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手部湿疹临床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9.50 KB
- 文档页数:1
自血穴位注射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彭拥军;王和生;姚彦;孙建华【摘要】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utohemotherapy in the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Methods;From Searching data - base, summarize dermatology dieaseas by autohemotherapy in recent four years. Results: Autohemotherapy was extensively applied to dermatology dieaseas,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precise. At the same time, mechanism research should be strengthened. Conclusion;Autohemotherapy is worthy of being extendsively applied.%目的:探讨自血疗法在皮肤科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对近4年来自血疗法治疗的皮肤疾病进行综述.结果:自血疗法广泛应用于皮肤科疾病中,疗效确切,同时应加强机理研究.结论:自血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1(027)012【总页数】2页(P63-64)【关键词】自体血液;穴位注射;寻常痤疮;荨麻疹;湿疹;综述【作者】彭拥军;王和生;姚彦;孙建华【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95自血穴位注射又称为自血疗法,是将病人自身的静脉血液抽出后再注入其自身的经络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给这个穴位放血,可有效改善湿疹病症湿疹,大多数在患病初期,其症状表现为,在皮表多产生红斑,随后会变为突起的皮疹,丘疱疹等,伴有强烈瘙痒感。
如果挠破丘疹,会流出液体,干了之后就会有痂皮。
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还会不断反复。
病因:1、皮肤敏感部分人,天生皮肤敏感,在受到一些刺激后,易发作异常,造成皮肤不适,促使湿疹发作。
例如花粉、宠物毛发、阳光暴晒等,均可刺激皮肤。
2、内因所致从中医角度来讲,湿疹的发作,常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有关。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使脾胃受损,湿热内生。
这种内部环境,极易诱发湿疹。
3、饮食不节饮食,与脾胃直接相关。
不节的饮食,例如嗜食辛辣、酗酒等习惯,均可伤害脾胃,使内分泌异常,导致湿疹发作。
日常护理:1、合理饮食患者,首先要调整的,就是自身饮食。
一定要保持清淡的口味,禁止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可以多摄入膳食纤维,帮助调理脾胃,稳定体内环境。
2、清洁卫生患者,要及时清洁皮肤,保持自身的卫生。
这样,才能保证皮肤的清洁,防止患处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3、戒烟戒酒烟、酒,都是对人体有刺激的物品。
香烟中的多种物质,均对人体有害,会刺激病症加重。
而酒精,也会刺激人体,加剧症表。
中医调理:1、大椎穴放血将头低下,颈椎处最大的那个骨头中间就是大椎。
大椎穴,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间,用三棱柱放血治疗。
可以去热、解毒,治疗湿疹。
2、四缝穴放血四缝穴,在第二指里面,到第五指里面的横纹中间。
将四缝穴放血,可以治疗湿疹。
这个方法最适合婴幼儿。
饮食调理:1、鲜藕萝卜汁取白萝卜半根,鲜藕一段。
二者均要洗净去皮,切块状,入榨汁机榨汁,滤取汁液后,加蜂蜜调匀即可。
饮用可祛湿,降燥,凉血。
2、玉米须莲子水取莲子50克,去皮去芯。
取玉米须10克,洗净后入锅煮水20分钟,然后捞出玉米须,下入莲子,加适量冰糖,文火炖煮成羹即可。
食用可消肿除湿,清热利水,并且搭配着国外的倍西利芬外用。
厉害了!中医刺血治顽固性慢性湿疹,放一定量血液,一个疗程见效!由冬入春,气候变暖,随之而来的是很多过敏性疾病的高发病率,湿疹就是其中之一。
慢性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易反复,经久不愈,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影响生活和工作。
目前治疗方法包括内服与外用药物治疗,主要为抗过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但由于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及疾病的易反复性、顽固性,很多患者收效甚微。
中医针灸的刺血疗法及自血疗法在治疗慢性湿疹,尤其是顽固性的湿疹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刺血疗法,古称“启脉”、“刺络”,俗称“放血疗法”。
其方法一般用三棱针、梅花针、粗毫针、小针刀等针具刺穴位、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的络脉(相当于浅表静脉),放出一定量的血液,通过调整脏腑气血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现代研究表面本法有抗炎、止痒、抗过敏、止痛等作用。
由于这一疗法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自血疗法就是抽取自己的静脉血再注射到皮下,是一种非特异性刺激疗法,可产生一种非特异性脱过敏作用,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力。
用于治疗泛发性湿疹和皮炎,慢性荨麻疹,全身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紫瘢,银屑病,复发性疖肿和毛囊炎,青年痤疮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治疗时,采取刺血疗法与自血疗法交替使用,严格消毒,每天一次,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
多数患者一疗程即可见到明显疗效。
验案:陈女士,56岁,患泛发性湿疹20余年,每于春夏季节发病,以全身泛发性皮损、剧烈瘙痒为主要表现,服用止痒抗过敏等药物疗效不著。
排除传染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后,遂予加用刺血疗法及自血疗法。
取双侧曲池、膈俞、肺俞、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以上腧穴每次选4穴,行刺血疗法或自血疗法(二者交替使用),每天一次。
治疗第4次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治疗7次后瘙痒症状好转,皮损明显好转。
中医自古就有“治未病”的理论,所以本病除了治疗以外还应重点预防该病的发生。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86投稿邮箱:sjzxyx88@220作者简介:樊思梨(1992-),女,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杨孝芳(1975-),女,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和机制研究。
·中医中药·刺络放血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湿疹验案樊思梨1,杨孝芳2*(1.贵州中医药大学2017级研究生,贵州 贵阳;2.贵州中医药大学 针灸骨伤学院,贵州 贵阳)摘要:湿疹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
中医学把湿疹归属于“癣疮”“湿疮”的范畴,因禀赋不足, 风、湿、热邪阻于肌肤所致,本文通过病例分析,选用自血疗法联合刺络放血疗法,使气、血、津液充足以滋润肌肤而巩固健脾益气以化湿,活血行血以祛风之功。
关键词:湿疹;刺络放血;自血疗法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6.131本文引用格式:樊思梨,杨孝芳.刺络放血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湿疹验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220.患者曾某,男,56岁,于2019年3月29日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
主诉:全身皮疹伴瘙痒3+年,加重1+年。
现病史:自述3+年前无明显诱因夜间出现前胸、后背及腰部大片皮肤瘙痒,可自行缓解,此后患者常因气候潮湿上症复发,尚可忍耐,未予以相关治疗。
1+年前因食海鲜引起前胸、后背及腰部皮肤瘙痒加重,皮肤潮红,面积增加,多次激素软膏外擦治疗,症状可暂缓解,停药后上症复发。
此后外院反复给予“雷公藤、氯苯那敏、萆薢渗湿汤”及局部外用止痒剂治疗,效果不明显。
现症见全身皮肤皮疹,以前胸、后背及腰部皮肤尤甚,皮肤局部苔藓样变,瘙痒剧烈,入夜尤甚,辗转难眠,伴纳差腹胀便溏,易疲乏,睡眠不好,心情烦躁,焦虑不安。
中医3穴位治疗湿疹,附穴位图+按揉手法,值得收藏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瘙痒剧烈的炎症性皮肤病,泛指一系列持久和续发的皮疹。
以发红、水肿、瘙痒为表征,常伴有结痂、剥落、起泡、开裂、出血或渗血等症状,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湿疹一般分为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可见于全身各个部位。
【发病机制】导致湿疹的原因很多,常常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环境因素是导致湿疹的重要原因,如接触含有化学物质的衣物,对染发剂、洗涤剂、化妆品等过敏均会引起湿疹;食物中的化学成分、添加剂,微生物感染、某些药物因素等也是引起湿疹的原因。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等精神因素,寒冷潮湿、日光、紫外线等气候和物理因素,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过度疲劳、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障碍、失眠等内在因素均可能引起湿疹。
【临床症状】急性湿疹多表现为多形性皮疹,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界限不明显,严重时会出现小水疱;多出现在脸部、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并呈对称性;有剧烈的瘙痒感和灼热感。
亚急性湿疹的红肿和渗出症状较轻,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
慢性湿疹多由亚急性湿疹迁延而导致,主要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有色素沉着,呈苔藓样,多出现于手、足、肘窝、小腿、乳房、外阴及肛门等处。
【推荐食物】绿豆、薏米、冬瓜、苦瓜【禁忌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海鲜等易致敏食物烟【专家说】湿疹患者的日常护理湿疹患者首先要避免自身可能的诱发因素,减少外界对患处的刺激,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避免接触如皮毛、人造革等可能致敏的物质,减少使用如肥皂、洗衣粉、洗涤剂等含有化学成分的用品。
饮食上,忌食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等,并戒烟戒酒。
患者平时还应消除精神紧张的因素,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件事情;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休息,要在干爽、通风的环境中居住。
按摩穴位①百会穴时间:1~3分钟【按摩方法】先将左手的中指按压在穴位上,再将右手的中指按在左手中指的指甲上,双手的中指交叠,同时向下用力揉按穴位,有酸胀、刺痛的感觉。
穴位注射配合点刺放血治疗慢性湿疹30例【关键词】穴位注射点刺放血慢性湿疹湿疹是一种与变态反应有关的炎症性皮肤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
近年来湿疹的发病有上升趋势,这可能和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物质的使用、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有关。
笔者自2000年以来对慢性湿疹采用穴位注射配合点刺放血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均来自于我院皮肤科,符合《皮肤病诊断治疗指南》中湿疹的诊断标准。
病史均在6个月以上,有肿瘤病史、严重心脑肾病变、孕妇、儿童除外。
共30例病人,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5岁;病程6个月至10年以上均有,平均2.7年。
均通过中西药口服治疗效果不明显。
1.2 治疗方法1.2.1 穴位注射穴取心俞、足三里;脾俞、曲池两组。
方法:所有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用5ml注射器抽取丹参注射液2ml,快速刺入心俞或脾俞穴中,进皮后向脊柱方向斜刺1cm,局部酸胀明显,回抽无回血,缓慢推入1ml;对侧穴位相同操作。
另抽取2ml卡介菌多糖核酸同样方法注入足三里或曲池中,每穴1ml。
两组穴位交替注射,隔日1次,18次为1个疗程。
1.2.2 点刺放血穴取耳背心、耳背脾区域的浅表静脉,少商两组。
方法:刺血部位用碘酒消毒,采血针快速点刺,挤压出10~15滴血,干棉球压迫止血后用新洁尔灭酊局部消毒,两组穴位交替每3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2周,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 治疗效果痊愈:皮肤糜烂渗出剧痒消失,皮肤恢复正常,计19例,占63.3%;显效:剧痒渗出消失,皮损范围缩小但仍存在,计9例,占30%;有效:渗出减少,剧痒减轻,皮损较原有程度减轻,2例,占6.7%。
3 典型病例患者,女,18岁,患湿疹3年,全身皮肤均已侵犯,剧痒,入夜尤甚,渗出分泌物较多,部分皮肤曾苔藓样变,严重影响生活和睡眠。
中西医治疗2年余,病情反复中逐年加重。
初次门诊时,患者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坐立不安,十分痛苦。
自体静脉血穴位注射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韦艳燕【摘要】[目的]观察自体静脉血穴位注射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湿疹病人随机分为自体静脉血穴位注射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组(A组)、药物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组(B组)、药物对照组(C组),每组60例,A组实施自体静脉血穴位注射配合综合护理干预,B组采用药物配合综合护理干预,C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A组有效率86.67%,B 组有效率66.67%,C组有效率51.67%,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静脉血穴位注射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7(015)028【总页数】3页(P3516-3518)【关键词】慢性湿疹;自体静脉血;穴位注射;综合护理干预【作者】韦艳燕【作者单位】533000,百色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5慢性湿疹是一种病因不明、临床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表现为皮肤多形性损害,伴有剧烈瘙痒,病程迁延不愈,且容易复发,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
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科采用自体静脉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湿疹病人,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180例病人来自百色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及中医科门诊,均符合慢性湿疹诊断标准[2]。
采用数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60例, A 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40.1岁±4.55岁;病程5.8年±0.62年。
B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39.9岁±4.62岁;病程5.7年±0.58年。
C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40.2岁±4.69岁;病程5.6年±0.71年。
3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