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法律逻辑

摘要:在法律逻辑推理判断过程中必然要经过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和判决推理这三个不同阶段的论证。并且在事实推理过程中运用的逻辑思维应当因时而异,在进行法律推理时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同时判决推理过程则需要更严谨的逻辑思维。

关键词:逻辑法律逻辑

逻辑是人们思维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逻辑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结论都必须借助逻辑的方法得出。法律逻辑是一门关于法律思维的学问,法律思维有三个关键领域:法律的获取、判决的证成、概念和体系的建构,因此法律中的逻辑判断必然要经过三个不同阶段三种不同意义上的推论,即: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判决推理[1],每一个判断的背后都隐含着一个或几个推理,判断始终是作为推理的结果而出现的。

一事实推理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应当因时而异

事实推理是确认事实的推论,是发现事实真相的推论。是通过确认证据并基于证据确认案件事实的过程。在这一运用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的逻辑过程中,人们对于证据的把握也是逻辑推理的过程,人们所运用的推理前提往往基于一些当时人们所普遍认同的观点

或公理,当然这些观点和公理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产生变化的。例如:一位年轻少女为了替犯罪嫌疑人即其未婚男友开脱罪名,制造不在场的证据而挺身而出,说出男友在案发当时在自己家和自己在一起而且一呆就是一整天,当法官问及两人在一起做什么时,

少女会非常羞涩的反问道:”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您说我们能做什么?”对于这样的证据,根据时代的不同以及人们观念的不同其证明力也是不同的。若是在70年代以前的中国,这一证据就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确实不在场,因为在当时思想道德观念的背景下,人们的逻辑是这样的:未婚同居是不被允许的,而在少女的羞耻心作用下是不会轻易说出与男友同居这一事实的,她如果公开说出来是会受到众人的唾弃的,可见,少女这一”舍身取义”的行为是需要莫大的勇气与胆量的,因此,这一证据足以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而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当今,其证明力将会大大折扣,因为未婚同居这类事已经渐渐地被人们所接受了,人们也不会再为说出这样的事而感到有多么大的羞耻,通过此例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了,从而导致人们在事实推理过程中所运用的逻辑推理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正因如此,我们在判断案件事实的时候也应当以全面的眼光来进行逻辑推理,做到因时而异,倘若只根据一种思维模式运用固定的逻辑思维来确认事实,势必会造成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不准确。

二运用发展的、全面的逻辑思维进行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就是确认法律的推论,是探寻法律的真实意思、平衡法律冲突、填补法律漏洞的推论。法律推理旨在发现、重构、填补与创制法律[2]。因此,法律推理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我们所运用的法律是否合理。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法律推理的时候必须做到全面的思考问题,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一部好的法律总是严密的、严谨的。它不但具有内在一致性或无矛盾性,而且与上位法体系保持一致性、相容性、协调性。比如:人们既要求我国《物权法》自身具有内在一致性,也要求物权法与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具有相容性或协调性。早在1999年,梁慧星教授领导的物权法研究课题组就在定稿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中指出:”对于一切民事主体的物权权利给予平等保护,作为基本立法目的,是为了财产法领域里彻底否定旧的经济体制的影响,并真正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财产法的基本规则。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产关系的自身规律,建立完全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的新的物权权利制度。”[4]

此时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宪法》一方面规定了”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确立国有财产的特殊保护原则,同时又规定了合法的个人财产受法律保护,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又要求《物权法》确立平等保护原则。如此看来宪法本身不就自相矛盾了?从表面上看如此,但我们知道,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作为根本法就必须要体现出国家的性质,而中国的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既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宪法规定确立了国有财产的优先保护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在保障人民的利益。人民同时又是国家的组成人员,国家经济发展的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越高。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使国家经济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因此,宪法为了确保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要求《物权法》确立平等保护原则,正是

在进一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从这一角度讲宪法本身就不存在矛盾了。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法律推理的过程中应当进行全面的逻辑思考,尤其是在引用上位法的时候切忌断章取义,否则,将会对某些概念产生误解。

三判决推理过程需要更严谨的逻辑思维

判决推理是将法律适用于或应用于具体案件的推论,是对案件事实进行司法归类的推论,是根据确定的法律规范解决具体案件或纠纷的推论,是根据已经确认的事实,结合与该事实相吻合的法律规定,得出裁判结论的推理过程[5]。在成文法国家判决推理主要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该过程以法律为大前提,以事实为小前提,法官对具体案件做出的裁决是判决推理的结论,正所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充分的事实和完备的法律就一定能得出的正确的判决,要得到正确的最终判决还需要法官在判决推理过程中拥有更严谨的逻辑思维。

例如:被公众关注的许霆案的定性就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于2007年底,经过一审,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许霆案定性为”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判处许霆”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此判决结果一出即在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显然,这一判决的推理过程是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过程的,单单从许霆恶意取款这一行为就给其扣上盗窃金融机构罪的帽子过于牵强了。2008年1月10

日,该案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发回广州中院重审。二审法院最终判决”被告人许霆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二万元。”推敲二审法院的判决理由,法院的判决推理过程似乎严谨了很多,所考虑的因素也更广泛了。但笔者认为,二审法院的推理过程仍旧存在着缺陷。因为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动取款机如果不出钱许霆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后来的行为的。实际上在许霆、自动取款机、银行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信用关系。许霆手中银行卡里的1700余元,实质上是被银行承认的可以从银行取走的钱,自动取款机则是银行为了方便存款取款而设立的一种工具。整个行为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欺骗过程,许霆所欺骗的并不是没有智商的自动取款机而正是他与银行之间所建立的信用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取款机的错误对于许霆达到最终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不可能追究自动取款机的责任,取款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究其根本原因则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玩忽职守。据此,我认为许霆案的最终定性还有待商榷。可见,判决推理如果不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必定会造成严重的错误的,而这样的错误不仅使我国司法公信力大大下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的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王洪:”论制定法推理”,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1年第4期

[2] 王洪:《法律逻辑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