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的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29
护理学发展史————————————————————————————————作者:————————————————————————————————日期:护理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
人类为谋求生存,在狩猎、械斗及自然灾害抗争的活动中发生疾病、创伤,人们以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家庭式等爱抚手段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
中世纪: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其间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大学、医学院校,出现了一批医学科学家。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
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
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真正走向专业化的开始。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中国传统医学与护理:早期的医、药、护一直保持着不分的状态,“三分治,七分养”就是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作出的高度概括。
在祖国医学中有关护理理论的技术记载就颇为丰富了。
如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强调了疾病与饮食调节,心理因素、环境和气候改变的关系。
隋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的预防、隔离观点。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概况:鸦片战争前后,由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外国人可自由出入中国。
护理工作就是随着各国的军队、宗教和医学进入中国而开始的。
1835年,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西医院。
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女士在福州开办第一所护士学校。
1909年,在江西牯岭成立了中华护士会。
会长均由外籍护士承担。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和几所大学合办高等护士学校,学制4~5年,5年制的毕业生可获学士学位。
此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开端。
1934年教育部成立护士教育专门委员会,将护士教育改为高级护士职业教育,学制为3~4年,护士教育遂被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
护理学发展史与进展史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人类为谋求生存,在狩猎、械斗及自然灾害抗争的活动中发生疾病、创伤,人们以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家庭式等爱抚手段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
中世纪(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其间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大学、医学院校,出现了一批医学科学家。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
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
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真正走向专业化的开始。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出生于英国名门富有的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熟悉英、法、德、意等国语言。
她从小就立志从事救死扶伤的护理工作,在随家人到世界各国旅游时,她专注于参观、考察各地孤儿院、医院和慈善组织等。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克服重重困难,前往战地救护伤员。
半年后,使病死率由50%下降到2.2%。
被战士们称为“提灯女神”和“克里米亚天使”。
1860年,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1907年,获英国政府颁发的最高国民荣誉勋章。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920年,国际红十字会首次颁发南丁格尔奖章。
中国传统医学与护理:早期的医、药、护一直保持着不分的状态,“三分治,七分养”就是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作出的高度概括。
在祖国医学中有关护理理论的技术记载就颇为丰富了。
如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强调了疾病与饮食调节,心理因素、环境和气候改变的关系。
隋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的预防、隔离观点。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概况:鸦片战争前后,由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外国人可自由出入中国。
护理工作就是随着各国的军队、宗教和医学进入中国而开始的。
1835年,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西医院。
护理发展史一)护理学的形成1.人类早期的护理从家庭护理走向社会,出现宗教护理,形成早期护理的雏形。
2.中世纪的护理天主教会垄断着文化思想和教育,主要形式是医院护理,由修女进行护理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生活护理。
3.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护理,护理摆脱了教会的控制,护理人员开始接受专门的护理。
4.现代护理的诞生19世纪中叶,英国的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事业,这是护理的转折点。
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中叶,英国的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事业,标志着现代护理学的形成。
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2.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三)南丁格尔简介佛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生于意大利弗洛伦斯城1850年,在德国凯撒斯韦特护士训练班学习1853年受聘于伦敦一所妇女医院,担任院长,开始了她的护理生涯。
1854年3月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由于战地条件十分恶劣,士兵负伤或患病后得不到合理的照料而导致大批伤员死亡,死亡率高达42%。
1854年10月,由南丁格尔任团长,率38名护士抵达战地医院。
改善环境、进行消毒、改善营养、帮助士兵与家人联系。
伤员的死亡率由42%下降到2.2%。
1856年战争结束后,南丁格尔回国,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英国政府授予她最高勋章,并建立了南丁格尔基金。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护士学校。
1907年,南丁格尔获英国政府授予的最高国民荣誉勋章。
1912年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在伦敦大会上首次颁发南丁格尔奖,旨在表彰由各国推荐的忠诚于护理事业,并为之作出贡献的优秀护士。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910年8月13日逝世,享年90岁。
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四)南丁格尔的贡献为护理向正规的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护理环境学说。
护理学发展史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护理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
人类为谋求生存,在狩猎、械斗及自然灾害抗争的活动中发生疾病、创伤,人们以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家庭式等爱抚手段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
中世纪: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其间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大学、医学院校,出现了一批医学科学家。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
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
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真正走向专业化的开始。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中国传统医学与护理:早期的医、药、护一直保持着不分的状态,“三分治,七分养”就是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作出的高度概括。
在祖国医学中有关护理理论的技术记载就颇为丰富了。
如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强调了疾病与饮食调节,心理因素、环境和气候改变的关系。
隋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的预防、隔离观点。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概况:鸦片战争前后,由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外国人可自由出入中国。
护理工作就是随着各国的军队、宗教和医学进入中国而开始的。
1835年,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西医院。
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女士在福州开办第一所护士学校。
1909年,在江西牯岭成立了中华护士会。
会长均由外籍护士承担。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和几所大学合办高等护士学校,学制4~5年,5年制的毕业生可获学士学位。
此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开端。
1934年教育部成立护士教育专门委员会,将护士教育改为高级护士职业教育,学制为3~4年,护士教育遂被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
第一章护理学概论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人类就有了护理活动。
护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进步、文明程度、科学发展息息相关。
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护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一)人类早期的护理1.自我保护2.家庭护理阶段。
(二)中世纪的护理中世纪,约在公元476~1500年,欧洲护理工作受到宗教和战争的影响。
护理工作多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护理文艺复兴时期,约在公元1400~1600年。
护理的发展进入了长达200年的黑暗时期。
(四)护理学的诞生发展与南丁格尔的贡献1836年,德国牧师弗里德尔(Fliedner PT)在凯撒斯威斯城建立医院和女执事训练所,招收年满18岁、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的妇女,给予护理训练。
这就是最早的具有系统化组织的护士学校。
佛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曾在此接受训练。
19世纪中叶,英国佛罗伦斯•南丁格尔(1820年~1910年)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促进了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
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专业真正的开始。
她对护理的贡献非常深远,被尊为“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史人”并载入史册。
1854年在克里米亚地区爆发战争,佛罗伦斯•南丁格尔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使英国前线伤员的死亡率由50%降到2.2%。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St. Thomas Hospital)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Nightingale Training School for Nurses),使护理由学徒式的教导成为正式的学校教育,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南丁格尔的代表作有:《医院札记》(Notes on Hospital)和《护理札记》(Notes on Nursing)。
此书曾作为当时护士学校的教科书广泛应用,被称为护理工作的经典著作。
1907国际护士会建立了南丁格尔国际基金会,向各国优秀护士颁发奖学金供进修学习之用,把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辰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世界各国的早期护理公元前后,一些文明古国已有了早期的医学和护理活动。
希波克拉底创立了“液体学说”,提倡保持病人清洁卫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并采用冷热和泥敷等疗法。
强调在病人的床侧对病人进行仔细的观察;重视生活条件,周围环境对病人康复的意义。
19世纪以前的护理以家庭照顾为主。
欧洲建立了医院,但条件差,病人和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率和死亡率高,护理工作多为修女,她们出于爱心和宗教观念对病人提供一些生活照顾和精神安慰但得不到任何科学的、正规的护理训练和教育机会。
2、南丁格尔时期的护理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Nightingaie,1820—1910年)被誉为近代护理学的创始人。
1854-1856参加克里米亚战改善医院的生活环境。
饮食和供水条件。
对伤病员进行精心的护理。
使伤病员的死亡率从50%降到%。
并完成题为“影响英军健康,效率和医院管理的问题摘要”的战地报告。
1859-1859写出了《医院札记》和《护理札记》指出了护理工作的生物。
社会性和精神对身体的影响等。
护理观点被总结为“环境理论”是现代护理理论的基础1860年在伦敦圣多马医院开办第一所近代护理学院被公认为是护理和预防医学的专家1912.国际护士学会将她的生日订为国际护士节。
环境理论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互相联系的部分;环境因素影响机体的生活,发展,影响对疾病和死亡的预防,抑制或促成;良好的环境应包括清洁的空气和水,噪音的控制,污水的排放,适合的温度和多种多样的活动等;护理是将病人安置于有利于机体生长发展的最佳条件中的过程,其目的是保持机体的生命力和保证患病机体修复过程.3、世界各国现代护理学⑴护理教育的发展证书教育(diploma program)医院办护校始于1873年 1920—1930年发展鼎盛高中毕业学制3-1年,培养了许多优秀护士.40年代转向专科学院或综合性大学建立护理系.为1年.准学士项目(associate degree program)美国开始于50年代,高中毕业学制2年,以学习护理操作技术为重点.继续学习可获得学位.学士项目(baccalaureate program)开始于1919年,明尼苏达大学创办重点学习护理科学,人际沟通,决策过程,领导艺术硕士项目(master program)1932年,美国天主教大学开始美,强调为临床各专科培养专家国博士项目(doctoral program)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开设护理教师的博士项目⑵护理实践的发展19世纪------在医院中为病人提供照顾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护理实践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护理专业分科越来越细20世纪60年代护理程序形成和应用,使护理实践更具有系统性和目标性,护理病人的活动不再只是按照护理操作规程完成任务,而是根据个人,家庭,群体的特殊需要提供不同的护理措施,使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护士专业角色扩展,护理服务对象和范围越来越广泛.护理理论的发展护理学1900 年,〈美国护理杂志〉创刊;1952年,〈护理研究杂志〉创刊,各国各专科护理杂志不断发行。
护理学发展史的三个阶段护理学的历史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精彩篇章。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护理学的发展,看看这个职业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咱们分三个大阶段来谈,既有过去的风云,又有现在的辉煌。
1. 起步阶段:护理学的萌芽1.1 远古时期的护理护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照顾生病的病人了。
虽然那时候没有现代的医疗设备,但人们凭借着智慧和经验,运用草药、简单的治疗方法帮助病人。
就像古人说的,“民间有道”,这些最早的护理方式为后来的专业护理打下了基础。
1.2 古代文明中的护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护理学开始在古代文明中逐渐成型。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地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在治疗病人时,开始有了更系统的方式。
尤其是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被称为“医学之父”,他的理论和实践给护理学带来了启示。
古代的护理不仅仅是照料病人那么简单,还包括了对病人心理的关怀,这在当时可是非常先进的。
2. 近现代阶段:护理学的专业化2.1 19世纪的护理改革19世纪是护理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护理改革。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她通过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出色表现,改变了人们对护理的看法。
她提倡科学的护理方法,强调护理人员的教育和训练。
她那句“照顾病人的工作不仅仅是提供物理上的护理,更是心理上的支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
2.2 护理学的教育与培训南丁格尔的改革催生了护理教育的体系化。
在20世纪初,护理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始出现。
护理学不再是单纯的经验传授,而是有了明确的课程和标准。
这一时期,护理学开始被正式认可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护理人员不再只是看护病人那么简单,他们接受了系统的训练,掌握了更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
3. 现代阶段:护理学的全面发展3.1 科技与护理的结合进入21世纪,护理学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为护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现代护理不仅依赖于先进的医疗设备,还融入了信息技术。
中国护理学发展简史1、中国古代护理学[2]早期的中医药学与护理学密不可分,医学与护理学合二为一,密不可分,“三分治,七分养”,是我国古代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做出的高度概括。
中医把人体看成作是统一的有机体,并把人的健康与内在心理状态和外在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中医药学为护理学的起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记载了十几种疾病和处理方法。
西周时期医学分科更细,反映了诊疗活动。
提出观察体温。
面色等护理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发展迅速,名医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针灸、汤药、热敷的治病方法。
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阐述了许多生理、病理现象,治疗和护理原则。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总结了药物灌肠术、舌下给药法、胸外心脏按压术、人工呼吸和急救护理等医护措施。
名医华佗提倡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方针和措施。
古医书中记载了导尿术、灌肠术。
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提出“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的预防、隔离观点。
宋代记载了口腔护理的重要性;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重要的医药学论著;明清时期记载了蒸汽消毒衣物、焚烧艾叶、喷洒雄黄酒等方法消毒空气。
2、中国护理学发展史我国近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护理的影响,随西医和宗教的传入开始。
1835年,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了中国第一所西医医院,两年后开办护士短训班。
1887年,美国妇女联合会派到上海的护士麦克尼奇在上海开办了护士训练班。
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在福州成立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
1904年,国际红十字会上海分会成立,1911年改称中国红十字会。
1909年,中华护士会在在江西牯岭正式成立,1922年加入国际护士协会,1936年,更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更名为中华护理学1921年,开办高等护理教育,1950年停办。
1931年,开办红色护士学校,1941、1942年护士节,毛泽东先后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尊重护士,爱护护士”。
护理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
人类为谋求生存,在狩猎、械斗及自然灾害抗争的活动中发生疾病、创伤,人们以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家庭式等爱抚手段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
中世纪: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其间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大学、医学院校,出现了一批医学科学家。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
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
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真正走向专业化的开始。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中国传统医学与护理:早期的医、药、护一直保持着不分的状态,“三分治,七分养”就是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作出的高度概括。
在祖国医学中有关护理理论的技术记载就颇为丰富了。
如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强调了疾病与饮食调节,心理因素、环境和气候改变的关系。
隋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的预防、隔离观点。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概况:鸦片战争前后,由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外国人可自由出入中国。
护理工作就是随着各国的军队、宗教和医学进入中国而开始的。
1835年,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西医院。
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女士在福州开办第一所护士学校。
1909年,在江西牯岭成立了中华护士会。
会长均由外籍护士承担。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和几所大学合办高等护士学校,学制4~5年,5年制的毕业生可获学士学位。
此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开端。
1934年教育部成立护士教育专门委员会,将护士教育改为高级护士职业教育,学制为3~4年,护士教育遂被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
直至1950年停办。
1922年,国际红十字会在日内瓦开会,正式接纳中国护士会为第十一名会员国。
护理学发展史一、早期护理学的发展:1、国外早期护理学的发展:(1)公元前后的护理:无科学依据,医、药、护不分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护理活动,但早期医学与护理并无科学依据。
人们一般从迷信的角度来认识疾病,认为疾病是由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所致,并采用巫术或其他迷信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当时医、药、护不分,医师一人兼任医生、药剂师及护士的工作,这种情况持续了数千年。
(2)公元初期的护理: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主要是修女自公元初年基督教兴起后,开始了教会对医护工作长达一千多年的影响,这个时期护理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没有真正的科学意义。
主要以基督教会的宗教意识来安排及组织护理活动。
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是修女,她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护理训练,但她们出于宗教的博爱、济世宗旨认真护理病人,此阶段可以看成是以宗教意识为主要思想的护理最初阶段。
(3)中世纪的护理:以宗教及战争为主题中世纪的护理发展主要以宗教及战争为主题。
当时的护理工作环境分一般的医疗机构及以修道院为中心的教会式医疗机构两种。
教会式的医疗机构都遵循一定的护理原则按照病情轻重将病人安排在不同的病房。
当时护理的重点是改变医疗环境,包括改变采光、通风及空间的安排等。
护理逐渐从家庭式的自助与互助模式向规模化、社会化及组织化的方向发展。
(4)文艺复兴时期的护理:长达200年的黑暗时期,一些贫困人家的妇女担任,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护理训练,护理工作几乎陷入了瘫痪的状态。
由于护理工作的滞留不进状态,以及重男轻女、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使护理事业落入了长达200年的黑暗时期。
当时由于妇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宗教改革,医院中的修女不能留在医院或其他医疗场所继续照顾病人。
同时,工业革命虽然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但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拜金意识,削弱了其爱心、奉献及自我牺牲精神,护理工作不再由充满爱心的神职人员来担任,而主要是一些贫困人家的妇女由于生活所迫而担任。
护理人员基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护理训练,也缺乏护理经验、工作热情及爱心,爱慕钱财,服务态度恶劣,护理工作几乎陷入了瘫痪的状态。
护理学发展史的三个阶段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护理学的发展历史。
这可是一个既充满历史感又不乏人情味的话题哦。
护理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从最早的朴素到现在的专业化,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
我们来细细探讨一下吧!1. 起步阶段——古代护理的萌芽1.1 早期护理的雏形古代的护理工作,不像今天这么系统化。
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护理更多是家庭的事儿,家里的女性通常负责照顾生病的亲人。
这时候的护理,更多是凭借经验和本能来进行,比如用草药、按摩等方式缓解病痛。
那会儿的护理就像是“父母心”,尽心尽力却没有什么特别的科学依据。
1.2 宗教与护理的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组织也开始涉足护理领域。
比如中世纪的修道院里,僧侣们不仅传教,还照顾病人。
这一阶段的护理,融入了宗教的关怀,大家认为照顾病人是善行的一部分。
就像《仁者无敌》里说的,关爱病人就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2. 专业化初期——现代护理的开端2.1 Florence Nightingale的贡献。
进入19世纪,护理学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变革。
Florence Nightingale,大家可能都听过她的名字。
她不仅改进了护理的环境,还提出了护理的基本原则。
她的“灯塔行动”可是改变了护理史的方向。
她的工作让护理从一个单纯的照料工作变成了一门专业,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2 护理教育的起步Nightingale之后,护理教育也开始起步了。
她创建了第一个护理学校,标志着护理开始有了系统的教育和培训。
护士们从此不再只是凭经验行事,而是接受正规的专业培训,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护理学步入了科学化的初期阶段。
感觉就像是从“白纸黑字”到“系统化流程”的过渡。
3. 现代化与多样化——护理学的蓬勃发展。
3.1 科学技术的引入进入20世纪后,护理学的进步真是日新月异。
科学技术的引入,使得护理工作变得更加精细。
比如说,使用各种高科技仪器来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更为精准的护理。
这个阶段的护理学,就像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不断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