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银的物理化学性质
- 格式:doc
- 大小:21.51 KB
- 文档页数:1
银的化学结构银(Argentum),为过渡金属的一种。
化学符号Ag。
银是古代就已知并加以利用的金属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
银在自然界中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银矿石中。
银的理化性质均较为稳定,导热、导电性能很好,质软,富延展性。
其反光率极高,可达99%以上。
有许多重要用途。
基本介绍•中文名:银•英文名:Silver•分子量:107.8682•CAS登录号:7440-22-4•EINECS登录号:231-131-3•熔点:961.78℃•沸点:2212℃•水溶性:不溶于水•密度:10.49g/cm3•外观:白色有光泽金属(面心立方结晶)•闪点:232°F•套用:货币、装饰、催化剂•安全性描述: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危险性符号:S24/25•危险性描述: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危险品运输编号:UN 3264 8/PG 3•ISO货币代码:XAG•原子序数:47•拉丁文名:Argentum•元素种类:过渡金属•化合价:+1•元素区:ds区•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元素符号:Ag名称来源,套用历史,含量分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银单质的化学性质,银针试毒的原理,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同位素,矿产分布,套用范围,纯银套用,电子电器材料,感光材料,化学化工材料,工艺饰品,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处理措施,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措施,操作与储存,接触控制,名称来源银的化学符号Ag,来自于银的拉丁文名称Argentum,是“浅色、明亮”的意思。
银字属于艮字族。
在艮字族里,艮字都是声符兼义符。
艮字族汉字都与“边界”、“极限”之义有关。
银的本义是“(价值)接近于黄金的金属”。
套用历史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
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套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我国考古学者从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当中就发现镶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银错”(一种用金、银丝镶嵌的图案)。
从汉代古墓中出土的银器已经十分精美。
银化学成分标准
银化学成分标准
一、银的化学成分
银的化学符号为Ag,原子序数为47,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银位于第11族,是一种相对稀有的金属元素。
银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在自然环境中,银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其含量一般在0.07%左右。
二、银的化学性质
银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但在高温或与某些化学物质接触时,会呈现一定的反应性。
例如,银在加热时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银;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等。
这些反应说明了银的化学性质并不是完全惰性的,但在正常条件下,其化学稳定性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延展性。
三、银的用途
银因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而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电子行业中,银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导电材料和电触点。
由于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它被用于制造各种电器设备中的导线和触点,如开关、插座和电池等。
此外,银还被用于制造珠宝、餐具和镜框等装饰品。
在医疗领域,银也被用于制造抗菌敷料和医疗器械,以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四、总结
银作为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良好的导电性能使得银在电子、装饰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了解银的化学成分和性质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这种宝贵的资源,并促进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白银的物理化学性质一、白银物理性质密度:10.5克/厘米3熔点:961.93℃沸点:2213℃其他性质:富延展性,是导热、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
第一电离能7.576电子伏。
化学性质稳定,对水与大气中的氧都不起作用;易溶于稀硝酸、热的浓硫酸和盐酸、熔融的氢氧化碱。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属原子。
晶胞参数:a = 408.53pmb = 408.53pmc = 408.53 pmα = 90°β = 90°γ = 90°二、白银化学性质银是古代发现的金属之一。
银在自然界中虽然也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压成只有0.00003厘米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两公里长的细丝。
银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金属中名列前茅。
银的特征氧化数为+1,其化学性质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但久置空气中能变黑,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H2S化合成黑色Ag2S的缘故。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Ag + H2S + O2 = 2Ag2S + 2H2O银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银能溶解在硝酸或热的浓硫酸中:加热2Ag + 2H2SO4(浓) ==== Ag2SO4 + SO2↑ + 2H2O银在常温下与卤素反应很慢,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生成卤化物:473K2Ag + F2 ===== 2AgF 暗棕色加热2Ag + Cl2 ===== 2AgCl 白色加热2Ag + Br2 ===== 2AgBr 黄色加热2Ag + I2 ===== 2AgI 橙色银对硫有很强的亲合势,加热时可以与硫直接化合成Ag2S:加热2Ag + S ==== Ag2S 江西卓越银业有限公司广东运营中心整理。
银(Ag)是白色、有光泽的金属。
熔点961.93℃,沸点2212℃,密度10.5克/立方厘米(20℃),熔解热为11.30千焦/摩尔,汽化热为250.580千焦/摩尔。
银质软,摩氏硬度为3.25度,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延展性仅次于金,能压成薄片,拉成细丝。
1克银可拉成1800米长的细丝,可轧成厚度为1/100000毫米的银箔,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银对光的反射性也很好,反射率可达到91%。
银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氧作用,长久暴露在空气中,和空气中的硫化氢化合,表面变成黑色,形成黑色的硫化银。
常温下,卤素能与银缓慢地化合,生成卤化银。
银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和碱发生反应,但能与氧化性较强的酸(浓硝酸和浓盐酸)作用。
银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毒性,但长期接触银金属和无毒银化合物会导致银质沉着症。
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仅占1×10-5%,在自然界中有单质的自然银存在,但主要是化合物状态。
从银矿中提取银采用氰化法,即用稀氰化钠处理硫化物矿,银转化为可溶性的银氰化钠,加入锌粉,还原成银。
大约有75%的金属银来自铜、铅冶炼中的阳极泥,它用浓硫酸处理,可转化为硫酸银,再用铜将其还原为金属银。
含银较多的还有废定影液,可先将其中的银沉淀为硫化银,然后用锌粉置换得金属银。
进一步提纯需要用电解精炼。
钜丰金业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考点48金属的通性一、选择题1.(2017·南宁)关于银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银是银白色的B.银不易与氧气反应C.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解析】A、银是银白色的,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B、银不易与氧气反应,即银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C、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答案】B 2.(2017·抚顺)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可作导线B.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焊接金属时可作保护气C.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化学性质,可作电光源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用来灭火【答案】C【解析】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导线;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焊接金属时可作保护气;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物理性质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来灭火.二、填空题1.(2017·贺州)国人为之骄傲的第一艘国产航母于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下水.①铜运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②合金是航母的主体材料,如铝合金,在航母制造中备受青睐.常温下,单质铝在空气中不容易被锈蚀的原因是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解析】①铜运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②常温下,单质铝在空气中不容易被锈蚀的原因是: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
【答案】①导电②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2.(2017四川省自贡市,18,4)(1)根据如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A。
银的说明及用途银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Ag银元素英文名:Silver颜色和状态:银白色金属物理性质:A、柔韧性和延展性很好 B、是导热性和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容易与空气中的硫起化学反应变黑用途:用于制合金、焊药、银箔、银盐、化学仪器等,并用制银币和银饰等等银的分类A、根据含量分为:925(又称标准银,被国际公认为纯银,是指含银92.5%的银,在首饰上标注为925)990(其含银量99.0%的称990银或足银。
)999(其含量为99.9%称千足银)根据成色和工艺分为素银:92.5%银+7.5%铜的合金,是国际公认的纯银标准,通常都会镀白金(铑),以防因氧化或硫化变黄变黑,没有镀白金的925银,称为“素银”。
(由于素银很难保养,现在一般都会在表层电镀)泰银又叫“乌银”,是在银首饰上把银、硫的混合物融化,并以玻璃质状态形成覆盖层。
乌银覆盖层疏松乌黑,与白银的光洁银白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
由于经过了特殊的防旧处理,乌银首饰不仅长期不变色,表面硬度也大大增强。
别具一格的质感和色泽,使这种首饰粗犷而古朴。
藏银:一般不含银,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70%铜,因为含银量太低,所以现在市场上已经见不到了,已被白铜所替代真假银饰的辨别1、辩色法: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做工细。
并在银饰印有店号的,为成色高的银首饰。
色泽差,无光泽的为假首饰。
如果含铅,首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含铜,首饰表面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
2、拈重量: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讲,“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也不重。
”因而拈拈可对其白银做出初步判断。
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就可以断定他是其他金属。
3、折弯法:用手轻折银首饰,易弯不易断的成色较高;僵硬、勉强折动的成色较低;经折弯或用锤子敲几下就会裂开的为包银首饰;经不起轻折,且易断的为假货。
4、硝酸鉴别法:用玻璃棒将硝酸滴于银首饰锉口处,呈糙米色、微绿色的成色较高;呈深绿、黑色的成色较低。
金银科技—金银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 金银的物理性质1.1 金的物理性质纯金为瑰丽的金黄色,但颜色随杂质的含量而改变,如金中加入银、铂时颜色变浅,加入铜时颜色变深。
金破碎成粉末或碾成金箔时,其颜色可呈青紫色、红色、紫色乃至深褐色和黑色。
金具有很高的导热、导电性能。
它的传导性能仅次于铂、汞、铅和银。
金粉在温度低于其熔点的条件下,必须加压才能使之熔接在一起。
自然金在常温下为等轴晶系,晶体的形状呈立方体或八面体。
晶体经熔化后再凝结时,呈不规则的多角形,冷却得越慢,晶体就越大。
金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良好的延展性,易承受机械加工,1g纯金可拉成长3.5km、直径0.00434mm的细丝,或可压成厚度为0.23×10-8mm的金箔,50g的金可制成9m2面积的金箔,这样薄的金箔,在显微镜下观察仍然致密。
金会因渗入杂质而变脆。
如铅、砷、铂、镉、铋、碲都会使它变脆。
以含铅最为明显,纯金中加入0.01%的铅,就会使金的良好展性完全丧失。
金中的铋的质量分数达到0.05%时,甚至可用手搓碎。
金的密度随温度略有变化,常温时金的密度为1.929×104~1.937×104kg/m3,金锭中由于含有一定量的气体,密度略有降低,经压延后金的密度增大。
金是唯一在高温下不与氧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常温下几乎不挥发。
在1000℃下将它置于氧中40h,没有察觉到失重现象,而在1040℃下放置100h,则仅损失0.02mg/cm2。
纯金在空气中加热到1300℃时,挥发质损仅0.01%,金的挥发损失与炉料中挥发性杂质的含量和周围的气氛有关,如当有硫、砷、锌、锑等杂质存在时,其挥发速度加快。
金有很强的吸气性,金在熔融状态时可吸收相当于自身体积37~46倍的氢,或33~48倍的氧及大量的一氧化碳,因此在一氧化碳中蒸发金的损失量为空气中的二倍。
此外金银合金、金铜合金、金铂合金、金钯合金以及和其他金属形成的合金都不是化合物,而是固熔体。
银的物理化学性质.txt16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17过去与未来,都离自己很遥远,关键是抓住现在,抓住当前。
银的物理化学性质
银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Ag,它的原子序数是47,是一种过渡金属。
银(Silver),元素符号为Ag.是从自然银和其它银矿物中提取的一种银白色的贵金属。
硬度2.7,密度10.53克/立方厘米,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延展性和导热性。
多用于电子工业、医疗和照相行业更主要的用途是用来制造首饰、器皿和宗教信物。
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
银具有白色光泽,不易氧化,反射率可达到91%,广泛应用于首饰和装饰品。
银对可见光的反射率为91%,而铂为69%,钯为57%,高反射率显示高亮度,故银的白色光泽十分引人注目。
纯银有一个有趣的特点,银饰的抗氧化性和光泽的持久性也跟个人的体质有关的,体质好的人会越戴越亮,而如果体质较弱体内毒素较多的话可能银饰很快就会发黑,就像古代人用银针测试酒里是否有毒一样,有毒的话银针会变黑的。
所以不时戴戴纯银饰品,可以排出体内毒素,一举两得!表面镀了别的金属的银饰可没有这种排毒的功能。
另外,白银历来就有防毒功能的说法。
据专家介绍,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银在水中可形成带正电荷的银离子,这些银离子能将细菌吸附其上,令细菌赖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使细菌无法生存,据科学研究,伤寒杆菌在银片上也只能存活1小时,白喉杆菌在银片上也只能存活3个小时!由于白银杀菌能力很强,故被誉为“永久性的杀菌剂”。
银Ag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仅占1×10-5%,在自然界中有单质的自然银存在,但主要以化合物状态产出。
纯银为银白色,熔点960.8℃,沸点2210℃,密度10.49克/厘米3。
银是面心立方晶格,塑性良好,延展性仅次于金,但当其中含有少量砷As、锑Sb、铋Bi时,就变得很脆。
银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在常温下不氧化。
但在所有贵金属中,银的化学性质最活泼,它能溶于硝酸生成硝酸银;易溶于热的浓硫酸,微溶于热的稀硫酸;在盐酸和“王水”中表面生成氯化银薄膜;与硫化物接触时,会生成黑色硫化银。
此外,银能与任何比例的金或铜形成合金,与铜、锌共熔时极易形成合金,与汞接触可生成银汞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