-4等。
微带线馈线是从天线贴片到源或负载之间的导体。
它是由铜箔覆盖在介电基板上,并用印刷电路技术制造而成。
微带线馈线使用也会影响到天线的辐射特性,所以具体的天线设计需要考虑到天线贴片和微带线馈线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微带线天线的馈电原理通常情况下,微带线天线的馈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COAX和微带线过渡来实现馈电的;一种是直接在贴片上开孔,将馈线与贴片相连。
微带线天线的馈电原理可以通过微波模型进行模拟和理解。
在微波模型中,天线贴片是电容,微带线馈线是电感,通过调节它们之间的物理尺寸和位置,可以得到天线的输入阻抗等有关参数。
对于微带线天线来说,其馈电原理主要基于其在等效电路中的表现,即通过开孔或者过渡来实现本质上的电容与电感耦合,从而将微带线的能量转化成为微带线天线所需的电场和磁场,并产生全向或定向的辐射。
三、微带线天线馈电方式的特点1. 传输效率高:与传统天线相比,微带线天线利用电阻较小的铜箔、介质成本较低、简单易制造的技术,使馈电方式更加可靠和传输效率高。
2. 空间利用率高:微带线天线可以利用介质板上的空间进行设计,减少空间占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3. 频带宽度较宽:微带线馈线传输的电场和磁场能够交错在介质板上,从而产生多种共振模式,实现频段宽带的涵盖,提高天线的频带宽度。
总之,微带线天线馈电方式是微带线天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优秀的传输效率、高空间利用率和较宽的频带宽度,能够为无线通信、雷达测量等领域提供更好的通讯和测量技术支持。
关于天线传输馈线的基本知识1、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无限长传输线上各处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用Z0 表示。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为:Z0=〔60/√εr〕×Log ( D/d ) [ 欧]式中:D 为同轴电缆外导体铜网径;d 为同轴电缆芯线外径;εr为导体间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通常Z0 = 50 欧,也有Z0 = 75 欧的。
由公式不难看出,馈线特性阻抗只与导体直径D和d以及导体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r有关,而与馈线长短、工作频率以及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无关.2、馈线的衰减系数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性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
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增加。
因此,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馈线长度。
单位长度产生的损耗的大小用衰减系数β 表示,其单位为dB / m (分贝/米),电缆技术说明书上的单位大都用dB / 100 m(分贝/百米)。
设输入到馈线的功率为P1 ,从长度为L(m )的馈线输出的功率为P2 ,传输损耗TL可表示为:TL =10 ×Lg ( P1 /P2 ) ( dB )衰减系数为:β =TL / L ( dB / m )例如,NOKIA 7 / 8英寸低耗电缆,900MHz 时衰减系数为β =4.1 dB / 100 m ,也可写成β =3 dB / 73 m ,也就是说,频率为900MHz 的信号功率,每经过73 m 长的这种电缆时,功率要少一半。
而普通的非低耗电缆,例如,SYV-9-50-1,900MHz 时衰减系数为β =20.1 dB / 100 m ,也可写成β= 3 dB / 15 m ,也就是说,频率为900MHz 的信号功率,每经过15 m 长的这种电缆时,功率就要少一半。
3、匹配概念什么叫匹配?简单地说,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ZL 等于馈线特性阻抗Z0 时,称为馈线终端是匹配连接的。
匹配时,馈线上只存在传向终端负载的入射波,而没有由终端负载产生的反射波,因此,当天线作为终端负载时,匹配能保证天线取得全部信号功率。
天线馈线及铁塔技术介绍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或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
天线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定向天线、全向天线、扇形天线等。
定向天线主要用于传输距离较远的信号,例如远程通信和通信塔之间的连接;全向天线则适用于提供较广范围内的无线信号覆盖,如城市无线网络。
扇形天线则是将无线信号沿特定角度进行辐射,可以实现定向传输,但相对于定向天线又提供了更大的立体角覆盖。
馈线则是将天线与信号源之间的电信号传输媒介,馈线的主要任务是将天线上接收或发射的电信号从信号源传输到天线,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馈线的种类有很多,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常见的有同轴馈线、平行线馈线和光纤馈线等。
同轴馈线是一种传输高频电磁信号的主要线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外皮组成。
平行线馈线则由一对平行金属导线构成,通信电流通过这对导线进行信号传输。
光纤馈线则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进行电信号传输,具有大带宽、低损耗、抗电磁干扰等优点。
铁塔是为了支撑天线和馈线而设计的塔状结构,它是通信网络中的重要设施,为通信系统提供了支持和保护。
铁塔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自立式铁塔、吊装式铁塔和角钢铁塔等。
自立式铁塔是一种单独独立的立柱结构,可以单独地承受天线和馈线的重量,并提供稳定的支撑。
吊装式铁塔则是采用吊装方式建立的塔状结构,主要用于临时信号塔的建立。
角钢铁塔则是由角钢焊接而成的立柱结构,常用于支持较小型的天线和馈线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天线、馈线及铁塔技术的设计与选用需要兼顾多个因素,如通信距离、频率和天线高度等。
合理的天线选用可以提升信号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从而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适当的馈线选择可以减少信号传输中的损耗和干扰,保证信号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恰当的铁塔设计和选用可以保证天线和馈线的稳定支撑和安全运行。
总之,天线、馈线及铁塔是现代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无线通信的基础设施。
通过合理的技术选用和设计,能够为我们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传输线及馈线介绍传输线及馈线技术指标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2传输线及馈线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3传输线及馈线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4超短波段的传输线一般有两种:平行线传输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线(微波传输线有波导和微带等)。
平行线传输线通常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
它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
这种低频信号线路。
传输线的种类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5无限长传输线上各点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特性阻抗,用符号Z。
表示。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6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
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10×log(P。
/P )(分贝)。
馈线衰减常数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7置。
匹配的概念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850 ohms匹配和失配例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9当馈线和天线匹配时,高频能量全部被负载吸收,馈线上只有入射波,没有反射波。
馈线上反射损耗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09.5 W50 ohms朝前: 10W返回: 0.5W这里的反射损耗为10log(10/0.5) = 13dB 反射损耗示例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1在不匹配的情况下,馈线上同时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
两者叠加,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振幅相加最大,形成波腹;而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振幅相减为最小,形成波节。
其它各点的振幅则介于波幅与波节之间。
这种合成波称为驻波。
反射波和入射波幅度之1,匹配也就越好。
馈线的电压驻波比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2驻波比、反射损耗和反射系数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3在中间加装“平衡-不平衡”的转换装置,一般称为平衡变换器。
平衡装置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4二分之一波长平衡变换器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5利用四分之一波长短路传输线终端为高频开路的性质实现天线平衡输入端口与同轴馈线不平衡输出端口之间的平衡四分之一波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三维工程技术培训讲义16。
天馈系统基本概念和天线安装规范天馈系统是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中关键的一环,包含天线和与之相连传输信号的馈线。
天馈系统的各种工程参数在进行网络优化和规划时的设计是影响网络质量的根本因素。
因此,理解、学习天馈系统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逐一介绍天馈系统的各种概念。
1)天线的基本概念a)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基本电振子的场强叠加);当导线载有交变电流时,就可以形成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短和形状有关。
在理论上,如果导线无限小时,就形成线电流元,线电流元又被称为基本电振子。
在天线理论中,分析往往都是从基本电振子开始的,因为任何长度的线天线都可以分解为许多无限小的线电流元;而这些天线的辐射场强就是线电流元的场强叠加,因此,天线的辐射能力是随着天线的长度变化而变化的。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考虑线电流元远区场(辐射区)的情况,当两根导线的距离很接近时(左下图),两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几乎可以抵消,因此此时产生的总的辐射变得微弱。
但如果将两根导线张开(右下图),这时由于两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同,由两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也相同,因而此时产生的辐射较强。
当导线的长度L远小于产生的电磁波的波长时,导线的电流很小,因而所产生的辐射也很微弱.;而当导线的长度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就显著增加,此时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我们把能产生较强辐射的直导线称为振子。
当两根导线的粗细和长度相等时,这样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
当振子的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时,称为半波对称振子(见下图)。
当振子的全长与波长相等的振子,称为全波对称振子。
将振子折合起来的,称之为折合振子。
对称振子是工程中用到的最简单的天线,它可以作为独立的天线使用,也可以作为复杂天线阵的组成部分或面天线的馈源。
对称振子的方向性比基本电振子强一些,但仍然很弱。
因此,为了加强某一方向的辐射强度,往往要把好几副天线摆在一起构成天线阵。
馈线是什么意思1、馈线是早期电视机与室外天线连接的信号线,其线扁平一般为双线。
2、也是配电网中的一个术语,它可以指与任意配网节点相连接的支路,可以是馈入支路,也可以是馈出支路。
3、基本信息馈线是早期电视机与室外天线连接的信号线,其线扁平一般为双线,两线之间有较宽的距离目的是减小线间分布电容对电视微弱信号的衰减,线体为绝缘塑料外部没有屏蔽层,抗干扰能力极差,室外使用其性能还会受阴雨天气的影响。
4、现在由于有线电视的普及电视信号线完全由同轴电缆取代。
5、它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传输信号能量,因此,它应能将发射机发出的信号功率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发射天线的输入端,或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接收机输入端,同时它本身不应拾取或产生杂散干扰信号,这样,就要求传输线必须屏蔽。
6、当馈线的物理长度等于或大于所传送信号的波长时,传输线又叫做长线。
7、种类超短波段的传输线一般有两种:平行双线传输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线;微波波段的传输线有同轴电缆传输线、波导和微带。
8、平行双线传输线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它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这种馈线损耗大,不能用于UHF频段。
9、同轴电缆传输线的两根导线分别为芯线和屏蔽铜网,因铜网接地,两根导体对地不对称,因此叫做不对称式或不平衡式传输线。
10、同轴电缆工作频率范围宽,损耗小,对静电耦合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但对磁场的干扰却无能为力。
11、使用时切忌与有强电流的线路并行走向,也不能靠近低频信号线路。
12、馈线分为1/2馈线、7/8馈线、8D馈线和10D馈线,通常馈线直径越大,信号衰减越小。
13、几/几是馈线的外金属屏蔽的直径,单位为英寸,和内芯的同轴无关。
14、例如1/2就是指馈线的外金属屏蔽的直径是1.27厘米,7/8就是指馈线的外金属屏蔽的直径是2.22厘米,外绝缘皮是不算在内的。
15、电力系统:定义馈线是配电网中的一个术语,它可以指与任意配网节点相连接的支路,可以是馈入支路,也可以是馈出支路。
∙天线基本知识及应用--链路及空间无线传播损耗计算∙ 1 链路预算上行和下行链路都有自己的发射功率损耗和路径衰落。
在蜂窝通信中,为了确定有效覆盖范围,必须确定最大路径衰落、或其他限制因数。
在上行链路,从移动台到基站的限制因数是基站的接受灵敏度。
对下行链路来说,从基站到移动台的主要限制因数是基站的发射功率。
通过优化上下行之间的平衡关系,能够使小区覆盖半径内,有较好的通信质量。
一般是通过利用基站资源,改善网络中每个小区的链路平衡(上行或下行),从而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
最终也可以促使切换和呼叫建立期间,移动通话性能更好。
上下行链路平衡的计算。
对于实现双向通信的GSM系统来说,上下行链路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是保证在两个方向上具有同等的话务量和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也关系到小区的实际覆盖范围。
下行链路(DownLink)是指基站发,移动台接收的链路。
上行链路(UpLink)是指移动台发,基站接收的链路。
上下行链路平衡的算法如下:下行链路(用dB值表示):PinMS = PoutBTS - LduplBTS - LpBTS + GaBTS + Cori + GaMS + GdMS - LslantBTS - LPdown式中:PinMS 为移动台接收到的功率;PoutBTS为BTS的输出功率;LduplBTS为合路器、双工器等的损耗;LpBTS为BTS的天线的馈缆、跳线、接头等损耗;GaBTS为基站发射天线的增益;Cori为基站天线的方向系数;GaMS为移动台接收天线的增益;GdMS为移动台接收天线的分集增益;LslantBTS为双极化天线的极化损耗;LPdown为下行路径损耗;上行链路(用dB值表示):PinBTS = PoutMS - LduplBTS - LpBTS + GaBTS + Cori + GaMS + GdBTS -LPup +[Gta]式中:PinBTS为基站接收到的功率;PoutMS为移动台的输出功率;LduplBTS为合路器、双工器等的损耗;LpBTS为BTS的天线的馈缆、跳线、接头等损耗;GaBTS为基站接收天线的增益;Cori 为基站天线的方向系数;GaMS为移动台发射天线的增益;GdBTS为基站接收天线的分集增益;Gta为使用塔放的情况下,由此带来的增益;LPup为上行路径损耗。
天线常用的馈电方式
天线是无线电通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馈电方式就是将信号传输到天线的一种手段。
以下是天线常用的馈电方式:
1.同轴电缆馈电: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馈电方式,将信号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到天线。
同轴电缆的优点是信号传输质量稳定,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成本较高,难以弯曲等。
2.平衡馈线:平衡馈线主要用于短波和超短波频段的信号传输。
平衡馈线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但需要注意平衡馈线的长度和布局,以避免信号衰减和失真。
3.双绞线:双绞线主要用于网络通信和电脑通信中,也可用于天线馈电。
双绞线的优点是成本低,易于维护和安装,但信号传输质量不如同轴电缆和平衡馈线。
4.光纤馈电:光纤馈电主要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长距离通信中。
光纤馈电的优点是信号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但成本较高,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以上是天线常用的馈电方式,选择适合的馈电方式可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确保通信的顺畅进行。
- 1 -。
关于天线传输馈线的基本知识
1、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无限长传输线上各处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用Z0 表示。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为:Z0=〔60/√εr〕×Log ( D/d ) [ 欧]
式中:D 为同轴电缆外导体铜网径;d 为同轴电缆芯线外径;εr为导体间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通常Z0 = 50 欧,也有Z0 = 75 欧的。
由公式不难看出,馈线特性阻抗只与导体直径D和d以及导体间介质的介电常
数εr有关,而与馈线长短、工作频率以及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无关.
2、馈线的衰减系数
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性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
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增加。
因此,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馈线长度。
单位长度产生的损耗的大小用衰减系数β表示,其单位为dB / m (分贝/米),电缆技术说明书上的单位大都用dB / 100 m(分贝/百米)。
设输入到馈线的功率为P1 ,从长度为L(m )的馈线输出的功率为P2 ,传输损耗TL可表示为:TL =10 ×Lg ( P1 /P2 ) ( dB )
衰减系数为:β=TL / L ( dB / m )
例如,NOKIA 7 / 8英寸低耗电缆,900MHz 时衰减系数为β=4.1 dB / 100 m ,也可写成β=3 dB / 73 m ,也就是说,频率为900MHz 的信号功率,每经过73 m 长的这种电缆时,功率要少一半。
而普通的非低耗电缆,例如,
SYV-9-50-1,900MHz 时衰减系数为β=20.1 dB / 100 m ,也可写成β=3 dB / 15 m ,也就是说,频率为900MHz 的信号功率,每经过15 m 长的这种电缆时,功率就要少一半。
3、匹配概念
什么叫匹配?简单地说,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ZL 等于馈线特性阻抗Z0 时,称为馈线终端是匹配连接的。
匹配时,馈线上只存在传向终端负载的入射波,而没有由终端负载产生的反射波,因此,当天线作为终端负载时,匹配能
保证天线取得全部信号功率。
当天线阻抗为50欧时,与50欧的电缆是匹配的,而当天线阻抗为80欧时,与50欧的电缆是不匹配的。
如果天线振子直径较粗,天线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较小,容易和馈线保持匹配,这时天线的工作频率围就较宽。
反之,则较窄。
在实际工作中,天线的输入阻抗还会受到周围物体的影响。
为了使馈线与天线良好匹配,在架设天线时还需要通过测量,适当地调整天线的局部结构,或加装匹配装置。
4、反射损耗
前面已指出,当馈线和天线匹配时,馈
线上没有反射波,只有入射波,即馈线上传输的只是向天线方向行进的波。
这时,馈线上各处的电压幅度与电流幅度都相等,馈线上任意一点的阻抗都等于它的特性阻抗.
而当天线和馈线不匹配时,也就是天线阻抗不等于馈线特性阻抗时,负载就只能吸收馈线上传输的部分高频能量,而不能全部吸收,未被吸收的那部分能量将反射回去形成反射波。
5、电压驻波比
在不匹配的情况下, 馈线上同时存在入
射波和反射波。
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加为最大电压振幅Vmax ,形成波腹;而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减为最小电压振幅Vmin ,形成波节。
其它各点的振幅值则介于波腹与波节之间。
这种合成波称为行驻波。
反射波电压和入射波电压幅度之比叫作反射系数,记为R
反射波幅度(ZL-Z0)R =─────=───────入射波幅度(ZL+Z0 )
波腹电压与波节电压幅度之比称为驻波系数,也叫电压驻波比,记为VSWR
波腹电压幅度Vmax (1 + R)VSWR =─────────────=────波节电压辐度Vmin (1 - R)
终端负载阻抗ZL 和特性阻抗Z0 越接近,反射系数R 越小,驻波比VSWR 越接近于1,匹配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