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镍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普通镀镍(暗镍)普通镀镍又称暗镍,是最基本的镀镍工艺。
在镀暗镍的基础上,先后开发了半光亮镍、光亮镍、双层镍、三层镍、黑镍、缎面镍,等等。
由于镍是铁族金属之一,所以其镀液在电镀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阴极极化和阳极极化作用,在不加络合剂的镀液中,就能镀得结晶细小而致密的镀镍层。
根据镀液的性能和用途,普通镀镍液可以分为低浓度的预镀液、普通镀液、瓦特液和滚镀液等。
预镀液:经预镀后可保证镀层与铜铁基体和随后的镀铜层结合力良好。
普通液:该镀液的导电性好,可在较低温度下电镀、节省能源、使用比较方便。
瓦特液:具有较快的沉积速度,成分简单,操作控制比较方便。
滚镀液:满足小零件的电镀,但镀液必须要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覆盖能力。
一、工艺规范(见表3—4—3)表3—4—3 几种普通镀镍镀液的工艺规范各种因素对用瓦特镀镍液获得的镀镍层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列于表3—4—4。
表3—4—4 各种因素对瓦特镀镍层力学性能的影响二、镀液配制方法(以瓦特液为例)根据容积计算好所需要的化学药品,分别用热水溶解,混合在一个容器中,加蒸馏水稀释到所需体积,静置澄清,用虹吸法或过滤法把镀液引入镀槽,再加入已经溶解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或其他类型湿润剂,搅拌均匀,取样分析,经调整试镀合格后,即可生产。
三、镀液成分和工艺规范的影响1.镍盐硫酸镍和氯化镍是供给镍离子的盐。
虽然氯化镍溶液的导电性和覆盖能力较好,但因氯离子太多,镀层的内应力较大,成本也较高,因此当前普遍采用硫酸镍。
工业用的硫酸镍有六水与七水两种结晶水规格,前者含镍22.3%,后者含镍20.9%,在国内,大都是含七份结晶水的硫酸镍。
硫酸镍的含量范围较大,大致在100g/L~350g/L之间。
低浓度的镀液其覆盖能力较好,镀层的结晶较细致,容易抛光,但是阴极电流效率较低,允许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的上限值较小。
含量在300g/L左右的高浓度的镀液,镀层色泽均匀,允许采用较高的电流密度,沉积速度快。
2.阳极活化剂为了使阳极正常溶解,不断补充电镀时所消耗的镍量,在镀镍溶液中必须加入阳极活化剂,常用的是氯化钠或氯化镍。
化学镀镍技术条件1. 镀镍层厚度:0.050mm±0.005,材料:化学镀镍区域材料为低合金钢。
2. 工艺流程:(1)应力消除(如有必要)(2)除油(3)掩蔽(见图纸要求)(4)吹砂处理(建议做,对最终的镀层质量影响较大)(6)电解净化(如有必要)(7)表面活化(8)镀镍(供应商应该提供镀镍工艺,以及槽液成分,并获得批准)(9)除氢:要提高镀层的附着力并将氢排空,应在喷镀后四小时内按照下列条件进行:钢:180-200°C,2小时,空冷(10)热处理(如有必要)若在喷镀后四小时内实施了热处理,则不要求进行脱氢10.1 时效处理(硬度最大化)钢:390-410°C,4小时,空冷10.2 扩散(与基材冶金结合)钢:温度高于550°C,保温时间大于2小时,真空处理,空气冷却如果为调质钢,扩散温度应至少为30°C,低于钢的回火温度。
备注:如果厂家化学镀镍后的镀层性能满足性能测试实验(见3条),化学镀镍的工序和槽液允许按厂家的具体条件进行调整,红色字体部分不强制做。
3.首件质检(FPQ)3.1 目视检查在100%的镀层表面上进行。
喷镀表面应光滑、连续、均匀,无结疤、砂眼、剥落部位和任何其它不利于其使用的缺陷。
斑点类的缺陷在最差部位被镀面积5个/dm2内,可以接受。
允许使用食道镜检查内腔。
预先存在的基材不规则造成的镀镍缺陷不能成为镀镍不合格的缘由。
3.2气孔检验对于目视检查出的缺陷影响部位,使用下列方法进行气孔检验:钢铁锈法(ASTM B 733 § 9.6.1)铝合金茜素(ASTM B 733 § 9.6.4)不允许存在贯穿镀层的气孔。
3.3 表面光洁度镀层表面光洁度应符合工件图纸的要求。
3.4 厚度镀层厚度应符合工件图纸的要求。
供应商应对工件及试样的厚度进行测量和确认,并将方法提交给公司待批准。
如果使用磁法涡流,则应在脱氢前测量。
由于该方法会受到镀层中磷含量的影响,因此还有必要预先设定试样上的测量装置,试样上的镀层厚度使用破坏性方法确定(即按照要求进行显微检查)。
镀镍厚度标准镀镍厚度标准是指在进行镀镍工艺时,所需的镍层厚度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
镀镍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光泽度。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对镀镍层的厚度有不同的要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镀镍的工艺过程。
镀镍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电解液配制、电解镀镍和后处理等环节。
在电解液中,通过电流作用下,金属材料表面会析出一层镍层,从而实现镀镍的效果。
而镀镍的厚度则取决于电解液中的镍离子浓度、电流密度、镀液温度和镀液搅拌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对镀镍层的厚度有不同的标准要求。
一般来说,对于一些普通的金属制品,如家电、五金配件等,其镀镍层的厚度一般在0.5-5微米之间。
而对于一些需要具有更高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产品,如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器件等,其镀镍层的厚度则要求在5-25微米之间。
当然,在一些特殊领域,如海洋环境下使用的设备,其镀镍层的厚度可能会更大。
为了保证镀镍层的厚度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测量。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磁性测量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子探针测量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精确地测量出镀镍层的厚度,并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在进行镀镍工艺时,除了考虑镀镍层的厚度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因素。
首先是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如去油、除锈等,这些工艺可以提高金属表面与电解液的接触性,从而使得镀层更加均匀。
其次是电解液配制和控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解液配方,并控制好电流密度和温度等参数。
最后是后处理工艺,包括清洗、干燥等环节,可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之,镀镍厚度标准是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对镀镍层厚度的要求而制定的。
在进行镀镍工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并进行相关的检测和测量,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镀镍电镀工艺流程镀镍电镀工艺流程是指通过电镀技术将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镍的过程。
镀镍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准备工作、预处理、电镀、后处理等几个步骤。
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是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应将需要进行镀镍处理的金属材料准备好,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污垢、油脂等,必要时进行清洗。
同时,要对镀镍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接下来是预处理步骤。
首先是酸洗。
将金属材料浸入酸水中,使其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去除表面氧化物、皮膜和杂质,以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酸洗后,应进行中和清洗,将金属材料浸入碱溶液中进行清洗,以去除酸洗液和金属表面残留的酸性物质。
然后是电镀步骤。
首先是电解液配置。
将适量的镍盐溶解于水中,并加入适量的酸和添加剂,调整电解液的pH值和温度,以提高镍的析出速度和镀层的质量。
然后,将金属材料作为阴极放入电解槽中,与阳极相对放置,连接上电源。
在电镀过程中,电解液中的镍离子会在金属表面还原为金属镍,并沉积在金属材料上,形成一层均匀的镀层。
电镀时间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所得到的镍层厚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最后是后处理步骤。
先是水洗。
将金属材料浸入清水中,将残留在金属表面的电解液和杂质冲洗净。
然后是烘干。
将金属材料放入烘干设备中,通过加热和脱湿,将金属表面的水分彻底除去。
最后是光洁处理。
通过打磨、抛光等方法,将金属表面的纹理和瑕疵消除,使其变得光滑、亮丽。
总结起来,镀镍电镀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预处理、电镀、后处理等几个步骤。
其中,预处理包括酸洗和中和清洗;电镀步骤包括电解液配置和电镀操作;后处理步骤包括水洗、烘干和光洁处理。
通过这个工艺流程,可以将金属材料表面镀上一层均匀、光滑、耐腐蚀的镍层,提高金属的外观和性能。
镀镍盐雾后的颜色变化镀镍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它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硬度和外观。
镀镍的金属在经过盐雾试验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这些颜色变化反映了镀镍层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颜色变化及其原因和影响。
白色:白色是镀镍层最理想的颜色,它表示镀镍层没有发生明显的腐蚀,保持了原有的光泽和完整性。
白色的镀镍层说明镀镍工艺合理,镀液成分和参数控制良好,镀镍层的结晶细密,附着力强,厚度均匀,耐盐雾性能优异。
1黑色:黑色是镀镍层最不理想的颜色,它表示镀镍层已经发生严重的腐蚀,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和保护作用。
黑色的镀镍层说明镀镍工艺不合理,镀液成分和参数控制不良,镀镍层的结晶粗糙,附着力差,厚度不均匀,耐盐雾性能差。
黑色的原因可能是镀液中含有杂质,如铁、铜、锌等,或者镀前的表面处理不充分,如去油、活化、酸洗等。
2灰色:灰色是镀镍层较常见的颜色,它表示镀镍层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腐蚀,但还没有完全失效。
灰色的镀镍层说明镀镍工艺一般,镀液成分和参数控制一般,镀镍层的结晶中等,附着力中等,厚度中等,耐盐雾性能中等。
灰色的原因可能是镀液中含有少量的杂质,或者镀前的表面处理不完善,或者镀后的钝化处理不充分。
3彩色:彩色是镀镍层较少见的颜色,它表示镀镍层已经发生不均匀的腐蚀,出现了不同的颜色斑点或条纹,如红色、绿色、蓝色、紫色等。
彩色的镀镍层说明镀镍工艺不稳定,镀液成分和参数控制不一致,镀镍层的结晶不均匀,附着力不均匀,厚度不均匀,耐盐雾性能不均匀。
彩色的原因可能是镀液中含有不同的杂质,或者镀前的表面处理不均匀,或者镀后的钝化处理不均匀。
4综上所述,镀镍盐雾后的颜色变化反映了镀镍层的质量和性能,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原因和影响。
一般来说,白色是最理想的颜色,黑色是最不理想的颜色,灰色是较常见的颜色,彩色是较少见的颜色。
为了提高镀镍层的耐盐雾性能,需要优化镀镍工艺,控制好镀液成分和参数,做好镀前的表面处理和镀后的钝化处理,以保证镀镍层的结晶细密,附着力强,厚度均匀,颜色一致。
镀镍工艺流程
镀镍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制
品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下面将介绍镀镍工艺的具体流程。
首先,准备工件。
在进行镀镍工艺之前,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洗
和处理,以确保表面干净、平整,并去除油污和杂质。
这一步是非
常重要的,因为表面的清洁度直接影响镀层的质量。
其次,进行预处理。
在镀镍之前,需要对工件进行一些预处理,如酸洗、磷化等,以增强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和耐腐蚀性能。
接下来是镀镍操作。
将经过预处理的工件放入镀镍槽中,通过
电化学方法在工件表面镀上一层镍。
在镀镍过程中,需要控制镍盐
溶液的浓度、温度、PH值和电流密度等参数,以确保镀层的厚度均匀、光亮度好。
镀镍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
镀镍完成后,需要对工件进行
烘干、退火等后处理工艺,以提高镀层的结晶度和耐腐蚀性能。
最后,进行表面处理。
镀镍工艺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表
面处理,如打磨、抛光、喷漆等,以提高工件的外观质量和光泽度。
总结,镀镍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件、预处理、镀镍操作、后处
理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通过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可以获得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镀层产品。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搞懂:镀铬、镀镍和镀锌的区别镀就是利⽤电解原理在某些⾦属表⾯上镀上⼀薄层其它⾦属或合⾦的过程,是利⽤电解作⽤使⾦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附着⼀层⾦属膜的⼯艺从⽽起到防⽌⾦属氧化(如锈蚀),提⾼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
电镀分为镀铜、镀⾦、镀银、镀铬、镀镍和镀锌等具体⼯艺,在制造业领域尤其对镀锌、镀镍和镀铬应⽤最⼴。
⽽这三者之间⼀定有什么区别的吧?01 镀锌定义:镀锌是指在⾦属、合⾦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的表⾯处理技术。
特点:成本低,防腐蚀⼀般,颜⾊为银⽩⾊。
应⽤:螺丝钉、断路器、⼯业⽤品等。
↑↑⽩锌↑↑↑↑彩锌↑↑02 镀镍定义:通过电解或化学⽅法在⾦属或某些⾮⾦属上镀上⼀层镍的⽅法,称为镀镍。
特点:美观,可以做装饰,价格⾼,⼯艺略复杂,颜⾊为银⽩显黄⾊。
应⽤:节能灯灯头、硬币,五⾦件等。
03 镀铬定义:铬是⼀种微带蓝⾊的亮⽩⾊⾦属,通过电解或化学⽅法在⾦属或某些⾮⾦属上镀上⼀层铬的⽅法,称为镀铬。
特点:镀铬有两种,第⼀种是起装饰作⽤,外表光亮、耐磨擦性能较好,防锈能⼒不如镀锌,优于氧化;第⼆种是增加⾦属零件的硬度、耐磨性等,这是零件的功能性。
应⽤:家电、电⼦等产品上的的光亮装饰件,⼯具,⽔龙头等。
三种电镀最基本的区别镀铬主要是提⾼表⾯硬度,美观,防锈。
铬镀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碱、硫化物、硝酸和⼤多数有机酸中均不发⽣作⽤,但能溶于氢卤酸(如盐酸)和热的硫酸中。
因铬不变⾊,使⽤时能长久保持其反射能⼒⽽优于银和镍。
⼯艺⼀般都是电镀。
镀镍主要是耐磨,防腐蚀,防锈,⼀般厚度较薄,⼯艺的话分电镀和化学两类。
镀锌主要是美观防锈。
锌是活泼⾦属,能与酸反应,所以耐腐蚀性较差,是三种中最便宜的。
成本⽅⾯的区别镀铬最贵,镍其次,锌最便宜,其中还要区分挂镀、滚镀等。
挂镀贵,滚镀便宜。
唠叨了那么多,还有⼩伙伴说“不还是⼀样傻傻分不清楚”。
那么⼩编只能告诉你,再唠叨⼀会我都懵圈了。
金属表面镀镍的作用
1. 防腐蚀:镀镍可以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防护层,可以有效地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
2. 改善外观:镀镍可以使金属表面光亮、无暇,具有很好的金属质感,提高了外观的美观度。
3. 提高硬度:镀镍可以使金属表面硬度提高,增加抗磨损性能和耐磨性。
4. 提高导电性:镀镍可以使金属表面导电性提高,增加金属电子传输的能力。
5. 改善加工性:镀镍可以使金属表面光滑均匀,降低了金属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加工性能。
6. 提高化学稳定性:镀镍可以使金属表面化学稳定性提高,增加对一些化学物质的抗性。
化学镀镍与电镀镍层性能比较
化学镀镍是通过自身的催化作用,也称为无电镀镍,电镀镍通过基体之间的电位差靠外界放电来进行,成本基本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别!
电镀镍主要用作防护装饰性镀层。
它广泛用于汽车、自行车、钟表、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和日用五金等方面。
借电化学作用,在黑色金属或有色金属制件表面上沉积一层镍的方法。
可用作表面镀层,但主要用于镀铬打底,防止腐蚀,增加耐磨性、光泽和美观。
广泛应用于机器、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家庭用具等制造工业。
化学镀镍层是极为均匀的,只要镀液能浸泡得到,溶质交换充分,镀层就会非常均匀,几乎可以达到仿形的效果。
电镀镍无法对一些形状复杂的工件进行全表面施镀,但化学镀可以对任何形状工件施镀。
高磷的化学镀镍层为非晶态,镀层表面没有任何晶体间隙,而电镀层为典型的晶态镀,电镀因为有外加的电流,所以镀速要比化学镀快得多,同等厚度的镀层电镀要比化学镀提前完成。
化学镀层的结合力要普遍高于电镀层。
化学镀由于大部分使用食品级的添加剂,不使用诸如氰化物等有害物质,所以化学镀比电镀要环保一些。
化学镀目前市场上只有纯镍磷合金的一种颜色,而电镀可以实现很多色彩。
化学镀镍与电镀镍层性能比较。
镀镍光亮剂1. 简介镀镍光亮剂是一种常用于电镀过程中的化学物质,能够提高金属表面的光亮度和光洁度,使镀层更加平滑和耐腐蚀。
它通常由多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组成,可以在各种金属上进行镀镍处理。
2. 镀镍光亮剂的作用镀镍光亮剂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2.1 提高镀层亮度镀镍光亮剂中的化学成分能够在镀层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光线更容易反射,并提高镀层的亮度和光洁度。
2.2 平滑镀层表面镀层表面的不均匀性可能会导致较粗糙的表面,而镀镍光亮剂能够填充和平滑镀层表面的凹凸不平,使之更为均匀。
2.3 增加镀层耐腐蚀性镀镍光亮剂中的成分可以在镀层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延长镀层的使用寿命。
3. 镀镍光亮剂的主要成分镀镍光亮剂通常由以下几种化学成分组成:3.1 有机添加剂有机添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缓冲剂和稳定剂等,能够提高电镀液的表面活性和电化学性能,使镀层均匀和稳定。
3.2 硫酸镍硫酸镍是镀镍光亮剂中最重要的无机成分之一,它可以提供镍离子,通过电镀过程使镍金属在基材上沉积。
3.3 其他添加剂除了上述成分外,镀镍光亮剂还可以包括其他添加剂,如络合剂、级进剂和缓蚀剂,用于调节镀液的性能和改善镀层的质量。
4. 镀镍光亮剂的使用方法镀镍光亮剂的使用方法如下:1.准备镀液:将镀镍光亮剂与其他电镀液成分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形成镀液。
2.清洗基材:将待镀物品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以确保镀层的质量。
3.预处理基材:根据需要,可以对基材进行酸洗、酸蚀或活化处理,以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4.镀液配置:将镀液加入电镀槽中,并加热至一定温度,使液体处于适宜的工作状态。
5.镀液调节:根据需要,可以适当调整镀液的酸度、温度和电流密度等参数,以实现理想的镀层效果。
6.镀层处理:将待镀物品放入电镀槽中,并施加电流,使镍离子在基材表面沉积,形成镀层。
7.清洗和处理:将镀好的物品取出,进行清洗和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液体和残留物。
5.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镀镍光亮剂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注意个人防护:使用镀镍光亮剂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以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镀镍的精度等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镀镍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用于改善材料的外观和性能。
通过将镍层附加在基材上,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光泽度。
镀镍的精度等级是评估镀层质量和精度的标准之一,它涉及到镀层的厚度、均匀性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镀镍的精度等级被细分为多个级别。
每个等级对镀层的厚度、均匀性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以确保镀层的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镀镍的精度等级分类包括常规等级、高精度等级和特殊等级。
常规等级适用于一般需求,而高精度等级适用于对镀层质量要求更高的场合,如精密仪器、光学元件等。
特殊等级则适用于一些特殊要求的场景,如电子元器件的封装等。
镀镍的精度等级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镀镍常用于改善零件的耐蚀性和美观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寿命。
在电子行业中,镀镍被用作电子元器件的防腐层,以保护电路板免受腐蚀的影响。
此外,在航空航天、医疗设备和家电等领域,镀镍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镀镍的精度等级在各个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提供了一种评估镀层质量和精度的标准,也为不同行业提供了选择合适镀镍等级的依据。
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领域中,对镀镍的精度等级的研究和改进将继续推动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益处。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镀镍的精度等级展开讨论,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对镀镍的精度等级进行概述,介绍其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其次,给出文章的结构和组织形式,提供读者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
最后,说明文章的研究目的,明确本文所需要解决和探讨的问题。
正文部分包括三个小节,分别是镀镍的精度等级定义、镀镍的精度等级分类和镀镍的精度等级的应用。
在镀镍的精度等级定义部分,详细阐述了镀镍精度等级的概念、定义和相关标准。
在镀镍的精度等级分类部分,对不同精度等级的镀镍进行分类和比较,介绍各个等级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镀镍工艺流程镀镍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可以提高金属的防腐蚀性能、耐磨性和外观质量。
下面就是一种常见的镀镍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工作。
将待镀件进行清洗和去油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
常用的清洗剂包括碱性清洗剂和酸性清洗剂。
清洗剂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和腐蚀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污物和油脂。
接下来,进行酸洗。
酸洗是为了除去待镀件表面的氧化物、锈蚀物和其他金属表面不良物质。
一般使用稀硫酸或稀盐酸来进行酸洗处理。
在酸洗过程中,待镀件要经过酸洗槽,不断地循环酸洗溶液,以保证全面的酸洗效果。
然后进行电化学镀镍。
电化学镀镍是将镍阳极溶液中的镍离子通过电解沉积到待镀件的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镍层。
在电解槽中,将待镀件作为阴极,镍片作为阳极,通过外加电流的作用,将镍离子还原成金属镍,从而完成镀镍过程。
镀镍过程中还需要添加一些镀镍剂和缓冲剂,以调节镀液的酸碱度和镀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的浓度。
镀镍时间根据待镀件的要求而定,一般在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镀镍的厚度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一般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
在电化学镀镍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电流密度和工艺参数,以确保镀层的均匀度和质量。
最后,进行收尾工作。
将镀好的镍件从电解槽中取出,进行冲洗和除焊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残留电解液和焊渣。
然后进行干燥处理,以防止镀层表面出现水迹和污点。
最后,进行包装和质量检验,确保镀层的质量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镀镍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准备工作、清洗和去油、酸洗、电化学镀镍和收尾工作。
这个工艺流程可以在金属待镀件的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镍层,提高金属的耐磨性和防腐蚀性能,同时也能改善金属的外观质量。
镀镍工艺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可以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加工制造过程中。
镀镍问题与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在镀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常见的问题:1. 镀层不均匀:镀层在不同部位的厚度不一致,出现明显的色差。
2. 镀层粗糙:镀层表面存在明显的凹凸不平,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3. 镀层脱落: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不够强,容易出现脱落现象。
4. 镀层气泡:镀层表面出现气泡,影响镀层的质量和外观。
二、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案:1. 镀层不均匀的解决方案:a. 优化镀液的成分和浓度,确保镀液中的镍离子浓度均匀稳定。
b. 调整镀液的温度和搅拌速度,提高镀液的均匀性。
c. 控制镀液的镀时间和镀液流速,确保镀层在整个表面均匀分布。
2. 镀层粗糙的解决方案:a. 优化镀液的pH值和温度,控制镀液的酸碱度和镀液中的杂质含量。
b. 提高镀液的搅拌速度和镀液流速,增加镀层的均匀性和光滑度。
c. 使用合适的镀液添加剂,改善镀层的质量和表面光洁度。
3. 镀层脱落的解决方案:a. 清洗基材表面,去除油脂和杂质,提高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
b. 选择合适的基材和镀液配方,确保镀层与基材的相容性。
c. 控制镀层的厚度和镀液的镀时间,避免过厚或过薄导致的结合力不足。
4. 镀层气泡的解决方案:a. 确保基材表面干净无油脂和杂质,减少气泡的形成。
b. 控制镀液的温度和搅拌速度,避免镀液中的气体溶解度过高。
c. 使用合适的镀液添加剂,改善镀液的抗气泡性能。
三、数据分析为了验证上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记录了以下数据:1. 镀层不均匀性实验数据:- 镀液成分优化前后,镀层厚度差异的百分比减少了约25%。
- 镀液温度和搅拌速度调整后,镀层色差的程度明显减小。
2. 镀层粗糙度实验数据:- 镀液pH值和温度优化后,镀层表面粗糙度平均降低了约30%。
- 镀液搅拌速度和流速增加后,镀层表面的凹凸程度明显减少。
3. 镀层脱落实验数据:- 清洗基材表面后,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明显增强,脱落现象减少了约40%。
金属表面镀镍的作用
金属表面镀镍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它具有多种作用。
1. 防腐蚀
金属表面经过镀镍处理后,可形成一层致密的镍层,起到防止金属氧化、腐蚀的作用。
镀镍层能够隔绝金属表面和外界环境的接触,防止氧、水等物质对金属的侵蚀,从而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
2. 提高硬度与耐磨性
镀镍层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提高金属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金属经过镀镍处理后,可以在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保护层,减少金属表面的磨损和划伤,提高金属件的耐久性。
3. 改善外观与装饰效果
金属表面经过镀镍处理后,可以赋予金属更加美观的外观和装饰效果。
镀镍层可以使金属表面呈现出银白色的光泽,增加产品的陈列价值,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广泛应用于珠宝、餐具、装饰品等领域。
4. 电子导电性能提升
金属表面镀镍后,可以提升金属的电子导电性能。
镀镍层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可以提高电子在金属表面的传导效率,减少电流的损耗,使得金属更适用于电子器件和电路等领域。
5. 容易进行后续加工
金属表面经过镀镍处理后,可以使金属表面更加平整、光滑,便于进行后续加工。
镀镍层可以填补金属表面的微小凹坑和不规则形状,提高金属表面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方便后续的切削、焊接、冷作等工艺。
01 镀锌
定义: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
特点:成本低,防腐蚀一般,颜色为银白色。
应用:螺丝钉、断路器、工业用品等。
02-镀镍
定义: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上镀上一层镍的方法,称为镀镍。
特点:美观,可以做装饰,价格高,工艺略复杂,颜色为银白显黄色。
应用:节能灯灯头、硬币,五金件等。
两种电镀最基本的区别
1:镀镍主要是耐磨,防腐蚀,防锈,一般厚度较薄,工艺的话分电镀和化学两类。
2:镀锌主要是美观防锈。
zn是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所以耐腐蚀性较差,价格最便宜。
成本方面的区别镀铬最贵,镍其次,锌最便宜,其中还要区分挂镀、滚镀等.挂镀贵,滚镀便宜。
通过颜色来区分:镀铬亮白色,镀镍有一点发黄,镀锌银白色(其实还有彩锌,灰锌,亚光铬,亮光铬,白镍,黑镍等等)。
化学镀镍实验现象
化学镀镍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镍层。
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镀镍实验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当金属样品放入含有镍离子的镀镍溶液中时,会发生还原反应。
镀镍溶液中的镍离子被还原为纯镍,并沉积在金属表面上,从而形成镀层。
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需要通过外加电流来进行。
我们可以观察到镀层的形成过程。
开始时,金属表面只是微微泛出一层银白色的镍层,随着时间的推移,镀层逐渐变厚,颜色也逐渐加深。
最终,金属表面呈现出均匀、光滑的镍层,具有金属光泽。
镀镍实验中还可以观察到一些异常现象。
比如,如果镀镍溶液中的温度过高或者浓度过低,都会影响镀层的质量和均匀度。
此外,如果金属表面存在油脂或氧化物等杂质,也会导致镀层不均匀或者出现脱落的情况。
除了观察镀层形成的现象,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检测手段来验证镀层的质量。
比如,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镀层的微观结构,检测其致密性和结合力。
也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检测镀层的成分和厚度,确保其符合要求。
在化学镀镍实验中,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有趣的现象,还可以学习到很多有关电化学和表面处理的知识。
通过实验的操作过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掌握实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总的来说,化学镀镍实验是一种有趣而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实验。
通过观察镀层的形成过程和质量检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金属表面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化学镀镍实验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化学镀镍热处理温度
化学镀镍热处理温度是指在化学镀镍过程中,将被镀件进行热处理时所采用的温度。
热处理温度的选择对于镀层的质量和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化学镀镍过程中,热处理主要是为了提高镀层的结晶度和硬度,以增强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强度。
热处理温度一般在60℃~150℃之间,具体的温度取决于被镀件的材质和形状。
对于一般的低碳钢件来说,热处理温度一般在80℃~100℃之间。
如果温度过低,镀层的结晶度不够,硬度和耐腐蚀性能无法达到要求;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被镀件的变形和裂纹,影响镀层附着力和形貌。
而对于高碳钢件、不锈钢件和铝合金件等材质的被镀件,由于材质的特殊性质,热处理温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证热处理的效果,还需要严格控制热处理时间和冷却方式,以避免出现过热、过淬和回火等不良影响。
总之,化学镀镍热处理温度是影响镀层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根据被镀件的材质和形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控制。
- 1 -。
镀镍一:什么是镀镍?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上金上一层镍的方法,称为镀镍。
镀镍分电镀镍和化学镀镍。
电镀镍是在由镍盐(称主盐)、导电盐、pH缓冲剂、润湿剂组成的电解液中,阳极用金属镍,阴极为镀件,通以直流电,在阴极(镀件)上沉积上一层均匀、致密的镍镀层。
从加有光亮剂的镀液中获得的是亮镍,而在没有加入光亮剂的电解液中获得的是暗镍。
化学镀镍是在加有金属盐和还原剂等的溶液中,通过自催化反应在材料表面上获得镀镍层的方法。
二:镀镍的特点、性质、用途(一)电镀镍的特点、性能、用途: 1 电镀镍层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很高,由于金属镍具有很强的钝化能力,在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层极薄的钝化膜,能抵抗大气、碱和某些酸的腐蚀。
2 电镀镍结晶极其细小,并且具有优良的抛光性能。
经抛光的镍镀层可得到镜面般的光泽外表,同时在大气中可长期保持其光泽。
所以,电镀层常用于装饰。
3 镍镀层的硬度比较高,可以提高制品表面的耐磨性,在印刷工业中常用镀媒层来提高铅表面的硬度。
由于金属镍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有些化工设备也常用较厚的镇镀层,以防止被介质腐蚀。
镀镍层还广泛的应用在功能性方面,如修复被磨损、被腐蚀的零件,采用刷镀技术进行局部电镀。
采用电铸工艺,用来制造印刷行业的电铸版、唱片模以及其它模具。
厚的镀镍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作为耐磨镀层。
尤其是近几年来发展了复合电镀,可沉积出夹有耐磨微粒的复合镍镀层,其硬度和耐磨性比镀镍层更高。
若以石墨或氟化石墨作为分散微粒,则获得的镍-石墨或镍-氟化石墨复合镀层就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可用作为润滑镀层。
黑镍镀层作为光学仪器的镀覆或装饰镀覆层亦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4 镀镍的应用面很广,可作为防护装饰性镀层,在钢铁、锌压铸件、铝合金及铜合金表面上,保护基体材料不受腐蚀或起光亮装饰作用;也常作为其他镀层的中间镀层,在其上再镀一薄层铬,或镀一层仿金层,其抗蚀性更好,外观更美。
在功能性应用方面,在特殊行业的零件上镀镍约1~3mm厚,可达到修复目的。
特别是近年来在连续铸造结晶器、电子元件表面的模具、合金的压铸模具、形状复杂的宇航发动机部件和微型电子元件的制造等方应用越来越广泛。
5 在电镀中,由于电镀镍具有很多优异性能,其加工量仅次于电镀锌而居第二位,其消耗量占到镍总产量的10%左右。
(二)化学镀镍的特点、性能、用途: 1 厚度均匀性厚度均匀和均镀能力好是化学镀镍的一大特点,也是应用广泛的原因之一,化学镀镍避免了电镀层由于电流分布不均匀而带来的厚度不均匀。
化学镀时,只要零件表面和镀液接触,镀液中消耗的成份能及时得到补充,镀件部位的镀层厚度都基本相同,即使凹槽、缝隙、盲孔也是如此。
2. 镀件不会渗氢,没有氢脆,化学镀镍后不需要除氢。
3. 很多材料和零部件的功能如耐蚀、抗高温氧化性等比电镀镍好。
4. 可沉积在各种材料的表面上,例如:钢镍基合金、锌基合金、铝合金、玻璃、陶瓷、塑料、半导体等材料的表面上,从而为提高这些材料的性能创造了条件。
5. 不需要一般电镀所需的直流电机或控制设备。
6 热处理温度低,只要在400℃以下经不同保温时间后,可得到不同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因此,特别适用于形状复杂,表面要求耐磨和耐蚀的零部件的功能性镀层等三:镀镍溶液的类型镀镍液的类型主要有硫酸盐型、氯化物型、氨基磺酸盐型、柠檬酸盐型、氟硼酸盐型等。
其中以硫酸盐型(低氯化物)即称之谓Watts(瓦特)镀镍液在工业上的应用最为普遍。
几种不同镀镍溶液中所获得的镀镍层的物理性质,如表2-3-45所列。
氨基磺酸盐型、氟硼酸盐型适用于镀厚镍或电铸。
柠檬酸盐型适用于在锌压铸件上直接镀镍。
这几种镀液的成本比较高。
◆ 普通镀镍(暗镀)1.普通电镀又称暗镍工艺﹐根据镀液的性能和用途﹐普通镀镍可以分为低浓度的预液﹐普通镀液﹐瓦特液和滚镀液等。
预镀液﹕经预镀可保证层与铜铁基体和随后的镀铜层结合力良好。
普通液﹕该镀液的导电性好﹐可在较低温度下电镀﹐节省能源﹐使用比较方便。
瓦特液﹕满足小零件的电镀﹐但镀液必须要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覆盖能力。
2.镀液配制方法根据容积计算好所需要的化学药品﹐分别用热水溶解﹐混合在一个容器中﹐加蒸馏水稀释到需体积﹐静置到所需体积﹐静置澄清﹐用虹汲法或过滤法把镀液引入镀槽﹐再加入已经溶解的十二基硫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取样分析﹐经调整试镀合格后﹐即可生产。
3.镀镍用阳极镍阳极材料的纯度是电镀中最重要的条件﹐镍的含量>99%﹐不纯的阳极导致镀液污染﹐使镀层的物理性能变坏。
在镀镍中比较适宜的镍阳极有以下几种﹕1.含碳镍阳极﹐2.含氧镍阳极﹐3.含硫镍阳极。
◆ 光亮镍镀光亮镍有很多优点﹐不仅可以省去繁重的抛光工序﹐改善操作条件﹐节约电镀和抛光材料﹐还能提高镀层的硬度﹐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但是光亮镀镍层中含硫﹐内应力和脆性较大﹐耐蚀性不如镀暗镍层﹐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可采用多层镀镍工艺﹐使镀层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得到显著的改善。
◆ 高硫镍高硫镍一般含量为0.12~~0.25%。
这种镍具有比铜﹐铜锡合﹐暗镍﹐光亮镍﹐半光亮镍﹐铬等都高的电化学活性。
高硫镍镀层主要用于钢﹐锌合金基体的防保-装饰性组合镀层的中间层﹐其原理是上层光亮镍比下层半亮镍含硫量高﹐因而使两层间的电位差到100~~140mV﹐这样使双层镍由单层镍的纵向腐蚀转变为横向腐蚀﹐构成对钢铁基体的电化学保护作用。
◆ 镍封镍封是在一般光亮镍液中加入直径在0.01~~1um之间的不溶性固体微粒(Sio2等)﹐在适当的共沉积促进剂帮助下﹐使这些微粒与镍共沉积而形成复合镀镍层。
当在这种复合镀镍层表上沉积铬层时﹐由于复合镀镍层表面上的固体微粒不导电﹐铬不能沉积在微粒表面上﹐因而在整个镀铬层上的形成大量微孔﹐即形成微孔铬层。
表面存大的大量微孔﹐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普通铬层中存的巨大内应力﹐因而减少了镀层的应力腐蚀﹐尤为重要的是铬层上的大量微孔﹐将铬层下面的镍层大面积地暴露出来﹐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铬与镍组成腐蚀电池﹐铬层为阴极﹐微孔处暴露的镍层为阳极而遭腐蚀﹐从而改变了大阴极小阳极的腐蚀模式﹐使得腐蚀电流几乎被分散到整个镀镍层上﹐从而防止了产生大而深的直贯基体金属的少量腐蚀沟纹和凹坑﹐并使镀层的腐蚀速度减小﹐且向横向发展﹐因而保护了基体金属﹐显著的提高了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 缎面镍缎面镍又叫缎状镍。
缎面镍与镍封工艺没有本质的区别。
它具绸缎状的外观﹐镀络后不会像光亮镍镀层镀铬那样有闪光﹐因而人眼注视后不会觉得疲劳﹐可以作为避免光线反射的防眩镀层。
这类镀层在汽车反光镜﹐车辆内部注视零件﹐医疗手术器械﹐机床零件﹐眼镜镜框等表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 高应力镍在特定的镀镍液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能获得应力较大的容易龟裂成微裂纹的镍层﹐这种镍层﹐叫做高应力镍。
高应力镍是在光亮镍的表面上再镀一层1um左右的镍层。
由于高应力镍的内应力大﹐所以在它的表面按常规再镀0.2~~0.3um的普通铬层后﹐在铬层与高应力镍应力的相互作用处﹐高应力镍层即产生大量微裂纹﹐并导致铬层表面也形成均匀的微裂纹。
与镍封一样﹐铬层成为微间断铬﹐只是由高应力得到的是微间断铬﹐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这些裂纹部位殂成无数个微电池﹐使腐蚀电流分散在微裂纹处﹐从而使整个镀层的而蚀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镀多层镍镀多层镍是在同一基体上﹐选用不同的镀液成分及工艺条件﹐获得二层或三层的镀镍层﹐目的是在不增加镍层厚度或减低镍层的基础上﹐增加镍层的耐蚀能力。
目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多的多层镍/铬组合层休系有双层镍半光亮镍/光亮镍/铬三层镍半光这镍/高硫镍/光亮镍/铬半光这镍/光亮镍/镍封/铬(微孔铬)半光这镍/光亮镍/高应力镍/铬(微裂纹铬)◆ 氨基磺酸盐镀镍氨基磺酸盐镀镍的主要优点是所得到的电镀层应力低﹐镀液沉积速度快﹐但价格较贵﹐用于电铸和印刷电路板镀金前镀镍。
◆ 柠檬酸盐镀镍柠檬酸盐镀镍工艺主要用于锌压铸件的电镀。
主要的维护措施是﹕控制硫酸镍与柠檬酸盐之比在 1﹕1.1~~1.2﹐温度不可过高﹐以防止柠檬酸盐分解﹐严格控制﹐pH值﹐零件入槽进采用冲击电流(2~3A/dm2)以保证结合力良好。
柠檬酸盐镀镍应用还不广,成功生产的厂家不多。
四、电镀镍出现白斑的原因及对策1、出现的原因电镀镍出现的白色斑点是由一种高碳物引起,高碳物是由热处理渗碳过程及电镀前处理时的酸洗过程中产生的。
(1)1018料正常渗碳后表层的碳(主要是Fe、C)可达0.8~1.2,突出在镀层中的颗粒是由于前处理清洗不彻底,使工件表面的颗粒掉入了镀液中,在电镀过程中由于有搅拌作用,使这些游离于镀液中的颗粒与镍离子产生了共沉积。
(2)镀层中没覆盖的孔洞,主要是前处理酸洗过程产生过腐蚀(表面脱碳)引起的。
电镀厂酸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Cl 1:1;H2SO4(98%)50 mL/L;该配方对普通碳钢可以,对高碳钢则浓度太高。
含碳量越高,酸洗反应越剧烈。
表面脱碳后,对工件的导电性和镀层的附着力有很大的影响。
镀层中的孔洞实际上是由于高碳部分导电性差(或附着力差),镀层难于覆盖造成的。
2、解决办法(1)改进前处理清洗工序,采用超声波清洗的方法,使渗碳后附着力差的颗粒在清洗中脱落下来。
(2)及时对镀液进行过滤。
(3)改进酸洗工艺:主要是降低酸洗液的浓度、加入合适的缓蚀剂并适当控制酸洗的时间,避免过腐蚀。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使该产品电镀白斑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