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附板书)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15 小虾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 (1)夏天,积了大半缸.(gāng)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xì)里滴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2)我和邻居阿成哥跑到村边小溪里,在竹荫下静水处,轻轻掀.(xiān)开小石块,或者把手伸到大石块下,捉了一些小虾,带回家养在缸里。
(3)有一天,我从缸里捉出几只较.(jiào)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
2.读选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
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标出来。
(2)用“”标出描写小虾动作的词语。
(3)仿照这段话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个小动物。
吃饱后的小鸡们非常活跃。
它们你扑我跃,你啄我躲,你跑我追,打得十分有趣。
母鸡怕孩子们受伤,就急忙拍拍翅膀,发出叫声,小鸡们像听到收兵鼓似的,一窝蜂的奔过去,躲在母鸡的翅膀下面,紧紧地挤在一起,一动也不动了。
3.句子创作沙龙。
(1)缸里的小虾真有趣啊!(2)这缸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
(3)小虾的搏斗很激烈。
《小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小虾的外形及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2、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要爱护小动物。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大千世界中,有很多可爱的小生灵,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近小虾,认识这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二、复习旧知,学习新课:1、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作者通过自己养小虾,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小虾的哪三大特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样子、有趣、脾气不好)2、课文的哪些段落分别写这三大特点的呢?(2、3、4)3、学习小虾的样子。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教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字,正确读“一口缸、空隙、掀开、背上、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
3.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4.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前文,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第二单元刚刚学过一篇写鸟的文章《翠鸟》,它的作者是菁(jīng)莽(mǎng)。
2.作者简介:菁莽,本名陈益清,笔名菁莽,男,1936年生,广东揭西人。
文学创作有儿童文学、散文、诗词等多篇入选发表。
散文《我看见了鲤鱼跳龙门》、《翠鸟》等先后入编小学教材。
3.菁莽写的翠鸟令人印象深刻,他不但擅长写鸟,也擅长写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去看看他笔下的小虾。
(板书课题:小虾)2.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前为我们出示了相关要求,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就是本课对我们的要求,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读一遍(1)朗读课文。
(2)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3)把课文中细致生动的语句抄下来。
有了目标,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自己发现美的眼睛,用我们充满智慧的大脑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作家笔下的小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想要读好课文,得先扫除拦路虎,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出示:一口缸、空隙、掀开、背上、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1)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习读一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小虾,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按以下示例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我观察到的小虾很……3.出示课题,齐读,进入文章。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1.多种方式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1)请大家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根据拼音读 4.交流评价。
准字音,用笔画出读不准的生字,带生字的语句多读几遍。
四、总结所学他精(2)检查员拿出生字卡片检查一下自己组同学读生字的情况。
缸隙掀末副钳搏较腹(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出关键语句,谈谈作者对小虾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你呢2. 品读课文,合作交流。
(1)品读课文1、2自然段。
①请大家读课文 1、2 自然段,画出写小虾样子的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
②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
③指出刚长大的虾和老的虾有什么区别。
(2)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
①仔细读第3自然段,看哪些句子是写小虾有趣的,用横线画出来。
②小虾脾气不太好,画出它们生气时的样子。
③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④小结:第3自然段是围绕“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来写了小虾平常状态下的样子和生气时的样子。
所以,“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就是这段的中心句。
作者正是运用了围绕着中心句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来写小虾有趣的。
三、妙笔生花,运用方法1.师:你想把“围绕中心句把事物写具体”这种方法运己的写作中吗你想写些什么2.集体交流。
3.学生进行片段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评价。
四、总结所学五、板书设计小虾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中心句)平常状态下时的样子生气时的样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学设计【第2篇】教材介绍:我所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小生灵主体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小虾》,这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
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作者通过观察生活细节来描绘小虾的方法,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细节的方法。
3. 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关爱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虾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一:观察图片,说出小虾的特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标记生字词,思考小虾的特点。
过程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生字词。
过程二:学生分享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过程三:学生思考小虾的特点,准备进行课堂讨论。
3. 课堂讨论:分析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过程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分析课文内容。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过程一:讲解生字词,分析字形、字义。
过程二:讲解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表达手法。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一: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过程二:教师讲解答案,学生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小虾、观察、敏捷、触角、吐泡泡等。
2. 课文结构:总分总。
3. 作者观察方法: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喜欢的小动物”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描述你喜欢的小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虾》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作者养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写出了小虾的有趣和可爱,表达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习这种概括段意的方法,本课是前面两篇精读课文后对这种方法的巩固和运用。
本课的另个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为单元习作做准备。
本课设计关注单元统整,注重“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借助关键句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意思;学习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借助图片、视频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作者用词准确、观察细致;在课内摘抄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认读“缸”“隙”“掀”等9个生字。
(二)迁移运用已有知识,借助关键句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借助图片、视频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作者的准确用词和细致观察;抄写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四)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重点: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发现作者通过细致观察、分部位描写、展开想象等方法,把小虾的有趣写得细致生动的秘诀。
难点:尝试运用细致观察、分部位描写、展开想象的方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小动物。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小虾的视频资料,《语文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初识小虾1.揭示课题,齐读。
2.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你看到过小虾吗?你看到的小虾是怎样的呢?3.过渡:那作家笔下的小虾和你看到的小虾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梳理内容1.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出示学习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2)思考:课文中的小虾是怎样的?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字词检查。
(1)指名领读,正音。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隙、末、钳、搏、缸”,指名小老师领读,其余同学跟读,随机正音。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教案一、教学目标1.自主读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自主识字,掌握生字读音。
2.能运用已有知识,借助关键句概括第3自然段的意思。
(重点)3.学习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借助插图、视频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准确用词和细致观察。
(难点)4.摘抄课文中描写细致生动的语句。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虾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认识小虾1.揭示题目,联系生活聊小虾2.关注提示,明确内容知方向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学好略读课文,有什么秘诀?(出示阅读提示,自由读),你来找找,他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二)自主读文,理清文脉1.初读课文,思考问题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思考:作者笔下的小虾是怎么样的?2.链接作业本,检查生字3.交流反馈,理清内容(1)校对作业本(2)交流作者笔下的小虾是怎么样的?(样子、活动、休息、繁殖)(三)借助关键句,感悟有趣1.勾连《花钟》,回顾学习方法2.阅读关联,寻找相似段落3.运用方法,逐句品读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1)说有趣(2)视频感知有趣(3)读有趣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1)练读长句(2)展示朗读(3)交流有趣(4)观察小虾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
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说有趣(2)读有趣4.配乐朗读,整体感知有趣(四)链接方法,引导观察1.聚焦观察,回顾方法作者为什么能把小虾的这些活动写得这么有趣呢?2.圈划句子,交流评价读读课文其他自然段,找找描写同样细致生动的句子,想想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观察的。
(五)摘录语句,总结引导正因为作者留心观察,才会有新的发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第【1】篇〗课题小虾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缸、隙”等9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
过程与方法:1.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短文,把握短文的主要内容。
2. 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并积累语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以及各种有趣活动。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了解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那能不能把你们喜欢的的小动物给大家介绍一下呢?(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2:小动物)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课件出示3: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出示词语:(课件出示4:出示词语)水缸空隙掀开背上追逐末端较大腹部钳子搏斗(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5:生字田字格课件)缸隙掀末副钳搏较腹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前鼻音“掀、钳”,后鼻音“缸”。
4. 识记生字(1)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①熟字加偏旁:“缶+工=缸”“欣+扌=掀”“甘+钅=钳”“复+月=腹”。
②熟字比较:未一末幅一副膊一博较一校(2)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三、读书品悟,体会虾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虾生活习*方面的特点。
2、理解“迅速、舞动、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指导书写“迅速”。
3、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懂得要爱护小动物。
4、学习先总后分的写法,并能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小虾的特点,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懂得要爱护小动物。
2、难点:学习先总后分的写法,并能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1、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小虾》,了解小虾的特点,感受小虾的可爱,体会作者的感情,2、交流思维导图,复习重点字词语(1)课前让同学们用简易的思维导图梳理了这篇课文的重点字词,同桌交流一下。
(2)谁愿意给大家分享?指名展示。
3、回顾主要内容字词已经没有问题了,回忆文中的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二、读书品悟,体会虾趣1、学习第三自然段。
(课件出示)(1)自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句话就是中心句,用双横线画出。
更厉害的孩子能将这句话读成一个词?试一试。
(板书:有趣)(2)“有趣”这个词在作者笔下摇身一变,变成了长长的一段话,而且具体生动,我们读着读着眼前还能出现两幅有趣的画面!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并用文中的两个关键词概括这两个有趣的画面。
(板书:小心自在)(3)谁来读第一幅画面——学生评价。
(课件出示)指名读第二幅画面——学生评价。
(课件出示)(4)就像这样,和同桌读一读这一段,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把小虾的有趣写具体、写生动的?随机指导:①动作描写:标出描写小虾动作很小心的词语。
(板书:动作)②小虾吃食时动作不但小心,而且非常的灵活,从文中的那个词看出来的?能给迅速换一个词吗?课件出示:观察“迅速”,指导书写。
(半包围结构,属左下包,因此,被包部分要偏右上书写,走之旁:点高要靠后折小撇要短一波三折捺好看)。
语文教案设计《小虾》《小虾》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小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体会作者是如何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的。
《小虾》这篇课文通过对小虾的外形、动作、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小虾的有趣和可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与描写的范例。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趣,易于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和喜爱,这会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然而,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可能还不够细致全面,对于如何把观察到的内容准确、生动地转化为文字表达可能存在困难。
在阅读方面,他们虽然能够读懂文章的大致内容,但对于一些描写手法和文章结构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认识“缸、隙”等9个生字,会写“缸、隙”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空隙、掀开”等词语。
- 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小虾的外形、动作和生活习性等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课文生动准确的语言。
-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小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圈点批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小虾的有趣可爱,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了解小虾的外形、动作和生活习性等特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
- 学习作者描写小虾的方法,如抓住特点描写外形、动作描写细致入微等。
- 例如在描写小虾的外形时,作者写道“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5《小虾》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5《小虾》教学设计(通用7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5《小虾》教学设计(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5《小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小虾的生活的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一话是如何写具体的。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要爱护小动物。
二、教材分析《小虾》是一篇描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
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策略:1.抓词抓句,理解感悟2.读说结合,发展语言3.过程开放,体现自主4.利用电教,提高效率。
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小谜语要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明?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爬到锅台中,全身红彤彤。
(猜一动物的名字)师:今天,咱们来认识一种小动物,请大家集体喊出它的名字(板书课题:小虾)师:喜欢它吗?能不能带着喜爱的感情再读一遍?(出示学习目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结合课题质疑:师:这么喜爱小虾,你都想对小虾有哪些了解?生:小虾长什么样?生:它吃什么?生:它生活在哪里?师:看来大家对小虾充满了好奇,那就请大家读课文,看看你都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2、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边读边体会,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自由读,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师:有的同学已经读完两遍了,真不简单!我发现有些词语比较难读(课件出示:大缸、漏过、空隙、撒落、甚至、青苔、竹荫、钳子、立即、一副、搏斗、猛烈、小卵)。
《小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虾》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认识“掀、隙”等8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稍”。
2. 能运用已学的方法说出第三自然段的大意。
3. 能摘抄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用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
2. 教学难点:理解“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虾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猜谜语: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爬到锅台中,全身红通通。
(打一动物)2. 教师揭示谜底,引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3. 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4.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
(1)第1自然段交代了“我”产生养虾想法的原因;(2)第2自加写了“我”和阿成捉了些小虾养在缸里,并描述了小虾的样子;(3)第3-6自然段具体了“我”在饲养过程中观察了解到的小虾的生活习性。
(三)细读课文,品读感悟1. 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口缸”“闲着”“养些小鱼小虾”等词语,体会“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3)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2. 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体会小虾的形态各异。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浅显易懂。
它向我们介绍了小虾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文章通过对小虾的样子、小虾休息时和生气时的不同表现等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的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本课,以课文前的导读提示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练一练、赏一赏”的方式了解作者描写小虾的方法,感受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生动的描写写出小虾的有趣的,通过“练一练”将读文与写作结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虾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1.猜一猜。
PPT出示谜语: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
爬到锅台中,全身红彤彤。
(打一动物)2.板书课文题目:小虾。
3.你对小虾有哪些了解?想深入了解它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虾》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课文做好铺垫。
二、自学课文1.读课文前的导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1)借助拼音读准课文中注音的字词。
①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②利用生字卡,同桌之间相互认读生字,正音。
(2)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3)课文介绍了小虾的哪些知识?(4)小虾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相关句子下画横线。
2.交流。
(1)出示课后生字,指名读。
(2)强调文中出现的多音字的读音:“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中的“背”读bèi。
(3)交流自己积累的好词。
(4)说说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什么。
提示:可以找关键句,借助关键句进行概括。
第1自然段: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有一口缸,可以用来养小鱼小虾。
第2自然段:“我们”捉回小虾及小虾的外形特点。
第3自然段: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第4自然段:“我们”对小虾的悉心照顾。
第5自然段:小虾产卵了,缸里的小虾多了起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附板书)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2、积累并运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作者“围绕中心写具体,表达有序写清楚,用词准确写形象的写法。
”读写结合,以片段的形式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小虾的可爱,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小虾》,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1、作者是怎样观察小虾的。
2、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小虾的特点。
3、能够按照作者的写作方式仿写出你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某一方面特点。
二、新授课
第三段
(一)先学:自学指导(一)
1、出示自学指导(一):快速流浪1、2自然段,完成大屏幕上的考考你:从一、二自然段中,我们知道了“我”把小虾养在(),像玻璃似的虾是(),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是(),这是()。
请同学们拿出笔边读边画出答案。
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填空,指名填空,齐读填空。
(二)后教:
1、这是作者从小虾的哪个方面进行描写的?(生活环境和外貌)
2、小虾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第一自然段)
3、对于小虾的外貌描写就是我们刚才所填写的。
第四段
(一)先学:自学指导(二)
1、出示自学指导(二):作者还从哪个方面写小虾的?请小声朗读第三自然段,画出中心句。
2、小声朗读。
(二)后教:
1、第三自然段中写出了小虾的(有趣),作者选取了描写小虾的哪个方面来表现它的有趣呢?(吃食)
2、小虾是怎样进食的?拿出笔画一画。
3、小虾吃食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要反复试探,你能找出描写它动作的词语吗?(碰-后退-碰-后退-捧着吃)
4、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小虾吃食的动作,好吗?两根手指是你的钳子,课桌上的文具盒是你的食物。
我来读句子,你来感受小虾的动作。
5、从这些动作中,你觉得小虾特别(有趣)
6、小虾吃东西时有这么多动作,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么多动作有序的写出来的呢?请画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先、然后、接着、再、又、直到……才),如果把这些词去掉了,会怎样?试着读一读。
7、有了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小虾吃食时,一次又一次,反复试探的情景就很清楚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板书:“表达有序写清楚”)
8、吃饱的小虾在干什么呢?(有的、有的……)
9、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这个句子就叫中心句。
从小虾小心吃食和吃饱后自在的两个方面写出了小虾的有趣,这就叫:板书“围绕中心写具体。
”本文中不止第三自然段运用了这种写法,第四自然段也是这样写的。
(一)先学:自学指导(三)
1、出示自学指导(三):(1)、找一找,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生气的小虾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来读一读,同桌谈谈体会。
(二)后教:
1、小虾的脾气是怎样的?
(用自己的话说)读文中的句子。
2、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词用得好?(一突一突、一张一张、一翘一翘)
这几个词形象的写出了小虾动作的可爱。
看出作者观察仔细。
板书:用词准确写形象。
3、这段话中是围绕哪一句写的?
小结:既然小虾这么可爱,那么我当然希望小虾们能够生活得快乐一些,为此,我就和……
(学生回答:……)
练一练
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写出的文章才能够详细具体,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老师总结出三方面,如果能坚持用这些写作方法,那么,你写出的文章一定也能生动有趣的。
在生活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小动物,你喜欢他们吗,你能像作者一样仔细观察他们吗,请你像文中3、4自然段那样,用“真”开头写一个片段,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出你们对它们的喜爱。
板书设计
有趣表达有序写清楚
小虾(先、然后、接着、再、直到..又..)围绕中心写具体
脾气不好用词准确写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