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中医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ppt完整框架
- 格式:ppt
- 大小:6.27 MB
- 文档页数:47
2019年医务科工作总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9年医务科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2019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医务科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围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在医疗、科研、教学、农村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开展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从执业管理、临床科室建设、中医药知识培训、继续医学教育、科教管理、对口支援工作、病案管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总结如下:一、执业管理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要求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依法执业、持证上岗。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要求,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和注册工作,本年度共有9人参加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有5人注册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其中2人为中医(中西医结合)。
为加强医师执业管理,规范医师执业行为,我院作为中医类别考核机构在南江县卫生局的安排布署下,按照《**县2019年医师定期考核实施方案》要求,于2019年5月20日—7月5日对全县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进行了全面考核,我县303名中医类别医师经本机构考核委员会评审,工作成绩与职业道德评定两项全部合格,而且对每名被考核医师《医师定期考核表》(纸质及网上电子版)进行了如实、完整的记录。
此次参加业务水平测评考试的医师共192人,其中有较大部分人员本应参加简易程序考核,但因其所在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在医师定期考核信息管理系统上的误操作而选择了一般程序考核。
通过参加统一组织进行的中医药专业理论及临床知识笔试,最终均全部考核合格。
在此次医师定期考核中,我院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23人、临床、口腔类别执业(助理)医师36人共59人参加并全部考核合格。
二、在临床科室建设遵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以2019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工作为契机,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规范各科建设与管理,对住院部中西科室分类进行了规范设置,对门诊部各内科诊断室的二级分科命名进行了整理、规范。
XXX民营医院2019年医务科工作总结2019年医务科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在院长和业务院长的院领导下,在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主任的支持及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医院本年度的医疗工作,医疗服务质量不断高,保障了患者安全,医疗投诉及医疗纠纷减少,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
医务科以医疗质量安全为管理重点,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了医疗质量安全保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范和医疗管理制度的执行:1、根据国家卫健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工作,修订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等医疗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汇编成册,下发到全院各科室,要求全院人员学习培训科室相关制度流程。
2、组织对全院员工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培训4次并进行考核,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
组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培训2次。
3、每月1次对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等医疗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情况进行检查,并将存在问题反馈,要求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整改,跟踪改进情况,并进行改进效果评估,达到制度执行情况持续改进。
4、坚持每月1次医疗质量检查,对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形成医疗质量分析总结持续改进记录,全院通报。
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修订《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办法》,与各科室签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2、收集各临床及医技科室每月工作量统计,进行诊疗质量、单病种临床路径诊疗质量、围手术期管理质量统计分析,包括重点病种、住院超30天患者、2周及1月内再住院病例、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等质量与安全指标统计分析,形成质量与安全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3、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情况总结分析:2019年共发生医疗投诉事件5起,医疗纠纷3起。
2019年医务科工作总结2019年,按照本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加强了新生儿救治中心与孕产妇救治中心、卒中防治中心的建设、临床路径管理,同时以医疗质量与安全为核心,督促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抓好病案质量,加强临床应用技术与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做好对口支援及各级人才培训进修工作,做好与上级医院远程医疗合作,做好临床医师培训工作,现将本年度医务科工作述职如下。
一、医疗质量管理(一)病案质量管理加强了病历质控管理,医务科每周对运行病历及终末病历进行抽查。
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病历中前后不符的问题、病程记录完成不及时、抗生素告知不及时、用药无分析、签字不及时等。
2019年共扣67.2分。
(二)落实核心制度修订“十九项核心制度”,要求科室严格执行,并要求科室加强对各项核心制度的学习,医务科定期到科室内检查临床医师核心制度的学习情况。
通过检查发现临床医师值班和交班制度执行仍有不足,存在交接班记录书写不及时字迹潦草等问题,疑难病例讨论和死亡病例讨论个别科室书写无实质性内容且无目录,术前讨论记录中个别科室未及时书写使用高值耗材的经济性、可行性、必要性等相关内容。
以上问题均已反馈至临床科室,并要求临床科室积极改正,以待进一步检查。
(三)合理用药结合病历质控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管,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和程序,修订了《***市人民医院门诊患者麻醉药品专用卡申办流程》,2019年共同意45例麻醉药品专用卡的审批。
严格执行处方授权与调剂制度,组织处方权考试6次,共24名同志考试合格并授予处方权。
同时,根据健康扶贫文件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用药情况重点监测。
(四)临床路径管理继续在15个科室21个专业共计414个临床路径病种目录,建立临床路径惩罚机制,调整了临床路径绩效考核方案,对未完成路径指标的科室给予处罚。
目前我院大多数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管理率达到50%,仅有个别科室还未达到;个别科室还存在入组率达到70%,但完成率低于70%的情况,临床路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路径变异率仍较高。
2019年工作总结一、工作内容(一)、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狠抓医疗质量和安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1.医疗各项记录本专项检查情况不定期检查科室各项记录本,重点检查危急值登记和报告情况、业务学习记录本、医疗安全记录本、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和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1)临床科室各种登记本记录情况主要存在问题:①医生交接班普遍存在病情记录过于简单;②个别科室值班医生未记录交接班内容;③交接班本中未记录其他住院患者夜间处理情况;④部分科室医疗安全记录本未记录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上报情况,无相应的整改措施和会议记录;⑤部分科室急救柜药品使用漏登记。
2)危急值制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情况检查内容包括检验科、各临床科室危急值登记以及临床医生执行落实情况,检查方式追踪检查。
存在主要问题:①检验科危急值有漏登记;②临床科室有漏登记;③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后有相应的诊治措施:但未及时记录病程。
2.病历书写:运行病历、留观病历、120急救病历、输血病历质量检查情况1)共计抽查600余份运行病历,主要存在问题:①病历书写医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临床思维不清晰,表达不清楚,术语不准确;②病例特点照抄入院记录现病史、既往史和辅助检查,未归纳提炼,拟诊讨论过于简单,或书写大量与本病例无关的分析内容,诊疗计划缺乏个性化;③病程记录似流水帐,内容简单、雷同;缺乏对症状、体征的观察,缺乏对病情和重要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缺乏对重要诊治措施的依据和记录;④三级查房记录未体现三级查房水平,三级查房内容简单、雷同。
⑤法律意识缺乏,病历内容前后矛盾,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或知情同意书无患者签名等。
⑥在抽查病历中存在大量的“空话、套话”的现象,例如:病程记录似流水帐,很多病历会出现“病情平稳”“病情无变化”“查体同前”“继观”这样的套话;在拟诊讨论中出现“诊断明确,勿需鉴别”字样,没有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对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⑦主管医生对医患沟通记录不及时。
2)急诊科和儿科留观患者病历质量情况主要存在问题:①部分留观患者无留观医嘱,部分护士未执行患者离院医嘱;②留观病历书写不规范;③急诊科大部分留观患者病历中病情交代和处理意见无患者或患者家属沟通签字押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