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塔作业防碰撞措施安全专项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5
一、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5.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6.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除安全技术规程》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8.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9. 项目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二、预案目的为确保群塔作业过程中,防止塔吊之间发生碰撞事故,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施工现场中两台或多台塔吊同时作业时,为预防碰撞事故而采取的专项措施。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实施、监督和检查。
2. 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作业的指挥、协调和监督。
3. 安全检查组: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 应急救援组:负责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工作。
五、预防措施1. 塔吊布置:确保塔吊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符合规定,并避开交叉作业区域。
2. 警示标识:在塔吊起重臂、臂端等易发生碰撞部位设置警示标识,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3. 灯光及音响:塔吊配备有效的障碍灯和音响装置,夜间作业时开启,提高可见度。
4. 操作人员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5. 动态监控:采用监控设备对塔吊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六、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援:应急救援组迅速到达现场,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3. 人员疏散:如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立即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4.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七、预案实施与检查1. 实施:本预案由现场指挥组负责组织实施。
2. 检查:安全检查组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群塔施工防碰撞安全专业技术措施群塔施工是指在同一施工现场,多个塔吊同时进行施工的情况。
由于塔吊的工作范围和高度较大,施工区域较为狭窄,因此容易出现塔吊之间的碰撞事故。
为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塔吊的正常运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碰撞安全专业技术措施:1.确定合理的施工平面图:在施工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合理的施工平面图,并明确标注每台塔吊的位置、高度、工作范围等信息。
同时,绘制出各个塔吊的距离,以便合理安排塔吊的位置,避免塔吊之间的碰撞。
2.塔吊设备管理:对于每台塔吊,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安全可靠。
包括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要保证所有操作员都具备良好的技术素养和操作能力,严禁非授权人员操作塔吊。
3.引导人员设置: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引导人员,负责指挥和协调各台塔吊的工作,以确保各个塔吊之间的安全距离。
引导人员要熟悉工地环境和各个塔吊的工作特点,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碰撞风险。
4.机械限位装置:为了避免塔吊超越其工作范围而与其他塔吊碰撞,可以在塔吊上安装相应的机械限位装置。
这些装置能够根据塔吊的工作范围自动控制其行程,并在接近危险区域时发出警报或停止工作,以减少碰撞风险。
5.防碰撞报警系统:在每个塔吊上都安装防碰撞报警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各台塔吊之间的信息交流。
当塔吊之间的距离过近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操作员及时采取避免碰撞的措施。
6.安全教育培训:针对塔吊操作员和现场工人,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塔吊的安全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紧急情况应急措施等。
通过培训,提高操作员和现场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7.定期巡视监控:施工管理团队要定期巡视施工现场,监控各个塔吊的状况和工作情况。
如发现任何异常状况或潜在的碰撞风险,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总之,群塔施工防碰撞安全专业技术措施的落实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只有保障每台塔吊的安全,才能确保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的事故。
群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范本11. 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1.2 施工目标2. 安全管理组织2.1 安全管理团队2.2 安全管理职责分工3.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估3.1 危险辨识3.2 风险评估方法3.3 风险等级划分4. 安全措施4.1 防碰撞技术措施4.2 工作面布置措施4.3 安全警示标识4.4 紧急避险措施5. 施工程序与作业流程5.1 施工准备5.2 施工阶段安全措施 5.3 作业安全要求5.4 管理考核与整改措施6. 紧急情况处理6.1 紧急情况判断与报警 6.2 紧急救援预案6.3 事故调查与记录7. 安全培训与监督7.1 安全培训计划与内容7.2 安全监督与检查8. 文件与记录8.1 安全管理文件8.2 安全记录要求9. 监督与评估9.1 监督验收9.2 评估与反馈附录:附件1:施工图纸附件2:安全警示标识示意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危险辨识:通过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评估,确定出可能引发事故的相关因素。
2. 风险评估: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可能引发的灾害类型、后果和可能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
3. 安全警示标识:在施工现场设置的标识牌、标识灯具等,用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并指示危险区域。
范本2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1.2 工程位置1.3 工程规模2. 安全管理责任2.1 项目安全管理责任人2.2 安全管理职责分工3.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估3.1 危险辨识方法3.2 风险评估流程3.3 风险等级分类与评价标准4. 预防控制措施4.1 工程区域划分4.2 施工现场安全布置4.3 防碰撞设施设置4.4 安全警示标识布设5. 施工过程管理5.1 施工准备措施5.2 施工进场与出场管理5.3 施工作业计划安排5.4 紧急情况应对预案6. 安全培训与教育6.1 安全培训计划6.2 安全教育内容6.3 安全培训宣传形式7. 安全检查与监督7.1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7.2 安全监督员职责7.3 违章处罚与事故报告8.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8.1 突发事件判别与报告 8.2 紧急救援组织8.3 突发事件处理流程9. 文件与记录9.1 施工安全管理文件9.2 安全记录要求与管理附录:附件1: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附件2:安全警示标识布设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危险辨识: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确定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
安徽某影视中心群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安徽影视中心群塔作业是一项高危作业,存在着潜在的碰撞风险。
为
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制定一套有效的防碰撞专项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设备维护、作业流程和人员管理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防碰撞措施。
一、设备维护
1.定期检查和维护塔吊、龙门吊等起重设备的性能和功能,确保其正
常运行。
2.检查塔吊的起升高度和幅度,确保其在作业范围内操作。
3.经常对起重机械进行润滑和调整,减少操作偏差和故障。
二、作业流程
1.在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明确各项任务的责
任和流程。
2.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标志和警告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防碰撞。
3.禁止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的同一区域同时进行多项作业,避免产生
交叉风险。
4.禁止使用过小或不稳定的绳索、索具和吊具进行起重作业,确保作
业安全。
三、人员管理
1.培训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作业知识和技能,了解防碰撞措施的重要性。
2.配备足够的作业人员,以确保作业任务的顺利进行。
3.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遵守规
章制度的能力。
4.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每个人员在防碰撞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5.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监督作业过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碰
撞隐患。
以上是针对安徽影视中心群塔作业的防碰撞专项方案。
通过设备维护、作业流程和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碰撞风险,
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
整并改进措施,为今后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群塔作业防碰撞措施安全专项方案教育文库我们得明确,群塔作业现场是个高风险区域,一旦出现碰撞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防碰撞措施至关重要。
一、作业前准备1.1现场勘察在作业前,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勘察,了解周边环境,尤其是相邻塔吊的位置、高度和作业半径。
这个环节不能马虎,一旦忽视,就可能为后续作业埋下隐患。
1.2设备检查检查塔吊的各个部件,包括限位器、钢丝绳、吊钩等,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同时,对塔吊司机进行资质审查,确保其具备操作塔吊的能力。
二、作业中防碰撞措施2.1通讯联络建立完善的通讯联络系统,确保塔吊司机、指挥员、地面作业人员之间能够及时沟通。
这个环节至关重要,一旦沟通不畅,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2.2作业区域划分根据塔吊的作业半径,将现场划分为不同的作业区域。
在作业过程中,严禁相邻塔吊进入对方的作业区域,从源头上避免碰撞。
2.3作业顺序安排合理规划作业顺序,避免多台塔吊同时作业,减少碰撞风险。
同时,对作业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在高峰时段进行密集作业。
2.4限速限高针对不同塔吊的作业高度,设置限速限高装置,确保塔吊在作业过程中不会超出安全范围。
这个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碰撞风险。
三、应急预案3.1碰撞预警建立碰撞预警系统,一旦发现塔吊运行轨迹存在碰撞风险,立即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司机及时调整。
3.2应急处置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发生碰撞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损失。
四、安全培训与宣传4.1培训对塔吊司机、指挥员、地面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在作业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4.2宣传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现场安全宣传,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这份“群塔作业防碰撞措施安全专项方案”旨在为施工现场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作业环境。
只有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注意事项:1.注意作业前的现场勘察,别小看了这个环节,它可是预防碰撞的第一道关卡。
群塔作业防碰撞措施安全专项方案群塔作业是指多台塔机在一个工地上同时进行作业的一种施工方式。
由于塔机作业高度较高且作用范围广,如果不注意防碰撞措施,很容易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防碰撞措施安全专项方案至关重要。
一、现场安全管理1.各塔吊的设立要根据工地的布局、施工进度、主要作业区域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各塔吊的互不干扰。
2.确保各台塔吊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相对独立的工作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边界标志,禁止作业人员和外来人员进入禁止区域。
3.设置专门的现场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和指导,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二、塔机设备管理1.对塔机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正常运行。
发现设备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报修。
2.每次开机前,操作人员要检查塔吊的机械和电气装置是否正常,确保各项安全设施完好,操作柱塞的传感器敏感可靠。
3.对在使用中的塔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检查吊索、钢丝绳、起重机构等部件是否出现损坏或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或修复。
三、塔机作业安全要求1.塔吊的设备和工作平台上要设置可见性良好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2.塔吊操作台上必须配备有效的通信设备,方便不同塔吊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3.塔吊操作员必须持有合格证,并参加过相关培训,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熟悉塔吊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操作规范。
4.塔吊作业时,应避免超载和违规操作,严禁人员在下方作业区域和悬挂物下工作。
5.塔吊起重吊具使用前应检查完好后方可使用,吊具悬挂物需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有损坏或者疲劳现象的吊具。
四、碰撞预防措施1.在塔吊的最大回转半径范围内,禁止设置其他高大设备、建筑物和障碍物,确保塔吊的工作空间充分且安全。
2.在塔吊操作台上显示塔机作业半径,并设置预警装置,一旦接近工作半径,自动发出警报。
3.在塔吊的最大工作半径范围内,设置明显的隔离带,禁止人员和车辆进入,加强安全警示。
群塔防碰撞措施方案引言:群塔防碰撞措施方案是为了保障建筑物、通信塔、风力发电塔等高大物体与飞行器(如无人机、航空器等)之间的安全,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保护人身财产和环境安全。
本文将从监测与预警、驾驶员与操作员培训、无人机技术升级、法律法规等方面探讨群塔防碰撞措施方案。
一、监测与预警(1)塔身监测系统:安装在通信塔、风电塔等物体上,通过传感器监测物体的倾斜、振动、扭转等情况。
当发现异常时,即时报警,以便保护物体的结构完整性。
(2)雷达监测系统:布置在塔的周围范围内,可以实时监测到飞行器的位置、高度、速度等参数,并进行飞行轨迹模拟分析,当飞行器与塔身进入预定距离时,及时发出警报。
(3)光电监测系统:利用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周围环境,掌握塔周边的动态情况。
一旦有飞行器接近或进入预定范围,立即报警。
(4)数据联网系统:将各个监测系统进行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监控,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二、驾驶员与操作员培训(1)飞行员培训:对所有飞行员进行飞行安全培训,包括不同类别飞行器的飞行规则、高度限制、禁飞区域等。
加强飞行员的必要飞行技巧和专业素养培养,提高他们的飞行安全意识。
(2)操作员培训:对无人机操作员进行培训,包括操作手册的学习、系统参数的设置、飞行器的维护、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提高操作员的技能水平。
(3)综合模拟训练:通过模拟软件和设备,让飞行员和操作员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训练和演练,熟悉各种飞行情况和应急处理,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三、无人机技术升级(1)高精度定位系统:引入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等先进技术,提高无人机的定位精度,减小飞行偏差,避免撞击高大物体。
(2)自动避障技术:在无人机上安装避障雷达、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等装置,并结合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实现无人机在遇到障碍物时自动变更飞行路径,避免碰撞。
(3)远程监控系统:无人机与地面监控系统进行即时通讯,通过实时图像传输、数据反馈等方式,保持对无人机的远程监控和操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群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 引言在群塔作业过程中,防碰撞安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施工措施。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专项施工方案,确保群塔作业过程中的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目标本专项施工方案的目标是:•实施一系列措施,有效防止群塔作业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保护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作业风险。
3. 现场安全管理3.1 风险评估在进行群塔作业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群塔作业区域的地形和环境;•工作平台的稳定性;•施工设备的状态和性能;•施工人员的经验和专业能力。
3.2 安全策略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制定安全作业规范,明确每个施工环节的安全要求;•设定安全界限,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不越界作业;•制定应急预案,安排紧急情况的处置措施。
4. 设备安全管理4.1 设备保养与维护定期对群塔作业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4.2 设备检查与监控在群塔作业过程中,设立专门的检查与监控机制,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4.3 设备操作培训提供必要的设备操作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降低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事故风险。
5. 施工人员安全管理5.1 培训与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使其能够正确应对各类安全事故。
5.2 安全防护装备规定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在作业过程中确保自身的安全。
5.3 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的施工人员管理与监督机制,确保施工人员按照安全规范进行作业,并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6. 作业流程与控制6.1 作业计划制定根据实际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群塔作业计划,明确作业的流程和步骤。
6.2 作业指导与监控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作业指导和监控,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计划进行作业,并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群塔作业防碰撞措施安全专项方案
一、项目概况
本项工程为群塔作业项目,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对已有群塔进行维护保养,共计涉及X座群塔。
2. 在Y座山顶修建新的群塔,建设高度将超过Z米。
3. 对已有的高压线路进行检修,更换绝缘子等配件。
二、工作原则
本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 安全第一,确保作业人员和周围公众的人身安全。
2. 预防为主,有效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3. 管理规范,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制定专项安全方案,明确工作流程和安全措施。
2. 聘请具有资质的工程监理,确保施工各项安全操作符合法规要求。
3. 在施工现场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状况。
4. 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确保现场通风、照明等基础设施满足安全要求。
群塔吊装防碰撞施工方案在进行群塔吊装作业时,由于现场空间有限,群塔之间的操作距离较近,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为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碰撞措施。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针对群塔吊装施工,要编制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各塔机作业范围,确保吊装和施工作业的协调与衔接。
2.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及其职责,确保施工作业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3.建立临时施工筹划小组,对各项施工任务进行周密安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4.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测量,了解现场地形、建筑结构及周边环境等情况,为后续的布置和操作提供准确的数据。
二、防碰撞措施1.建立专人专责制度,为每个塔机配备专职观测员,负责监测周围环境和塔机的作业范围,及时发现潜在的碰撞隐患。
2.在每个塔机上设置高位摄像头,通过监控画面实时观察周围环境,避免盲区。
3.在各塔机的工作范围边缘设置安全警戒线,明确作业范围,防止塔机之间的交叉作业。
4.采用无线通信设备,建立起塔机之间的通信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快速沟通,便于协调各塔机的作业,避免碰撞事故。
5.各塔机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统一的指挥标志和信号进行操作,保持作业的统一和协调。
6.针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纪律处罚,以警示其他人员,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
7.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各项操作规程的落实。
8.对塔机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
三、应急处理措施1.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要迅速组织施救人员进行救援和紧急处理,确保人员的安全。
2.对造成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主要责任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
3.在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汇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四、经验总结和改进措施1.在每次吊装作业结束后,要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2.定期组织安全会议和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四、安全技术措施五、应急措施六、应急预案群塔作业防碰撞措施安全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66号令)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3、《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与监督管理实施办法》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5、《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99)6、《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除、安全技术规程》(JGJ 196—2010)7、塔机使用说明书8、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施工安排及塔机周边环境二、工程概况1、主要参建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2、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区村地块,地块西侧为村,北依,东靠。
3、建筑概况本工程建筑高度为149.5米46层商务公寓,总建筑面积为87203.84㎡,地下部分总建筑面积为11278.96㎡,地上部分总建筑面积为75924.88㎡,其中裙楼占19012.57㎡.地下2层,-1F层高为4.5米,-2F层高为3.5米,主要用于停车位、机房、设备用房等,地上部分塔楼42层,裙楼4层,主要为商业用房。
本工程建筑外立面设计比较规则,塔楼平面近似长方形;1F~4F为非标准层,1F楼层高度为5.9米,2F~4F楼层高度为5.1米,5F为避难层,楼层高度为5.3米,6层以上为标准层,层高为3米;标准层每层面积约为1380㎡;塔楼外立面采用铝板幕墙和玻璃幕墙,裙楼外立面设计为石材幕墙、铝板幕墙和玻璃幕墙。
4、结构概况本工程结构类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局部裙楼为框架)。
塔楼核心筒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墙体内有4根十安型劲性框架暗柱,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塔楼核心筒外围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框架梁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楼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
塔楼外围共有22根劲性框架柱,劲性柱从地下2层起至26层设置。
群塔吊防碰撞方案为了保证在群塔吊作业现场的安全性以及提高作业效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碰撞方案。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案供参考。
1.建立有效的通信机制在作业现场,每个塔吊应当配备无线对讲机,以便塔吊操作员能够及时与其他作业人员进行沟通。
通信机制应该建立在稳定的频率上,并且每个塔吊操作员应该经过专业的培训,了解使用无线对讲机的操作要领以及各种信号的含义。
2.设置可视化警示系统通过在每个塔吊的吊臂和塔身上安装反光条或灯光装置,以确保其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能够被清晰地看到。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醒其他作业人员与塔机保持安全距离。
对于处于高空作业的塔吊,还可以通过在吊具和物料上绑定颜色鲜明的遮阳布或气球来增加可视性。
3.限制作业区域在作业现场周围设置合理的安全栅栏,并标明禁止通行的区域。
同时,根据各个塔吊的工作范围和高度,设置相应的作业区域,并确保无人进入作业区域。
作业人员应该定期检查栅栏的完整性,并及时修复或更换破损的部分。
4.使用碰撞预警装置通过在每个塔吊上安装碰撞预警装置,以实时监测周围的障碍物和其他塔吊的位置。
当检测到潜在的碰撞风险时,装置会发出警示信号,提醒塔吊操作员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碰撞。
碰撞预警装置应该使用先进的传感技术,能够准确地检测到周边障碍物,并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靠性。
5.建立严格的作业规范将塔吊的作业规程明确化,并强制执行。
作业规程应该包括对吊装物的重量、尺寸和安全操作要求的详细规定,以及对相互合作和沟通的要求。
每个塔吊操作员都应该熟悉作业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对其遵守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6.进行培训和指导对于塔吊操作人员,应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培训应包括塔吊的安全操作要领、防碰撞措施的实施、紧急情况的处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
培训过程中应强调塔吊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总结通过以上的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群塔吊作业现场的安全性,降低碰撞事故的发生率。
群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2)三、群塔作业分析 (2)四、防碰撞施工措施 (3)1、技术措施 (3)2、组织措施 (11)3、多机同时作业的运行原则 (11)4、多机同时作业现场安全措施 (11)五、应急预案 (16)1、应急组织机构 (16)2、应急救援职责 (17)3、危险源识别分析 (17)4、应急演练 (18)5、应急处理流程 (18)6、应急处理方法 (18)六、附图 (19)群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项目规划用地13.6万㎡,建筑密度22.27%。
采用灌注桩基础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级;建筑防火类别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本项目承建6~9#栋,建筑面积约12.8万㎡,建筑总高度约100m。
由住宅及商业、地下室车库组成。
工程性质为住宅。
本项目目前仅7#、8#栋施工,6#、9#栋业主还未移交给我司,故本项目依工程进度,目前仅安装了1#塔吊、2#塔吊。
本方案仅适用于7#、8#栋群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后期会随工程进度安装塔吊,同时随进度对本方案进行更新。
2、拟安装塔吊楼栋的基本信息本工程施工现场7.8#楼布置2台QTZ80(6013)型塔吊,其中1#塔吊臂长55m,2#塔吊臂长55m。
塔吊在主楼屋面工程完成后拆除。
塔吊进出场时间表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根据场区内的具体情况,目前现场配置了2台塔机,考虑场内2台塔机同时作业,为确保生产安全,规范现场塔吊施工次序,提高塔吊施工效率,避免发生塔机互相碰撞事故的发生,特编制此方案。
二、编制依据三、群塔作业分析本期工程预计配备4台塔吊,随工程进度安装,目前仅7#栋、8#栋移交我部施工,故目前仅安装了2台塔吊。
平面布置图见附图一。
从平面布置图可以看出,为尽量减少施工盲点,并满足施工效率的要求,各塔吊覆盖范围多处相交,在塔吊作业时或有风时易发生碰撞,必须进行群塔管理,以免出现塔吊安全事故。
项目群塔作业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项目群塔作业是指在建造高层建筑、电力塔、通信塔等高空作业时需要用到的临时设备,它可以提供安全的工作平台和作业通道,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然而,由于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和各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存在,项目群塔作业时会面临着碰撞和安全风险。
因此,制定一份防碰撞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案概述1.1项目群塔作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塔作业的安全,并避免各种可能发生的碰撞事故。
1.2本方案适用于项目群塔作业的所有环节,包括设备搭建、卸载和拆除等。
1.3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和实施本方案,并确保相关人员的遵守。
二、碰撞事故防控措施2.1在工作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以提醒工人注意作业安全。
2.2确保塔作业设备稳定可靠,并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和安全性。
2.3在塔顶和塔底设置防护栏杆,防止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
2.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设备之间的碰撞,如设置隔离带、指导线等。
2.5设备卸载和拆除时,采取防倒措施,规范操作流程,并配备足够的人员进行指挥和监督。
三、作业人员安全培训3.1所有参与塔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3.2培训内容包括作业规范、设备操作和紧急情况处理等。
3.3培训定期进行,确保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持续提升。
四、文明施工管理4.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程序进行作业,杜绝违章操作。
4.2统一施工指挥,减少多人指挥造成的混乱和误导。
4.3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
五、应急预案5.1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5.2建立应急联络机制,及时协调各方力量参与救援。
5.3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
六、安全监督和检查6.1原则上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6.2由专业的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以落实。
6.3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七、方案评估和改进7.1定期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修订。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31.1、施工组织总设计3 1.2、安全文明组织总设计31.3、塔吊安装方案31.4、施工图31.5、主要规范、规程、标准31.6、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3第二章、工程概况42.1、总体概况42.2、建筑设计概况42.3、结构设计概况52.4、水电工程概况62.5、现场概况6第三章、施工部署73.1、技术准备73.2、平面布置的原则73.3、组织及管理73.4、各种塔吊机械性能及参数93.5、塔吊安装情况一览表10第四章、群塔附着及顶升程序104.1、各种安全距离计算11 4.1.1、最底层塔机的顶升高度114.1.2、确定高差计算参数及合理的高差数值124.2、塔吊顶升的程序14第五章、防碰撞安全技术措施15第六章、防碰撞操作要点及具体操作要求17第七章、塔吊遇突发停电应急措施、附后页第八章、塔吊防碰撞应急措施附后页第一章、编制依据1.1、施工组织总设计1.2、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1.3、塔吊施工方案1.4、施工图1.5、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国家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行业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1.6、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总体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农垦创业城(金地花园)A区四标段2建筑面积21000㎡3工程地址银川市金凤区福州南街以东300米4建设单位宁夏西夏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设计单位北京希埃希建筑设计院6质量监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7监理单位湘潭市宏达建设监理有限公司8施工单位宁夏农垦建设实业总公司9工程内容范围施工组织的全部内容1质量要求合格11工期按照合同要求施工本标段工程由地下车库、42#日间照料中心工程、45#幼儿园工程、47#、48#住宅楼工程组成。
具体内容详见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整个标段占地面积约为190*230米,最高处18.3米,为更好的完成本标段内容,编制如下方案。
群塔作业防碰撞安全措施方案㈠、科学布置现场:1、塔吊安装前,应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纸上的建筑物位置,准确合理定位。
充分考虑混凝土机械、钢筋加工机械等施工机械对塔吊位置的影响,现场布置尽可能使每个塔吊覆盖整个工作面,不产生或产生盲点,并要安装方便,拆卸顺利,附墙间距合理。
2、确保塔吊回转时与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大于2m;塔吊与输电线之间的距离符合安全要求,否则,采取适当的措施。
㈡、多塔交叉作业的运行控制:1、现场由于建筑物较为密集,设计安装塔吊五台,部分相邻塔吊间安全间距不足,造成部分塔吊覆盖区域相交,塔吊作业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碰撞事故,为保证塔吊使用安全和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依照《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1999《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GB/T9462—1999,结合现场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2、明确规定塔吊交叉作业中的运行原则:⑴、安装时采用塔吊标高差的方法,就是利用塔吊与塔吊起重臂节数和塔吊塔身标准节节数来避免两塔吊间发生碰撞。
其中塔吊起重臂节数的选择必须满足国标《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GB/T9462—1999的要求。
塔吊标准节节数的选择也要满足现场使用和安装验收要求,并严格控制塔吊在未进行任何附着的情况下其自由高度不得大于40米,保证塔吊的抗倾覆要求。
⑵、塔吊间安全间距必须保证处于低位的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的塔吊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安全间距;处于高位的塔吊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于处于低位的塔吊中最高位置的部件之间的垂直间距不少于3.5米。
如下图所示⑶、为满足夜间施工安全要求,在塔吊的起重臂臂端、配重臂臂端、塔帽顶端装设红色警示灯。
㈢、多塔作业防碰撞措施:1、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定人定机,定方位、定方法,必要时采用回转限制器、限定工作区域,避免工作面间干扰。
2、塔吊地面指挥、作业层指挥及塔吊司机之间加强协调,主动避让,被动变主动。
目录一、编制说明及依据二、工程概况三、群塔位置关系及工作特点四、群塔防碰壁措施五、组织管理六、群塔运行的控制七、群塔施工运行的措施及使用操作八、设备日常检查及维修保养九、群塔作业安全运行奖励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编制说明此方案为我单位施工的上林景苑住宅小区1#、3#、5#、6#楼、幼儿园工程,地下室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所使用塔吊的群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在实际使用和塔吊顶升时,除了考虑单塔作业时的各种事项外,还应积极与临近塔吊联系、协调,着重注意群塔作业的相互协调、配合,合理安排好塔吊的作业,确保安全。
所有塔吊的安装、运行、拆卸以及顶升必须向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取得许可后方可实施。
2、编制依据2.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修正)国务院令第549号);2.2、《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66号;2.3、《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2号);2.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2.5、《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2.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8、现场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和施工组织设计;2.9、上林景苑二期工程施工图纸;2.10塔吊使用说明书。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咸阳市秦都区沣东街办上林路和沣太六路西南角,总建筑面积约152802.72㎡,其中高层住宅面积:116800.24㎡,分别为1#楼、3#楼、5#楼、6#楼、商业面积:5148.87㎡,幼儿园面积:3439.88㎡,车库(设备房):27413.73 ㎡。
建筑层数:地下室车库2层,地上部分:1、3、5#楼34层,6#楼31层,北侧商业3层,幼儿园3层。
建筑高度(m):1、3、5、6、#楼基础埋深约10.82m,1、3、5#楼高度为:98.9m,6号楼高度90.2m,北侧商业高度为13.8m,幼儿园高度为10.8m。
群塔作业防碰撞方案在工程建设中,特别是在高空作业中,防碰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群塔作业是指在同一区域内有多台塔吊同时作业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塔吊之间发生碰撞事故。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群塔作业防碰撞方案,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智能碰撞预警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通过安装在塔吊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塔吊的运行状态和位置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计算,预测出塔吊之间可能发生的碰撞风险。
一旦发现碰撞风险,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避让措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远程监控技术。
通过在每台塔吊上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将实时监控画面传输到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控画面,及时发现塔吊之间的位置和距离情况,一旦发现有碰撞风险,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及时调整塔吊的位置和运行轨迹,确保塔吊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卫星定位系统。
通过在每台塔吊上安装GPS定位装置,可以实现对塔吊位置的精准定位。
结合地图信息和数字化建筑模型,可以实时监测塔吊的位置和运行轨迹,预测出可能发生碰撞的区域,并及时提醒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避让措施,确保塔吊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来提高防碰撞能力。
对塔吊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塔吊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同时,加强对塔吊作业现场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塔吊作业安全有序进行。
总之,群塔作业防碰撞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进行。
通过智能碰撞预警系统、远程监控技术、卫星定位系统以及加强培训和管理,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群塔作业的防碰撞能力,确保塔吊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希望以上方案能够为大家在工程建设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摘要 (1)三、塔吊位置布置和高度协调 (2)四、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 (3)五、安全技术措施 (4)六、管理措施 (8)七、应急预案 (11)八、附图 (14)塔吊防碰撞方案一、编制依据(1)GB50278—2010《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GB5144-200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3)GB5031—2008《塔式起重机》(4)GB8196—2003《机械设备防护安全要求》(5)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6)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7)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8)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9)GB 10055-2007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10)JGJ 215-2010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二、工程概况摘要海洋项目(二期)工程,建筑面积约为383639㎡,其中24#楼,31层建筑面积约为42806.28㎡,单层面积1374.68㎡;25#楼33层建筑面积约为20318.02㎡,单层面积550.35㎡;26#楼33层建筑面积约为20258.18㎡,单层面积548.59㎡;27#楼33层建筑面积约为20256.34㎡,单层面积549.38㎡;28#楼33层建筑面积约为45180.78㎡,单层面积1327.31㎡;29#楼31层建筑面积约为42806.28㎡,单层面积1374.68㎡;30#楼33层建筑面积约为20254.68㎡,单层面积550.57㎡;31#楼33层建筑面积约为20256.34㎡,单层面积549.38㎡,32#楼33层建筑面积约为45154㎡,单层面积1327.31㎡,33#楼31层建筑面积约为38101.39㎡,单层面积1260.99㎡,34#楼33层建筑面积约为20254.686㎡,单层面积550.57㎡,地下室地块,建筑面积约为44968.65㎡,总工期700天。
一、工程概况:石家庄市秀河小区住宅楼1-7#楼工程位于石家庄市石获北路大郭之路以西,总建筑面积为101340.26 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5615.542,地下一层,地上17层,总建筑高度50.4米,剪力墙结构。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工程地址:石获北路大郭村以西工程名称:秀河小区住宅楼施工单位:广厦湖北第六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单位:石家庄市新华区住房保障局安装单位:秀河小区1-7#楼位于大郭支路西侧,建筑面积101340.26㎡。
剪力墙结构1-7#楼均为17层、建筑高度为50.40M、标准层高度2.8M,为了满足工程需要,施工现场决定安装五台塔式起重机。
名称型号编号臂长安装臂长1#楼塔机QT263 1# 56M 56M2#楼塔机QT263 2# 56M 56M4#楼塔机QT263 4# 56M 56M5#楼塔机QT263 5# 56M 56M7#楼塔机QT263 7# 56M 56M周边环境介绍:东边为道路,西侧北侧为一片空地,南侧为临建,施工现场无高压线路。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1#、2#塔机,3#、4#塔机,5#和1#、2#、3#塔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交叉作业相互碰撞,施工道路、施工现场上空高空坠物,邻近在建建筑物碰撞重大安全隐患,为确保塔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该安全专项方案。
二、编制依据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3、《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4、《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5、《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除、安全技术规程》6、塔机使用说明书7、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施工安排及塔式周边环境三、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根据现场塔机布置及周围环境分析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可能导致的情形,针对危险情形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各塔机分别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费序号危险源可能导致危险的情形主要安全措施1 危险作业1、相邻塔机起机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起重臂相撞1、塔机高度错开2、实行塔机升节审批制度2、两塔同时进入交叉区域,起重臂和钢丝绳或吊物相撞1、制定交叉区域规则2、设置交叉区域木转报警装置3、加强指挥向作业人员安全交底3、作业过程中塔吊吊钩未升到安全高度突然失电,风力推动塔机向相邻塔机旋转1、配备同转刹车备用电源2、备用限制回转木楔3、实施突然停电应急措施4、非工作人员状况塔机钩未停置在安全范围,风力推动塔机起重臂和钢丝绳相撞1、塔机吊钩停置安全区域2、向作业人员交底3、监督检查2 塔机顶升加节顶升加节过程中发生大臂相互碰撞1、定专人审批各塔机顶升加节2、建立顶升加节审批制度3、顶升时现场专人负责监视4、和之干涉的相邻塔机停止作业3 现场道路吊物在其上空运转时发生高空坠物1、吊物不超越围墙严禁墙外吊物2、设置小车幅度报警装置4临时设施1、吊物在其上空运转时发生高空坠物1、搭设双层硬质防护棚2、吊运过程中吊物避开临时设施2、工作突然停电,吊物撞击临建设施1、吊物向临时设施方向运动时,限用高速或提前减速2、执行突然停电应急措施5 已建及在建筑物起重臂高度低于建筑物时直接撞击建筑物1、规定工作区域配备专人指挥2、对回转进行限位,限制工作区域3、设置塔机临近回转限位点报警装置,设置限位点标识四:安全使用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①、相交塔机高度错开,始终保持至少5M高差。
②、增设回刹车备用电源即蓄电池,塔吊在工作状态时,对其进行充电,工作中突然停电吊钩未提升到位时,应使用电源进行回转制动。
③、每台塔机上预备木楔,遇停电情况备用回转制动外,还应及时将回转齿圈和回转小齿轮用木楔楔紧,防止风力推动起重臂旋转碰撞其它塔机或建筑物,来电时将吊钩收回后应及时将木楔松脱。
④、设置塔机交叉区域回转报警装置,利用回转多功能限位开关触点和电铃连接,塔机旋转至交叉区域时限位触点动作电铃报警,提醒司机和指挥,塔机已进入危险区域应谨慎操作,电铃延时断电自动断电。
⑤、搭设现场临时道路及临时设施防护棚,防护棚范围以塔机起重臂覆盖范围的道路长度,临时设施全部搭设防护棚。
⑥、设置障碍灯,夜用施工时红色障碍灯必须打开,提醒其它夜间施工塔机保持安全距离。
⑦、各塔机运行过程中为防止发生碰撞,围墙外回转及变幅,各栋号塔机必须按规定轨迹及角度运行。
⑧、塔机附着完毕顶升时,由总监审批同时告知其它塔机施工单位,并根据各塔机的运行状况进行合理安排,项目部和安装公司共同确认附着位置及加节高度后,填写附着升节报批表报监理单位、项目总监审批。
同意后方能实施安装作业。
2、使用作用具体规定①、风力达到5级以上或回刹车失灵或起重臂定位困难时严禁塔机作业。
②、塔机司机每班作业前,必须检查回转刹车,回转限位是否可靠。
③、吊物起升时,在吊物离地30至50cm左右应作停顿,塔机指挥应对吊物绑扎情况进行检查。
④、塔机回转或变幅时,吊物临近道路、临时设施、交叉区域前必须注意观察并提前减速,吊物不得超过工地围墙。
⑤、每班作业后,塔机吊钩应停置在起重臂10米幅度内,距起重臂垂直距离2-3m,吊钩上不得悬挂吊物吊索。
、⑥、夜间保持塔机红色障碍灯开启。
⑦、塔机在两塔交叉区域作业时应遵守以下规则:1)低塔让高塔:安装高度相对较低的塔机在回转前应先观察高塔运行情况再进行作业。
2)后塔让先塔:两塔同时在起重交叉作业区域作业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应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
3)动塔让静塔:在进两塔起重臂交叉作业区域内作业时,正在运行的塔机应避让处于静止状态的塔机。
4)轻车让重车:两塔同时运转时,起吊重物较少(相对于本身起重特性)的塔机,应主动避让起吊物较重的塔机。
5)客塔让主塔:当塔机进入进入另一台塔机主要作业区域应主动避让该塔。
⑧、作业过程中发生两塔碰撞一台钢丝绳和另一台塔机起重臂缠绕后应立即停止动作并对回转进行制动,通知维修人员解除缠绕后方能动作。
五、管理措施:1、项目部对塔机安全使用建立现场监督,项目部管理作业人员实施。
管理机制。
1)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据不整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使用单位接到管理单位报告后,应当责令安装单位立即停工整改。
2)审核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等文件。
3)审核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4)审核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5)监督安装单位执行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情况。
6)监督检查起重机械的使用情况。
7)发现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安装单位、使用单位限期整改,对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拒不整改的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
2、项目部塔机运行岗位职责1)项目经理:负责配备相关人员组织对方案中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督促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设备检查制度的落实。
2)项目生产经理:对塔机的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协助项目经理落实相关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技术措施,配合项目经理定期组织对塔机进行安全检查,督促对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工作,发生事故时负责现场的抢险保护工作。
3)项目安全员: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履行塔机安全作业的管理和监督,宣传贯彻相关政策规章制度,对项目塔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塔机作业制度的贯彻和落实进行检查和指导。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复查,定期组织人员安全例会。
4)塔机机长:按照防碰撞措施组织塔吊指挥和司机进行学习和应急演练,带领作业人员对塔机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对作业人员发现的问题及时和作业人员进行交流,问题严重的应及时向项目部反映。
5)塔机操作人员:应熟悉现场作业环境和塔机操作规程,对本方案各项规定清楚,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每班作业前后对塔机进行检查,并定期进行维护、严禁塔机带故障作业违规作业。
6)信号工①应按现场平面布置图和相关工艺要求指挥起吊、就位构件、材料和设备等。
②掌握常用材料的重量和吊运就位方法及构件中心位置,并能计算非标准构件和材料的重量。
③有防止构件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变形的知识。
④掌握起重机最大起重量和各种高度、幅度时的起重量,熟知吊装、起重机有关知识。
⑤具备指挥单机、双机或多机作业的指挥能力。
7)司索工①严格遵守司索工安全操作规程及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
②准确估计吊物的质量和中重心,正确使用吊具、索具、编插各种规格的钢丝绳,并保证使用安全。
③每次吊装都要对吊具进行认真的安全检查,如果是吊索应根据情况降级使用或弃用。
④对吊物进行必要的归类、清理和检查。
⑤能掌握各种指挥。
号,包括旗语手势等。
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高空挂钩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3、安装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安装单位应当保证安装拆卸过程中的安全,并对其安装的塔吊的安装质量负责。
1)必须依法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其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塔吊安装、拆卸工程。
2)应当和塔吊使用单位(施工单位)签订塔吊安装拆卸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人。
3)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检查塔吊及现场施工条件。
4)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塔吊性能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编制塔吊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定签字。
5)塔吊装拆施工方案必须经监理单位审查,并告知市安全监管理部门后方可组织实施。
6)应当制定有针对性的塔吊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
8)应当按照塔吊按拆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装、拆卸作业,安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进行现场监督,安装拆卸工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能上岗作业。
禁止擅自在塔吊上安装非原制造厂的标准节和附着装置。
9)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及安装使用说明书,安装起重量限制器,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小车断轴保证装置,钢丝绳防脱装置,风速仪缓冲止挡装置等安全装置。
10)塔吊安装单位完毕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要求时,塔吊进行自检、调试和试运转。
自检合格的应当面出具自检合格证明,并向使用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
11)塔吊使用期间,安装单位有关技术负责人应当对其安装的塔吊进行定期巡查,及时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装质量问题,对使用单位、监理单位等单位反映的安全事故隐患,及时组织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整改,确保塔吊安全运行。
4、建立附着升节审批制度1)塔吊顶升审批由总监负责。
2)塔吊附墙部位应对附着点结构进行验算,不满足强度要求时作加强处理。
5、严格执行塔机司机日常检查,项目部每周检查,租赁公司每月检查的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