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教学)教材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2.49 KB
- 文档页数:8
识字2《树之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关于树木名称和树木生活习性的科普类小儿歌,既可以让学生对木字旁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几种树木的生活习性有了了解。
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借助儿歌来进行识字教学。
二、设计说明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小韵文,一连串树的名字中蕴含着木字旁的汉字,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音形义结合的特点。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我努力体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把识字教学寓于游戏活动之中,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趣味性识字的原则;二是注重把内容理解寓于情境体验之中,使学生的识字学习活动变得鲜活起来;三是把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寓于课内外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的识字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三、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15个生字;复习“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字;会写“杨、壮、杉、化”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3.初步认识各种树木,有喜欢并爱护树木的意愿。
4.在课外积累关于不同种类树木的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拓展课题1.老师板书课题。
识字2《树之歌》2.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闭眼听老师读课文,想象画面。
4.学生说仿佛看到的树的名字。
【根据学生汇报课件依次出示:柳树、杨树、梧桐树、枫树、榕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图文】设计意图:以想象打开“树之歌”的话题,以互动交流丰富“树”的印象,为后面学习树的名称积淀积极的情感。
(二)小组合作,初认词语1.出示词语。
教师提示要求:先自己读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到课文中查找音节,并圈出来。
然后请在小组里大声拼读圈出的音节,再看看对应的生字,多读几遍。
请小组内最先会读这些词语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每个词语。
2.指名学生领读词语。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指导)教材分析简介本文档对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指导)教材进行了分析。
该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扩大识字量,提升语文能力。
教材内容教材共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每个单元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图片欣赏:通过精美的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对主题有初步的了解。
2. 识字指导:通过给出一些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技巧,如按字母表顺序排列、辨认字形等。
3. 单元故事:通过故事情节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扩大词汇量。
4. 词汇拓展:提供额外的词汇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词汇。
5. 小结: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重点。
教材特点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指导)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游戏化教学:教材通过使用故事情节和插图等方式,将研究过程变得有趣,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强调识字技巧: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技巧,如按字母表顺序排列、辨认字形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识字难题。
3. 综合性研究:教材将识字与阅读、写作等方面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多个方面得到综合性的提升。
使用建议为了更好地利用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指导)教材,建议教师和家长:1. 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 强化识字技巧训练: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生字词,设计相应的练,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技巧。
3. 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研究效果。
4. 与其他科目的结合: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其他科目相结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互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结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指导)教材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扩大识字量,提升语文能力。
教师和家长在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识字技巧训练,并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感悟。
备课素材备课资料【教材分析】《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儿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江南一带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
春天里草长莺飞,麦苗嫩,桑叶儿肥,夏天人们忙着养蚕插秧,秋天稻谷成熟,打谷场上人们忙,冬天人们赶制年衣。
学习本文既可以了解四季农事活动,又能感受农民伯伯劳动的欢乐。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四季儿歌春风暖,布谷叫,小苗出土咧嘴笑;夏天热,蝉儿叫,荷花出水咧嘴笑;秋天凉,燕儿叫,颗颗棉桃咧嘴笑;冬季里,雪花飘,朵朵梅花咧嘴笑;过新年,放鞭炮,小朋友们咧嘴笑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dài sān g gǔ suí穿戴.桑.叶谷.物虽.然dǎi zān g dǔ suī二、辨一辨,并组词。
季()吹()归()忙()李()吃()扫()亡()三、给加点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1.花开草长.()蝴蝶飞。
2.妈妈有一头长.()长的秀发。
3.星期天,我们去看了一场.()电影。
4.麦场.()在我们村的西边,一到麦收季节,人们就忙乎开了。
四、照样子,写句子。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虽。
阅读能力大提升五、课文整体梳理。
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春天一年农事了夏天稻上场秋天花开草长冬天采桑插秧六、重点段落品析。
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照样子,写一写。
笑盈盈3.从这短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冬季里,所有的农事都已经。
(开始结束)思维创新大拓展七、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你能写出描写春天的诗句吗?一、略二、季节吹风归来农忙李子吃饭扫地死亡三、 1.zhǎn g 2.cháng 3.chǎn g 4.cháng四、坏事虽小,也不要去做。
五、略六、1.liǎo 2.绿油油胖乎乎热乎乎 3.结束七、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二年级语文上册》是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
本册教材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包括识字、词语、段落、篇章等内容。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1.识字本册教材注重识字教学,通过有趣的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认识汉字。
教材中的每个汉字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
2.词语教材中的词语涵盖了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通过学习这些词语,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3.段落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由一篇短文组成,短文内容丰富,涵盖了生活、动物、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
每篇课文都有配套的题目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4.篇章本册教材以篇章为单位,每个篇章由若干课文组成,通过较长的篇章让学生学习如何组织语言表达更长的思路。
每个篇章都有一些篇章导读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篇章的整体内容。
三、教材特点分析1.多样性本册教材的内容多样化,既有生动的识字教学,也有包含词语、段落、篇章的全方位教学。
这种多样性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2.与生活相关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以生活中的场景和情境为背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材内容。
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3.跳跃性的难度教材的难度由浅入深,从识字到段落再到篇章,层层递进。
这种跳跃性的难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四、教材的使用建议1.提前预习在开展新课之前,建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了解词语的意思,预习篇章的主题和大意。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听课效果。
2.多角度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角度帮助学生学习教材,例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应用。
部编本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与解读一、教材的根本构造1、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其中识字教学是一个单元〔第二单元〕课文学习七个单元。
2、本册教材除去一个单元的识字学习〔4课〕,共有课文25篇。
每个单元里包含着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
每个语文园地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稳固语文知识,开展语文能力。
3、识字的安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全册要求认识450个常用字,写会250个生字。
教科书集中编排了1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表达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科书安排了7个单元的课文,共选编25篇课文进展学习。
第一单元,围绕着“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
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
?我是什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
还讲述了水的利与害。
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
我还知道了要让水全心全意为人类效劳,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植物妈妈有方法?这首儿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课文?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文中的曹冲有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优秀品质,我们也应该向曹冲学习,做个遇事开动脑筋,积极想方法的好孩子。
?红马的故事?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启用的一篇全新的课文,文中的美术教师不但画画得好,还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有个性地画画。
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位勇于创新的教师,因为他让孩子们明白了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用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整体结构清晰,内容安排合理。
全书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篇课文,每篇课文都配有相应的生字、词语和练习。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和课外拓展阅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拓宽视野。
二、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教材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注重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的掌握。
在识字方面,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如集中识字、随文识字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效率。
在写字方面,教材注重规范书写,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笔画和结构进行书写,并安排了相应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三、阅读教学本册教材注重阅读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课文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课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寓言故事、童话、科普知识等,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阅读教学中,教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阅读思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内涵,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四、语文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写字比赛等,旨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这些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写作教学本册教材注重写作教学,通过相应的练习和范文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材中的写作练习包括看图写话、想象作文、写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思维发展,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乐趣和意义。
六、口语交际教学本册教材注重口语交际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练习内容主要包括自我介绍、看图讲述、复述故事等,旨在引导学生能够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口语环境,鼓励学生多说多练,提高口语交际的自信和能力。
七、教材特点与创新点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和创新点:1.内容丰富多样:教材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单元分析(全册)本文档旨在对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的单元分析,以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本教材。
本分析将涵盖教材的结构、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
一、教材结构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分为16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2-4篇课文。
教材的结构安排合理,每个单元的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材内容1. 字词学习:教材注重基础字词的学习,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量的字词学习任务。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和运用,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字词。
2. 课文阅读:教材选择了丰富多样的课文,包括童话故事、民间故事、古诗文等。
这些课文既有教育意义,又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口语交际:教材在每个单元中都安排了口语交际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口语活动,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4. 写作训练:教材在每个单元中都安排了写作训练,包括看图写话、想象写话、写信等。
学生通过这些写作训练,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字词;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重点难点1. 重点:本单元的字词学习、课文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都是教学的重点。
2. 难点:部分课文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才能理解和领悟;部分写作任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困难。
五、教学策略1. 字词学习:通过反复练习、游戏和运用,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本单元的字词。
2. 课文阅读: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课文内容。
3. 口语交际: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4语文园地五——识字阅读整理课(二)学科教研点评执教:点评:教材在每个单元后面设置“学习园地”,目的是围绕本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
本单元“学习园地三”设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
何老师带领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按照“语文园地三”内容安排进行整理巩固,内容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课堂的构建模式基于天河区华阳小学“以学定教,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型运作。
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特别活跃,整节课一直保持高度学习兴趣,为有更好的学习表现乐此不疲。
一、借现代技术手段,回归课堂本真学生出色的表现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课堂学生忙而不乱,他们忙着阅读,忙着探究,忙着积累,忙着发言。
学生在先进现代化技术——平板电脑的评价系统和资源库的辅助下,表现一种真学习,真思考,课堂可以称得上高效率。
识字学情调查、网络阅读理解检测的训练、系统实时统计反馈的数据等都给教师根据学情动态调整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去掉繁杂无用的内容,留下难点让学生去探究,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就变得简单平实了。
课堂既有个性化学习的展示,也有共同探究学习结果汇报,学生总能全身心全方位投入学习。
时代在发展,本真的课堂标准也在不断发生,现代先进技术辅助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点的激发,辅助教师根植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持续跟踪,帮助教师创设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到简单质朴真实中,所以,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
二、借教材知识载体,充分展示学生学习能力教材是学生学习载体,本节课教学内容源于教材,踏踏实实完成了教材内容的学习,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与教材。
在“识字加油站”栏目的学习中引发一系列的课外识字积累的展示,在“书写提示”栏目的学习归纳总结了本单元难写的字进行落实再书写,在“我爱阅读”栏目的学习,采用自读自悟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明道理阅读,同时还在资源库里引出大量课外成语故事的阅读、积累和展示学习成果。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一年级做好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册稳步推进,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整体概况和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24篇课文组成7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1个识字单元。
每个单元由3-4篇课文(包括课后思考练题)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
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
口语社交”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4次。
从本册开始编排“写话”栏目,穿插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共编排3次。
承接一年级教材的编排体例,“康乐读书吧”编排在第一单元的后面。
本册课文(除两篇特殊课文)全文注音,有些字根据普通话在语流中的读音,标注为轻声或变调。
课文外的其他生字一律按字注音(注:题干不注音),如“蘑菇”的“菇”,在语文园地四“我爱阅读”《画家乡》中按照注音体例,标注的是本音gū。
要求认识的字标注在课后识字条中,已经认识的多音字,它的第二个读音在文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这个多音字也标注在识字条中,用蓝色标识。
要求会写的字标注在田字格中,并附描红字,方便学生练书写。
教材最后有3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的450个生字,要求会写的250个字,及本册要求会写的词语。
在编排上,本册教材主要体现了下面几个特点:一)进一步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天然渗透树德树人。
充分发挥教材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价值和优势,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自然地融合在教材中。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2树之歌人教部编版.docx.树之歌一、文本教学解读这是一那么韵文。
全文共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习性、价值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
在学习韵文中让学生认识杨树、榕树等树木并理解这些树木的不同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
全文注音配以插图,旨在借助拼音识字、朗读,借助插图认识事物。
1.识写生字。
这是一组以“木字旁为主的归类识字教学。
要求会认15个字,会写10个字,其中6个字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
在组织教学中可以借助已经获得的识字经历或规律进展引导。
会认的15个字可以分成两类。
“梧、桐、枫、柏、桦、杉、桂都是“木字旁的字,且都是形声字,可以结合图文认字,找出规律,即是“木字旁的字,进而找出文中还有哪些带“木字旁的字,拓展到生活中积累的带“木字旁的字。
“掌、装、耐、守、疆、银、化等字宜采用“拆分法教学,如:“掌字是形声字,拆成“尚和“手;“疆字是指事字等,可以拆成“弓、土、畺;“耐、守、化是会意字。
会写的10个字都是左右构造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学写:“杨、桐、枫、松、柏、棉、杉、桂等等,注意木字旁的捺要变成点;“化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弯钩,不能写成斜钩;“壮指导写好左边的将字旁的笔顺,提醒右边是士字,下面一横短。
在指导学生书写写美观时提醒学生做到:一看,看清字形;二记,记清间架构造;三默,回忆书写规那么。
2.朗读课文。
在识字的根底上,让学生尝试朗读诗歌。
根据注音读正确、读纯熟,不讲“押韵等抽象术语。
重点指导找准方法,读准尾韵,发现规律。
这篇韵文的朗读,重在指导学生读出韵律,如何读出韵律,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把握句内的停顿;第二,读准韵尾。
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宜在自读的根底上示范读,指导朗读。
根据这首诗歌的特点,通过接读和问读,学生可以大体把握韵文写了哪些树,树有哪些特点,也为背诵做了准备。
接读:老师或学生读句子前半句,学生对应读出后半句,读熟课文。
问读:学生根据老师或同学的提问,读出相应的句子,在问读中理解句子意思,积累朗读经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的课文大多都带有科普性质,主人公多是我们身边的植物或者动物,一些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植物和动物,经过文学的加工变得生动有趣。
我们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起去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生活习性,一同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多姿。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课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要主动探索的道理。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及其利与害,能让学生对水有一个更广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习惯。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识用诗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以4个识字主题——“场景”“树木”“动物”“农事”串联起了本单元57个会认字、40个会写字、2个多音字,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
本单元课文内容都是大自然中的场景、事物,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大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场景歌》把意义相连、语义相关的数量词分类集中在4个不同场景中,勾勒出一幅幅清新生动的风景画,画面中出现的事物,是不同地域的学生出游时可以看到的场景。
《树之歌》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常见的树木,通过对不同树木的描述,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而且这些“披绿装”“守北疆”的树木,常常让人联想到守卫边疆的战士。
《拍手歌》是根据传统歌谣改编的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歌,通过喜闻乐见的拍手游戏,渗透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田家四季歌》选自民国时期的国语教材,诗歌展现了乡村美丽的四季景色,介绍了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歌颂了勤劳朴素的生活。
识字写字部分首先明确学段目标与内容: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这是伴随整个小学阶段,直至终身的学习目标。
2。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字。
在一年级认700个子写300个字,二年级上和二年级下分别要认450个字,写250个字。
识字写字的数量明显增加了。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按笔画顺序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在一年级已经认识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强调笔顺书写的规则。
二上继续认识部首,更加关注汉字的间架结构。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这也是伴随整个小学阶段的要求,本册强调坐姿和执笔姿势,强调先看后写,强调书写要整洁。
5.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
在本册书中就学习部首查字法,并且编排全文不注音课文,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书中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规律,科学地安排识字写字的顺序,其中识字采取分散识字(320个字)和集中识字(130个字)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随文识字。
同时也通过专门的识字课及语文园地中,专设的栏目识字加油站,进行集中识字。
我们先来看集中识字这部分,这部分包括识字课《场景歌》《杨树歌》《田家四季歌》《拍手歌》还有语文园地中8个不同内容的识字加油站。
我们从丰富多彩的内容中不难看出,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的内容能使学生受到各方面的熏陶感染,延续了从零起点开始学习识字以来,一二年级贯穿始终的在生活中识字的理念。
一、识字的形式多种多样1.韵语识字我们所说的韵语就是押韵,有节奏,有重复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朗朗上口,易于同学学习。
韵语识字是遵循幼儿先整体后部分,先记忆后理解的认知规律,而进行大量的识字教学,内容浅显,有规律,有节奏感的韵语,便于儿童记忆,不断重复的语言,有借鉴性,反复的朗读和背诵的积累过程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同时,学生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去感悟,体会汉字的音韵美。
2.字理识字在拍手歌一课中集中出现了带有鸟部和隹部的合体字,如雁雀鹰雄,隹是象形字,象鸟形。
在说文解字中,隹是鸟之短,尾之总名也。
隹字作为声旁的时候则与鸟无关,例如堆,推,水,再例如树之歌一课中,出现大量带有木字旁的字。
木质本身是象形字,作为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木字作为偏旁有表意的作用。
另外一部分则与整个汉字的读音有关。
在一年级,对汉字的偏旁,汉字的构字原理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二年级合体字增多的情况,进一步强化形声字,形旁表意,声行表音的规律,充分利用这样的规律,让学生大胆猜,自主识,体会汉字的结构特点,关注字与字之间的联系。
在这里特别建议由于汉字本身的复杂性,在汉字文化的相关知识方面,我们老师要有所储备,我们看就拿这个烧焦的焦和集合的集字来举例吧,把鸟放在火上烧,烧糊了,就是这个焦字。
很多很多只鸟儿都站在树枝上,就是这个集合的集字。
通过这样的汉字文化的欣赏,不仅让识字变得有趣,还能明白字义,把字形记得很牢。
但是需要我们教师的多学习多了解。
(向大家推荐一本工具书)3.归类识字不仅在集中的识字课文教学中,对事物进行归类识字,在十字加油站中更是凸显了这一特点。
以语文园地六的识字加油站为例,这个板块呈现出两组交通工具的名称,以这一类事物为主线,出现的词语中,除邮轮、科学考察船是学生可能稍有陌生的之外,其它词语均为学生所熟悉,并不难理解,结合语境,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让学生了解其作用,发现“车船”的名称大多和用途有关,进而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词,还可以按水陆交通进行再分类,再拓展开来,其中车类还有哪些车?可以继续发现思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识字内容。
说到思维的训练,我们可以再来看看,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本单元的语文元素是想象,在这里也是一样的延续着这一主题,通过认识不同的地貌,相应的动物,植物的名称来识字。
每组第一个词语介绍典型的地貌,海滩,沙漠,高原,悬崖,第二个词语是代表性的植物,椰树,胡杨,雪莲,青松,第三个词语是有代表性的动物,贝壳,骆驼,骏马,雄鹰,可以先出示每组的第一个词语,联系生活阅历想象自然风光,出示词语,认识生字,更可以在识字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了解的沙漠,沙滩,高原,悬崖,以及联想到的词,动物,植物等词语,甚至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来巩固识字和帮助联想。
4.生活识字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就编排了一张火车票的识字范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火车票是大多数同学都见过的,它也能识字吗?是的,火车票上的字都不难认,让学生先交流自己认识的有哪些字,有没有不认识的,让同伴当个小老师,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学习,有读不准的字音,引导学生结合拼音朗读正音。
一张小小的车票,还可以提供很多的信息呢,你看得懂吗?南昌是个地名,下铺,空调,硬卧等,都是可以在词中识记的字,同时还能认识相应的事物。
而“售、限”是可以组词的字,例如售票、出售、销售、发售、售卖、预售、零售,限行、限号、有限、无限、限制、限购……通过信息的提炼,字词的运用,强化生活识字的理念,激发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多交流的识字习惯和态度。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以学生熟悉又喜爱的课外活动为识字内容,学生一读就懂,无需单独讲解孤立的识字,充分的联系生活,读词语和想象画面结合起来,认识生字,了解词语意思,同样有不认识的字可以利用拼音读准。
这一板块的词语较有特色,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读,体会构词的特点,也可以联系生活,拓展其他类似构词特点的词语,例如,折纸飞机,踢毽子。
二.重视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儿童自主识字的能力有那些呢?利用拼音识字、利用字典识字、利用上下文识字、利用构字规律识字、利用生活经验识字等等。
之前,我们在构字规律中渗透了,象形字(例如日月),指事字(例如上下),会意字(例如明尖),形声字(请情清)。
在识字方法上也积累了查字典识字,字谜识字,看图识字,字源识字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在这次教材中既有延续,也有新增。
第六单元“我的发现栏目”中,通过认读一组汉字,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学生在自读这一组生字时,在读中发现,声旁与形旁的关系。
如巴,提示了这组字的读音,与它组合的提手旁,父字头,口字旁,提示了每个字的字义,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具体说说每一组字的偏旁与字音字义的关系,结合音形意的联系,当学生有所发现时,可以引导从之前学过的《小青蛙》《猜字谜》等课中回忆“清、晴、请……”的关系,揭示形声字的特点。
如果某个偏旁,兼表意和表音的特点,老师可适当渗透自理,揭示其规律,启发认识,更多的该字的字族。
如包字,包字本义是包裹被包围的含义。
所以包字族的字如吃饱的饱,拥抱的抱,花苞的苞,一般与包裹被包围有关。
明白了这样的规律,就可以帮助我们有依据的猜测汉字的读音。
比如我们可以请学生打开认字表,迅速找出五个形声字,说一说你的依据。
帮助学生概括提炼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自主识字的能力。
查字典识字。
这部分由儿歌,部首查字典法的步骤和查字典练习三个部分组成,在上学期学过用音序查字法,在这里可以简单做以复习回顾,教材中先安排一首儿歌,让学生自主朗读,自然引出学习泡泡的话题,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接着,借助故事让学生学习正确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项练习,逐步掌握部首查字法。
这里以“狐”字为例,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部首的含义。
为了查找方便,字典中把部首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把共同的部首放在这一类字的前面,称为部首。
引导学生观察部首查字表中的部首目录,发现排列顺序为第二部。
数部首笔画做铺垫,第三步则要强调,检字表中的笔画是除去部首外的笔画。
最后,翻到页码时,可引导学生快速翻阅字典,找到正文页码的方法。
(对页码的大致判断)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字典查字法的学习过程中,多用游戏方法。
重点是区分哪些字适合用音序查字法?哪些字适合用部首查字法。
并积累一些查字典的小口诀,来帮助学生记住掌握这些方法。
查字典绝不仅仅是这一次课的学习内容,而是提供给孩子们的一种自主识字的好办法,是在他们学习的每一天都会用到的本领,每人准备一本小字典,有什么不认识的字,自己查一查。
在后面的单元里还有对学生查字典能力的检查内容,也是意在提醒老师和学生们要在实际的使用中提升查字典的能力。
随着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逐步提升,本册书中还特意编排了没有标注拼音的课文。
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主动识字,初读课文时可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学过的方法可以猜读。
对不认识的字,要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生的生活经验,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等不同方法,大胆猜读,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发展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
、写字指导训练有序一年级上册从最简单的字入手,所写的汉字从简单到复杂,从独体字到合体字,体现了明显的梯度。
全册书都有笔顺跟随,新笔画呈现在要求书写的汉字旁边,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一年级下册,继续呈现新的笔画,但不再出现笔顺跟随。
要写的字,从描两个写一个,改为了描一个写两个,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独立观察和书写能力。
在一年级掌握了汉字基本笔画笔顺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则不再出现新的笔画,也不再做笔顺跟随处理,要求写的汉字,优选构词率高,笔画简单的字,编排词语表,抄写以词语为单位,关注运用,为写话打下基础。
在书写提示栏目中,一年级强调笔画笔顺的基础,二年级则更多的强化,汉字的基本结构,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语文园地的书写提示中,我们看到“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
”这是对汉字结构的观察和比较。
“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这则是对书写姿势的强调。
让我们更加明确了,本册书中识字写字教学两大重点,关注汉字结构,加强书写姿势的指导。
另外,在写字练习中。
融入了多功能,从笔画简单字的书写练习,到把字放进词语中,形近字多音字的区分中进行练习。
更加灵活,强调汉字在词语中的运用。
在语文园地中,还特别设计了展示台栏目,“加点的字,我曾经写错过,我把正确的写在改错本上,经常看一看。
”“我把容易混淆的字进行了比较。
”在这里特别提示了容易写错的类型还提供了避免出错的方法。
容易写错的字,形近字,同音字,同音形近字,预防写错别字的方法就是加强辨析,养成及时改正的习惯。
在写字指导方面我们鼓励学生连词写字,关注运用。
同时要有及时的反馈和纠正。
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几点建议:1.围绕趣字体现识字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丰富性。
2.不能孤立识字教学,融入句式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3.依托文本渗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