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人教统编版2019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解析-信息万花筒
- 格式:pptx
- 大小:73.45 MB
- 文档页数:63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元信息万花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信息万花筒》是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第三单元,本节课主要围绕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利用展开。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活动,使学生了解信息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获取和传播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获取和传播能力,但对信息的辨别和处理能力还不够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缺乏对信息来源和真实性的判断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信息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获取和传播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学会珍惜和分享有价值的信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信息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获取和传播信息。
2.难点: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信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信息传播的实际操作,提高信息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信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信息的概念、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基本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真实的信息传播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辨别信息真伪。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获取和传播信息,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信息素养。
5.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信息传播的实际操作,如制作宣传海报、编写信息简报等。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信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正确获取和传播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2019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教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法治意识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信息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作用,学会正确使用信息,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使用互联网等工具获取信息,但信息辨识能力和法治意识有待提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但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能力不足,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辨识能力和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作用,认识到正确使用信息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信息,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2.难点:培养学生信息辨识能力和法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信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侵权行为,提高法治意识。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信息辨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素材。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3.划分学习小组,指定小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信息时代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侵权行为,提高法治意识。
3.操练(10分钟)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信息辨识。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加深对信息辨识和法治意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7《健康看电视》说课稿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健康看电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第一课。
本课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讨论、分享中发现电视带给我们的好处以及不科学、不健康的看电视方式带给我们的弊端。
在讨论和分享中掌握一些健康看电视的原则和方法。
这一课旨在通过课堂的讨论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烦恼。
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电视”,同时学会把握好“度”。
这一课的教学思路也为后面两课作了铺垫。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板块:“神奇的‘宝盒’”引领学生分享交流自己喜欢的电视栏目来发现电视中的各种“宝贝”;“眼睛的‘抗议书’”主要通过一封眼睛的“抗议书”引出不科学的看电视方式对我们眼睛的伤害,以及对身体的其他伤害;“别让它抢走太多”,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电视虽然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但是需要我们“健康”地“寻宝”,不能因此而失去和家人的交流、和同伴的玩耍等,否则就是得不偿失。
二、说学情分析电视可以学到知识、拓展视野、带来快乐,看电视也是孩子们娱乐休闲的1“最爱”,但他们大都不会选择电视节目、不懂得科学地看电视,以至于对身心带来伤害。
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学会健康地看电视。
三、说教学目标:1.在分享中感受电视中蕴藏的各种“宝贝”。
2.在讨论中发现不科学的看电视方式会伤害眼睛,并能掌握健康的看电视方式。
3.在反思中寻找不健康的看电视方式还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哪些其他的伤害。
4.在辨析中明白看电视的利与弊并制定健康看电视的简单约定。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分享中感受电视的好处与不健康看电视带来的弊端。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健康看电视。
教学准备: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神奇宝盒宝贝多聊节目:你知道有哪些电视节目?预设:《喜羊羊》《快乐大本营》《王牌对王牌》《名侦探柯南》过渡:这么多的电视节目,你最喜欢哪一个?愿意把你喜欢的节目推荐给老2师和同学们吗?小组活动:请当“小小推荐员”,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推荐给组员,其他同学猜一猜。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 9.正确认识广告必备知识点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中的第9课《正确认识广告》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广告的定义与作用定义:广告是一种宣传方式,旨在向公众传达信息,影响其购买行为。
作用:1. 促进产品销售:通过广告宣传,商家可以推广自己的产品,吸引消费者购买。
2. 增加品牌曝光:广告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传达特定信息:广告可以传递产品的特点、优势以及使用方法等信息。
二、广告的类型与特点类型:1. 电视广告: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具有声音和图像双重冲击效果。
2. 网络广告:在互联网上发布,针对性强,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受众。
3. 户外广告:放置在公共场所,具有广泛的触达范围和持久性效果。
特点:1. 形式多样:广告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2. 内容多元:广告内容涵盖商品、服务、品牌等多个方面。
3. 针对性强:现代广告技术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提高广告效果。
三、正确认识广告广告并非都可信:1. 虚假广告的存在:部分广告内容不真实,存在欺骗性,容易误导消费者。
2. 识别虚假广告:消费者需要学会识别虚假广告,避免上当受骗。
学会识别广告:1. 注意广告标识:关注广告中的产品名称、品牌、生产厂家等信息。
2. 理性思考产品宣传内容:对广告中的宣传内容进行理性分析,避免被夸大其词的宣传所迷惑。
3. 比较同类产品:在购买前,可以比较不同产品的性能、价格、口碑等方面,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四、虚假广告的危害与防范危害:1. 误导消费者:虚假广告会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2. 损害商家形象:虚假广告会损害商家的信誉和形象,降低市场竞争力。
3. 扰乱市场秩序:虚假广告会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环境。
防范:1. 提高警惕: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广告中的宣传。
2. 核实信息:在购买前,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核实产品的信息和口碑。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7 健康看电视》听课笔记一、导入(1.1)教师行为:1.教师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问:“你们平时喜欢看电视吗?最喜欢看什么节目?为什么?”2.接着,教师展示一组关于儿童看电视的图片或短视频,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3.引出主题:“电视是我们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好伙伴,但如何健康地看电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活动:1.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看电视的喜好和原因。
2.观看图片或视频,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1.2)教师行为:1.知识讲解:首先,教师详细讲解健康看电视的概念,包括看电视的时间、距离、内容选择等方面。
2.案例分析:教师列举几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人物在看电视时存在哪些问题,并讨论如何改进。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看电视计划,并分享到全班。
4.情景模拟:设计一些家庭场景,让学生模拟如何在这些场景中健康地看电视。
5.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模拟情况,教师总结健康看电视的要点,并强调其重要性。
学生活动:1.认真听讲,理解健康看电视的概念。
2.分析案例,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参与小组讨论,制定看电视计划并分享。
4.参与情景模拟,体验健康看电视的方式。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设计丰富多样,通过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健康看电视的重要性。
学生的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
三、提纲式板书设计1.导入:提问激发兴趣,引出主题2.健康看电视概念:时间、距离、内容选择3.案例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4.小组讨论:制定看电视计划,分享经验5.情景模拟:体验健康看电视的方式6.教师总结:强调健康看电视的要点和重要性四、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制定一个自己的看电视计划,并请家长监督执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起源、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电脑、手机等设备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往往缺乏安全意识,容易泄露个人信息,受到网络欺诈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信息传递等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观念,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信息检索、筛选、传递等技能。
2.教学难点:信息安全意识,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病例,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4.实践教学法: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讲解基本知识:介绍信息检索、筛选、传递等基本技能。
3.案例分析:分析网络安全案例,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4.小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5.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信息安全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信息技术发展历程2.信息检索、筛选、传递3.信息安全案例分析4.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必背知识点一、电视与我们的生活1. 电视的作用:电视就像一个神奇的 “宝盒”,能够变幻出一个个不同的神奇世界,里面装着许多精彩纷呈的节目。
看电视可以丰富我们的视野,开阔眼界,还可以放松身心,使人的心情变好。
同时,电视上也能学到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让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
2. 看电视的注意事项:长时间盯着电视会使眼睛疲劳、干涩,视力下降,看电视是造成儿童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是对眼睛的呵护。
建议电视机和人的距离以电视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较为合适;看电视半个小时左右,应把视线转向较远的地方,或闭一会儿眼睛稍作休息;换台时最好先闭上眼睛或多眨几下;电视屏幕的亮度不要太强,以免刺激眼睛。
长时间看电视还会抢走我们太多的时间,影响与父母的交流和与同伴的玩耍,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1. 互联网的特点:互联网是个虚拟、神奇的世界,它能够让远在天边的人变得仿佛近在眼前。
互联网让辽阔的地球变成了一个 “小村庄”,“地球村”的称呼由此而来。
互联网让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句老话变成了现实。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地球村”的 “村民”们正在尽情地享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捷服务,如网上购物、远程教育、收发邮件、玩游戏、聊天通讯、看视频、搜索资料等。
2. 互联网的安全与规则:互联网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它和现实世界一样有自己的规则。
要想在这个新世界里快乐、安全地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遵守规则,并保护自己。
避免泄露隐私,不要轻易给出真实的个人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密码等。
远离不良信息,如果遇到暴力的、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信息时,马上远离。
慎重网上交友,如果遇到网友相约,未经父母同意,没有大人陪同,决不能去。
三、网络游戏的利与弊1. 网络游戏的益处:网络游戏不但有趣,还有很多智力挑战,可以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
偶尔玩一下网络游戏,能起到休息、放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